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后感8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282504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91KB
资本论读后感8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
《资本论读后感8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读后感8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以及产生这样关系的深刻历史原因。
放在当下的社会现实,资本的生长繁荣也同样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纪录片《华尔街》中有一句话提到资本的力量:
人类需要休息放松,然而金钱永不眠。
资本自身所蕴含的无尽能量,让一代代的淘金客们费尽心机想要驾驭这种令人沉迷的魔力。
显而易见,大多数人终究被金钱所反噬,唯有极少数的幸存者找到了资本的密码。
如何实现货币到商品再到货币(G-W-G)为卖而买的飞越?
而不是日复一日的走商品货币再到商品(W-G-W)为买而卖的低层次被动的行为模式。
出卖劳动时间赚取劳动报酬,进而再次消费得到满足的恶性循环,始终要投入自己的时间去换取有限的几乎是一刀切的报酬,并且会遭受剩余价值的剥削。
两种循环切换唯一不同的在于W的性质,看其属于消费品或是投资品,某种意义上W的属性决定了G的长远价值。
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性商品的购买,提升货币G的未来现金流,如此才可实现货币滚雪球般增长。
投资就是一个G-G‘的货币增长模式,也是效率最高门槛最低却成功率极低的商业行为。
跟从事任何行业一样,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物需要的不仅仅是全力以赴那么简单,还需要机遇与运气的不可控成分。
然而能否登顶这样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否做到超脱物外,不计成本和时间潇洒的沉浸在其中。
如同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一般,在他生命中40年的光阴里纵然穷困潦倒,艰难度日,但为了揭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他站在人类社会全局的角度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现有生产力主导下的赤裸裸的生产关系。
带着这样伟大使命,马克思终于写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著名著作《资本论》。
社会便是如此残酷,狂热沉迷之徒终将会被沉静强大的个体碾压。
试着想象一下亚马逊森林里潜伏数天的巨蟒吞食猎物的耐心与不留余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资本论读后感3
二十多年前,萧灼基教授送我一部佳作《恩格斯传》。
那时他对我说,撰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记,是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定下的心愿,那时只是完成了一半,还要继续写另一半,就是马克思的生平传记。
今天,他终于如愿以偿,《马克思传》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了,对他五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目标始终如一”(马克思语)的执著精神深感敬佩。
看到这部书,触景生情。
我想起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在北师大图书馆工作了二十年,也读了很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摘录了大量资料,积累了许多有关马克思的生活和工作图片,当时我也有过编写马克思传的念头。
后来,读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威廉·
李卜克内西的书,我记住了他的一句话:
“写马克思这样的人必须承担重大的责任。
”我想,这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自知能力不够,难于承担这个责任,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也正是我要向萧教授好好学习的方面。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190周年,萧教授写的《马克思传》在这个时候出版,是对这位“千年伟人”马克思最好的纪念。
通过这部传记,可以对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导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从书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
对友谊的珍爱、对家人亲情的眷恋,这些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马克思。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认真学习他的著作,学习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他的生平业绩和伟大品格中吸收智慧和力量。
今年又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三十年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这是中国历史上惠民最多的一次改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载入史册”的最成功的改革。
这次改革的成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活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
三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
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时候,萧灼基教授写的《马克思传》出版,对我们学习和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向实体经济渗透,经济危机的征兆频繁出现,并向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这一事实,宣告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已经破产。
与此相反,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又骤然热销,据《环球时报》20XX年11月12日的报道,20XX年《资本论》在德国柏林的销售量是前一年的3倍、1990年的100倍。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也曾经有人瞧不起这部经典著作的意义,认为《资本论》所作的分析已经过时、甚至认为改革必须摆脱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视为阻挠彻底改革的“绳索”。
而现在,西方人都重新研究《资本论》,难道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人,可以不要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了吗?
萧灼基教授写的《马克思传》与众不同,它的特色鲜明:
第一,它是一部革命传记。
以马克思的革命生涯为主线,该书共有13章,按革命实践的先后顺序排列,根据实践的发展,阐述革命理论。
第二,在革命理论中突出经济理论。
该书的第八章、第九章用10万字的篇幅介绍《资本论》的三部手稿和《资本论》第1—4卷的基本内容。
第三,用通俗的形式介绍深奥的理论。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初学的读者往往感到不易理解,而萧教授采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独特的叙述方式,使复杂的理论问题深入浅出。
资本论读后感4
马克思《资本论》是一本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著作。
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
其内容博大精深,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精妙阐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就其观点谈谈我的看法。
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篇商品与货币中关于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谈到:
“商品对其所有者而言是是非使用价值的,对其非使用者是使用价值。
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种转手就形成商品的交换,从而使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价值来实现。
可见商品在能够作为使用价值之前,必须先作为聚氨酯来实现。
”此观点很精确地阐述了交换对与商品的重要性。
首先,从商品的定义出发。
我们都知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由此可见作为商品与其他东西的区别一是交换,而是是劳动产品。
其两者共同构成了商品的属性。
因为可以用来交换,所以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因为是劳动产品,其中凝聚了人类的无差别劳动,所以商品具有价值。
从其属性来讲,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要生产产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
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被的使用者手里,最后,没有物品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
如果物品无用,则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用,也就不形成价值。
因此,交换这一过程在这里发挥了很关键性的作用,巧妙的在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同时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实现了商品本身的意义。
另一方面,商品交换过程也是创造财富的过程。
交换创造财富。
正如书中所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
而财富的获取是通过堆剩余价值的剥夺。
商品因为交换过程而从他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他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受咯。
这过程在此是一种社会的物质交换。
一种有用的劳动方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的劳动方式的产品。
商品到它使用价值的地方就以商品的交换领域转入消费领域。
商品因为有交换因此有了货币,有了在市场的流通。
商品的直接流通方式W——G——W,但作为资本货币流通形式却是G——W——G,G——W——G之间是有意义的,因为其中G——W——G’,G’=G+G’’即是于原来的支付的货币额加上了一个增值额。
这个增值额超过原价值的余额,称为剩余价值。
因此,商品以货币为媒介,通过交换,创造了剩余价值。
也就是创造了财富。
由此可见,交换是商品形成和发展的一个过程。
也是商品实现其意义的手段。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资本论读后感5
本学期快要结束了,就读书一事该总结一下。
本学期,主要是看马列著作,认真看了《资本论》。
我觉得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理论就是剩余价值论。
这是一个属于马克思的原创理论后果。
(我以前从网络上听人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来自亚卖·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哲学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属于他本人原创的只有剩余价值论,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觉得这种说法很不认真,其整个的作用只能是显现说者的无知和狂妄。
对付一个正在经济学领域做了几十年老实认真钻研的学者,并且迄今为止并没有人可以令人佩服的证实他的理论过失了,这怎样能不维持足够的尊重呢?
我觉得在学术的领域里,一不该卖讥刺嘲笑新手的无知,即使圣人也是从天真无知的孩童一步步走过来的;
二不该卖蔑看忽略差别的瞧点,不了解尊重别人老实的劳动后果的人,永久只能做井底之蛙和强势阶级的哈巴狗、应声虫。
马克思实在继续了前人的钻研后果,但是他并没有像某些人那样照搬照抄,并且他每应用到前人的后果时,总是非常忠诚的指出这是某某的后果。
更何况,马克思的继续是批判的继续,正是批判使他的继续差别于并且高于那些自称是亚卖·
斯密、黑格尔正统衣钵的人。
假如没有马克思,大概逝世走的大卫·
李嘉图和黑格尔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把利润的雄式转化为剩余价值的雄式、把尽对精神的辩证运动转化为精神生产的辩证运动吧?
一个学者,即使只是“批判”了前代伟人的钻研后果,使熟识越发接近真理,他也是学术史上的明星;
更何况马克思做的劳动远不止此。
)
这次读《资本论》也将相关人物也作了了解式的阅读,见附注。
现就“关于剩余价值”特作我的两点看法:
第一,剩余价值或者剩余劳动,并不是资本主义时代独占的,而是自文明初期就有的。
正是从一个劳动者的劳动不但可以养活他本人,并且也可以养活另外不劳动者的时分起,换句话说,就是有了剩余产品之后,人类才进进了阶级社会,使得一部分人可以从劳动者中分散出来,不劳动也可以生存。
很多人把剩余价值读成了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非凡一些无知的青年,为了反驳马克思,他们就力图走证实资本主义剥削中没有或很少有回资同族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
他们不晓得,资本主义时代之所以正在如此段的历史时期内,积累起如此巨大的社会财产,正是由于它的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比历史上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要严重,生产的剩余价值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
第二,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式,是剩余价值(即利润)除以工人人为(可变资本),不考虑资同族(指:
股东及上层建筑)购买机器、原料等等的用度(这一笔用度喊做稳定资本),由于稳定资本并不耗费资天职文,正在经过工人的劳动之后,它的价值整个转移到了工人的产品之中。
工人的产品价值由三部分组成:
工人的工姿即可变资本,机器、原料等用度即稳定资本,工人为资同族创造的特别价值即剩余价值。
对付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很多人分不明确。
举个例子,比如某个资同族用10000元购买机器、原料、土地等等,用5000元购买工人。
(为方便起见,机器生产过程中所需求的电力等特别用度忽略不计。
)这样,他的预支资本就是15000元,其中10000元是稳定资本,5000元是可变资本。
再假定他生产的产品卖了5000元,即获得了5000元的清利润。
如今,他的利润率是5000/15000=33.3%,而剩余价值率是5000/5000=100%。
真正要紧的数据不是利润率,而是剩余价值率。
只有可变资本才花了资同族的钱,由于5000元人为从资同族手里转移到工人手里了。
而稳定资本由始至终都是控制在资同族手里的,只不过它的外形改变了罢了,最初体现为10000元人民币,然后体现为价值10000元的机器、原料、土地,最后体现为价值15000元的产品的一部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本论 读后感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