中央银行学双学位学习笔记精讲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297149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27KB
中央银行学双学位学习笔记精讲Word格式.docx
《中央银行学双学位学习笔记精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学双学位学习笔记精讲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5.了解国际储备的种类构成
26.重点掌握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
27.掌握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的运作的基本原理、重要性
28.理解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对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29.掌握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国民经济各账户之间的关系
30.把握货币部门分析与预测需要考虑的因素
31.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中介变量与操作变量
32.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货币政策时滞与政策效果
33.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中介变量与操作变量
34.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货币政策时滞与政策效果
35.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中介变量与操作变量
36.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货币政策时滞与政策效果
37.掌握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的变化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38.掌握对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具体内容
39.掌握中央银行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内容和方法
40.掌握中央银行监管金融市场的一般原则以及掌握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41.掌握外债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42.掌握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43.掌握不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
44.掌握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一般原则
2.章节重点及关键词
1.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1)按照通常意义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上的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
(2)人民银行在重大事项的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较弱,但这只是对中央政府而言,对地方政府则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2.资产负债表表内资产方的主要项目有3项:
国外资产、对金融机构债权和对政府债权。
负债方的主要项目有4项:
流通中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政府存款及其他存款和自有资本。
3.准备金存款业务的基本包括以下内容:
1)规定存款金比率,亦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按存款的类别规定准备金比率。
一般根据存款的货币性强弱来确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性强,存款准备金率越高。
当然也有例外。
3)按金融机构的种类、规模、经营环境规定不同比率。
一般是商业银行的高些。
银行如创造食用的能力较强,则对其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较高。
4)规定存款准备率的调整幅度。
5)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的内容。
6)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它是一国准备金存款业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一业务操作的核心是确定计提基础,主要涉及存款余额和存款准备金基期的确定。
4.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
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两个方面通常都被称作货币发行。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发行业务来满足社会商品流通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要。
另一方面是筹集资金,满足履行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需要。
5.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主要有:
现金准备发行制、证券保证准备制、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制、证券保证准备限额制、比例准备制共五种。
6.发行库与业务库的管理职能及区别:
(1)发行库是为国家保管待发行的货币(发行基金)的金库。
业务库是商业银行为了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建立的金库。
(2)业务库与发行库的区别是:
一是机构的设置不同;
二是保管的货币性质不同;
三是业务对象不同;
四是收付款项的起点不同。
7.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相同之处在于:
1.就融资效果而言,买进证券相当于贷款,卖出为贷款的收回;
2.就货币供应量的效果而言,其也会导致社会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与减少,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与收缩;
3.其也是中央银行调节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资金的流动性不同,证券业务高于贷款的流动性;
2.对中央银行而言,贷款有利息收取问题,而证券只有买卖的差价收益;
3.运行环境不同,证券买卖要求金融市场比较发达,而贷款要求低得多。
8.构成国际储备的主要是黄金、外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及未动用的特别提款权。
各国中央银行在保有国际储备时,必须从安全性、收益性和可兑现性3个方面考虑其构成比例问题。
国家外汇储备=3个月进口用汇+10%偿债率+15%外资企业汇出利率+50%外国证券投资+其他不确定因素。
9.同业间清算安排
亦称行间清算或联行清算,是金融机构间为实现客户委办业务和自身需要所进行的债权债务清偿和资金划转。
它在一国支付清算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10.跨国支付清算
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并借助结算工具和支付系统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和实现资金跨国转移的行为。
跨国支付清算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位置。
11.国库
从字面上看,国库是国家储藏财富的仓库。
但实质上,国库是负责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部门,担负着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和库款的支拨、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与兑付、反映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等重任。
国库是国家全部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预算执行的基础。
12.独立国库制
指国家特设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职能机构,专门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保管、出纳工作。
13.委托国库制
指国家不单独设立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门机构,而是委托银行(主要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银行根据国家的法规条例,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及管理监督。
14.国库职责
国库须根据国家有关国库管理的法规、条例,恪尽职责。
包括:
准确、及时地收纳国家各项预算收入;
为各级财政机关开立账户,审查并办理同级财政库款的支拨;
对各级财政库款和预算收入进行会计账务核算,正确反映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协助财政征收机关组织预算收入及时缴库,按照国家财政制度规定办理库款退付;
组织、管理和指导下级国库和国库经收处的工作;
办理国家交办的与国库有关工作,如代理国家进行国库券的发行与兑付。
15.流量与存量
存量是表示经济变量在某一时点的数量,计量时不具有时间下标;
流量是指经济变量在一段时期发生的数量,计量时必须标有时间下标。
16.名义值与实际值
名义值按现期价格计算;
实际值是按基期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优点是免除了物价波动因素的干扰。
17.平减指数
平减指数=名义值/实际值,平减指数衡量了物价波动的综合情况。
18.国际收支账户
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内容:
①经常账户余额:
反映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商品、服务、收益及无偿转移的交易记录。
②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
反映本国居民的国外净资产变化及其他资本流动。
③官方净储备:
与国际储备和账户清算有关的官方储备账户的净额。
④净误差和遗漏:
为平衡国际收支账户的借方和贷方而单独设立的。
19.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
指货币供给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实际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20.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21.基础货币
也被称为“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是由准备金R和流通中的现金C组成,即B=C+R,二者均是货币创造的基础。
22.货币供给量
由通货C和全部存款货币D这两部分构成,即
。
现实中,货币供给总量=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在货币乘数可预期的情况下,控制住基础货币也就控制了货币供给总量。
23.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
指从需要制定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这直接影响货币政策自身传导机制是否顺畅。
货币政策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24.内部时滞
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内部时滞又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
25.认识时滞
指从确有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需耗费的时间。
这种时滞主要是由搜集信息和分析判断所耗时间引起。
26.决策时滞
指制定政策的时滞,即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一种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
决策时滞的长短体现了中央银行决策水平的高低和对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
27.外部时滞
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
同时它也可看作是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映过程。
外部时滞也可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段。
外部时滞的特点是较为客观,它是一个由多因素决定的复杂变量。
中央银行一般很难对这段时滞进行实质性的控制。
28.操作时滞
指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
集中监管体制
集中监管体制是指将金融业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由一个金融监管机构承担监管的职责,绝大多数国家是由央行来承担。
又称为“一元化”监管体制。
实行该体制的国家有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加拿大、新西兰等。
29.分业监管体制
分业监管体制是根据金融业内不同机构王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
在该体制下,监管机构按被监管者所处行业来构建。
即有不同的监管机构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实施监管,但其模式仍具多样性。
美国是实行分业监管体制的典型国家(双线多头监管体制),目前还有加拿大、新加坡、芬兰、瑞典、瑞士、比利时、丹麦、挪威等实行分业监管体制。
30.审批制
又称核准主义,是指商业银行的设立除了要具备法律所规定的条件外,还需报请主管当局审核制度后才能登记成立。
31.审慎监管政策
是对商业银行风险的预防性约束,它以法律法规等形式建立起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最低标准。
基本内容有:
资本充足率;
呆账准备金;
贷款集中;
流动性;
国家风险;
外汇风险;
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
合作金融
32.合作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出现于19世纪中叶,首先在欧洲兴盛起来,并形成了信用合作运动。
合作金融是按合作制原则组建起来的一种金融组织形式。
我国的合作金融形式具体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币信用合作社。
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
33.注册制
要求发行人在发行证券之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先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进行发行注册,它实际上是一项要求证券发行人公开有关财务、管理、投资及其他方面信息的制度。
34.核准制
又称许可制和审批制。
核准制是指证券发行人每次发行证券均应报请证券监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制度。
在这一制度中,主管部门通常强调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定,它带有很强的政府干预色彩。
我国对证券发行和上市实行核准制。
35.双重汇率
对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主要是作为国际储备的货币)的兑换,同时规定两种不同的汇率,在多数情况下,一种是商业或贸易汇率,另一种是金融汇率。
36.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借鉴亚洲金融危机的基础上,于1999年5月联合推出了“金融部门评估规划”,对成员国和其他经济体的金融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
FSAP评估监管治理的是为了支持其完整地评估整个金融体系。
FSAP框架下进行的金融稳定评估,通常采用三种分析工具:
金融稳健指标、压力测试、标准与准则评估。
二、知识掌握程度(30分)
1.如何表达中央银行的性质?
从其业务特点看:
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从其发挥的作用看:
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是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关。
但是,它与一般行政部门相比又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调控手段上)。
2.中央银行如何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1)当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周转苦难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全力支持,以防银行挤提风潮的扩大导致支付链条中断以至引起金融恐慌或整个银行业的崩溃,
(2)为商业银行办理资金融通,使其在同业拆借方式以外,增加银行资金头寸短期调剂的渠道,提供能够最终保障,(3)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多种资金支持方式,调节银行信用和货币供应量,传递和实施金融调控的意图。
3.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央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央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其业务必须符合金融规律,央行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二者的地位、目标、利益诉求及制约因素不同,二者的制约和互补关系,有利于减少全局性失误,保证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减少地方政府对其分支机构的行政干预,提高央行的调控效率。
央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金融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使然,央行的宏观调控仅为国家对经济调控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总调控目标相一致,央行履行职责时除采用经济手段外,也需要一些行政手手段,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的配合,需要政府来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在战争和特大灾害等特殊情况下,央行则必须完全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指挥。
4.央行的法定业务权力一般包括什么?
央行的法定业务权力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发布并履行与其职责相关的业务命令和规童制度;
⏹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基准利率;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决定对金融机构贷款数额和方式,
⏹灵活运用相关货币政策工具,
⏹依法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督管理,
⏹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力。
5.央行的法定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哪些?
⏹货币发行和货币流通管理业务,
⏹存款准备金业务,
⏹为在央行开立帐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及贷款业务,
⏹在公开市场从事有价证券的买卖业务,
⏹经营黄金外汇及管理业务,
⏹经理国库业务,
⏹代理政府向金融机构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组织或协助组织金融机构间的清算业务,协调各种清算事项,提供清算服务,
⏹对全国的金融活动进行统计调查与分析预测,统一编制全国金融统计数据、报表,按照国家规定定期予以公布,
⏹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
⏹央行财务收支的会计核算和内部监督管理,
⏹法律允许的其他业务。
5.央行支付清算服务的重要性是什么?
央行支付清算服务的重要性如下:
(1)保障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转
中央银行提供的支付清算服务,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转移效率、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影响
①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大额支付系统已经成为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工具。
②大额支付系统的高效运行以及快捷、低成本的行间清算有助于货币市场运作和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增强,有利于央行更灵活、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
③央行规定的存款准备率水平和准备金可否用于支付结算,对支付系统的风险倾向具有重要影响(会影响商业银行在净额结算和实时全额结算之间的选择)。
④支付系统运行过程包括支付指令的传送和支付资金的转移,二者不同步时,即产生在途资金,影响货币政策制定的准确性。
⑤央行在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同时,向金融机构提供透支便利,导致商业银行负债增加,进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⑥支付系统因技术故障或遭遇突发事件而中断时,会对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政策实施产生冲击和干扰。
(3)与金融稳定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①中央银行参与支付清算活动对于保障支付系统的稳健运行,进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②必要时,央行提供临时信信贷维持银行的清偿能力也十分重要。
6.央行控制支付系统风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对大额支付系统透支进行限制;
对私营大额支付系统进行监控;
引用RTGS系统;
对小额零售支付系统进行监控;
对银行结算业务进行监督;
加强支付清算领域的规则建设;
加强支付系统现代化建设与安全防护。
7.货币总量的分析原理是什么?
宏观分析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效果评价提供实证依据。
中央银行是货币政策的实施主体,因而央行的宏观分析重点应是对宏观金融的考察。
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有一系列政策目标,如物价上涨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等。
但这些目标变量都难以直接控制。
因此央行就必须制定某些中介变量指标,通过这些中介变量目标的调控,对目标变量产生影响。
央行所控制的主要金融变量是货币,而货币在决定产量、价格和国际收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恰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具体反映。
因此,中央银行的宏观分析应具体落实在对货币总量的分析与预测上。
8.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供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是什么?
商业银行准备金越多,其增加贷款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准备金的增加,意味着市场银根宽松,反之,准备金的减少意味着市场银根紧缩。
以准备金为操作指标,有利于监测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及时调节和有效控制其方向和力度。
基础货币也被称为“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是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组成,二者均是货币创造的基础。
货币供给总量=基础货币×
现实中,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基础货币进行控制。
9.集中监管体制和分业监管体制的异同?
金融监管体制按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划分,可分为集中监管体制和分业监管体制。
集中监管体制是指将金融业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由一个金融监管机构承担监管的职责,绝大多数国家是由央行来承担。
分业监管体制是根据金融业内不同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
美国是实行分业监管体制的典型国家(双线多头监管体制),目前还有加拿大、新加坡、芬兰、瑞典、瑞士、比利时、丹委、挪威等实行分业监管体制。
10.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一国的央行或货币当局执行金融监督管理的目的、内容、基本原则、方式等都不尽相同。
从最初的注册登记管理,到货币的集中发行以解决发行失控问题,再到对金融业信贷的扩张与收缩、清偿能力以及金融风险的监管。
央行或货币当局对金融业的监督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
为防止银行遭遇风险而设计的预防性监管;
为保护存款者的利益而提供的存款保险;
为避免银行遭遇流动性困难,由货币当局在非常状态下所提供的紧急救助。
这三方面在西方国家统称为金融监管的“三道防线”。
11.简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成分组成?
核心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附属资本(贷款呆帐准备、坏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金、5年(包括5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
应从资本总额中扣除(在其他银行资本中的投资;
已在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中的投资;
已对工商企业的参股投资;
对非自用不动产的投资;
呆帐损失尚未冲减部分)。
12.什么是证券市场的信息批露?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批露监管有哪些内容?
信息披露是有关行为主体从维护投资者利益权益和证券市场运行秩序出发,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等一系列环节中,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与证券有关的信息的行为。
信息披露监管即使对市场参与者监管的重要方法,也是规范证券市场交易活动的有效途径。
信息披露的监管主要是对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的监管。
信息披露可分为证券发行人的初次信息披露和持续信息的披露。
前者的披露主要是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后者的披露主要是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
我国《证券法》规定了中期报告和年报应报告的内容,并要求在每一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的两个月内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提交并予以公告,以及在每一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提交年报并予以公告,对报告的内容也做了具体规定。
(二)自我评定
这一阶段的学习是我这学期在网络课堂中学习《中央银行学》的开始,也是我在网络学习中的重要阶段。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央银行学的知识,为我以后对金融学的全面学习打下的重要的基础,也为我建立全面的金融学认识角度打下了基础。
同时,在我以后的网络课堂的学习中,我会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积极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争取在中央银行学这门课程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思考题(40分)
自2006年起,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目的在于紧缩流动性,减缓信贷投放,主要的效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上调存款准备金有效地控制了信贷规模,从2007年下半年起,央行一方面加强流动性回笼,一方面加强信贷快速增长的调控力度。
其次,可以控制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业上。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降低商业银行贷款规模,能够对房地产过热、房价过高起到抑制性作用。
因为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较高,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银行信贷总量相对减少,贷款更加谨慎,导致房地产商的资金
链吃紧;
同时,银行对个人消费性房贷信用也会紧缩,会压缩房贷需求市场,缓解房地产市场过热的状况;
并且,我国GDP及投资增速已有所减缓,主要行业的投资增速也有所回落,对于涉及行业极广、资金高度密集、投资回收期较长的房地产行业也有明显紧缩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在短短50多天的时间里,两度实施了定向下调准备金率政策,既要保持货币总量适度稳定增长,又要大力支持具有真实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企业。
也就是说定向降准并非全面宽松,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没有变化。
央行动态差别准备金率调整机制,体现出央行更加着力于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金融机构如果能够切实按照信贷政策导向要求,将释放的资金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信贷结构优化。
注:
学习笔记总字数不得超过10000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 银行学 双学位 学习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