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抗日战争正稿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228789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92.74KB
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抗日战争正稿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抗日战争正稿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新丰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抗日战争正稿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⑵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确定了“”的方针;
⑶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日本要摆脱危机;
(直接原因)
⑷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过程:
第一:
局部侵华事件
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
1932年,侵略上海,《凇沪停战协定》
1935年发动,侵略华北,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主要矛盾
第二:
全面侵华事件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进攻上海,不久上海失守,11月占领南京。
1938年5月失陷,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
【课堂思考】:
日本为什么首先侵略东北?
日军为什么能侵占中国这么多领土?
(二)、日本侵华的罪行:
提醒同学看书中插图
1、军事侵略过程中
⑴制造,占领大片领土。
⑵和毒气战。
⑶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
⑷“”。
鼓励同学向自己的前辈或其他老人了解日军在当地所犯的罪行;
也可从网上列举侵华日军的累累罪行。
对日军的这些滔天罪行,你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
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是极其野蛮而残酷的。
它们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不可饶恕的。
对今天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有死灰复燃,重新抬头的危险,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
2、殖民统治过程中
⑴政治上——扶植(以华治华)。
——实行殖民统治。
⑵经济上——经济掠夺(以战养战)。
⑶思想文化上——。
你认为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几类罪行?
军事侵略、屠杀和蹂躏中国人民、对占领区进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等。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一)局部抗战(中国抗日第一阶段:
1931—1937年)(抗日运动的兴起)
1、背景:
A、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不断扩大侵略,
B、国民政府实行
C、
2、表现:
救亡运动的兴起
⑴中国共产党:
在九一八事变后立即发表;
1935年又发表
“”、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的方针。
⑵东北军民:
组织,后来又在中共领导下发展为,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
⑶国民党爱国军队:
一二八事变中,、蒋光鼐率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抵抗;
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奋起还击,等全营殉国;
日军进犯长城时,二十九军部英勇抵抗;
日军进犯察哈尔省时,、组织,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第二、救亡运动的高涨
⑴关外人民的救亡运动:
工人罢工、募捐;
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⑵爱国学生掀起“”:
背景、时间、目的、意义
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
原因:
日本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在西安督促“剿匪”的蒋介石及多名国民党军政要员,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中共主张和平解决的原因: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认真分析了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认为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危急形势下,应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确定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意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3、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①自发性、形式多样
②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
③抗日与反蒋相结合(最主要的特点)
(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抗日第二阶段:
1937—1945年)
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因
①日本侵略加剧,已成为最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迫使国民政府放弃政策。
③的努力争取
④“八一三”事变,日本进攻上海,直接威胁。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
初步形成: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帝出中国。
②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正式形成:
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要抵抗暴力。
⑤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意义:
⑴从此抗日战争发展为的抗战。
⑵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共同行动,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展开了对日作战。
Ⅱ、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防御阶段:
▲重大会战:
①淞沪会战:
国民党的第一场会战,打破了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太原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取得):
1937年太原会战中八路军115师开赴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
③徐州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指挥):
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评价
①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打破日军速灭中国的狂妄计划。
有利中国的发展。
②由于,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导致中国大量丧失领土
▲结果:
1938年10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⑴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抗战。
⑵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⑶抗日战争只能是一场持久战。
●相持阶段:
④枣宜会战:
1940年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Ⅲ、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重大事件
①1937年8月洛川会议:
中共中央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会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②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在延安。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③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百团大战。
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④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有:
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重大意义:
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课堂归纳】: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主要特点:
①旗帜:
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
②基础: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团结全国人民
③广泛性:
地域:
全国范围;
人员:
全国各民族、阶级、阶层……
④两个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片面抗战路线;
中共敌后战场;
全面抗战路线
★你如何看待两个战场的关系?
①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抗战胜利的保证
②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相持阶段,中共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
③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摩擦(如皖南事变)
★局部抗战与全民族抗战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比较点
局部抗战
全民族抗战
政治基础
没有建立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
群众基础
关内外社会各界
广泛动员、全民参与
军事斗争
爱国军民的自发斗争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抗战效果
未能阻挡日寇的侵略
成为抗战胜利的基础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背景:
⑴太平洋战争爆发,;
⑵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时间:
1942年1月
意义: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中国战场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2、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大”
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目的:
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时间:
1945年春,地点:
延安
内容:
⑴
⑵指导思想
⑶选举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日战争的胜利
●背景:
⑴中共七大召开
⑵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⑶中、美、英发表《》,促令日本投降;
⑷美国在,投下两颗原子弹;
⑸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⑹美、英集结军队,准备在日本登陆;
⑺毛泽东发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举行反攻;
●时间:
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⑵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书。
⑶10月25日,光复
●意义:
国内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洗雪耻辱,为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意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胜利原因:
①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②国共两党配合,开辟,协同作战,这是抗战胜利军事上基本保证;
③中共实行,发动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使抗战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和支援,海外华侨和国际援助,是加速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抗击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
▲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
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
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重难点分析】
近代史上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原因,试比较两次战争的相同点。
1、不同结局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937—1945年的全面侵华战争。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抗日战争中国取得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原因
(1)战争领导不同:
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携手抗日。
(2)民众力量不同: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反抗热情;
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最后赢得胜利。
(4)国际环境:
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
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3、战争相同点
(1)都是日本侵华政策的产物,都是以征服中国为最终目的;
(2)都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如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等;
(3)都进行残酷的经济掠夺。
如签订《马关条约》勒索巨额赔款,“以战养战”等;
(4)都采取了先制造事端、后发动突然袭击、再诬陷中国的方式;
(5)战争的基本形式都是敌强我弱,中国付出沉重代价。
【典型例题】
1、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认为:
“在支那事变(指1937年——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支那战争是试图建设日满支(指日本和日本扶持傀儡在东北建立的伪满洲国政权与中国)一体的东亚新秩序的日本与美英苏结盟的蒋介石之间的一场斗争”。
试概括日本右翼分子的主要观点,结合有关史实加以批驳。
参考答案:
主要观点:
日本发动的战争没有掠夺中国领土的意图和性质;
日本的战争目的是建立东亚新秩序;
日本是为了对抗蒋介石与美英苏结盟。
批驳:
第一,日本在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将中国的东北变为殖民地。
全面侵华爆发后日本又占领了中国的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
第二,所谓“东亚新秩序”实质上是日本对中国的殖民统治。
大肆掠夺沦陷区的工矿业,将沦陷区变为其工业的基地,以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并从中获得巨额利润;
日本强占沦陷区的大量耕地,建立军事设施和分配给日本移民使用;
日本在沦陷区大肆掠夺劳动力;
掠夺中国的金融资源;
征收苛捐杂税,加紧对人民的搜刮;
建立殖民化的教育体制,向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以消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第三,并不是蒋介石与美英苏结盟,而是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为了反对法西斯的侵略,与苏美英共同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后又驱逐了英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2、日本是近代侵略中国最凶残的国家,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甲午战争的爆发是由于清兵出兵朝鲜,威胁到日本安全,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2)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色伦指出“中华民族已经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了……这的确是我重呼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祝贺。
”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3)1895年,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50年后,中国人民打败了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
结合时事分析这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清军进入朝鲜适应要帮助镇压起义不会威胁日本的安全,日本挑起战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就是日本早就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
(2)理解: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原因:
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腐败无能,单纯依靠官兵抗日;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
②甲午战争中,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势单力孤;
抗日战争中,中国得到海外华侨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
【史论共享】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点击高考】
1.(2012年江苏历史,7,3分)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
“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
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
”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解析:
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由此可推知这里的“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是受到了外来的侵略,故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是国共两党矛盾激化的结果,对于“生活在租界的人”受不受外国轻视没有影响,排除。
2.(2012年浙江文综,18,4分)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从年代变化和工厂数量变化进行对应分析,A项不正确,通过观察图片可知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并非逐年递增;
C项不正确,材料中反映不出沿海工业发展情况,更谈不上比例变化问题;
D项不正确,大后方属于中国军队控制地区,日本不可能有大量经济侵略,日本主要在沦陷区进行经济侵略活动;
综合考虑只有B项比较合理。
【名师点评】柱状数据图表题的解答可分三步走,一是两“审”,即要审清设问中要求回答的是“是什么”还是“为什么”;
要审清图注年份所隐含的特定信息。
二是“比”,即要根据柱状数据图的实际情况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趋势,不同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趋势。
三是“联”,即要将柱状数据图表中的时间点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深刻挖掘导致图表数据变化的内在原因。
3.(2011年江苏单科,8)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
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
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
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
此事( )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C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史实和对日本侵华的一些认识。
材料信息“1938年4月”体现出武汉空战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故①错误,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抵抗日军侵略,故②正确;
材料信息中日飞行员“同归于尽”“友爱地握手”等表明③④正确。
4.(2011年浙江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红军万岁!
”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
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C 本题主要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再认能力。
注意关键信息“西北小山村”、打倒“军阀”、打倒“汉奸”、抗日“统一战线”“红军”,由这些信息可以知道这一历史场景应发生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前。
A、B两项发生时中共尚未提出建立统一战线,D项发生后,红军已统一改编,故C项符合题意。
【名师点评】像这种提供材料情景,要求准确判断时间段的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由于其“准确性”的要求高,往往成为学生解题的“软肋”。
平时复习中应加强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因果史实的准确识记。
5.(2010年北京文综,17)“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
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D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历史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综合判断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捍卫民族生存而进行战斗,由此判定此事件应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淞沪会战。
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中“全国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和“民族的生存”两个特点,故应排除。
淞沪会战是对日本的全面侵华进行抵抗,故D项符合题意。
6.(2010年江苏单科,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
“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
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
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
”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
A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判断问题的能力。
本题可以逆向解答,根据所给四个选项可以判断此战事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
根据材料信息“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可以看出此战事涉及范围较广,B、C、D三项都没有跨越三个省份。
7.(2010年陕西文综,33)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
“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
”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太原会战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D.武汉战役
C 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及理解抗日战争两个战场作战的能力。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提取有效信息,如“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这反映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日活动。
A、D两项都属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上的大会战不是小部队,B项不存在分散于广阔地区,因而不符合题意。
【名题演练】
20.(2012年温州模拟)“晚上10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炮声夹杂着枪声不断传出。
……沈阳七十万市民一觉醒来,悲伤地发现青天白日的国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
”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中日甲午战争B.九一八事变
C.伪满洲国建立D.苏联对日宣战
B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晚上10点”“东北军驻地”“沈阳”“青天白日的国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炮声”“枪声”等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
21.(2011年济宁检测)1931年9月19日,北平部分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
同年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提出“立泯系派之见,共赴国难”。
这说明( )
A.日本侵华使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激烈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D.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新丰 中学 届高三 历史 一轮 复习 必修 专题 抗日战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