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陶洼小区测量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255411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93.56KB
江西陶洼小区测量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江西陶洼小区测量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陶洼小区测量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3:
55937.290,Y:
38507.229),10-1:
55985.89,Y:
38503.646);
10-2:
38551.246);
10-3:
55975.29,Y:
38551.216);
11-1:
56024.389,Y:
38512.145);
11-2:
38551.645);
11-3:
56013.189,Y:
38551.646)
4、本工程±
0.00绝对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20.60m,甲方给定的已知水准点1#控制点标高:
绝对标高为20.6m。
二、具体施工法
1、施工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及设计图纸。
本工程根据总平面图设计坐标、由规划部门从道路上的城市坐标系统结合建筑物规划红线引入定位。
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本工程的平面控制采用平面控制网法。
(一)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二)平面控制网的引测
1、首级控制点的确定:
根据甲方的规划部门提供的1#、4#控制点,1#控制点在原制药厂大门口,4#控制点在北侧一酒店屋顶平台上,由于两点相对施工现场较远,不能作为测设平面控制网的测站点,利用全站仪架设在4#点上,后视1#,在现场的东侧定出首级控制点,控1、控2。
2、平面控制网点的设定: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规划部门提供的7#、9#、10#、11#楼的房屋角部轴线交点坐标,计算出在基坑支护边上主轴线上控制网点坐标,每幢楼设定两个轴向的四个控制点。
3、平面控制网点的测定:
用全站仪架设在首级控制点控1上,后视控2,将所有控制网点确定在基坑四周,控制网点采用打木桩(500-1000长),然后在桩上钉铁钉的方式,每个控制点确定后,加以保护,四周用砼埋好,架设围拦,定位点经复核后报监理验收。
4、在土方开挖后,根据控制网点用经纬仪放出基础承台梁的所有轴线。
3、高程控制网
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根据场区内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
3.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布设为三等水准网,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等级
每千米
高差误差
路线
长度
水准仪
型号
水准
标尺
观测
次数
附合
闭合差(mm)
三等
6mm
50km
AT-G1
双面
往返各一次
±
12L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3.4、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
1.水准点的埋设
水准点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如下图所示;
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可以打膨胀螺丝的方式,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均被建筑围墙挡住,设置在五维路边的老高压线杆下,也可以用打膨胀螺丝的方式。
至少3个水准点,水准点间的距离控制在50m~100m。
2.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水准仪型号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较差
前后视距累积差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三级
DS3
75m
2m
5m
0.3m
2.0mm
3.0
3、所布置的3个水准点应有经过复核后的准确坐标以及高程。
供场内沉降观测、高程引测以及建筑物放线使用。
具体埋设如下图:
4、地上楼层的轴线投测
为了保证轴线投测的精度,满足结构安装的精度要求,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
4.1、内控网的布设
1.在±
0.000平面施测前,对原有地面控制桩位进行一次校测,以此确保轴线控制点的正确性。
2.校测合格后,将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并对边、角值进行校测,边角的各项精度必须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等级
测角中误差(″)
测距相对中误差
二级
20
1/5000
3.内控点做法见附图。
严禁在内控点传递预留洞1m2范围内堆放钢筋、模板、钢管等杂物。
4.±
0.000以上各层楼板面预留150×
150mm孔洞。
预留洞口严禁覆盖,并严防杂物从预留洞口坠落。
4.2、控制线投测方法
1.投测方法
(1)、在每栋建筑物的各个预留孔洞处引测至上一层。
(2)、采用激光铅垂仪对中首层的控制点,在上一层利用激光接收靶接收控制点。
上一层的激光接收点架设经纬仪引测控制点至该层。
利用工程直角尺与卷尺配合,定位出一条控制线上X或Y方向上的两个基础准点,以这两个基准点可以比较精确的定出此控制线。
依次投测其它控制线,直到所需控制线投测完毕。
对所投测的控制线进行进行角度、距离闭合测量,满足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并以此作为本楼层放线的依据。
(3)、根据以上投测的控制线,测定其它各轴线。
5、结构施工中的楼层标高控制
5.1、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
1、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间隔一定的时间须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
仪器采用DS3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三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
2、对检测后的数据须采用电算,电算成果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5.2、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及测设要求
1、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S3水准仪往返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注建筑标高,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一层平面内红“”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
5mm以内则认为合格,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上顶线以作校核。
2、±
0.000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并在投测层标记红“”,检核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
3、标高传递
如下图所示:
利用水准仪、塔尺和一把50m钢尺,依次将3个标高基准点由线锤预留洞口传递至待测楼层,并用公式<
1>
进行计算,得该楼层的仪器的视线标高,同时依此制作本楼层统一的标高基准点,并对各点进行联测,高差满足2mm的精度要求后方能使用,用红三角标记。
这些点即为该楼层的标高基准点,从而依此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竖向标高传递示意图
H2=H1+b1+a2-a1-b2公式<
其中:
H1——首层基准点标高值;
H2——待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
a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a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b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b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4、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
6、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5.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6.轴线放完后要求进行闭合检查。
7.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8.每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自检—互检—交叉检。
7、沉降观测
1、执行的规范及标准
本工程沉降观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及条文说明》(CJGJ/T8—9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26—93)标准实施,沉降观测按本规范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等级为三级
2、工程观测选用仪器
观测选用仪器为索佳SDL30型数字水准仪。
观测仪器现经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计量检测(检测合格,附检测报告1份),可以使用,使用过程中并按规定时间内由专门计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禁止使用未经检测签定的仪器量具。
3、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点的埋设
(1)、水准点的埋设方法见上图。
为了准确反映本工程的实际沉降量及测量工作的整体性、必须在工程影响范围外埋设沉降观测水准点。
(2)、主楼部分观测点分部位置具体见设计图纸,点的加工及埋设方法见下附图:
4、沉降观测的方法
(1)、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
结构施工阶段,结构每上一层测量一次。
结构封顶后,屋面工程结束测量一次。
装饰工程结束后测量一次。
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每一个月测量一次,第二年以后每季度测量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2)、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点:
a、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b、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c、使用固定水准点;
d、按规定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5、对使用仪器的要求:
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沉降观测,要求仪器的望远镜放大倍率不得小于24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小于15”/2㎜(有符合水准器的可放宽一倍)。
本工程沉降观测等级为二等,观测仪器精度相对较高;
6、确定沉降观测的线路及绘制观测线路图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因施工或生产影响,造成通视困难。
因此到现场进行规划,确定安置仪器的位置,选定若干较稳定的沉降观测点或其它固定点作为临时水准点(转点),并与永久水准点组成环路。
最后,根据选定的临时水准点,安放仪器的位置以及观测路线。
绘制路线图(详见沉降观测线路图);
7、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
因此必须提高初次测量精度。
同时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决定;
8、作业中遵守的规定
(1)、观测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2)、仪器前后视水准尺距离尽可能相等,视距不超过50M;
(3)、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4)、前后视观测完毕后,回视后视点,最后闭合于水准点。
(5)、观测要求及测站观测限差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下表要求进行
前后视距差
视线高度
二等
0.5
3.0m
0.3m
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不超过下表的各项规定。
基辅分划读数差(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的差(mm)
0.7
9、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
沉降观测结束后,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并注明观测日期和荷重情况。
为了更清楚地表示沉降时间、荷重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画出每一观测点的时间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及时间与荷重的关系曲线。
10、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
(1)、曲线在首次观测即发生回升现象
如曲线回升超过5㎜,应将第一次观测成果作废,而采用第二次观测成果作为初测成果,如回升到5㎜之内,则可调整初测标高与二次观测标高一致;
(2)、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
由于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撞,其外形必有损伤,可改用其它水准点继续观测,如有被撞或又点位尚牢固可继续使用,其办法是选择结构荷重及地质等条件都相同的另一沉降观测点,而同一期间内的沉降量作为被碰观测点之沉降量;
(3)、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
产生此种现象一般是由于水准点下沉所致,因此在选择埋设水准点时,特别是在建筑物上设置水准点时应保证其点位的稳定性,查明确系水准点下沉而使曲线渐渐回升,则应测出水准点的下沉量,以便修正观测点的标高;
(4)、曲线的的波浪起伏现象
其原因并非建筑物下沉所致而是测量误差所造成的,因下沉量大于测量误差之故,但到后期建筑物下沉极微或接近稳定,因此到曲线上就出现测量误差比较突出的现象。
处理这种现象时,根据整个情况进行分析,决定自某点起将波浪形曲线改成为水平线;
(5)、曲线中断现象
由于观测点被碰毁,后来设置之观测点绝对标高不一致,而使曲线中断。
为了将中断曲线连接起来,按中间某点突然回升现象的办法,估求出来作观测期间的沉降量,并将新设置的沉降点不计其绝对标高而取其沉降量,一并加在旧沉降点的累计沉降量中去。
11、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1)、观测点平位置图;
(2)、垂直位移量成果表;
(3)、位移速率、时间位移量曲线表;
(4)、分析报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 小区 测量 专项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