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 新版.docx
- 文档编号:2128700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57.91KB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 新版.docx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 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 新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新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8小题,每题1分,共48分)
1.王国维曾说:
“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
故衡利而取重,掣害而取轻,而定为立子立嫡之法,以利天下后世。
”这说明
A.任人唯亲不如任人唯贤 B.宗法制易导致政局动荡
C.立嫡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D.宗法制强调嫡长子继承
2.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
这表明先秦时期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3.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4.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
这反映了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
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
5.“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反映出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世俗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6.在西周时代,除了中央直接分封各路诸侯外,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再分。
诸侯一般将中心地区留给自己直接统治,其余土地再分封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一一卿大夫,此类封地称为“采邑”,卿大夫也将自己分得的采邑再分割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一一士,称作禄田。
于是,全国就形成了一个以王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由四周拱卫的统一的等级分明的宗法分封政治结构。
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体现了周天子高高在上的君主专制权威
B.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C.体现了西周宗法中嫡子继承的血缘关系
D.体现了周代礼乐文明下君臣的文化联系
7.先秦时期,梁襄王问孟子:
“天下恶乎定?
”孟子对曰:
“定于一。
”《吕氏春秋》则有言:
“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
”这反映了
A.两者的认识都诞生在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
B.两者的认识都对当时诸侯国国君的权力提出了质疑
C.两者都认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D.当时诸子的观点分歧大于共识
8.战国时期,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郡)守,以拒秦、韩”。
朝廷往往授予这些“郡守”节制周边县域文武官员,统一调度县域人、财、物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权力。
这反映出当时
A.负责地方管理的郡守都是武将B.吴起变法加强了魏国集权体制
C.魏国地方管理实行郡守负责制D.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作用
9.秦朝建立了完备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A.内容、范围不断扩大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
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D.首要任务是加强官吏管理
10.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
这表明张鸣认为
A.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B.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
C.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D.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
1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乃营建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而从2002年的阿房宫考古队考古发掘中发现,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火烧阿房宫”是历史误传。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关于阿房宫的研究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论证
B.教科书关于秦朝后期的历史必须重新编撰
C.任何历史研究必须通过考古发掘才能证实
D.《史记》不可能是信史,信史之说不正确
12.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13.“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据此判断,“它”的设置
A.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较好的发挥了地方的独立自主
C.标志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成熟D.改变了绝对专权的政治大环境
14.就北魏“均田制”,著名学者黄仁宇做了如下的归纳:
“魏之‘三长’、‘均田’以及(其后)各朝的‘府兵’,都系用‘间架性的设计’作基础,也就是先造成理想上的数学公式,广泛地推行于各地区。
行不通时,互相折衷迁就,只顾大体上在某种程度上的可行,无意以条文作主,凡事认真。
这种办法施行至公元775年安禄山叛变时,已不能继续。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政府制度在实际推行中受挫B.材料分析出唐朝灭亡的原因
C.黄仁宇否定三长均田府兵制D.材料认为政府执行力度不够
15.著名学者钱穆认为“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据此,对汉、唐政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由宰相独揽一切统治大权B.汉代相权严重威胁皇权
C.唐代制度比汉代更利于巩固皇权D.委员制从根本上制约了皇权
16.《新唐书•百官志》载: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政事堂变迁反映出
A.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
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D.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
17.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
这在他朝,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
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B.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
C.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D.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
18.南宋宰相杜范在描述宋朝的政治制度时说:
“凡废置予夺,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
如有未当,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得以缴驳,台(御史)、谏(谏官)得以论奏。
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事不易可也”。
由此可知他认为这一制度
A.确保了君主决策正确性B.起到消除君主专制的作用
C.体现了君臣共治的理想D.军国大事均须由朝臣议定
19.《元史·百官志》有云:
“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
”据此可知宣慰司
A.是掌管军政大权的行省分设机构B.为宣政院辖属的地方宗教机构
C.是中书省派驻边疆的地方机构D.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
20.朱元璋建国之后,废除宰相制,发布《皇明祖训》警告子孙: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毋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并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
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
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这一做法
A.导致了明朝政治的腐败B.消除了皇权旁落的隐患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堵塞了制度改良的可能性
21.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军机处“行走”的官员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侍郎,同时兼理原官职。
此后,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
这表明
A.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预朝政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C.内阁地位已被军机处取代D.内阁权力开始弱化
22.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
这反映出科举制
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23.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24.西汉早期的王侯墓,大多仿战国风格,注重高大坟丘,深邃墓室,多重棺椁,随葬品多为铜陶器。
文景之后,模拟地上豪华府第建筑的风气开始流行,随葬品有玉衣、丝织品、金银器等。
王侯墓风格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奢靡之风逐渐扩散开来B.官营手工业日益进步
C.王侯拥有高贵的的政治地位D.政局稳定和生产发展
25.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
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
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B.家长制受到挑战
C.公民意识增强D.中央集权的削弱
26.清代学者包世臣在《郡县农政》一书中说:
“凡治稻皆宜精,虽地宽之处,广种薄收者多耗本,……可举代田之法,每田一区,分三分,每岁更代,收成过漫种不治者。
”“代田之法”最早出现于
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C.西汉时期D.明清时期
27.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
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
这反映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
28.《白银资本》一书说,直到19世纪以前,“作为中央之国的中国,不仅是东亚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
这一看法
A.否定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B.肯定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地位
C.否认白银在中国的普遍流通D.肯定了纳贡贸易体系的作用
29.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
这一现象说明
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
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
30.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图二可作为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
D.图四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
31.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载:
“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
”材料反映了当时
A.贵族官僚开始经营工商业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 新版 学年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