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图片和资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172079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39.49KB
恐龙图片和资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恐龙图片和资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恐龙图片和资料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恐龙灭亡的原因至今没有定论,但应看到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当时外界环境的改变与恐龙内在因素相
互作用影响的结果。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
身高可以达到18米!
!
体重达到130吨!
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
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
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
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
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
震龙
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千2百万年到1亿3千6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
在动物分
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
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
的蜥脚亚目(一般称为蜥脚类)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26米)、雷龙(身长21米,体重25吨)、超龙(身长42米,肩部高5.19米,臀部高4.58米)、马门溪龙(身长22米)以及腕龙科的腕龙(身长25米,体重30~50吨)等等。
梁龙
雷龙
马门溪龙
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
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
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
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
科学家推测,马门溪
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
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想一想,一头马门溪龙23个小时要吃下多少树叶呀,还有成千上万其它的马门溪龙呢,还
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呢。
看来,那时侯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环
境非常地优越,才使得这么多的庞然大物能够悠闲地生活在地球上。
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
的蓝鲸了。
雌性蓝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
三角龙
作为一个大的动物家族,统治了世界长达1亿多年。
但是,就家族内部而言,各种不同的种类并不全都是同生同息,有些种类只出现在三叠纪,有些种类只生存在侏罗纪,
而有些种类则仅仅出现在白垩纪。
对于某些“长命”的类群来说,也只能是跨过时代的界限,
没有一种恐龙能够从1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一直生活到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之末。
霸王龙
也就是说,在恐龙家族的历史上,它们本身也经历了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
有些恐龙先出现,
有些恐龙后出现;
同样,有些恐龙先灭绝,也有些恐龙后灭绝。
那么,最后灭绝的恐龙是哪些呢?
显然,那些一直生活到了6千5百万年前大绝灭前的“最后一刻”的恐龙就是最后灭绝的恐龙。
它们包括了许多种。
其中,素食的恐龙有三角龙、肿
头龙、爱德蒙托龙等等;
而肉食恐龙则有霸王龙和锯齿龙等。
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
20世纪90年代,一个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恐龙足迹专家马丁-洛克莱教授率领的古生物考察队在位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上的一片泥滩上,发现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
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化石。
其中,有5串足迹都比过去在葡萄牙发现的延伸了147米的世界最长恐龙足迹还要长,其长度分别为184米、195米、226米、262米和311米。
这些足迹是由20多条巨齿龙留下的。
巨齿龙是一种与霸王龙相似的食肉恐龙,但是它们生
活在距今1亿5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那个时候霸王龙还没有出现呢。
新发现的足迹与过去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巨齿龙的足迹非常相似,说明在侏罗纪晚期的时
候巨齿龙的分布范围很广。
每个足印的大小与霸王龙的足印差不多,有60多厘米长。
足印还显示其足后跟比较长。
足
迹显示的跨步长度表明,这些巨齿龙的身体只比一般身长在12.2米左右的霸王龙略微小一点。
像所有的肉食恐龙一样,巨齿龙的足迹显示它的一只脚的足印并不落在另一只脚的前面,
而是在左右足印之间有90多厘米宽的间距。
科学家据此推测,巨齿龙很可能像鸭子那样摇
摇摆摆地走路。
有关“”的资料
第一块恐龙骨化石是在1677年由英国牛津博物馆保管员罗伯特?
普劳特发现并收藏起来的。
此后的一百多年,又有不少探险者及学者陆续发现和研究了本属于恐龙的化石,但几乎
均未被正确鉴定。
1841年,古生物学家理查德?
欧文根据一些大型爬行动物化石标本,首次提出“dinosaur”一词,该词来自希腊语“deinos”(意思是可伯的、恐怖的)和“sauros”(意思是蜥蜴),日本和我国学者译之为“恐龙”。
“恐龙”概念问世之后,学者们对所发现的恐龙化石做了细致的观察和鉴定,并开展了进一
步的发掘工作。
亚洲恐龙的发掘是在20世纪以后才开展起来的。
我国最早的恐龙化石发现
于1902年(黑龙江),以后又陆续在全国许多地方发掘出大量的恐龙化石,其中包括云南
禄丰、山东莱阳、四川自贡、西藏、内蒙古等较为著名的恐龙化石埋藏点。
禄丰和自贡还分
别建立了恐龙博物馆,1991年还举办了“禄丰首届恐龙节”。
中国堪称“世界恐龙大国”。
迄今全世界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包括骨、牙齿、皮肤、卵、粪便、足迹等,有2000多个,
经鉴定,共计2目7亚目57科350余属800余种(有学者认为地球上生存过的恐龙数目
在900—1200属之间),我国有80余属100余种。
现已发掘的最早的恐龙化石距今大约2亿3千万年。
一般认为恐龙是从始鳄类中的假鳄类
里分化出来的。
最初的恐龙是一些两足性食肉恐龙,至三迭纪末期时,恐龙的演化支系基本
建成,至侏罗纪晚期时,恐龙类大大发展,其种类和数量均超过三迭纪时的先驱,并成为地
球上真正的统治者。
还出现了广泛的适应辐射。
“恐龙”并不是分类上的术语,而是一个通俗名称。
恐龙下设两个类群:
一、蜥臀目(蜥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骼骨、坐骨和耻骨三者间的结构形式与其它爬
行动物相似,即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带。
下分两个亚目:
(一)兽脚亚目:
霸王龙、恐爪龙、跃龙、细颈龙等。
(二)蜥脚亚目:
梁龙、雷龙、禄丰龙、马门溪龙等。
二、鸟臀目(鸟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骨骼结构形式与鸟类相似,耻骨指向后方,即
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带,另外还具有前齿骨和颊肌。
下分五个亚目:
(一)鸟脚亚目:
禽龙、鸭嘴龙等。
(二)角龙亚目:
原角龙、角龙、鹦鹉嘴龙等。
(三)甲龙亚目:
结节龙、棘龙、甲龙等。
(四)剑龙亚目:
剑龙等。
(五)钟头龙亚目:
肿头龙等。
恐龙在距今6000—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晚白垩世——新生代古新世初期全部灭绝,这个在
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的古动物类群神秘而不可思议地在地球上全部消失,引起众多学者对
其原因的推测和解释,至今尚无定论。
当今科学界中尚有一席之地的几种解释有:
小行星撞
击说(贝克莱理论)、周期性绝灭说(复仇女神说)、气候恶化说、群落演替说等,诸解释
之所以未能被公认,主要原因是它们均不能自圆其说,不能尽善尽美地解释恐龙为什么在大
约50~100万年的时间里全部绝灭了。
初中《动物学》课本上记述恐龙等很多爬行动物的绝灭的原因,属气候恶化说,是一种渐变
论观点。
质疑者认为恐龙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已形成了对各种环境相当的适应能力,否则早
就被淘汰了。
地球气候恶化应当是逐渐的、或是局部的,恐龙对此似乎也是可以慢慢适应的,
或是可以避免的。
中生代早、中期,亦有多次地貌及气候的重大变化,恐龙并未受到多大影
响,即使地球气候恶化会导致恐龙死亡,也是局部的,全球各地并非都是这样,仍有一些小
区域的气候没有多大改变,那里的恐龙不会与别处的恐龙“同时”灭绝。
总之,恐龙绝灭的真正原因还不太清楚,相信会有一天揭开恐龙家族覆灭之谜。
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在恐龙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积累了一些资料。
恐龙的四肢(尤其是腰带)与哺乳类的相似(即可直立在身体下方,能在地面上“高视阔步”地行走或奔跑。
一般大小的恐龙(体长几米至十几米)通常步距约2.75~5米,奔跑时可达5~8米;
小型恐龙奔跑速度可达35~40公里/小时,较大的恐龙奔走速度可达15~20公里/小时,最慢的仅为3.5公里/小时。
多数恐龙为植食性,食量很大,体重数吨至数十吨的蜥脚类每天进食量百余公斤,甚至可达
一吨以上,肉食性恐龙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据统计,每100只恐龙中,仅有3~5只是肉食性恐龙。
恐龙属卵生动物,少数可能是卵胎生。
生殖时期,雄性常为争夺雌性而打斗,或是以委婉动听的喉音引诱配偶。
卵径80~300毫米,卵壳厚2~7毫米,多借助阳光孵化,少数可能
是象母鸡孵蛋那样来孵化。
刚孵出的幼小恐龙有的发育比较完善,能自由活动;
有的则发育
不全,软弱无力,需由母体细心照料及喂养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独立生活(如鸭嘴龙类因之又
被称为“慈母龙”)。
恐龙的寿命一般为几年至几十年,少数可长寿达百年之久。
科学家们通常认为恐龙是“变温动物”,但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有些恐龙可能是“恒温的。
”著
名的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巴克研究认为:
变温动物的能量转换速率低,骨头中的钙一磷交换
场所一哈佛氏血管少,而温血动物的骨头中具有丰富的血管,以保证能量代谢的需要。
巴克
在比较了蜥蜴、恐龙和哺乳类的长骨磨片显微构造之后,认为恐龙可能已有了“恒温装置”。
恐龙行走和奔跑时产生的热量,通常依靠长尾、长颈、体表骨板、扩大的鼻道、脑部大型静
脉窦散热。
恐龙的体表具有鳞片,有的可能有羽毛或毛状皮肤衍生物,可能具有象鸟类那样丰富的色彩,
特别是小、中体型的种类,幼体的颜色比成体更耀眼,大型的种类色彩则单调一些;
生活在
树林中的种类多杂夹着绿、棕或黄色,而旷野里的种类多为黑白图案。
许多人认为恐龙是巨大的、可怕的动物,这是不全面的。
有的恐龙确实很大(震龙体长达
42.67米),但有些恐龙则与鸡大小相近。
综合多方面的研究,恐龙的特征可记述为:
腰带有臼窝,?
~?
枚荐椎愈合;
四足或二足直立在身体下方,趾骨着地行走,趾指端有爪
或蹄3~5个;
皮肤粗糙,被有鳞片或骨质甲盔;
属变温动物,卵生(少数可能卵胎生);
大多具牙齿,多为植食性,少为肉食性;
头骨的结构与鳄类相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恐龙 图片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