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276629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82KB
高中历史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授课。
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和教材,学习小组讨论、归纳,派代表发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教学准备:
制作POWERPOINT课件,准备电视剧《天平天国》主题歌和相关电影片段;
组织学生从网上下载有关历史图片,初步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查找资料,归纳史学界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观点。
教学过程
播放电视连续剧《天平天国》主题歌,调动学生情绪。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情况。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原因
(1)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
反封建。
(2)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引申出太平天国反侵略性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
因此,我们可以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3)直接原因:
自然灾害
2、酝酿
(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
①思想来源:
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
②著作: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
③教义:
a.“皇上帝”唯一真神论
b.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c.打倒“阎罗妖”
反映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所要求的摆脱封建压迫、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号召人们为实现平等自由而斗争。
(2)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形成──组织准备
3、兴起和发展(投影:
《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1)金田起义──运动爆发1851年
东乡称“天王”。
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
(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3)定都天京──同清对峙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
太平军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历时两年三个月。
天京这个政权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是因为洪秀全等制订的斗争目标比较明确;
太平军纪律严明,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和支持太平军;
清军腐败无能。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
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
(4)北伐、西征和东征──军事上全盛(投影:
①北伐:
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
1853年,在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
(结合地图)北伐将士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攻到天津郊区。
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
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
北伐的同时,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太平天国还进行了西征,北伐和西征是并举的。
②西征:
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
185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
连续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进入湖南,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失利。
1855年,杨秀清派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后进入江西,占领许多州县,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
西征的胜利使千里长江变成了天国的一条内河。
北伐、西征之后,太平天国又进行了东征。
③东征:
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56年,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东征。
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
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
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除了在军事上采取一系列行动外,在运动的前期和后期还分别颁布了指导性的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文件。
这就是《天朝田亩制度》。
(1)《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
明确《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
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
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提问《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哪?
。
(学生思考回答后(“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指出:
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
这里,天下田是谁的?
这里的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
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
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他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提问:
对于土地的分配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
(学生思考回答(“无处不均匀”)后指出:
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
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
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
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
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
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
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
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
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这样一个“有田同耕,……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的社会。
如何评价?
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它是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脱离农民思想实际的;
同时,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人饱暖”的要求。
从分配的方法来看,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
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又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
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
再从客观环境来看,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现这一方案。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那么,应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呢?
指出可从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三方面进行评价。
(1)积极性:
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2)消极性:
没有安定的环境,没有真正实行过;
是绝对平均主义,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对劳动成果的分配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比较容易做到,取消商品买卖也可以强制实行于一时,但这都违背了经济规律,不可能长久。
况且,对劳动成果的分配也不是平均主义,上层领导生活奢侈、妻妾成群。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太平天国实际执行的不是《天朝田亩制度》的纲领。
(2)《资政新篇》──治国方案(太平天国后期的指导性文件)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在“向西方学习”上,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不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因此这个方案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强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太平天国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资政新篇》没能实行。
布置课后作业: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点。
1856年,当太平军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1)天京变乱: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
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
(投影:
《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
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
天王身居宫中,生活奢靡;
东王外出,仪仗达千人之多;
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终于在1856年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
影响:
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2)太平天国的防御战
①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
②后期防御战
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了哪些军事斗争?
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
(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62年初春,清军分三路进攻太平军:
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湘军主力进攻天京;
李鸿章率淮军和英国人戈登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
左宗棠率湘军一部进攻浙江。
曾国藩坐镇安庆统筹策应。
天京告急,李秀成回师,救援天京。
在城外,太平军与湘军恶战,到1864年,天京外围已无回旋余地,城内将士食野草充饥,而围城湘军又增至5万余人,太平天国危在旦夕。
6日,洪秀全病逝。
但太平军将士仍固守天京,同心同德,决心与天国共存亡。
湘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不久,天京城破,太平军将士又与湘军展开巷战,宁肯战死,决不投降。
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其顽强斗争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教训
性质:
失败的原因主观: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意义:
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②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③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④思想上、组织上较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筹,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⑤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
启示――阶级和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课后思考: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巩固练习
1.洪秀全在《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中提出来要共击之的“阎罗妖”是指A
A.清朝最高统治者B.外国侵略者C.中外反动势力D.地主豪绅
2.《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C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3.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B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资政新篇》在当时不可能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
A.缺乏能够实行的社会条件B.列强的侵略
C.体现的经济思想落后D.军事斗争非常紧张
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6.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C
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本课小结: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然而,这一时期的农民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进一步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巨大变化.
板书设计
(1)主要原因: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外部原因:
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概念内容评价:
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
(2)《资政新篇》
(1)天京变乱及影响:
背景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爆发
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永安封王,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定都天京
三大军事行动:
北伐(林凤祥、李开芳)、西征(赖汉英)、东征(秦日纲)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856年,天京变乱成为转折点
结果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爱国运动
教学后记
本课重点讲授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内容并不难。
本课应强调学生阅读材料。
因此设计了许多问题,增补的资料比较多,如果不能围绕重点讲授,不能突出“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从成功走向失败”这主题,详细地叙述各个事件的过程,就完不成教学任务。
对高中学生不能简单重复课本上现成的知识,要作一定的深度的挖掘。
要引导学生多学有深度理性思维的知识。
讲授时,时间上也不能搞平均主义。
例如玉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其失败的原因,是本课重点,但是其答案在课本上一目了然,我们不必花太多时间,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上课不能图“热闹”—堆砌大量的图片与资料,而不作知识线索的整理-结果学生上完一节目课,一头雾水,说不出个所以然。
因此,必要的“板书”不可少,必要的练习不可少。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
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
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
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
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
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
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11 太平天国 运动 教案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