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180780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7.09KB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5
第一节自然概况---------------------------------------------------------5
第二节社会及经济状况------------------------------------------------6
第三节项目区草地植被现状-------------------------------------------7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靠性------------------------------------8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9
第四章市场预测--------------------------------------------------------11
第一节国内市场分析--------------------------------------------------11
第二节国外市场分析--------------------------------------------------13
第五章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13
第一节指导思想--------------------------------------------------------13
第二节基本原则--------------------------------------------------------14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5
第一节项目建设内容--------------------------------------------------15
第二节项目建设规模--------------------------------------------------15
第三节项目建设后达到目标-----------------------------------------15
第七章项目建设期、建设进度---------------------------------------16
第一节项目建设期限---------------------------------------------------16
第二节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及进度安排------------------16
第八章关键技术-------------------------------------------------------19
第一节种子基地建设管理关键技术---------------------------------19
第二节草场改良及围栏封育关键技术------------------------------19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20
第一节估算依据---------------------------------------------------------20
第二节投资估算及安排------------------------------------------------21
第三节资金筹措---------------------------------------------------------26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26
第一节环境现状分析---------------------------------------------------26
第二节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27
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及结论------------------------------------------27
第十一章项目效益分析-----------------------------------------------28
第一节评价依据--------------------------------------------------------28
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29
第三节生态、社会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30
第十二章项目的组织管理及运行机制------------------------------33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33
第二节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机制---------------------------------------35
第十三章结论-------------------------------------------------------------35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
二、项目主管部门: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
三、项目建设单位:
四、项目建设地点: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五、项目负责人:
包玉龙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局长
六、项目经济负责人:
刘铁男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会计师
七、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黑龙江草原饲料中心试验站
八、项目建设期限:
建设期6年,即2009~2014年
九、项目建设规模:
100万亩
十、项目总投资:
165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8.4%;
地方配套3575万元,占总投资的21.6%。
第二节项目提出背景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杜蒙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县份,也是国家级的牧业县,有草原364万亩,畜牧业尤其是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业是杜蒙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县委、县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以畜牧业为突破口,确立了畜牧立县方针,内蒙伊利乳业集团、河北妙士乳业的引进,尤其是内蒙伊利2003年在我县二期工程竣工之后,日处理鲜奶量1200吨,大大的拉动了畜牧业的发展,据2007年统计,畜牧业总产值已达14.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9%。
杜蒙县地处高寒、干旱地带,近二十年来,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碱化、沙化严重。
据2007年末统计,杜蒙县境内有“三化”草原面积220万亩,占境内草地总面积的60%。
草原的退化,加之不合理的利用,使全县的草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水土大面积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据测算,到2014年,杜蒙县大牲畜存栏将达到35万头(匹),年需饲草140万吨,而目前杜蒙县年产饲草仅为40万吨,缺口在100万吨以上。
实施草原改良建设,不仅对杜蒙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整个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编制依据
《国家发改委以工代赈总体规划》;
《全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
《黑龙江省“十五”期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黑龙江省“三化”草地治理建设规划》;
《黑龙江省退耕还草实施方案》;
《大庆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第二章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
第一节自然概况
杜蒙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隶属于大庆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腹部,全县总幅员面积926万亩,地理坐标为东经123°
45′至124°
12′,北纬45°
53′至47°
08′,南临油城大庆市,北靠鹤城齐齐哈尔市,东与林甸县接攘,西与泰来县和吉林省镇赉县隔江相望。
滨洲铁路贯穿南北60多公里,嫩江水运146公里,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络,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一、气候资源条件:
全县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为400毫米,年均气温3.6~4.4℃,年平均日照2852小时,平均无霜期158天,处于第一积温带,年有效积温2869℃,是全省热量最好的县份之一。
二、水文条件:
杜蒙县气候虽然干旱,但地表水与地下水都非常丰富,嫩江流经杜蒙县146公里,乌裕尔河、双阳河呈无尾状散流于我县境内,形成大小湖泡201个,面积205万亩。
目前,全县有机电井1159眼,草原灌溉井97眼。
三、土地资源条件:
杜蒙县处于松嫩平原腹部,是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型平原,自中生代蒸山运动以来,一直以上升为主的剥蚀地区,而平原本身则以沉降运动为主,堆积了深厚的第三世纪和第四世纪沉积物,由于嫩江河水带来的大量泥沙,在风力搬运和堆积下,构成了我县独特的地带性土壤类型,经普查共分7个土壤类型,即生草沙土、草甸土、黑钙土、盐土、碱土、泛滥土、沼泽土。
第二节社会及畜牧经济状况
杜尔伯特县现辖4镇7乡12个国有农林牧渔场,共有82个行政村,24.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8.4万人,占总人口的74.5%,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4.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7.8%。
根据杜蒙县的实情,历年来都坚持畜牧立县的方针,2007年末全县大牲畜存栏18.7万头(匹),其中奶牛达13.5万头,并且全部实行了冻配改良,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肉牛存栏5万头,羊存栏15.7万只,年出栏牛3.3万头,羊9.9万只。
累计肉类总产量1.6万吨,鲜奶总量22万吨。
随着内蒙古伊利乳业、草原兴发、河北妙士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集团入驻杜尔伯特县,畜牧业产值突破1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5%,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畜牧业已经成为振兴杜尔伯特县经济的主导产业。
可以说,畜牧业尤其是奶牛业的发展,使全县的农牧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
据2007年末统计,全县牧业平均人均收入为2980元,有奶牛户4.5万户,13.5万口人平均年收入在3240元以上,而无牛户1.7万户,4.9万口人平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相对还很贫困,贫富不均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想解决这一矛盾,最佳的途径就是通过项目建设发展草产业和种子基地建设,拓宽就业渠道来拉动和辐射到贫困户,使之尽快脱贫。
第三节项目区草地植被现状
杜蒙县现有草原364万亩,分布于11个乡镇和12个国营农林牧渔场。
草原植被主要以中旱、多年生根茎型禾草为主,并有36—45%杂类草,一年生植被很少,植被复合体明显,禾本科植被有羊草、野古草、佛子茅、牛鞭草、星星草、芦苇等;
豆科植物有扁蓄豆、五脉山厘豆、广布野豌豆等;
杂草类有兔毛蒿、蓬子菜、艾菊、东北牡蒿、籽蒿、碱蒿等,植物种类繁多,一九八二年草场资源调查时,采集到的标准就达304种,分属于60科189属,其中优良植物144种。
近年来,随着大庆市油田的开发建设,采油区的草原受油田作业、车辆碾压、原油泄露污染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下降,草原连年持续干旱,草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从而导致近年来草原逆向演替加剧,优质牧草逐年减少,劣质牧草大量滋生,井区附近草场地表裸露,碱斑连片,几乎丧失了生产能力,多数地块成了不毛之地,草原碱化面积已达120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逐年减少,草原植被稀疏,植株高度下降,草产量由60年代的200公斤/亩,下降到目前的30~50公斤,草畜矛盾日趋尖锐。
每个牛单位占有草原由原来的50亩减少到现在的不足10亩。
由于草原生态环境极度恶化,草场的涵水固土能力明显下降,草原风灾、旱灾、涝灾频繁发生,草原资源总体衰竭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杜蒙县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地方经济原因,加之多年以来过渡利用、油田开发等多种社会因素,杜蒙县的草原改良建设速度一直滞后于草原“三化”的速度。
全县潜在的沙漠化、盐碱化的重点区域,风沙、盐碱交替侵蚀草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当地的人民生产和生活都受到及大危害。
1、草地面积急剧减少。
一九八二年,全县草地普查面积为469万亩,一九九五年由县土地、农办、林业、畜牧四部门进行联合调查,可利用草地面积锐减到364万亩。
面积减少了105万亩。
其中重度“三化”不可利用面积65万亩,油田占用30万亩,造林10万亩。
2、草地“三化”严重。
据统计,全县草地沙化、碱化、退化面积为220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60%。
草原植株高度比六十年代初期降低了50%以上,植株密度下降了30%以上。
建国初期草地亩产干草200公斤以上,七十年代亩产降低到150公斤左右,到九十年代亩产降低到75公斤左右,低产地块亩产仅20~30公斤左右。
3、草地植被破坏严重。
由于油田开发、放牧,原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有些已成不毛之地。
4、鼠虫害增加。
建国初期,草地很少发生鼠虫害,现在该区年均发生鼠害面积20万亩以上,虫害发生面积150万亩以上,已经挖的千疮百孔,把植被啃得遍体鳞伤。
5、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由于连续多年干旱少雨,致使部分水面枯竭,加上草原的严重“三化”,导致沙尘暴和扬沙天气时有发生,已经侵蚀了农田和村庄,直接威胁到油城大庆和省城哈尔滨,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6、进行草场治理,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尽管杜蒙县在草原改良建设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但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农牧民对加强草原建设的重要性已经有了高度的认识,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草地生态建设和退耕还草规划》、《加快杜蒙县草原改良建设的若干规定》等举措,广大农牧民也自愿出资出力投入到草原改良建设的工作中去。
截止到2007年,杜蒙县在草原改良建设中已投入各类资金达4千多万元,改良草原100多万亩,为进一步搞好全县的草原改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
一、项目建设具有可靠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随着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和“西部开发,林草先行”指导思想的明确,为杜蒙县草地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了空前的机遇。
省政府也制定了黑龙江草地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针对黑龙江特殊的自然环境,对草地生态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
县委、县政府也加大了草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草地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将草地建设纳入政府的经济发展中,在建设规划、资金投入以及政策法规上都给予倾斜,并先后出台了若干优惠政策加以扶持,以期提高草地整体效益,逐步改善草地生态体系。
县委、县政府以及全县各族农牧民就草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达成共识,有利于草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正在形成。
项目建设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二、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杜蒙县坚持不懈地狠抓草原建设,草原建设的力度逐步加大,建设速度逐年加快。
目前杜蒙县草原生态建设的基础条件已基本成熟,随着草原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群众对建设草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同时,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工种草、围栏改良等多种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特别是杜蒙县的草原改良建设项目邀请了黑龙江草原饲料中心试验站作为技术依托单位,为各项先进技术的成功的引进和应用提供了保证。
三、组织机构健全,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证
杜蒙县的畜牧组织机构齐全,技术力量较强,完全具备了组织、协调、指导各项任务的能力,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四、项目建设投资少,效益高,见效快,收益时间长
草地资源是可再利用资源,只要利用的好,可以永续利用。
并且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见效快的绿色工程。
种植多年生牧草,每亩投资仅160元左右,一至两年即可覆盖地面并发挥其生态、经济效益,而且利用年限长,易于管理。
综上所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在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未能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究其原因主要是财力有限,建设资金缺乏,只要资金有保证,管理到位,项目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第四章市场预测
第一节国内市场分析
一、国内市场情况
中国自加入WTO后,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畜牧业的作用已摆上突出位置。
据专家预测,目前国内市场对牧产品需求总量为3000多万吨,其中干草需求量为2780万吨(奶牛业480万吨,优质肉牛、肉羊育肥2300万吨)。
此外,目前正在兴起的一些特种养殖如鸵鸟、山鸡、鹿、大鹅等也是牧草重要的需求市场,因此,大力发展草产业,提高其生长能力是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另外,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人工种草,以改善生态环境,对优质牧草种子的需求量逐年加大,进行草种繁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本地市场需求情况
截止到2007年末,杜尔伯特县大牲畜存栏18.7万头(匹),其中奶牛存栏达13.5万头,肉牛存栏5万头,羊存栏15.7万只。
目前,由于草场的三化低产,年饲草缺口45万吨,按照草食性畜禽以30%的比例递增,到2014年,牧草缺口将达到100万吨以上,并且牧草价格大有上涨的态势。
在2007年每吨干草价格为300元,至今已涨到400—450元。
畜牧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优质的牧草予以支撑,通过试验,饲养一头奶牛需要种植一亩苜蓿,奶牛年单产可提高0.5吨鲜奶。
三、市场发展前景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本项目生产的牧草产品和优质种子前景广阔,只要保证质量,20年内不愁销路,本地市场即可容下,可以说,草产业的发展是今后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
第二节国外市场分析
牧草国际市场年需求总量可达上亿吨,其中欧美市场主要被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所控制,我国牧草开发还处于刚刚起步状态,但在80年代我县的小蒿子羊草就已有出口日本和韩国的历史。
在亚洲牧草产品需求量为500多万吨,其中苜蓿产品年需量在200万吨左右,羊草在200万吨左右,其它牧草所占比例较小,亚洲的主要进口国是日本和韩国。
据有关资料记载,日本年进口牧草250万吨,韩国进口牧草150万吨以上。
目前,进入亚洲市场的牧草产品70%来自美国,30%来自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我国年出口牧草仅为几十万吨。
从亚洲市场来看,我国与韩国是近邻,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与美国、加拿大相比,运距短,运费低,仅运费这一项每吨差就可达50美元,因此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第五章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第一节指导思想
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和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根据黑龙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具体部署,结合杜蒙县的实际情况,针对全县天然草地建设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以保护和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为核心,以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种植饲草为重点,以实现草畜动态平衡和提高畜牧业现代化经营水平为目标,重点抓好草原植被恢复和人工草地建设工程,实现草地生态的良性循环,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
第二节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
根据全县自然环境特点、草地资源潜力及存在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统筹规划。
着眼于天然草地生态环境的治理,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
2、坚持管建用并举的原则
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实行“边建设、边防护、边除害、边兴利”,使天然草地保护与植被恢复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结合起来,多方并用,配套实施,实行综合治理,发挥整体效应。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把草地改良建设与产业开发、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开发资源与保护资源相结合,深度开发与广度开发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
5、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
草地生态改良建设和保护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发展目标
第一节项目建设内容
通过对我县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的进一步治理,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及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目的,并且能够满足目前优质牧草草种的市场需求,本项目建设内容拟定以下三个部分。
一、人工种草:
包括退化草场治理和盐碱化草场改造。
二、松土补播:
采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相结合的治理措施。
三、草原灌溉井建设
第二节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杜尔伯特县草地利用现状,经实地调查,全县草原总退化面积220万亩,其中重度退化57.1万亩,中度退化50万亩,轻度退化111.9万亩。
轻度退化的草原通过禁牧等有效措施,五、六年可以得到恢复,对重度退化、中度退化的草原只有通过人工改造才能恢复。
因此,我们拟定本项目总建设规模为100万亩,其中:
50万亩,其中退化草场治理35万亩,盐碱地改造15万亩。
50万亩。
三、草原井建设:
建设草原灌溉井245眼。
第三节项目建设后达到的目标
一、生态效益突出。
通过6年的草原改良建设,能够使全县的草原在实行禁牧政策后,得到充分的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将有所改观,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民族风情,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二、经济效益可观。
项目竣工后,改良100万亩,“三化”草场每年可增加干草9.76万吨,年创产值3904万元,年可增加奶牛饲养量3万头,一次性增投入可利用10年之久,效益更加可观。
三、社会效益明显。
本项目达产后,通过饲草量的增加,大大缓解了草畜不平衡的矛盾,为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前提保障,可使全县以18.4万农业人口年平均增收242.6元,草场改良区全部承包到户,坚持贫困户优先承包的原则。
种子繁育基地采用“公司带农户”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出土地、出劳务,由公司进行股份制经营,可以安排就业人员0.5万人,贫困户4.9万人通过承包草原和参与种子基地经营,能使人均收入提高到2000元以上,实现了脱贫的目的。
第七章项目建设期、建设进度
第一节项目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杜尔伯特 蒙古族 自治县 天然 草原 退牧还草 项目 申请 建设 可行性 分析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1180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