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276317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103.64KB
必修一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必修一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4课前提示二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以血源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P8
(1)首创皇帝制度,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①称号:
始皇帝,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皇帝独尊)
②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皇权至上)
③皇位终身且世袭(皇位世袭)
(2)中央机构:
实行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
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
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
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事。
②诸卿:
丞相之下,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职能部门
③特点:
分工明确,家国同治,皇帝总揽,公卿朝议,减少失误
(3)地方机构:
全面推行郡县制。
①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郡长官有郡守郡尉郡监(或监御史)等,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②郡的下级机构:
县道(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区)③基层:
设计乡、里(行政)、亭(治安、公文传递)等
(4)意义:
①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皆由中央调动任免,不得世袭
②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积极作用:
经纪上,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先进文化和技术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作用:
经济上,到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政治上,形成了长期的专制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6.汉到元君相权关系的演变:
P14-15
(1)汉初:
丞相有相当大权力;
(2)汉武帝设置中朝(或叫内朝)参与决策机要,削弱丞相等外朝权力;
(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丞相;
后来参加政事堂会议官员都位同丞相。
(4)宋代: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分理行政、军事、财政,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分割相权。
演变原因:
①防范宰相专权②加强统治③提高行政效率
④减轻宰相政务负担,弥补才干不足
7.汉到元监察制度演变:
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唐代御史台,宋代提点刑狱司等,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腐败。
8.选官制度的变化:
先秦世官制、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科举制评价:
打破士族垄断、引入士人从政、提高行政效率、追求公平公正、形成重学风气;
(消极)偏考儒家经义,扼杀创新精神等
9.汉到元地方行政的变化:
P16
汉朝郡国并行制,后来州郡县制;
唐朝道州县制;
宋朝路州县制;
元朝行省制:
(1)划分:
10行省、腹里、宣政院;
路府州县
(2)职权:
①民事报中书省,军务报枢密院
②无改税调军权③定期觐见述职
(3)影响:
后世沿用,加强了中央集权
10.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千年发展,从未中断;
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
①人神关系上,君权至上,神权服务于君权
②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依附上司,全国服从于君主
③权力配置上,全面垄断立法司法行政监察财政军事文教等大权
(3)人治高于法治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
(4)宗法关系残余的长期影响
(5)儒家经典长期成为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6)通过礼制形成严密等级制度,使官民对立严重
另一说:
相权和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地方服从中央,百官听命皇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11.明朝内阁制的设置:
P17
(1)背景:
明太祖废除丞相,直辖六部,亲理的政务繁多。
(2)形成过程:
①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
②明成祖朱棣选拔翰林院官员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内阁制产生。
③后来地位提升:
大学士取得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位居六部之上。
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3)性质和局限:
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由皇帝决定
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1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P18
雍正帝挑选满汉亲信官员入宫内军机房(处)值班,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1)起因:
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2)职能转变:
由帮办军务,到总揽军国大事
(3)特点:
①简:
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②速:
办事效率高③密:
保密性强
④专:
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13.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容易引发暴政
(2)使大小官员只能唯上是从,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因循守旧、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3)普通民众几乎没有任何的民主自由权利,人身和财产得不到根本保证,创造性积极性受到极大压制
(4)束缚了文人的头脑,阻碍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
极大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与国外的开放交流、科学技术的革新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和转型,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一课列强侵入与民族危机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A、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
B、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内部政治腐败,对外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正处于巨变的前夕。
2、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0-1842年,签定了中国历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南京条约》:
19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
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4、美国、法国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权和传教士到内地传教权。
其中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5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甲午中日战争
1、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了《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3、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并且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中国的争夺,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为了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列强组成了八国联军。
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
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a.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c.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d.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五、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A、政治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大量割地赔款不平等的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B、经济上,他们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控制
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依赖列强丧失独立性。
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六、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直接原因:
受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的
刺激。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需要抢夺更多的殖民地作为资本输出的场所。
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
(也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勾结,又互相斗争)
13、瓜分中国的表现:
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影响: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
14、1899年9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背景:
A、当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时候,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
B、美国当时的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
C、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内容:
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
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实质:
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
体系”
影响:
列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Ⅰ、知识结构:
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经过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主要方案
意义及教训
辛亥革命过程
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开端:
五四运动
领导:
中国共产党兴起:
国民革命
过程:
发展: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意义:
胜利:
抗战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Ⅱ、课程标准: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Ⅲ、知识要点: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史实:
⑴背景: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中国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破坏。
②清政府封建统治和残酷剥削;
③自然灾害;
④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⑵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1851年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1853年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使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1856年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此后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组织了防御战争,进行了天京保卫战,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⑶太平天国的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内容是通过平均分配土地、剩余产品归国库的分配原则建立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
但这个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
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并没有真正实行。
②《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干提出,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未能真正实行。
⑷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农民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2.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民阶级由于自身阶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不能担当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但是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二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过程:
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请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经过:
⑴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随后其他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1年4月同盟会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后失败,但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⑵武昌起义:
背景:
①全国范围的保路运动兴起,要求收回被清政府出卖的修筑铁路的主权,湖北新军被派往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②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坚持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其他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⑶建立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⑷颁布法律: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实行责任内阁。
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⑸清帝退位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辛亥革命失败。
2.辛亥革命的意义:
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⑶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意识,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⑷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辛亥革命影响了亚洲革命,成为亚洲觉醒的典型。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开端
⑴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⑵经过: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
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⑶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⑷意义: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
条件:
⑴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⑵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壮大为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⑶共产主义早期组织为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
大会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3.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以下阶段:
㈠国民革命:
(1924—1927)
⑴原因:
工人运动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孙中山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⑵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⑶高潮:
北伐战争的胜利。
⑷失败:
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⑸意义:
国民革命运动的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⑹教训:
由于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㈡“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即工农武装割据,也指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⑴工农武装割据:
①方针: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②形成(起义和建立根据地):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③发展: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⑵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
①土地革命:
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
广大贫雇农生活上有了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
②根据地建设:
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③武装斗争:
根据地军民进行了反对国民党发动的五次反“围剿”斗争,前四次胜利,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
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⑶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召开,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㈢抗战胜利:
(1937—1945)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㈣解放战争:
(1945—1949)
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美国阴谋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美蒋勾结。
爆发:
1946年夏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战略防御:
解放区军民先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最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
1948年底-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胜利: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㈤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当家做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力的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5.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军事条件: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政治条件:
七届二中全会
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组织条件:
人民政协的召开
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
立,举行开国大典
现代中国政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开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挫折文化大革命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发展依法治国方略
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构想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实践香港、澳门回归
前景台湾问题
Ⅱ、课程标准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
⑴军事条件: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⑵政治条件: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恢复发展生产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全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⑶组织条件:
人民政协的召开(1949年9月北平)大会决定国名、通过《共同纲领》等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共同纲领》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举行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新纪元。
二、我国建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确立和完善。
三大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