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场高分攻略之议论文写作下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231650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5.62KB
高考考场高分攻略之议论文写作下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考场高分攻略之议论文写作下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考场高分攻略之议论文写作下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议论文的第二要素是论据。
任何观点要让人信服,必须有足够的支撑材料,这就是论据。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之分。
事实胜于雄辩,如果能围绕某个观点举出一些典型事例,那我们提出的看法就容易得到认可。
比如2004高考全国卷Ⅱ一篇满分作文《人生旅途自己把握》选择了“海伦•凯勒”“跛脚的郑丰喜”两个名人事例论述“自信能给予人无穷的力量”的观点,很能说服人。
另外,我们还要看到,崇奉权威,信服真理是人们共同的心理,因此举出一些名人的言论或大家共同认可的道理,也能起到佐证观点的作用。
满分作文《一步与一生》中使用了“一步错,步步错”“一失足成千古恨”等古语,感叹“这些用血泪写成的话里包含着多少深刻的教训”,这些也能增加文章的论说力度。
对于论据,特别是事实论据,首先的要求是与论点相统一。
再好的事例,再有说服力的材料,如果不能与论点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作为论据都是失败的。
因此,一定要围绕论点选择论据。
比如要论证“学习要勤奋”,选择头悬梁锥刺骨、车胤囊萤、孙康映雪都很好,但若选比尔•盖茨、陶渊明,那就不妥。
其次则要求论据典型、新颖。
有人喜欢用自己或身边的人为例,若写得生动、曲折,可信度高,且现实色彩浓厚,那当然可以,但很多同学随意举例,泛泛而写,常常给人编造的感觉,这当然缺乏说服力。
另外,选例不要太老套,人说,一到六月,屈原就跳江了,苏轼就被贬了,陶渊明就归隐了,这讽刺的是一些学生喜欢套用一些经典事例,其实,我们根据文章需要,考虑现实背景,选择一些新鲜而典型的材料,往往能为文章增色。
一位同学在写话题“听”时,借用西川《在哈尔盖仰望星空》中的诗句,写诗人仰望星空,静听无声的苍穹,这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影响,故评分甚高。
在论据使用上的第三个要求是,论据应该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用作论据的材料要有普遍性、代表性,要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最好能从不同的层面选择论据(若同类事例很多,可考虑采用排比句式来列举,这样也能使文章显得丰厚)。
比如我们要论述创新的价值,我们可以在举两三个典型例子(比如宋词、袁隆平、背越式跳高等)后,有一段或几段面上的论述,谈创新在历史进程或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论据尽量不在同一层面重复,比如讲了宋词创新,再举元曲、举新诗,就没有多大意义,这时我们可以从科学、体育、教育等领域去寻找材料。
(三)关于论证
议论文的第三个要素是论证。
何谓论证?
简言之,就是从论据推出观点。
因此,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一定要有一个推断意识。
事实上,使用事实论据论证观点,从逻辑上说使用的是归纳推理;
而使用理论论据,则采用的是演绎推理。
有了这样一个意识,我们就不至于将议论文写成观点加例子的油水分离的文章。
论证说来简单,但议论文三要素中,最不好把握最难处理也最难做好的就是论证,因为它不像论点、论据那样明确固定,它要因文而异,实际上是文章写作中的一个动态过程。
它包括观点、论据的结合方式(具体指由论据推演出观点的方法、思路、过程等)以及其具体的行文结构模式等。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把握好议论文的论证。
1.学习论证方法
人们在议论文写作中,逐渐归纳出了一些论证的基本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假言论证、因果分析等。
在一篇文章里,若能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则文章不单调,论证力度也会大大加强。
为此,我们需要熟悉常见的论证方法并能恰当而灵活地使用它们。
这里笔者主要说说例证法,因为它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最有效的方法。
所谓例证法,简单说就是根据论证需要,从不同侧面举出一些例子来阐释、证明观点。
我们先来看一段例文:
海于全人类的艺术领域都有巨大贡献。
当艺术家面对大海的时候,他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类世界,并为人类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珍宝。
莫奈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对光的独特认识画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日出之海,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澎湃海洋做着殊死的搏斗,贝多芬聆听着现实和内心汹涌的海潮声谱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之曲。
无论是印象画派还是《老人与海》抑或《命运交响曲》,它们诞生于海,都源于艺术家从大海中获得的灵感。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到例证法一般的程序是:
先简明扼要地叙述事例,此环节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
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
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列举;
若举了几个事例,还需要简单归纳,即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后,找出共同点,进而扣合要证明的观点。
例证法运用得好与否,关键在于论点和论据能否很好地粘连在一起。
要粘连在一起,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叙述什么,分析什么,怎样与观点扣合。
很多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出现的观点加例子(或称油水分离)的现象,就是这三个问题没有解决。
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寻找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共同要素。
找到了共同要素,叙述时就只涉及这些要素的内容,分析时就是点出叙述内容中的这些要素,总结时,就是借这些要素将论据与观点连接起来。
比如“勤奋出天才”这个观点,其要素有三个:
勤奋与否、勤奋的结果是否超越一般人、勤奋者原本状况。
我们叙述、分析时,只要扣住了这些要素,论说一定很成功。
看一个学生所写的《论勤奋》中的一段:
爱迪生为了研究出理想的白炽灯丝,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几乎所有的金属都被他试验过了,正是凭着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才取得了白炽灯的成功,成为世人仰慕的发明大王。
我国古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三十五岁时就读了古代医书八百多种,单是摘下的笔记就装满了好几柜子,这些为他后来写出《本草纲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几乎所有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有一部勤奋的历史,绝少有靠投机取巧取胜的。
这一段基本上就是按我们的做法将材料与观点粘连在一起的。
例证法外、引用论证和比较论证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论证方法。
我们应尽量在议论文中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诗文名句、经典著作、科学常识、社会真理等内容,由于这些内容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它的权威性可以产生巨大的说服力。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若我们选用的内容比较艰涩,则需要加以解说,在解说或评析时,我们应将自己的倾向显现出来,从而有利于证明观点。
另一个常见的论证方法是比较论证,含对比和类比两种。
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从而推演出观点的方法。
此外,比喻论证和假言说理也是两种好方法。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它往往形象、生动,易于人接受。
而假言说理就是用假设性的语言进行假设性的分析,以此来阐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假言说理往往能使读者更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实质,从而使文章更深刻。
2.安排论证结构
(1)概说
议论文的结构,大而言之,是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块构成,它们分别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
提出问题即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或论述的话题,此部分要明确而简洁,不宜在这一部分就开始论证,否则论得要生不熟,既与后面内容重复,又显得层次不清楚,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它是文章的主体内容,中间最好有分论点。
分论点应该从大的思路上来选定,不宜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纠缠。
比如观点是“要学会倾听”,就应该论述“倾听”的重要,“不倾听”的危害以及论说该怎样“倾听”。
若我们老是分析什么是倾听,或者倾听表现在哪些地方,那就价值不大。
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
(2)常见结构
除去文章的开头结尾外,文章的主体论证结构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纬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
如果仅仅围绕一个纬度(比如“是什么”或“为什么”)写,那么大多采用并列式结构,有时可以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来结构文章。
2006年四川卷(话题“问”)的满分作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提出问题——“成功为何不青睐我的人生港湾”后,通过“问名人”“问伟人”“问英雄”三个部分来寻找生命的答案。
再例如2006年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做真正的自我》开篇以“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你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即使厚重的夜幕挡住你满天星斗,但挡不住你心中的灯火,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你坚强的身躯,但挡不住你忠贞的信念,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总起全篇,后文主体内容中的三个板块——五斗诗魂、零丁绝唱、水中离骚都是在同一个纬度(什么是做真正的自我)来平列地论述这一个话题,文章显得清晰而又丰厚。
递进式是几个分论点是逐层递进的关系,递进型论证不是在一个纬度上思考,它往往使文章的论述比较深刻。
2006年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首先从“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胡杨写起,写它“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然后以一句“人生亦如此”转入对人的论述(这里是第一层转进)。
紧接着文章论述了第一个分论点——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通过写“屈原”来论说观点。
第二个分论点是:
“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像婀娜多姿的杨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天,但应永远记住自己最真实的身份,认清自我价值,而不可以超越这个极限,去做不自量力的事。
”在这部分中,作者以“李白、陶渊明”为例来阐述观点。
最后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体味人生的情趣”做第三个小论点,用苏东坡做例。
全文层层深入,将观点论述得很清楚。
对照式就是常说的正反论证,这是考试作文最常见也是最容易上手的一种结构方式。
其基本方法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
高考满分作文《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在论述中先论述“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
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
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然后以“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过渡,分别论述了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恩情,李密冒死上谏以报祖母养育之恩,这些属正面论证。
此后,作者用“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转入反面论证,文章用马加爵来与诸葛亮、李密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
(3)拉出层次
文似看山不喜平。
为了论述深刻,行文丰厚,我们要考虑增加文章的层次,论说中要在围绕话题、紧扣中心的基础上多转换。
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拉出文章结构的基本方法。
有人曾说,要问议论文怎么写,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句话虽然很简单,但论及了议论文的本质,因为这实际就是议论文行文的基本思路。
议论文的观点和论据之间是因果关系。
我们若能针对中心论点问为什么,我们就知道如何去深入论证;
我们若能针对分论点去问为什么,我们就容易找寻到具体的论据,并能方便地找到论据和观点之间的关系。
3.使用论证语言
议论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简洁,较高的要求有深刻、犀利等。
具体说,论说要清晰,叙事要简洁,结论性的语言要鲜明。
另外,为了辩证,我们要考虑语言的严密,不要用一些绝对性的语言。
当然,在论说中,如果能够适当地点示情感,那也是很好的。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1.归纳法
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
2.推理法
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3.对照法
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4.驳论法
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举例论证法——例举确凿的事例来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法——以阐述道理的方式来证明论.
比喻论证法——用浅近的并为人们熟识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法——将正反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来证
议论文有关知识:
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
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
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二、高考考场高分攻略之议论文写作三部曲之合意
——合乎题意,评判一篇考试作文最基本的标准
如果说“入格”讲的是议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那么“合意”讲的主要是考场议论文的特殊要求。
这里的“合意”有三层含义,一是合题目之意,二是合老师之意,三是合心中之意。
考试型议论文首先要合乎题意,这是评判一篇考试作文最基本的标准,若缺失了这一条,后面都免谈;
考试型议论文的好坏和得分高低是评卷老师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的评判,且几乎没有重判的机会,于是要得到一个好分数,“合老师意”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要求;
同时作文毕竟是我们内心思想、情感的外化,考试作文也不能违背作文的一般准则,所以它还应该合我们写作者的心意。
(一)扣题紧,观点明
偏题是考场作文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影响分数最大的因素。
辨析一篇文章是否合乎要求,首先的一点就是看学生作文是否扣住了话题或题目。
前几年,话题作文大行其道,于是一些学生以为审题扣题不重要了,但是要知道,话题作文只是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不等于说不考虑题目的限制。
另外也有一些学生,以为文字中提到了话题,就算扣题,要知道我们必须从本质上了解题目的内涵和外延,这样我们做起文章来才会游刃有余。
有人说高考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其实这是考场作文的共同特点,能服从限制,是我们严谨作文的表现,戴着镣铐能跳出优美的舞蹈,也是我们写作能力的表现。
比如一篇以“听”为话题的文章,我们必须以“听”为中心,不应该只写声音或声音的内涵,而且声音的内涵,也不能直接地表述,而应是通过写我们听时的感受、认识或所获得的某方面体验来表现它。
有一学生写这“听”这个话题时,以“加油”为题,主要写是当中国观众看到郎平带领美国女排与中国女排对抗时为郎平加油。
全文没有扣住话题“听”,属于严重偏题。
同样的内容,如果我们写作角度作些变化,写我们听加油声,进而从听加油声中感受到中国人愈来愈强健的内心和愈来愈宽阔的心胸,那这篇文章就扣题了。
文章能扣住话题或材料或题目的要求,还只是成功的前提,一篇考试作文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这在前面已有详细的阐述,此不再赘言),并且观点要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时时在文中响起,这样文章才能给老师留下深刻而清晰的印象。
看看2006年天津卷高考满分作《愿景》的开头:
我不知道今生命运如何,刚刚迈出的四分之一旅程,实在不可估算。
但愿景告诉我,命运并非上天安排,只能握在自己手中。
要获得幸福拥有辉煌,就得去耕耘去铸造,就得左右自己,做命运的主人。
(后文的段落都是这种结构)
小作者仿照汪国真《热爱生命》的并列结构和句式特点,以“我不知道……但愿景告诉我”串起全文,使文章话题显,观点也非常鲜明。
(二)入题快、收束紧
考场作文老师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评判,我们必须考虑让老师尽快明确文章是否扣题,是否有明确的观点以及观点是什么,若绕得云里雾里,那是要吃亏的。
请看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缤纷成就和谐》的开头:
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
这个开头不到100字,不仅扣了话题,更自然地点出了文章的观点——和而不同方为和谐。
这样的开头堪称快捷入题的表率。
结尾要卒章显志,一定要紧紧扣住文章的观点,我们要用结尾将文章裹紧,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所以结尾的写作不要随意,更不能松松垮垮,胡乱收束。
请看甘肃08高考优秀作文《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的结尾:
这一刻我们明白,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生命的航线,不要改变它,让我们每个人都向着自己的航线,奋力飞翔!
生命才会完美,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让他向着生命远航!
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孩子的路要让孩子自己去走,我们不能总是为他们铺平道路”。
结尾宕开一笔,进一步补充、完善了论点,进而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深度,此结尾就紧凑有力。
(三)思路清,路标显
要想阅卷老师短时间抓住文章的重心,必须有一个明晰的思路,并且有清楚的“路标”。
思路是指文章的走向。
文章的思路要明晰,结构要清楚,层次要分明。
要达到这一点,应考虑设置明显的过渡段或过渡句,要在文意转换的地方使用关键句。
有了关键句,才能纲举目张,才能显现层次,才能显现文章的厚度。
例如2008年全国卷Ⅱ——海龟和老鹰材料作文。
一篇以“好心”为题目的文章,在文章里分别以三个关键句牵起全文:
不要说你是好心,当你暴虎冯河、黔驴技穷之时……
不要说你是好心,当你背叛社会、振振有辞之时……
不要说你是好心,当你违背规律、统治自然之时……
文章用关键句拉出了层次,这样文章不单薄,故得到了阅卷者的青睐。
为了做到思路清楚,应该在写作前编写提纲。
写提纲实际上是在物化构思内容,它犹如建筑中的绘制蓝图。
提纲必须包括观点、引入方式、文章基本结构及重要事例、结尾内容。
请看《为“班门弄斧”叫好》一文的构思提纲:
(1)引入。
“班门弄斧”通常是贬义的,是“不自量力”的意思,为常人所否定。
(2)确立观点。
敢于在“班门”弄斧,突破常规思维,不为传统观念束缚,好!
(3)正面论证。
非欧几何学的创建、电磁波的发现、空间物理和核物理对牛顿经典物理学的超越。
这些都是敢于在“班门”弄斧而又有所突破的结果。
(4)反面论证。
如果人人都不敢在“班门”弄斧,“班门”将永远不可超越,人类社会、科学发展都将停滞不前。
中国革命初期,李立三、王明等完全照搬苏联模式,结果使中国革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5)引用名言总结。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不要让我们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德国哲学家尼采)。
提倡敢于挑战、敢于创新。
(6)总结全文。
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敢于向“班门”弄斧应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与日俱新,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在具体写作时,还应注意过渡段或过渡句的设计。
过渡段要能上钩下连,有了过渡段,文章才能前后衔接,浑然一体。
(四)内容实,态度真
写作中要避免空谈,要有真凭实据,要有丰富的论证材料及一定的生活基础。
内容要充实,避免写一些故做高深却无定见的作文;
行文要自然,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不要只追求形式的怪异;
写作时态度要诚恳,要老实为文,真实表现,不能拉大旗做虎皮,不要无病呻吟;
要胸有成竹,避免没有构思信笔乱写。
(五)语言顺,书写清
语言畅达,尽量不出现病句和错别字。
语言要合乎常规表达习惯,不要生造词语。
语言要雅致,有书面特色,不要滥用网络语言和过于低俗化的生活语言。
书写要清楚,标点规范,分段恰当。
人们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雕塑完美,对于很看重印象的考试作文来说,这些细节都是决定老师是否合意的很重要甚至举足轻重的东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考场 高分 攻略 议论文 写作 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