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俗志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213737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0.70KB
重庆市民俗志Word格式.docx
《重庆市民俗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民俗志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巴族的构成,主要有两大部族集团。
一是从东方迁到今渝、鄂、湘、陕交界处的廪君族;
二是原来就生活于此的土著部族,如:
濮、苴、共、奴、□(左亻右襄)、夷等。
巴的核心廪君族来自什么地方呢?
早期的姓氏书说,巴与秦、徐、钟离等一样,同源于一个"
嬴"
姓祖先或氏族部落。
我们知道,秦、徐、钟离等是源出"
东夷"
的民族,其发源地在今淮河流域至山东半岛一带;
既然巴与秦、徐皆出于"
姓,那么巴人廪君族的最早的居住地,应当到东方去寻找。
关于廪君族的形成,史书上是这样说的:
巴氏、樊氏、□(左目右覃)氏、相氏、郑氏五姓,共同生活在一个叫"
武落钟离山"
的地方。
五姓的首领聚在一起时,定出了选举共同君长的两个办法。
一是看谁能将短剑掷中半山腰的石穴,二是看谁能乘陶船于江中而不沉,皆胜者即为君。
竞技的结果,是巴氏年轻的首领务相连胜,他于是作了五姓共同的君长,史称"
廪君"
;
这五姓结盟形成的部族共同体,就叫"
廪君族"
当然,巴人真正成为一个有共同疆域、同一语言和文化的民族,还是在廪君族西迁到今鄂渝交界处以后的事情。
在这里,以巴氏等五姓为主构成了巴族的"
核心"
,可称之为"
内五族"
,而以原居于渝、鄂、湘、夷、濮等被廪君族融合或征服的土著部族,构成了巴的外围部族,而当时的史书把他们均称作"
三、重庆的土家风情
在中国西南部重庆东南的大山中,穿行着两条清幽的河流——乌江、酉水河,她宛如闪亮的玉带镶嵌在这块热土地上,也就是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聚居着勤劳纯朴的土家儿女。
土家族是中国古代巴人的后裔,由于大山阻隔,这里不象别的民族那样保留原始,她已经于汉族融合,但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土家风俗。
他们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哭嫁、跳丧等。
在这里各民族的文化异彩纷呈,具有纯厚古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
有各族民众载歌载舞、优美抒情、女高男低、风趣诙谐的秀山花灯;
红灯万盏、一片缠绵、语汇含蓄、优美明快的土家摆手舞;
高亢激越、即兴创作、随口演唱的土家族、苗族民歌;
音色柔和、曲调欢快、活泼优美的民间自制乐器“咚咚奎”;
曲版丰富、急促明快、波澜起伏的“耍锣鼓”;
结构规整、音韵优美、旋律流畅、号称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
动作完整、自然奔放、活泼灵巧的“打绕棺”;
情真意挚、内涵丰富、催人泪下的“哭嫁歌”;
声情并茂、粗犷有力,唱山歌与敲打乐紧密结合,功利性和娱乐性有机统一的“薅草锣鼓”;
风格多样、美观实用、独具神韵的土家民居吊脚楼,都极具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舍巴日和赶秋节,摆手舞和接龙舞集中体现了土家族、苗族人民“天性劲勇、锐气喜舞”、“崇祖、祈福”的古朴民风,是最能体现土家族、苗族文化的习俗。
衍生的民间艺术让人如饮陈年老酒。
“千村摆手迎吉祥,万众赶秋一片歌”的场面也让人耳目一新。
土家族的西兰卡普挂进了人民大会堂,苗家花带飘向了五湖四海,那土家族打击乐打溜子,这绝妙的音乐曾经轰动了纽约城,回响在波兰华沙的上空,世界银行官员及美国、日本民族问题专家到此看了以后称道“这真是中国的一绝!
”,深受国际友人的青睐。
土家族、苗族主要集中居住在重庆市黔江开发区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和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湖南湘西自治州、贵州铜仁地区等。
这里开展有许多土家、苗族的民俗游旅游项目,行程中可吃土家饭、住土家屋、学唱土家歌、跳土家舞等节目是必不可少的,与此您还可以欣赏到乌江、阿蓬江、酉水河等流域秀丽的自然风光,参加乌江漂流等妙不可言的专项旅游活动。
第一节婚嫁习俗
解放前,一般是一夫一妻,少数家庭(主要是富有的家庭)为一夫多妻。
清乾隆元(1736)建县后,封建婚俗盛行。
婚姻受家庭财产多寡的制约,讲究“门当户对”,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订婚须以大量钱财或牲畜和粮食为聘礼。
早婚、童养媳随处可见。
甚至还在襁褓之中就可由双方父母指腹为婚。
成人成婚需经过放话、插香、讨庚、过礼等“礼规”,继后择吉日正式举行婚嫁仪式。
此外,还有招夫上门和招婿上门的婚俗。
土家族在结婚当天,男方即按嫁妆多少,组织去12至24人不等的迎亲队伍,其中女青年不少于4人,中年妇女2人,媒公媒婆同往,由1名“押礼先生”负责行使迎亲队的一切礼规。
至女家后,经过押礼先生三番五次拜说,然后由女家的兄弟背姑娘上轿。
姑娘上轿前要穿红裙裤,头顶红盖头帕,脚穿红绣花鞋,耳戴金(银)环,手戴玉镯或金(银)镯。
返到男家后,姑娘下轿人堂,举行拜堂仪式,先拜祖宗,后拜父母,然后新郎新娘对拜,互敬“交杯”酒。
仪式完后,男方抢先入洞房坐铺(传说为“当家”之意),再揭去新娘头帕,始告完毕。
晚上,由同辈之弟妹和表弟妹表嫂等闹洞房逗趣。
苗族有通过“歌会”、“赶秋”、“赶坳”等社交活动选择对象的习俗。
县境晏龙乡的苗家姑娘出嫁独具风采。
他们一不“哭嫁”,二不坐轿,三不拜堂,四不酌喜酒(下聘),五不送嫁妆,六不讲排场(大办酒席),婚日不同宿,不闹房,而是与陪送新娘的好友围着火坑对歌,往往通霄达旦。
女方的送客,少则几十人,多达几百人。
凡与姑娘友好的男女青年,都可陪送姑娘到男方家。
第二节丧葬习俗
唐代以前,有行二次葬和剔骨葬的习俗。
明代姒前,酋首及少数富户有实行崖棺葬的习俗。
今酉水、梅江河、花垣河两岸,尚存多处崖棺葬遗迹。
清代和民国时期,土家、苗、汉各族丧葬习俗基本相同,通行土葬。
土家人有“跳丧”的习俗,即围着棺材边击鼓边唱边跳,有的三人手执小鼓、小钹、小锣,边打边绕着棺材唱,称为“打绕棺”。
歌的内容多为死者一生的经历和作为,吐露生者对死者的感情和劝慰丧家等。
安葬时还请土老师念经、杀牲祭祀。
苗族人的丧葬除了与土家族人相似外,还有唱“孝歌”的习俗,一人击鼓,众人轮流唱,或击鼓人自唱,寄托哀思,以歌当哭。
出丧时,死者的亲人要备土酒上山招待抬丧群众,主要亲戚要在坟周围插“阴阳伞”以示怀念。
无论土家族、苗族和汉族都要为死者请道士择吉日殡葬,信奉风水阴阳。
汉族老人死后,除请道士做“法场”等之外,还要对主要亲属“开孝”。
殡葬后由子女“守灵”。
第三节节日
一、喜庆日
生小孩:
妇女婚后有孕曰“有喜”。
生孩子要往外婆家报喜,禀告亲友,择吉日过“粥米客”。
吉日那天由外婆家送衣服、蛋、鸡、粥酒,以示庆贺,主人大办酒席款待,喜庆3天,穷困人家至少也要过“三朝”。
在“月子”里要让产妇多吃营养品。
“坐月”满40天后,由外婆接母子(女)返回住七天,叫“出行”。
婴儿满周岁过“满岁酒”,满周岁时煮几个鸡蛋以表心意。
解放后,这种遗风在农村和边远乡村仍有存在。
建房:
为大喜大庆之事。
凡建房上大梁时,亲朋好友均来祝贺,户主热情款待。
建房前要请“阴阳”先生择地基,选开工吉日。
竖房时,由“鲁班”师傅点梁,在梁木正中画红黑色太极圈,太极圈两头写上乾、坤二字,放上茶叶、红米和阴阳历书,用红布包好,曰“包粱”;
待天明“竖房”时,由主盘木匠喊吉祥语上梁,边喊边上;
接着娘家、舅家或姐、妹夫家悬挂红绸布,曰“缠梁”;
继后即扔抛梁粑,鸣放鞭炮,酒席庆贺3天。
在农村,此种风俗至今仍然流行。
祝寿:
祝寿习俗历史悠久。
在一个家庭内,只有长辈才能过寿日。
若长辈在,晚辈无论年龄多大,均不能过生日祝寿。
在上无长辈的情况下,年龄到50岁后即可祝寿,之后逢“十”年一次大庆,其子孙(含婿)、亲朋好友赶来祝寿。
夫妻健在的,双坐堂前,接受寿礼和颂词。
寿礼多为福寿桃、长面条、猪肉、衣料、现金等。
富有之家寿礼还送皮衣、金银首饰等。
颂词一般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
寿庆以长面条(长寿面)和酒筵款待来宾。
农村祝寿一般不做大的排场。
解放后,祝寿论辈份仍承袭下来,但一般的过生日已不再论辈份。
进入八十年代,祝寿参加人的范围缩小,仅限于儿孙(含婿)等晚辈和少数至亲好友。
祝寿礼品多样化,尤以送“生日蛋糕”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二、传统节日
过年:
含“除夕”、“春节”、“元宵”。
从头年腊月三十到次年正月十五日,为春节期间。
庆祝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热闹异常,为秀山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土家族还有在农历腊月二十八日或二十九日过“赶年”的。
苗族过年与汉族相似,无多大差异。
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屋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俗称“打扬尘”);
有的人家在阶檐下用石灰划上一条白线,意在隔除虫蛇;
在正门和侧门,各贴门神画像;
在房屋落地柱上贴春联;
猪圈、牛栏贴上“六畜兴旺”字条。
富裕人家还要在门前悬挂宫灯,走马灯或其它五彩灯笼。
除夕夜备最好的酒肴,全家围席桌而坐,叫“团年”,畅饮“年酒”,喜吃“年饭”。
有“三十夜的火,十五的灯”的习俗。
除夕夜,无论火坑、火盆均烧旺火,以象征生活像火一样兴旺。
一家人烤火话家常、摆龙门阵,给小孩子送“压岁钱”。
老年人往往彻夜不眠,名曰“守岁”。
正月初一天,男女老少全天游玩,尽情欢乐。
青少年踢毽子、跳绳、骑竹马等;
中、老年人玩牌。
初二起拜年、串亲访友或“上坟”祭祖。
初五以后,开始玩龙灯、跳花灯,直至十五日完才“收灯”。
元宵节家家户户点灯点烛,有祈求光明之意。
“三月三”:
兴起于土家族,之后各族人民都兴吃“三月三”粑粑,传说吃后可以避免蛇咬。
这一天苗族还有“赶坳”、“踏青”和“踩花山”活动,男女青年一起唱歌跳舞。
“四月八”:
称“牛王节”,为各民族共同的节日。
其中,苗族青年男女对歌,进行社交活动,俗称“跳月”。
“六月六”:
为各族人民的晒衣节。
有“六月六晒龙袍”的传说。
苗族称“六月六”为太阳节,是祭天的日子。
清明: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民间祭祖扫墓的节日。
要在坟上悬挂“清明纸”(俗称挂清),给祖先烧“冥财”,斟酒供肉进行祭祀;
有的还要为坟墓培土、在墓地植树。
机关和城镇居民要对所有为国捐躯的死难烈士进行“扫墓”。
解放后,“清明”节也成为悼念烈士的“扫墓”日。
端午:
俗称“端阳”,为秀山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源于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吃“粽子”(又名粽粑)、鸡蛋,饮雄黄酒,户户悬挂菖蒲、艾叶和葛藤,并用菖蒲、艾叶熬水洗澡,借以增强免疫能力。
清代以来,酉水支流花垣河畔的峨溶、洪安,梅江河畔的石耶、平凯、宋农、石堤当天都要举行“龙舟赛”。
中元:
俗称“七月半”,又叫“鬼节”,汉族人普遍信奉这个节日。
每逢这天(农历七月十五日,有的地方为七月十二日),家家户户于傍晚时分祭祖烧纸,名曰“送冥财”(俗称烧“包封”),土家族、苗族人也随之祭祖供奉,意在超度孤魂野鬼。
解放后,此俗逐渐消失,边远山区农村仍有个别存在,八十年代又有恢复。
但烧纸者多数系以此聊表缅怀先人之情,不再迷信鬼神。
中秋:
又称“八月十五”,为汉族的节日之一,土家族、苗族也渐兴此俗。
每逢这天,家家早餐吃粉杷,备酒肴于晚餐,待月亮升起,以月饼果实盛盘置院坝,全家老少一起围坐赏月。
有的还请老人讲中秋赏月的故事;
有的人还乘着月色到别人冬瓜地里去“偷瓜”(旧俗当夜偷瓜不算偷),送给久婚不育的夫妇,曰送冬瓜儿,意为送贵子。
此俗在少数地方至今仍流行。
第四节禁忌
土家族人在本民族中,同姓和义族不能通婚;
吉日忌说鬼、死、病等不吉利的话;
行船忌说翻、沉、漏等语;
大姑娘和产妇禁坐堂屋的大门坎和跨坐扁担;
未婚男女忌吃猪蹄子(猪蹄发叉,怕婚姻不顺利);
在外死亡的人,无论男女老幼,尸体不能抬进龙门和堂屋;
客人不能和少妇坐在一起;
兄忌与弟媳开玩笑或进弟媳卧室。
还有逢丁时不剃头,戊时不动土,酉时不杀鸡,亥时不杀猪、不吃狗肉和喜鹊肉的禁忌。
另有火坑中的“三脚架”,客人不能用脚踩;
正月初一不能扫地、动土、吹火;
平常早晨也不能说虎、豹、龙、蛇等野兽词语;
惊蛰不能拿针;
吃年饭不能用汤泡饭,害怕来年闹水灾等禁忌。
苗族还有办婚事时家里忌有哭声;
客人不能坐“家仙凳”,也不能踏火坑里的“三脚架”;
未到尝新节(俗名“报菜”),不能吃各种瓜菜等禁忌
第五节例行祭祀
祭孔子:
在文庙举行。
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边镛于县城东门内建文庙,每年农历二月初四、八月初四进行春秋祭祀。
祭祀时,各官吏穿官服,学生合着乐器唱歌,场面热闹。
每逢农历正月初一、十五,还要由县官率领各学官、校官去文庙祭祀,名为“谒孔庙”,凡乡试中了举人,捷报传到县后,知县亲自出衙迎接,引导“新贵”到文庙叩拜、宴贺,然后归第祭祖。
这种祭祀清代盛行,民国时期冷清,解放后废除。
祭社稷:
在县城南门外社稷坛举行。
每年农历二月初五、八月初五祭祀。
祭社稷是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一种仪式。
祭品有二羊、二猪、三爵酒、二匹布等。
主祭祀人要穿官服,九叩首。
民国时期,很少活动,但民间还有此俗,解放后废止。
祭农神:
每年的农历三月八日在先农坛举行。
以猪、羊、酒、豆、布匹等为祭品。
祭时主祭人穿官眼。
行九叩大礼。
祭祀结束,进行开耕仪式。
开耕仪式由知县扶犁,知名老人牵牛,儿童伴唱农歌,九推、典史播种。
要求武官的副将以下围观开耕仪式。
此祭祀清代极盛,民国沿袭,解放后废止。
祭厉坛:
即祭鬼(逝者)。
土家人信奉尤深。
光绪时所编《秀山县志》载:
“土夷重鬼,引为吉祥”。
县中凡以“贵”为地名者,初皆为鬼,仅石耶、洪安两区就有“贵塘”、“贵措”、“贵板”、“贵道溪”、“贵定”、“贵罗”、“贵杨溪”等20余处。
每年的“清明”节和“七月半”举行祭祀,设左右两坛,左坛祭祀已死去的人,曰“祭灵”,右坛祭祀被贬谪的官吏,祭祀人穿一般官服,行三叩礼,土家族民众自发祭祀。
解放后已废。
祭名宦:
即祭祀有政绩的官吏。
每年农历四月由官府及学官在名宦祠主祭。
此俗清时盛行,民国时已冷淡,解放后不复存在。
祭乡贤:
即祭祀本地名人。
与节孝同祭。
主要祭祀太仆寺卿糜琦瑜。
民国初期废止。
祭节孝:
主要祭县中已逝著名的孝子、节妇。
在文庙南边乡贤祠与祭乡贤同祭。
民国时已停祭。
祭关帝:
主祭关云长,亦祭历代著名武将。
每年农历二月十三、五月十三和八月十三在武庙(关帝庙)举行,以猪、牛、羊为祭品,主祭者穿官服行大礼。
咸丰三年(1853)始颁祭祀音乐,设六佾之舞,并祭关云长子孙三代。
民国时期祭祀渐衰,懈放后废除。
祭文昌:
祭祀主宰功名、禄位而逝的神,为读书人所崇信。
每年农历二月三日和朝廷规定的秋天吉日,以猪、牛、羊为祭品,在县城东门外文昌祠祭祀,由官府主持,旨在乞求良好的命运。
民国时期沿袭,解放后废止。
祭龙神:
以祭龙求雨为目的。
凡逢天旱,人们聚集在神龙祠,以猪、羊作祭品,规定祭日为农历二月初九和八月初九,参祭人穿官服祭祀,民间则有抬狗求雨习俗。
民国时期沿袭,解放后,逢干旱年景,民间还有少数人祭祀。
祭火神:
清嘉庆七年(1802)开始,农历二月初九和八月初十为祭日,主祭人穿官服,在火神庙举行,以猪、羊为祭品,意在祈求人间不发生火灾事故。
民国时期已很少人祭祀,解放后绝迹。
祭城隍神:
每届知县到任时和农历每月初五、十五日以香纸蜡烛在城隍祠祭祀。
老百姓也有到城隍庙进香的。
民国时期祭祀冷淡,解放后废止。
其他祭祀活动还有祭马神、祭李公(指咸丰年间的知县李渐鸿)等。
第6节土家服饰
土家族服特征具渝黔湘鄂结合部土家族聚居地方志载:
土家族服饰“俗尚检朴”,“无一切奢靡之风”;
“男女作苦与共,俗不尚衣冠”;
土民“不尚服饰”;
“男女垂髻,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烂服色。
”可见土家族服饰具有“尚检朴”的总体特征。
如《长阳县志》记载:
土家以布衣为庶人,而绮罗淫且侈矣。
长邑衣饰近古,贫者多以本地布纺织家布机布为常服,妇女荆钗布裙者十之八九,然亦绸布相间,无整套绸缎者。
嫁娶间尚华丽,然银器、绸绫外无他饰。
夏唯葛麻,冬鲜羊裘,女功除纺织外甚勤苦,而不以蚕为事,盖荆桑叶薄,至长阳更薄,故丝不甚可贵,亦地气使然,非惰也。
解放前,土家人多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家机布)做衣料。
男子多穿黑色或蓝色,女子将布染成“鹿子闹莲”、“喜鹊闹梅”、“双凤朝阳”等富有喜色的图案。
男式服饰的基本特色是:
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
缠腰布带;
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
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
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
女式服饰的基本特色是:
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
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
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
苗族服饰特征苗族同胞喜穿青色服装,不论男女,均头包一丈多长的青丝帕或白布帕,缠成人字形,女子则饰以银梳、瓜子针、茉莉针、芭蕉扇等银质饰品;
戴耳环、耳坠、手镯、戒指等金、银、玉制的首饰。
孩童衣裤,不多讲究,只是点缀些花卉图案。
帽子很讲究,春季多戴紫金冠;
夏季多戴圈圈帽、蛤蟆帽、凉帽;
秋季多戴冬瓜帽、风帽、八角帽、凤尾帽等棉帽。
帽子以多种彩丝绣花,钉以银质“文八仙”、“武八仙”、“十八罗汉”的装饰品。
颈项戴痰枷,以接涎水,还戴有项圈,圈上系银质响铃和“百家锁”等饰品。
胸前围有花兜儿,手脚杆上戴银圈,圈上系有银槌、银铃。
脚穿“粑粑鞋”、“猫头鞋”,均绣五色花卉
四、重庆八大特色民间艺术
綦江农民版画,铜梁龙灯,秀山花灯,酉阳摆手舞,九龙楹联,梁平三绝,接龙吹打,木洞山歌是重庆的八大特色民间艺术。
1、綦江农民版画
重庆市綦江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这里盛开着一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版画奇葩——綦江农民版画。
綦江农民版画将石刻、木雕、泥塑、剪纸、挑花刺绣、蜡染等古老的民间工艺融入版画之中,使版画艺术充满了生动、活泼、亮丽、质朴、稚拙、幽默等特点。
綦江农民版画是中国民间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高度赞誉。
1985年,四川省文化厅、省美术家协会、重庆市政府授予綦江县“农民版画之乡”的称号;
1988年2月,中国文化部将綦江县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2、铜梁龙灯
铜梁县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县城距重庆市103公里。
铜梁龙灯既是彩扎的龙和灯,又是以龙和灯为道具的舞蹈,是集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品为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
铜梁龙的特征可归纳为大、长、活三个字。
“大”不仅指体形,且指造型夸张,美工上集国画、素描、剪纸、刺绣等技巧为一体,并参考戏剧脸谱的描绘手法,彩笔走脊、描箸,着重突出龙的气质,使其神采丰腴、气势磅礴。
龙身长一般在24节左右,比例适中,舞动灵活。
“活”是说舞龙操作中引入机械原理,研制出手摇、发条、电动等各种方式,使龙腾跃翻卷更加灵动潇洒,活灵活现。
3、秀山花灯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渝、湘、黔、鄂四省市接壤处,那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极为丰富,尤以花灯最受亲睐。
秀山花灯是一种古朴、诙谐、抒情、优美、集歌、舞、打击乐、琴弦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它起源于元代土著人的“跳团团”,受多种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步演变发展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
花灯道具:
花灯,有花有灯。
花,手工剪成的各种花镶贴在灯,五彩缤纷;
灯,竹篾扎制,白纸糊,贴新边,挂彩吊,分为四角、六角、方形,开道照明,吉祥如意,五谷丰登;
扇,蒲扇、折扇、双扇,舞动技巧称“扇子功”,有难度;
桌,原始花灯的主要道具。
秀山县素称"
花灯歌舞之乡"
花灯戏源于汉族"
灯儿戏"
,后来融入了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发展为一种格调新颖、歌舞动人、为汉土苗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4、酉阳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它始于唐代,流传至今。
跳摆手舞,少则数十人数百人,称“小摆手舞”;
多则数千人至数万人,叫“大摆手舞”。
其舞蹈形式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
舞姿多模仿跋山涉水、农事劳动、战斗姿态、岩鹰展翅、日常生活。
这些舞蹈动作,舒展大方,生活气息浓郁,表现出土家人粗旷豪放的民族性格。
每逢节日喜庆,土家人都要到“摆手堂”或草坪、院坝跳摆手舞。
5、九龙楹联
九龙坡区九龙镇地处重庆西郊,辖6个自然村、4个居委会,农业人口8000余人。
20余年来,九龙镇不懈地探索发展特色文化的路子,以楹联创作为龙头的群众文化活动扎根民间沃土,通过书画、篆刻等载体,十登山城,八上成都,九出三峡,七渡扶桑。
九龙楹联以其生动的形式、高雅的格调、独特的韵味,辅以书法、金石,颇具观赏性。
截至1999年底,九龙镇有3600余人次的群众已经创作出作品24000余幅,其中有万余幅作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有260余幅偻刻在木、石、竹、砖、不锈钢等材料上常年悬挂各地;
已经编印《九龙楹联》22辑,累计上万册。
2000年3月,九龙楹联获得了“巴渝十大民间艺术”的称号。
6、梁平三绝
传统的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梁平竹帘被誉为“梁平三绝”。
曾被誉为川东奇葩,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
梁山灯戏俗称“包头戏”,是梁平土生土长的民间戏曲剧种。
远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2),它就从民间“玩灯”和“秧歌戏”中脱颖而出;
到清代中期,梁山灯戏遍及城乡,逢节日盛会,筑台竞演,逐渐向周围传播,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和南国13个省市数百个县、渗透几十个剧种的“梁山调腔系”。
梁平年画曾被誉为“天府之国”三大年画之一。
梁平年画起源于清初,已有300多年历史。
它用浪漫主义手法,大胆的艺术提炼,以驱邪纳福、喜庆吉祥、历史故事等为题材,造型独特、精美,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机智幽默,充满强烈的乡土气息,技术上具备了动画、剪纸和漫画的效果,其画面饱满简洁,造型古朴粗犷,神态生动,构图完整,对比强烈,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作为套色木刻版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久看不厌。
梁平竹帘制作工艺已逾千年历史。
具史料记载,早在北宋年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