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255321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4.92KB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课时
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读书好古之风被打破,慕西方新知的新学风在士人中悄然兴起。
志士仁人求新求变,不断寻找救国真理,“设议院”、“兴民权”等主张纷至沓来,划破了神州上空黑暗沉闷的夜幕,点燃了民族振兴的希望之光。
教学主体:
一、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一)萌生的条件:
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君主批判思想的深刻的启迪;
2.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先进中国人改变观念,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西学的不断传入;
5.人才培养:
近代教育的发展和派遣留学生出国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二)主要派别及其思想发展
1.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
这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
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内忧外患。
(2)洋务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3)洋务实践与近代化——创办了中国近代工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近代海军、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
(4)评价:
虽然“中体西用”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很大的局限,但是它体现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官僚主张学习西方、属性变革的共识。
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背景:
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
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入,是早期维新思想的来源。
代表人物:
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
主要思想:
早期:
“中体西用”,后期:
“设议院”、“君民共主”的政治改良主张。
意义: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局限性:
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
二是没有付诸行动。
(2)资产阶级维新派: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代表人物及思想:
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首的维新派开始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来评判中国,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
严复: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a.严复其人:
官派留学生,系统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第一人。
b.理论贡献: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c.思想主张:
严复认为,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
西方人讲“天赋人权”,并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的权利,并真正实现了“黜伪崇真”和“屈私为公”迈出了第一步。
在西方,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但是,其现实政治主张比较温和。
d.评价:
其“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说突破了“中体西用”说,在当时远远超过了大多说改良思想家的认识。
康有为:
托古改制
a.认为儒家思想中包含民主、自由、平等精神
问:
儒家思想真的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不谋而合吗?
康有为为什么要用传统文化来包装西学呢?
说明了什么?
b.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为变法辩护
c.坚持渐进改革、主张君主立宪
梁启超:
从兴民权到新民
a.兴民权—变法的根本,强国的保证
b.重视国民素质、提出“新民”思想.“新民”必须具备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四要素
c.赞同君主立宪、反对操之过急。
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民族主义将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因而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内容和新含义。
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
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是核心部分。
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但是,民权主义的矛头主要指向皇帝和封建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为汉族的旧官僚、地主、军阀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
以“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是他的“社会革命”纲领。
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是孙中山设计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这一方案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进步性:
三民主义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新三民主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
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
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经过这样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便是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最大特点就是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
它也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所以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进步意义: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三)萌生的影响
1.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严、康、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进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2.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孙),指导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亚洲第一共和国
(一)建立背景
1.20世纪初的国内外形势:
内:
政治:
清政府卖国,签订《辛丑条约》。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外:
列强加紧侵华。
2.改良与革命的论战,促进民主思想传播
论战中心:
围绕国民革命的任务展开,分三方面:
革命要不要以“反满”为目标、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共和国。
论战:
①实质是资产阶级就中国建立何种政体的论战;
②改良派从国情出发认识到建立民主政治需要一定的条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没有看到专制势力的顽固。
③革命派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主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得到进步人士理解和拥护。
论战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3.清政府预备立宪,是场骗局,革命形势成熟
实质:
君主立宪形式下的君主专制。
影响:
革命党趁势而起,辛亥革命爆发。
(二)共和国建立及共和制的确立
1.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建立湖北军政府。
湖北军政府及其他宣布起义的省区尝试建立代议制度。
2.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回国,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成立参议院。
——共和制度已见雏形。
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措施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新的文化教育,改造旧的社会习俗,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存在根本的弱点:
一是缺乏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二是没有采取彻底的反封建的措施,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这样南京临时政府不能动员广大的人民群众。
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南北议和
4.帝制终结: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共和制度在各种势力的妥协中诞生。
5.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11日)。
①内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即核心内容是:
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②评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是中国近代史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新的共和代议制度的法律形式由此确立。
(三)“临时”不幸言中
1.袁世凯专制独裁:
①解散内阁:
以唐绍仪为为首的第一任内阁被迫解散,它的短命预示着袁世凯专制独裁势力的兴起。
②刺杀宋教仁:
1912年底,第一次国会选举,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袁世凯指使刺客暗杀了宋教仁。
③破坏代议共和制:
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用《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临时约法》。
2.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兴起。
(四)评价:
1.辛亥革命后出现民主气象:
①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在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结束,共和制确立。
②革命后,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2.民主政治形同闹剧:
①内阁形同虚设,频繁更替,总统选举有名无实。
②主权在民,一纸空文,普通国民的选举、监督权并没有兑现,地方自治机构中政治权力操纵在旧官僚、士绅手中,普通国民无权参与。
③社会问题,孙中山构想的土地国有制的政策在法令中丝毫没有得到体现,《临时约法》也没有对妇女的权力作任何规定。
3.中国民主政治前途:
革命后的社会现实说明,中国的现代化改革、民主之路任重道远。
中国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依然艰难曲折。
六、课堂总结: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共和政体,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义。
但,革命后的社会现实也说明,中国的现代化改革、民主之路仍然任重道远,长途漫漫!
!
课中思考题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5课:
【阅读与思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世界史的知识,谈谈三权分立和五权分立的区别,并思考五权分立思想的优缺点。
三权分立学说由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以权力制衡为原则,目的在于避免滥用职权、保障自由,曾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有力武器,后被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机关组织制度与活动的指导思想。
五权分立是孙中山结合中国国情及个人思考将三权分立思想发展而来,除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外还包括考试权与监察权。
在三权分立性质的制度下,由于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考核权掌握在行政机关手中,容易出现任用私人的现象,政党政治也使各级官员进退频繁;
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弹劾权属于立法机构,容易形成立法机关凌驾于行政机关之上或阻碍行政机关正常运转的局面。
因此,孙中山把考试权从行政机构、监察权从立法机构中分离出来,把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是弥补“三权鼎立”的不足性的一种探索,显示出孙中山对民主政治的执着追求,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擢用,有利于推动廉政建设和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孙中山在实践中却把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置于大总统的统一领导下,这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确定的分权原则。
【自我测评】
1.简述民主思想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历程。
这个问题范围很大,涉及本课教材的全部内容。
依据教材的结构,大体上是三个阶段:
①在外部势力冲击下中国思想界的转变,主要是“师夷长技”思想的产生、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以及张之洞对其的阐释、早期维新派中民主思想的萌发;
②民主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教材探讨了严复、康有为、梁启超三个人的思想;
③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基本成型时期,代表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及其实践。
2.列表概括说明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观点的异同。
第16课:
【课中思考题】
参议院拒绝孙中山提议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说明参议院坚持权力分立和制衡的原则,不允许行政部门干预立法。
这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理想。
联系改良派和革命派有关“国民素质”高低的争论,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国民素质与民主政治推进之间的关系。
国民素质与民主政治推进是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较高的国民素质是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也就是说要有懂得民主的国民;
另一方面,在民主政治的熏陶下又可促使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即所谓在民主中学会民主。
改良派和革命派都只强调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因此都是片面的。
结合辛亥革命前后史实,说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包括革命派和立宪派,他们为了各自的宪政目标与以清政府为代表的专制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革命派发动了广州起义等一系列的武装起义,立宪派则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请愿运动,不同的斗争形式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随着立宪派对清政府幻想的破灭,许多立宪派人物倾向革命,与革命派一起领导了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和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共和取代帝制,顺应了世界的民主潮流,符合中国的时代需要。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实行个人独裁甚至复辟帝制,资产阶级民主力量为捍卫民主共和原则与其展开多次战斗,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表现出对民主的执着追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袁世凯复辟本身就说明,中国的民主革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由于长期的专制统治,中国的专制势力比其他国家都顽固,要彻底根除绝非易事,有时还会沉渣泛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代中国 争取 民主 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