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修改doc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227563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8.72KB
制浆造纸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修改docWord下载.docx
《制浆造纸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修改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浆造纸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修改doc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具有高等职业技术人员必备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确切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听说与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
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具有资源节约、爱护环境、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观念及基本知识;
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等素质。
3.职业素质:
掌握从事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具有从事制浆造纸生产工艺制定与实施、生产操作与设备维护、纸浆(张)分析检测、质量与安全管理、营销管理等一线岗位的专业技术工作能力。
具有一定的与制浆造纸生产有关的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和市场意识;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奋工作、吃苦耐劳、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
具有自立、竞争、效率、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精神;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较好的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健康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知识要求
1.具有本专业所必须的外语、数学、化学、机械、电工电子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2.掌握从事制浆造纸技术工作所必须的化工原理、植物纤维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常见纸浆生产、常见纸张(板)抄造、纸张加工及碱回收的工艺原理、生产操作技能、分析检验技能。
4.了解制浆造纸行业发展动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具有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基本知识。
5.具有资源节约、爱护环境、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观念及基本知识。
6.懂得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经济管理及其它综合应用知识。
(三)能力要求
1.职业核心能力:
(1)制浆造纸生产技术的应用能力,包括常见的制浆、抄纸、纸加工及碱回收生产的工艺制定、实施与调整等。
(2)生产现场管理能力,包括质量跟踪与安全管理等。
(3)纸浆、纸张(板)、纸制品等产品的分析检测能力。
(4)岗位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职业岗位能力:
(1)操作制浆、抄纸、纸加工及碱回收的生产设备。
(2)制定制浆、抄纸、纸加工及碱回收的生产工艺。
(3)分析检验原辅料、纸浆、纸张(板)、纸制品的基本性能。
(4)初步从事制浆造纸产品的开发工作。
(5)初步从事制浆造纸的生产管理工作。
(6)从事纸浆、纸张(板)和纸制品的销售工作。
(7)收集和处理本专业的相关信息,借助工具书阅读与工作相关的英文说明书等资料。
职业资格证书
1.本专业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90%以上。
2.根据国家技术职业就业准入制度的有关规定,对必须持证上岗的工种,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完成相关实训项目后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至少取得一种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要求学生获得对其就业有实际帮助的职业资格证书(中级以上),具体如:
分析工、制浆工、造纸工等。
4.鼓励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素质课程的考核要与社会考核相结合,使学生取得相关等级证书。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
以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规范为依据,紧贴行业或产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变化,围绕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区域经济及企业职业岗位(群)的就业要求,通过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及职业能力分析,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对应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置课程,要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适度够用的原理和概念为辅,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解决学生主要专业技术的掌握和实际应用经验的学习。
要与区域经济及企业结合,针对职业培养目标,紧贴岗位开发课程,更新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层次化和综合化等多种课程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合理、科学、均衡地设置各类课程。
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导向,涵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的课程体系。
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二、课程体系结构
为适应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专业以系统论方法为指导,将全部课程分为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与职业技术课。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承载解决社会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社会生活素质的使命,职业技术课程主要解决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问题。
两类课程均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修读方式的交相实施、相互渗透,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一)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以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做人,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围绕学生未来必备的社会生活素质要求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主要课程有:
思想政治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高等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军事理论等必修课,以及公共艺术、大学语文等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等选修课。
(二)职业技术课程体系
本专业职业技术课程由职业基础素质课和职业技术课两部分组成。
1.职业基础素质课:
是为本专业学生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素质培养而设置的课程。
要归纳职业岗位能力所对应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对职业基础素质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整合,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通,建立适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可选择设置的课程主要有:
制浆造纸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的整合)、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基础与识图、英语等课程,以及科学素质教育类选修课程。
2.职业技术课:
是根据学生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而设置的应用性或技能型课程。
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以职业核心技能训练为主线组织教学。
要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改革课程内容,使职业技术课程内容在必要的理论基础上,以最新应用技术为主。
各校可依据所在区域经济和制浆造纸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办学特色,相对灵活地安排所侧重的专业教学内容,增添特色课程或特色课程模块。
可设置若干“专业方向教学模块课程”,使学生能在某一个或某几个专业方向上受到较好的训练。
三、核心课程
制浆造纸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有:
植物纤维化学、制浆技术、造纸技术、纸加工技术、碱回收技术、制浆造纸设备操作与维护、制浆造纸分析检验、制浆造纸化学助剂及使用、制浆造纸污染控制。
核心课程简介见附件1。
四、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
由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关联,各院校应依据各自的服务面向制定教学进程安排表及其使用说明。
该专业教学要求建议如下: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要探索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逐步建立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
2.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以岗位工作能力训练为主线组织教学。
要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开发课程内容,使职业方向课程内容在必要的理论基础上,以最新应用技术为主。
3.要归纳职业岗位能力所对应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整合,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通,建立适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平台课程。
4.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作用,要落实计划,保证时间,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倡工学结合,加强教师的指导和切实做好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比例不低于50%。
5.提倡和鼓励实施学分制,允许学生根据需要提前或延期完成学业。
允许、鼓励学生工学交替,提前就业或创业,修业年限不受学制限制,但修业年限一般不少于2年,最长不超过5年。
6.三年制专业总课时数为2400~2900,其中理论课总学时为1600~1800学时(其中公共课500~550学时,专业课600~750,拓展课300~350),实践教学环节以32~40周为宜。
总学分为120~130分。
7.学分计算以课程(含实验、上机)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理论和实践课时数为主要依据,课堂教学以18课时为1个学分;
集中安排的技能实训1周以1个学分计,综合实习等实践性课程、公益劳动、军训等,按周计算,1周为1个学分。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1.有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师德高尚、教学水平较高、“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
2.专任专业教师数量应不少于4人;
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25%,50%以上的教师具有“双师”素质;
在校生数与专任教师数之比应不大于20:
1。
3.专任专业教师要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接受培训、技术服务、调查研究、指导实习等,原则上专任专业教师每两年从事企业实践累计不少于3个月,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与操作水平。
4.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数比例原则上要达到1:
1,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讲授的机制。
二、教学设施
(一)校内实训基地
1.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指本校设备)组数的配置要合理,设备管理要规范,确保学生按教学要求有充分的操作训练时间,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出率应该达到教学要求的90%以上。
2.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应配备制浆造纸基础化学、制浆造纸分析、纸张(板)及其纸制品性能检测、制浆造纸工艺专业实验实训室。
校内实验实训项目仪器设备基本配置推荐性方案见附件2。
(二)校外实习基地
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满足技能实训、技能鉴定、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要求。
实习基地在数量上要与专业学生规模相适应,以年招生班级计,原则上每个标准班(40人)校外实训基地数不得少于2个,并且管理规范,设备条件先进,在当地行业中具有代表性。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一)教材
有专业课程教材建设计划,执行情况良好。
重视重点(优质)课程建设和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教材内容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必修课优先选用高职高专推荐教材或规划教材,使用教育部高职高专优秀(或规划)教材和自编教材及讲义≥70%。
重视自编教材建设,必修课自编教材或讲义基本符合教学要求,使用效果较好;
自编教材内容要符合教学要求,经过专家鉴定同意使用。
实验实训课时比重较大的专业核心课程,必须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实训指导教材。
(二)专业图书与技术资料
图书馆的专业图书藏量≥5000册,专业期刊≥10种。
有系(二级学院)专业资料室和部分资料,图书馆内本专业图书资料和系(二级学院)资料室图书资料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具有本专业信息资料查阅所需计算机网络系统。
(三)数字化(网络)资料
注重建设数字化专业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丰富、使用便捷、更新及时。
专业主要课程上网率30%以上,其中教学视频录像上网率不少于40%。
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专业学习资源,有效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合理建设立体数字化教材和各类专业教学系统,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四)校园网络
配置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和其他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出口总带宽100(Mbps),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000(Mbps),网络信息点数5000(个),基本满足专业教学活动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1.建议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法教学,通过项目工作完成学习目标,实现工作即学习的理念。
同时,可根据课程类型和性质分别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应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
2.建议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将静态的变为动态的,平面的变为立体的,抽象的变为具体的,微观的变为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
同时,可以应用专业机房的专业软件、实训室的先进仪器设备和现代化网络技术等辅助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建议可根据课程的类型和性质实施班级教学或分组教学,也可根据需要在普通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实训室、教学工厂、企业生产现场组织教学。
4.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5.积极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1.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在专业教学组织上有所不同,要求不同生源不同类型进行单独编班。
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程和考核要求。
探索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专业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2.对于普通高中毕业生注重加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结合企业生产特点,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职业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明确课程目标,注重教学与生产、教学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创设职业氛围,以岗位实训、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为教学手段,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职业技能考证实施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际岗位工作能力。
3.对于“三校生”,要注重专业教学的中高职衔接,同时注重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和专业实践综合能力的深化。
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本专业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可以通过“专升本”、“专接本”、“自学考试”等形式完成本专业本科阶段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专业学历,也可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技术培训,参与项目研究、产品开发等生产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学生继续学习或深造的专业可选择制浆造纸技术、材料类专业或与化工类专业。
附件1
高等职业教育制浆造纸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一、“植物纤维化学”(建议教学时数:
60学时;
建议学分:
4学分)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植物纤维原料有一定的认识,了解纤维细胞形态与制浆造纸的关系,掌握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化学及物理性质及其与制浆造纸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
(二)课程主要内容
植物纤维化学概述;
木素的化学结构及性质;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性质;
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性质。
(三)课程主要能力训练项目
常用植物纤维原料的识别;
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植物纤维原料纤维形态观察;
植物纤维原料制浆造纸性能鉴别。
(四)课程教学建议
本课程建议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将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融为一体;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考核评价建议
本课程建议采用过程考核、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情感态度等。
二、“制浆技术”(建议教学时数:
4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常见制浆方法及其发展概况,掌握化学法制浆、机械法制浆、化学机械法制浆、废纸制浆及脱墨、纸浆洗涤、纸浆筛选与净化、纸浆漂白的基本原理,具有从事制浆生产中的操作、生产技术、生产管理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备料;
化学法制浆的原理及过程的控制因素;
机械法制浆的原理及过程的控制因素;
化学-机械法制浆的原理及过程的控制因素;
废纸制浆、脱墨的原理及过程的控制因素;
纸浆的洗涤原理及控制因素;
纸浆筛选的原理及控制因素;
漂白方法的原理及控制因素。
蒸煮;
磨浆;
纸浆的洗涤;
纸浆的筛选、纸浆的漂白。
本课程建议采用过程考核、综合考核、职业技能鉴定三种模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造纸技术”(建议教学时数: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抄纸的基本过程,掌握打浆、纸页成形、纸页压榨、纸页干燥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掌握具有从事造纸生产中的操作、生产技术、生产管理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打浆;
纸料准备工序的方法、原理和控制因素,以常见造纸机为框架,介绍纸页形成过程各个工序的原理、控制因素、生产过程的工艺计算等内容。
纸料配制;
抄纸。
四、“纸加工技术”(建议教学时数: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加工纸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掌握加工纸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以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
加工纸的种类;
普通颜料涂布加工纸及其生产;
特种涂布加工纸及其生产;
浸渍加工纸及其生产;
复合加工纸及其生产;
机械加工纸及其生产;
非纤维纸及其生产。
加工纸的识别;
涂料的配制及检测;
纸张(板)及检测。
五、“碱回收技术”(建议教学时数: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黑液碱回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掌握碱回收的蒸发、燃烧、苛化和石灰回收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会进行碱回收的蒸发、燃烧、苛化和石灰回收的生产操作。
本课程主要讲授碱回收于造纸工业的重要意义。
重点讲述碱回收的流程、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工艺设备等
黑液蒸发;
黑液燃烧;
苛化;
石灰回收。
六、“制浆造纸设备操作与维护”(建议教学时数:
120学时;
8学分)
本课程主要讲授制浆造纸行业常用的机器及设备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安装与操作要求,培养学生使用、维护、管理常用制浆造纸设备的能力,在技术改造、工艺设计时合理选用设备。
通用设备;
备料设备;
蒸煮设备;
磨浆设备;
废纸制浆及脱墨设备;
纸浆洗涤与浓缩设备;
制浆筛选与净化设备;
纸浆漂白设备;
纸浆储存与输送设备;
打浆与疏解设备;
抄纸设备;
纸张(板)涂布加工设备;
纸张(板)复卷与分切设备;
废水处理设备;
碱回收设备。
(三)课程教学建议
本课程建议校内主要完成常用制浆造纸设备的类型、基本组成、应用特点、操作方法和维护要点等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并在学习过程尽量采用现场教学。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教学工厂和校内实训设备进行相关设备操作与维护的技能训练,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企业实践(如课程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完成相关设备操作与维护的技能训练。
(四)课程考核评价建议
本课程建议采用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其中校内考核可采用提问、操作、讨论、测验、考试、汇报、任务书填写等多种形式。
七、“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建议教学时数:
8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制浆造纸生产常见检测项目和方法,掌握常用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能够进行制浆造纸的各种检验工作。
制浆造纸生产所用的植物纤维原料、辅助材料、化工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化学分析与物理性能检验,生产过程的化学管理和环境监测的方法及原理。
植物纤维原料的分析;
制浆过程生产分析与检测;
抄纸过程生产分析与检测;
纸浆、纸张(板)、纸制品性能检测;
制浆造纸化学助剂的分析;
“三废”的分析与检测。
本课程建议采用项目化教学,学生通过项目工作完成学习目标。
由于本课程课内学时安排较紧,各院校可根据所在地区企业类型与产品特点选择训练项目,并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时间学习。
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与安排;
同时,校内实训室要全天候对学生开放,以保证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本课程建议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其中以过程考核为主,过程考核应涵盖项目工作全过程,主要从项目的知识掌握,项目实施方案、实施过程、项目总结报告和团队协作精神方面等进行考核。
八、“制浆造纸化学助剂及应用”(建议教学时数:
40学时;
3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助剂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合理选用、正确使用、鉴别分析常用造纸化学试剂的能力,以便从事以后的有关工作。
制浆、漂白、抄纸、加工纸等生产中常用的化学试剂的特征、特性、作用原理、使用方法、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
化学助剂的鉴别;
化学助剂的指标检测;
化学助剂的使用。
本课程建议采用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将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融为一体;
考核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造纸 技术 专业 教学 基本要求 修改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