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282301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6.98KB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有一个小女孩每天都从家里走路去上学。
一天早上天气不太好,云层渐渐变厚,到了下午时风吹得更急,不久开始有闪电,打雷,下大雨。
小女孩的妈妈很担心,她担心小女孩被打雷吓着,甚至被雷打到。
雨下得越来越大,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妈妈赶紧开着她的车,沿着上学的路线去找小女孩,她看到自己的小女儿一个人走在街上,每次闪电时,小女孩都停下脚步、抬头往上看并露出微笑。
看了许久,妈妈终于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
妈妈问女儿说:
“你在做什么啊?
”
女儿说:
“上帝刚才帮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1)给多音字组词。
露lò
u________
相xiāng________
lù
________
xià
ng________
(2)给短文加个小标题。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4)小女孩的妈妈在雷雨天担心的是什么?
(5)找出符合短文意思的句子
文中的小女孩每天坐车去上学。
每次闪电时,小女孩都吓得心惊胆战。
C.
小女孩在每次闪电时,都要抬头望望天空,并露出微笑。
D.
小女孩对着闪电微笑,她认为是上帝在给她照相。
【答案】
(1)露面;
相信;
露水;
相片
(2)单纯的喜悦
(3)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
(4)担心女儿被打雷吓着,甚至担心被雷打到。
(5)C,D
(1)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当然组词也不同。
(2)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露面、相信、露水、相片。
(2)单纯的喜悦。
(3)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
(4)担心女儿被打雷吓着,甚至担心她被雷打到。
(5)CD。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课外阅读。
我的战友邱少云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因为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楔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
我们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太阳渐渐爬上山头。
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发现我们。
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
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
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
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
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
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
显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排炮过后,敌人竞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
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噼噼剥剥地响。
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
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
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
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
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
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
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
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
“为邱少云同志报仇!
”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
敌人全部被我们歼灭了。
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
参加这次战斗的志愿军战士,都记住了1952年10月12日这个日子。
(1)选择划线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居高临下________①住;
②住所;
③处于;
④安着,怀着。
纹丝不动________①蚕丝;
②细线;
③细微,极小;
④情感。
漫山遍野________①水过满,出来了;
②淹没;
③满,遍,到处都是。
(2)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得以下几件事中哪些是详写的,请写出来________。
①那一天,天还没亮,我军埋伏起来准备拔掉敌人的“391”高地。
②到了中午,敌人突然开炮,邱步云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③黄昏时候,战友们在邱少云的英雄行为鼓舞下,夺取战斗的胜利。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读句子,把你的体会写出来。
①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________
②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________
③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答案】
(1)③;
③
;
(2)①和②
(3)首尾呼应。
这样写既使文章结构严谨,易强调主题思想,即邱少云精神永存。
(意思对即可)
(4)从这里我知道我们埋伏的地方离敌人很近,敌人很容易发现我们,我们必须不能有一点动静。
“我”担心这个年轻人经受的锻炼少,无法忍受烈火焚烧的巨大痛苦,然而邱少云却直至牺牲也没有挪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体现了“我”内心巨大的痛苦。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字多义的理解掌握情况,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居高临下:
占据高处,俯视下面。
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居:
站在,处于。
纹丝不动:
一点儿也不动。
形容没有丝毫改变。
丝:
细微,极小。
漫山遍野: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
形容很多。
漫:
满,遍,到处都是。
(2)考查详写略写,文章材料详写、略写的安排与中心主旨有关,一般详写部分与中心关系密切(如①和②),反之,则与中心关系作用不大(如③)。
(3)考查呼应句,解题思路引导:
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
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要抓住关键性的词语来分析:
①从“看见地堡和火力点、听得见敌人讲话”中体会到我们埋伏的地方离敌人很近,敌人很容易发现我们,我们必须不能有一点动静。
②从“担心、年轻的战士、突然、跳起来、叫起来”中体会到“我”担心这个年轻人经受的锻炼少,无法忍受烈火焚烧的巨大痛苦,然而邱少云却直至牺牲也没有挪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③心像刀绞、泪水模糊”中体会到体现了“我”内心巨大的痛苦。
(1)③、③、③;
(2)①和②;
(3)首尾呼应。
(意思对即可)(4)①从这里我知道我们埋伏的地方离敌人很近,敌人很容易发现我们,我们必须不能有一点动静。
②“我”担心这个年轻人经受的锻炼少,无法忍受烈火焚烧的巨大痛苦,然而邱少云却直至牺牲也没有挪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③体现了“我”内心巨大的痛苦。
(1)对一词多义的辨析,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2)此题主要考查对详写、略写的判断及运用能力。
(3)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作时会运用。
(4)根据词语体会句意,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4.课外阅读。
邯郸学步
相传在战国时候,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
燕国的寿陵有个青年人,不顾路途遥远,跋山涉水,赶到邯郸来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
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看人家走路,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还跟在后边模仿。
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几步,可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始终也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
这个青年人心里想,也许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原来的走法,所以学不好。
于是他索性丢掉原来的走法,从头学习走路。
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想着手脚如何摆动,又要想着腰腿如何配合,还得想着每一步的距离……弄得他手足无措。
他一连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
后来,他只好爬着回到故乡。
(1)选一选,填一填。
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
A、找出反义词。
邯郸学步——________
________
B、找出近义词。
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邯郸学步”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1)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
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不要盲目崇拜别人。
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
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把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找出来,并画上横线。
(2)这段话是对翠鸟的________描写,重点写了羽毛、________和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我体会到了作者________之情。
【答案】
(1)彩色;
翠绿;
蓝色;
红色
(2)外形;
翅膀;
嘴
(3)对翠鸟的喜爱
(1)考查对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
寻找文句中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从文中挑出来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1)彩色;
(2)外形、翅膀、嘴
(3)对翠鸟的喜爱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带刺的朋友(节选)
宗介华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
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仔细一瞧,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
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
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
呀,这不是小刺猬吗?
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的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
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
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
再说,听爸爸讲,刺猬一旦发现有人找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
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儿去呢?
安个家多不容易呀。
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
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
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
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有删改)
(1)摘抄文中ABB式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
(2)用横线画出描写刺猬一家的语句:
________。
读一读,你读出了________的刺猬父母。
(3)文中哪句话体现了“我”知道了刺猬匆忙觅食的真相以及“我”把它吓到的心理。
【答案】
(1)白乎乎、绿茸茸、一撮撮、鼓囊囊
写话:
他从叔叔的果园里回来时,鼓囊囊的书包里装满了苹果。
(2)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
爱孩子又勇敢
(3)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的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ABB式结构的词语,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1)白乎乎、绿茸茸、一撮撮、鼓囊囊;
(2)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
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
(3)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
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母亲告诉我_____这是一只翠鸟_____哦_____这只翠鸟我们的船_____在捕鱼吃呢_____
(1)给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母亲告诉我________这是一只翠鸟________哦________这只翠鸟我们的船________在捕鱼吃呢________
(2)读选文第1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并在文中找出答案,用波浪线画出。
(3)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读读选文的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
②找出描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从这些动作当中,我体会到________
A.翠鸟是潜水高手。
B.翠鸟捕鱼时动作迅速。
C.翠鸟肚子饿得慌。
(4)通读选文,画线句子中“搭”的意思是________。
一个“搭”字使鸟儿有了灵性,从中我们感受到________
A.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B.翠鸟通人性。
C.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5)请你写一句含有一连串动词的句子。
【答案】
(1),;
。
,;
(2)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3)一下子;
没一会儿;
冲、飞、衔、站、吞;
B
(4)乘,坐;
A
(5)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回到座位上坐下,从书包里拿出书本教在课桌上,准备上课。
(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5)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的运用。
(1),。
,,。
(2)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3)一下子;
(4)乘,坐;
(5)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回到座位上坐下,从书包里拿出书本教在课桌上,准备上课。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
(5)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8.课内阅读。
金色的草地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
“谢廖沙!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的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草地在早晨、中午和晚上分别是(
)
金色、绿色、绿色
绿色、绿色、金色
绿色、金色、绿色
(2)下面对“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花可以张开、合上的特点。
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蒲公英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花的喜爱之情。
这句话没有用修辞手法,只是真实地写出了蒲公英花的形状和特点。
(3)“多么可爱的草地!
”这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草地的______和蒲公英的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______与______之情。
重复;
可爱、有趣;
喜爱、赞美
反复;
有趣、可爱;
(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概括上两段的内容
总结全文
过渡
【答案】
(1)C
(2)A
(3)C
(4)B
(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短文内容来理解。
(3)此题意在明白反复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反复”,就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辞格。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1)C;
(2)A;
(3)C;
(4)B
(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考查学生对反复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课外阅读 练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