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会性的发展与培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254982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3.52KB
第八章 社会性的发展与培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八章 社会性的发展与培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社会性的发展与培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人格毕生发展的过程
6、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教学过程】
内容引入:
(通过活动引入本章讲授内容,讲解篇幅依据需要删减)
狼孩卡玛拉的故事
【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1000千米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
事前人们常见到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
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
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一事。
两名“狼孩”
像印度“狼孩”这种野兽抚育人类幼童的事例绝不止一件。
1875年时,瑞典著名的生物学家林耐就记载了关于野兽抚育孩子的事例:
如1344年在德国黑森发现的被狼抚育长大的小孩;
1661年在立陶宛发现的与熊一起长大的小孩。
年长的估计8岁,年幼的一岁半。
大概都是在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
两人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在孤儿院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
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
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不是人的声音。
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
她们惧怕人,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其次中小孩。
白天她们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到处乱窜,象狼那样嚎叫,人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而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
这两个狼孩回到人类社会以后,牧师辛格夫妇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没有充分的计划性。
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
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
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个单词(“波、波”和叫牧师夫人“妈”)。
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第7年学会45个单词。
她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
1年4个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
1年7个月后,可以靠支撑两脚站起来。
不用支撑的站立,是在2年7个月后;
到两脚步行,竟费了5年的时间,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
经过5年,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
她会为跑腿受到赞扬而高兴,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
这些行为表明,卡玛拉正在改变野孩的习性,显示出获得了人的感情和需要进步的样子。
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
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
中国也有类似狼孩、猪孩的报道,结果和印度狼孩大致相似。
在大脑结构上,这个狼孩和同龄人没多大差别。
一个10岁儿童的大脑在重量和容量上已达成人的95%,脑细胞间的神经纤维发育也接近完成。
只是因为狼孩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大脑的功能得不到开发,智力也就低下。
从狼孩的故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大脑的生理状态,而更多地受到后到成长环境的影响。
】
狼孩或者兽孩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人的心智、技能、言语甚至人格,都必须在人类社会环境中形成。
而个体的发展也同样要有适当的社会环境基础才得以进行。
◆个体若脱离了社会环境,特别是在个体发展的早期若没有适当的社会环境刺激,就可能无法获得完整的人性和人格,甚至无法走完正常的生命历程。
◆社会性发展是个体毕生发展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核心内容。
第一节社会性发展的概述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诠释
◆社会性发展(socialdevelopment):
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没有统一的定义,仅限于对研究内容和对象的描述。
◆一些定义:
(1)社会化与社会性发展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认知与智能的发展,也表现在社会行为的发展。
个体通过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叫“社会化”,又称社会性发展。
(2)个体习得如何与他人交往和理解他人,从而成为社会人的发展过程。
(3)个体与他人形成各种必要的心里联系以及个体人格不断演进的过程。
其核心是个体形成与他人的心理联系,发展自己的人格。
◆主要特点:
(1)几乎从个体出生就开始,一直持续终生;
一些重要的社会性发展层面主要是在个体成年之前发生的,其中婴幼儿期、童年期和青少年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阶段。
(2)社会性发展受到来自于家庭、同伴群体、以及重要他人等重要的社会力量的影响。
社会性发展水平与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密切相关,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学校生活和社会成熟有重要的影响。
◆主要内容:
(1)“社会性发展”包括的内容:
同伴关系、依恋、攻击行为、自我概念(主要是自尊和自信)、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社会技能、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适应能力。
(2)“社会性发展”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社会群体提供既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另一方面,个体通过学习,使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被整合到这些既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之下,在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社会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体内部观念的过程称为“内化”;
依据一定的观念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个体的品质的过程称为“外化”。
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依恋是指个体在童年早期寻求并力图保持与特定人物(主要是母亲)情感联系与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研究表明,亲子依恋是儿童成长与探索世界的基础,婴儿对成人特别是母亲的依恋方式对儿童的个人发展有长期的影响。
补充:
依恋理论的创立和早期研究
Ø
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如习性学家洛伦兹(Lorenz)对印刻现象的发现和观察。
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鲍尔比(JohnBowlby,1907-1990)及同事做出。
鲍尔比把儿童对母亲依恋关系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即①从出生到3个月:
婴儿出生后逐步形成和母亲的社会交往关系,开始是用发声、微笑、动作等表示这种关系,约两个月以后,由于母亲的照料和抚爱,儿童逐渐形成对母亲的依恋。
②约从3个月到6个月:
这时,婴儿的依恋反应(如微笑)开始明显地局限于自己熟悉的人,这时母亲常常成为最主要的依恋对象。
③约从6个月到3岁:
婴儿6个月以后就逐渐表现出对依恋对象深切的爱感。
例如,当母亲离开的时候,就表示烦燥,甚至哭闹起来。
再继续下去,就会对生人表示警惕,开始“认生”了。
④约从3岁到童年期末:
这时,儿童对母亲不只是单纯的依恋,而且对母亲的感情有所理解,表现出体贴的心情。
这样,从单纯的依恋关系发展成为合作的伙伴关系。
到了青年期,虽然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前途,但在一定场合仍然要寻求母亲的关怀和爱抚。
关于依恋的解释,鲍尔比倾向于本能决定论,认为动物和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为了逃避恐惧和危险,天生地需要对母亲的依恋。
而有些心理学家则认为,这种理论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
因为爱感的后天强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弗洛伊德则用性欲的观点来解释亲子的依恋关系,提出“恋母情结”(即儿子依恋母亲)或“恋父情结”(即女儿依恋父亲),这些观点,早已受到很多心理学家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的某些心理学家的怀疑或反对。
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
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
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
依恋理论认为,人是社会性存在;
人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
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
Harlow,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
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
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
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
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
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
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
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
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
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
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
在成长过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
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
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幼猴。
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
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
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
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
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
(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
(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
◆依恋的影响因素
(1)激素对依恋的影响:
布雷泽顿的研究表明,母亲对自己孩子的依恋不是瞬间发生的:
生理层面的依恋形成受怀孕期的激素控制,伴随着目前的高唤醒水平、焦虑等情绪。
分娩前激素水平会发生较大变化,孕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水平上升,引发产前出现母性行为。
母亲怀孕时对婴儿的兴趣会迅速增加,快速形成依恋。
由此产生的高唤醒、焦虑等有助于其担当母亲的角色。
心理层面的依恋发展比较缓慢,是产后随着母子之间的持续接触,由婴儿的样子、声音、体味等强化形成。
(2)印刻现象:
人类身上同样存在。
新生儿出生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抱在母亲怀中,进行抚触、哺乳。
(3)长期分离:
鲍尔比的研究表明,母婴分离会严重阻碍婴儿对环境改变的适应。
长期分离会从心理和生理层面影响婴儿的发展和健康。
甚至会导致心理发展迟滞。
情感依附性抑郁。
(4)短期分离:
日托会不会影响依恋?
存在争论。
但不会造成持续影响。
斯图尔特(Stewart,1993)对于优质日托的总结
⏹日托中心要舒适和安全
⏹6~7岁儿童至少需要1个看护人(3岁以下儿童需要更多的看护人)
⏹儿童应该可以自由选择有明显教益的活动
⏹儿童要学习解决社会问题的技巧
⏹看护者应当对儿童的需要有反应,并积极地参加他们的活动
⏹看护者不要对孩子施加不适当的限制
⏹看护者应当有足够的灵活性去认识不同儿童的特殊需要
◆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实验研究——婴儿与母亲一起进入一间舒适的实验室内;
一位陌生人进入该房间,并坐下来先与婴儿的母亲,后与婴儿进行交流;
母亲不引人注意地走出房间;
母亲返回,陌生人走出房间;
母亲离开,婴儿独自呆在房间内;
陌生人返回;
母亲再次返回。
以上七个片段各持续3分钟。
划分出三种依恋类型:
安全依恋型;
反抗型或矛盾型;
回避型
(1)安全依恋型:
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
他们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
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会明显表现出苦恼和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
当母亲回来时,立刻寻找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容易抚慰,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
(占65—70%)
按照理论,当知道存在一个可在需要时返回其中的安全基地时,儿童能够最好地从事探索行为。
提供支持会增强安全感,儿童还认为母亲的支持有用,这使儿童学会如何在将来应付同类问题。
因而,可把安全依恋看做最具适应性的依恋风格。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当母亲可以亲近、能够以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会成为安全依恋型。
另有人指出,还存在影响儿童依恋的其它决定性因素,并且,父母的行为也会受到儿童行为的影响。
(2)反抗型或矛盾型:
这类儿童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
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生气的拒绝、推开。
但是要他重新回到游戏中去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
这种类型又被称为“矛盾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
(10—15%)
焦虑—反抗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对探索行为及陌生人焦虑,即使母亲在场亦如此。
母亲的离开会使儿童极端沮丧。
母亲返回时儿童会表现出矛盾心态:
寻求保持与母亲的亲密但会怨恨,并且在母亲开始关注时进行抵抗。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母亲的这种养育风格:
尽心尽力但自以为是。
即,儿童的需要有时被忽视,直到完成其它某些活动,并且有时,更多是通过双亲的需要而非儿童的主动要求,来关注儿童。
(3)回避型:
这类儿童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紧张、不安表现;
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自己玩自己的。
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回转,但只是非常短暂的,接近一下就有走开了。
实际上,这类儿童对母亲并未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所以,有人把这类儿童称为“无依恋儿童”、“焦虑—回避型依恋”。
(占20%)
焦虑—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亲——在母亲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
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
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
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或有何人,儿童的情绪都不会有多大变化。
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漫不经心的养育风格。
儿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儿童相信对需要的传达不会影响到母亲。
也有人认为还存在第四种类型,即所谓的“紊乱依恋”。
“紊乱依恋”不是一种依恋风格,因为它是连贯风格或应对模式的缺乏。
抵抗和回避风格虽然不是完全有效,但它们仍是应付世界的策略。
而紊乱依恋型儿童把照看者体验为既受到惊吓、又吓人。
人类交往被体验为是无规律的,因而儿童无法形成连贯的交际模式。
如果儿童借助照看者来反映、理解自己,紊乱儿童就是在观看破裂为无数碎片的镜子。
这比后天无助更严重,因为它是自我而非情境的模板。
依恋与人际关系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仅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
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
59%的安全型依恋型孩子有较好的同伴关系,青少年时乐于与父母以外的人交往,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较少社交焦虑,成年期婚姻质量高。
不安全型依恋型孩子中只有38%同伴关系良好,青少年时有更多的社交焦虑,容易对自己、对他人和周围环境产生不良认识和消极体验,并影响其与同伴和教师的交往,难以调节社交困难所产生的挫败感,成年期婚姻质量差。
依恋类型和爱情关系
安全型:
人际关系中有很多爱、义务和信任,忽略同伴的缺点,接纳和支持。
回避型:
害怕亲密,怀疑他人。
相信真爱不会长久,电影和爱情小说里描写的那种深爱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很少恋爱。
矛盾型:
多次恋爱,难以得到他们追求的长久快乐。
唯恐失去伴侣,屈从对方;
分离焦虑。
在成年人与恋爱伴侣及配偶的关系中发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
安全依恋的人能够信任自己的伴侣,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自信地各自独立活动。
焦虑矛盾依恋风格的人会因为他们的交际行为,而被伴侣看成是过分依赖,而引来麻烦。
他们易于担忧伴侣是否爱自己、伴侣是否珍重自己。
回避依恋风格的人难以与他人亲近。
他们难以信任他人、也不喜欢依靠他人。
成年人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反映着他们与母亲的依恋风格。
实践性思考:
在你的个人关系中,你认为小时候你与重要他人的依恋类型是哪一种?
提示:
与老师、老板或朋友等的关系都是婴儿期所形成的依恋类型的折射。
儿童与朋友形成的依恋可能是最重要、最能获得满意感的一种状态,6个月大的婴儿就会对别的婴儿笑。
同伴关系良好的儿童有良好的自尊,更容易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儿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游戏,包括儿童自己玩游戏和伙伴一起玩游戏。
儿童之间的相互影响正是在游戏中发生的。
游戏和友谊的发展反映了认知能力的发展。
◆友谊
儿童在友谊上表现出来的趋势与儿童在游戏上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随年龄的增长,儿童与同伴的交往也在不断增多。
一岁以前,儿童之间的交往只限于单一的交换玩具;
当到了2岁的时候,儿童间的交往明显增多了。
3-9岁之间,儿童分享思想和感情的行为逐渐增多,并习得了如何更好地解决矛盾和如何取悦对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友谊是很不稳定的。
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友谊变得越来越稳定,学生差不多都有一个长久的好朋友。
儿童友谊的发展阶段
(1)3-7岁,友谊不稳定
(2)4-9岁,为单向帮助
(3)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
(4)9-15岁,亲密共享
(5)12岁,向高级阶段发展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在天性和友谊发展模式上是有差异的,这个阶段的儿童都喜欢与同性的同伴交往。
但男孩子更愿意集中玩耍,参加有竞争性的活动,而女孩子更乐于参加协作性活动。
◆游戏
游戏使儿童与同伴行为进行互动,扮演社会角色。
同时,游戏也使儿童学习攻击,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攻击行为,让儿童探索自己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有助于儿童学会更准确的知觉世界。
儿童大约在10-12岁达到玩游戏的顶峰,随后儿童就开始丧失兴趣,转而喜好那些有组织的活动或谈话了。
社会性游戏的三种类型:
自由式游戏、规范式游戏、创造式游戏
根据儿童游戏的社会性特点,可将游戏分为:
(1)独自游戏:
儿童一个人玩,没有接近其他儿童的意愿。
这是婴儿期的主要特点。
(2)平行游戏:
几个儿童一起游戏,玩具类似,但儿童之间彼此独立,无交往与合作。
这是幼儿初期的游戏。
(3)联合游戏:
几个儿童共同玩一个游戏,其间虽有言语交流,但不受统一目标约束,也没有角色之分。
一般属幼儿中期和末期的游戏。
(4)合作游戏:
一组儿童有组织地进行游戏,且有一定的目的,儿童之间彼此协调合作。
这种游戏始于幼儿中期。
经典的游戏发展模型划分为六种行为:
1无所事事的儿童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们一般会观察其他儿童,也许使在寻找一些线索。
2独自玩的儿童会从周围寻找可玩的东西,自己一个人玩。
3再发展一步,儿童成为一个旁观者,他可以观察别的儿童玩耍,但自己仍旧一个人玩。
4在平行游戏中,该儿童能够与其他儿童玩相同的玩具,但并不与其他儿童直接交往。
5在联合游戏中,儿童能够与人分享玩具,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儿童相互影响,但主要还是自己玩。
6最后,在合作游戏中,儿童能够与其他儿童一起合作,大家一起努力地共同玩一个游戏。
课堂活动:
小时候你玩过哪些游戏?
◆父亲的性别角色是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基础
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
父亲向男孩提供一种男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同时父亲身上的许多行为品质和习惯都会在儿子身上体现出来。
对于父亲对女儿的影响,美国著名的心理教育学家尼金﹒玛洛娜女士曾指出,当女儿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后,她会把父亲作为生活中关系密切、甚至最为重要的感情联系的纽带,父亲的言行举止往往成为女儿的“明镜”,正是父亲常常会发出具有深刻影响的信息,使女儿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并且使其适应生活的独立感和自信心也日益增强。
父亲的性别行为榜样作用会影响到儿童性别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也会影响到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并与儿童性别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父亲的行为方式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动力
父亲是儿童重要的游戏伙伴,这样有助于扩大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丰富儿童的社交内容,满足儿童的社交需要。
同时也有助于儿童累积社交经验,掌握更多、更成熟的社交技巧。
父亲的积极参与、引导婴儿的游戏,激起婴儿的积极反应和兴趣,使婴儿在交往中更加积极、主动、自信、活跃。
问题讨论:
缺少父亲与个体的社会性发展
如果父亲对孩子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大于智力发展的影响,那么孩子早年缺少父亲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对于缺少父亲这种情况,男孩受到的影响与女孩受到的影响相同玛?
◆人格毕生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经衰老至死亡的整个人生历程内,由于经验与内部成长的相互作用,其人格及其各成分随年龄推移所发生的连续变化。
强调整体性发展与毕生发展。
毕生发展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卵细胞受精)的胎儿期,到脱离母体后经历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各阶段,直至生命终止的发展全过程。
毕生发展(一生发展)的观点,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巴尔特兹(PaulB.Baltes)提出的。
其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一生的,而不是传统的只把人类的发展放在儿童期、青年期和成年期而忽略老年期,并且认为发展是动态的,其方向、过程和速度并非一成不变。
◆人格发展的制约因素
(1)遗传因素与人格的发展
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的遗传生物基础。
个体的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
身体外貌对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成熟是相对独立于外部环境的、预先决定的生长或身体变化的顺序。
研究途径——行为遗传学,家谱分析,双生子对比研究
家谱分析【高尔顿】
对病态人格的家谱调查表明,此类人的亲属中病态人格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呈正比,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
脑电图研究证明,这类人的双亲中脑电图不正常率较高。
双生子对比研究
对800对双生子进行数十种人格特质的自评测量,结果显示,同卵双生子的相关一致高于异卵双生子,其中外向性上同卵双生子的相关为0.51,异卵双生子相关为0.18,在神经质上同卵双生子相关为0.46,异卵双生子相关为0.20。
一个家谱分析的例子
优生学家高尔顿认为人从先辈的遗传中不仅继承了天才或低能的差别,而且还有内在的罪恶气质。
1877年达格代尔采用了家谱分析的方法研究认为犯罪有遗传的原因;
另一位研究者是戈达德在1916年指出:
犯罪人格与智力低下有关,而智力低下是遗传的。
以上两位研究者都认为遗传是影响犯罪的因素。
虽然这些研究的结果不一定可靠但是它们却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自这些研究之后,很多精神发育迟缓的人都被禁止生育了。
从本世纪60年代起,杰克布斯等人对罪犯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犯罪人当中,染色体异常的比例偏高。
对大脑与暴力行为的关系研究。
大脑是控制行为的最高指挥,研究者联想人的犯罪是否也与大脑有关。
研究者提出,某些不近人情的暴力犯罪或变态犯罪与人脑的某一部位的病变有关;
正常杀人犯的脑电波基本正常,而异常杀人犯的脑电波可发现明显的异常波形。
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格赛尔选择了一对双胞胎,他们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都一样。
让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
48周的小孩刚刚学会站立,或者仅会摇摇晃晃勉勉强强地走,格赛尔每天训练这个孩子15分钟,中间经历了许多的跌倒、哭闹、爬起的过程,终于,这个孩子艰苦训练了6周后,也就是到了孩子54周的时候,他终于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 社会性的发展与培养 第八 社会性 发展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