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虚词总结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191591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92KB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结Word下载.docx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虚词总结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代词
1.用作第三人称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
他(们)、她(们)、它(们)/(的)"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②恐前后受其敌。
2.指示代词:
其中,其中的。
其一犬坐于前。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卷六·
狼》
3.指示代词:
那,那个,那些。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二)副词
1.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
难道"
、"
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②其真无马邪?
--《马说》
2.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
可"
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3.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
恐怕"
或许"
大概"
可能"
其真不知马也。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
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
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
【文言知识】说“以”
(一)介词
1.介绍工具、方式等。
译为:
拿,用,凭着。
例:
①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②生以乡人子谒余。
---《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把。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②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以”字后的宾语省略了)
3.表示原因。
因为,由于。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4.表示依据。
按照,依照,根据。
①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说明:
“以”字作为介词带宾语有时会形成状语后置的倒装句,翻译时要注意。
(《出师表》)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以为”有两种意思:
一是认为,例如“愚以为宫中之事”;
二是“把……当作”,例如“撰长书以为贽”,其中“长书”为“以”字的宾语前置了,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多见的,再如“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作“把……当作”讲时“以为”也可写成“以……为”,如“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连词
1.相当于“而”,表示并列、承接或修饰关系。
①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
②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记》
2.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③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三)动词
1.以为,认为。
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是以】【以是】:
因此,所以。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何以】:
为什么,凭什么。
何以战?
【无以】:
没有(什么)、没有(谁)、没有(办法)。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以为】:
认为。
愚以为营中之事--《出师表》
把……当作……例:
①撰长书以为贽--《送东阳马生序》
②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可以】:
;
可以用来,可以凭借。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②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可以,能够。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文言知识】说“而”
“而”字的用法有很多,不过在初中阶段主要作为连词来用的。
主要考查的是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可译为“又”,也可不译。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
2.表示顺承关系,一般可译为“就”“接着”等,也可不译。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曹刿论战》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表示转折关系,一般可译为“可是”“却”。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表示修饰关系,“而”字前的部分表示“而”字后的动词的状语,一般可译为“地”,或不译。
①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③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文言知识】说“为”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做”可以是各种行为,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恰当翻译)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②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③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④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判断词,是。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
所"
结合,构成"
为所"
或"
为……所"
,译为“被”。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河中石兽》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介绍原因或目的。
译为“为了”、“由于”、“因为”。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3.表替代。
译为“给”、“替”。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表对象。
译为“对”、“向”。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四)特殊情况下,作为名词,可译为“做法”“心理活动”等。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文言知识】说“乃”
1.表示时间上的承接,可译为“于是,就”。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表示两事顺承,可译为“才”。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表示事出意外,可译为“竟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表示肯定,可译为“是,就是”。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5.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们”。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文言知识】说“虽”
1.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可译为“即使”。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文言知识】说“与”
(1)动词
1.给,给予。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不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
2.赞许,赞同。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同“举”,选拔,推举。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4.参与。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答谢中书书》
(2)连词
和,同。
①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③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
【相与】共同,一起。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孰与】与……相比,谁(哪一个)更……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语气助词
同“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感叹或反诘。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文言知识】说“于”
“于”用法较多,但在初中阶段主要作为介词使用。
以下只简介常用几种:
1.表示时间或处所,可译为“从、在、到”等。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表示某种行为的对象,可译为“给、向、对、对于”等。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④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置于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①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表示原因,可译为“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文言知识】说“且”
(一)连词
1.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①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②河水清且涟猗。
--《伐檀》
(2)副词
1."
暂且"
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2.相当于"
将"
将要"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有时相当于"
尚且"
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如: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文言知识】说“则”
1.表示后一件事紧承前一件事,可译为“就、便、那么”。
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却,可是”。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4.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文言知识】说“者”
(1)代词
1.用于动词、形容词等的后面,指人或事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用于数词后面,指代事物。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语气助词
1.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无意义。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富贵不能淫》
2.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③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3.用于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时候”或“……的话”。
昔者不者
【文言知识】说“然”
(1)连词
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
可是"
但是"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出师表》
(2)代词
相当于口语中"
这样"
如此"
【然而】“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然则】"
然"
是承接上文事实,"
则"
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
既然如此,那么(那就)"
,也可单译为"
那么"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虽然】可译为“虽然如此”。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然后】可译为“这样之后”。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
……地"
或“……的样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③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
若"
如"
犹"
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
的样子"
一般"
那样"
(四)"
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
是的"
对的"
相似。
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
认为是"
认为对"
的意思。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
注:
“然”非中考要求必须掌握的虚词,但很常用。
【文言知识】说“所”
(一)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
字结构。
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
所……的人"
所……的事物"
所……的情况"
等。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
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送东阳马生序》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在有些句子中,"
为"
和"
呼应,组成"
为……所……"
的格式,表示被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所以】"
以"
连用,文言中也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1)表示原因的,可译为“……的原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可译为“用来……”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谓】所说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名词
处所,地方。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文言知识】说“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
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
哪里"
什么"
译时,"
何"
要后置。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吾于何逃声哉?
--《伯牙善鼓琴》(译文: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
3.作定语,可译为"
哪"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③何陋之有?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多么"
怎么这样"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
②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何”其实不用讲得这样细,可根据句意解释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或者“多么”,就可以了。
【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可译为"
把……怎么样"
①其如土石何?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如太行、王屋何?
【何以】即"
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拿什么"
凭什么"
【无何】意为"
不久"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奈何】
1.意思跟“怎么办”相似,用于反问或否定式,表示没有办法。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
2.疑问代词。
可译为“怎么,为什么”。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杞人忧天》
3.译为“怎么样,怎么办”。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杞人忧天》
4.译为“整治,对付”。
为因新任一个高太尉,原被先父打翻,今做殿帅府太尉,怀挟旧仇,要奈何王进。
”--《水浒传》第二回
【文言知识】说“焉”
(一)语气助词
1.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①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
呢"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二)疑问代词。
用在反问句中,译为"
、“怎么”"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用在疑问句中,译为“在哪里”。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各虚词的用法并不很全,主要是列出了在初中阶段常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文言文 虚词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