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170348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52.23KB
九年级化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化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检测
1.你认为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性质
C.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变化规律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B.利用化学方法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C.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是轻纺工业,与化学没有关系
D.自然资源的综合应用和环境保护与化学有密切关系
3.手放在一块被火烧烤的板上仍安然无恙,则这块板材具有的性质是(
A.透气 B.耐高温 C.防水 D.绝热
4.下列关于纳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为“nm” B.人们发现纳米材料有很多新的性能
C.我国的纳米技术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D.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与纳米技术有关
5.下列叙述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化工厂的烟囱中排放出未经处理的烟尘 B.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河流中
C.农民焚烧作物秸秆 D.垃圾分类回收,并进行化学加工再利用
6.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科学。
7.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环境、粮食、能源等问题,你知道化学家们在以上几个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试各列举一个事例。
(1)健康方面
(2)粮食方面
(3)能源方面
(4)环境方面
基础检测参考答案
1.C2.C3.D4.D5.D
6.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7.
(1)利用化学保障人体健康,如合成药物,研制人造器官等
(2)利用化学增加粮食产量,如生产化肥、农药等(3)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如氢能源的研究等(4)利用化学保护环境,如研制可降解塑料、无氟制冷剂、汽车尾气的净化等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同时还发生能量变化。
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
3.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如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蜡的熔化等物理变化。
【例题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灯通电后发亮B.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C.食物腐败D.电热棒工作时发热
【解析】因为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有化学变化,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
在A、B、D的变化前后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因此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
而C的食物腐败是由于食物与空气等发生了反应,变成了其他的物质而不能食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判断
直接或由仪器间接观察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如受热是否易分解)等
【例题2】阅读下列信息:
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
铝的密度较小(2.7g/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
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
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将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与铝不同的氧化铝,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新物质氢气,铝本身也发生改变,这些都属于铝的化学性质;
其余则属于它的物理性质。
【答案】
(1)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
(2)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例题3】石墨可以制成铅笔芯,将石墨放在纯净的氧气中能够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在这两种情况下,石墨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能说明石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答案】石墨制成铅笔芯属于物理变化,石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说明石墨很软、能燃烧.
1.下列描述涉及一些物质的变化,其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甲烷(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极难溶于水
C.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燃烧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汞(俗称水银)作体温计的指示液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
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物理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D.化学变化一定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的现象
7.下列家庭常用品中,可根据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别?
(1)盐和糖_______________;
(2)铜制品和铁制品________________;
(3)酒和醋_______________;
(4)瓷勺和塑料勺__________________。
8.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②木炭能燃烧;
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
④将木炭粉碎;
⑤木炭可制黑火药;
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_。
1.C2.C3.B4.C5.C6.C
7.味道 颜色 气味 硬度
8.① ④ ② ⑥ ③⑤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在实验探究中,一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二要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燃烧时是否熔化等;
三要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如发光、放热、有气体生成等。
请将你对蜡烛燃烧的观察与下列描述进行比较。
点燃前: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普通蜡烛为圆柱形固体,乳白色(特殊用途的蜡烛因加入配料而制成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手感滑腻,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烧时:
点燃的蜡烛可以持续燃烧,蜡烛缓慢变短。
燃着的蜡烛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液态石蜡贮于凹槽中,如果吹动蜡烛或受热不均匀,贮于凹槽中的液体会沿烛体流下,遇冷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
蜡烛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温度最高。
蜡烛燃烧时,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
蜡烛刚熄灭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例题1】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因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故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解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意外的现象,千万别轻易忽略这些细节,许多发明和发现都是源自实验中发生的与期望不符合的现象或数据。
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就是从类似的意外发现中,不断地探究进而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我们也应该培养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这也是学好化学的前提。
在探究过程中,除了实验和观察外,查找资料、与他人交流等也同样是获得证据的重要方式。
因此A、B、D的做法都是可取的。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均变浑浊,但后者白色浑浊更明显,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更多。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进行比较,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燃烧的时间更长,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对着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干燥玻璃片相比较,被呼气的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而空气中的没有,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例题2】市场上销售的碳酸饮料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打开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
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解析】要检验冒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可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来检验。
打开汽水瓶盖,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
三、科学探究的方法指导
科学探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实验步骤)、收集证据(包括观察到的现象、测定到的数据或其他资料)、分析、解释与结论。
观察主要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或借助仪器了解实验现象。
在学习中,观察的内容主要有实验仪器和装置(仪器安装的顺序和方法)、所用药品(颜色、状态、气味等)、实验操作(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及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束时)。
【例题3】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它可以在空气中点燃。
取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带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氧化镁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粉末。
根据上述有关镁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由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填物质的颜色、状态),该过程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镁带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镁带燃烧前是银白色金属,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是白色固体粉末,所以该过程生成了其他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2)注意:
不要将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测、结论等相混淆。
例如,描述实验现象时,不应直接指明生成物的名称。
本题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才是实验现象。
(1)银白色金属白色固体粉末化学变化
(2)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
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是由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
“拿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 C.观察 D.做结论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3.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A.食盐B.澄清石灰水C.纯净水 D.蔗糖水
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
5.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6.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右图所示的a、b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A.a熄灭、b变旺 B.a变旺、b熄灭
C.a、b都变旺 D.a、b都熄灭
7.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水蒸气
8.请完成下列空白。
(1)金属铜是__________色,水是__________色,空气是___________色;
(2)描述下列物质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
食盐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_,汽油___________;
(3)生活中有很多物质具有气味,试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豆油浮在水面上,说明豆油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
(5)请按下列要求各举两例能燃烧的物质:
固体_________________;
液体________________;
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9.把某种金属用铁制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性质有:
(1)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2)熔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
(3)密度比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4)颜色。
1.A 2.D 3.B 4.C 5.C 6.B 7.D
8.
(1)紫红无无
(2)固态气态液态(3)醋、白酒(或其他合理答案)(4)小于(5)木材、煤酒精、汽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9.
(1)较小
(2)较低(3)比水小(4)银白色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注意事项
(1)安全:
不能用手拿药品;
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
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回收: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药品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块状:
用镊子夹取,放入平放的容器口,再慢慢竖立,使药品缓缓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②粉末:
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的倾倒:
瓶盖倒放,标签朝手心,瓶口紧挨容器口;
②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液体: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
③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也不能仰视(会使读数偏小)。
【例题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剩余的药品倒入下水道
B.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C.可以用品尝的方法区别实验室中的蔗糖和食盐
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解析】实验剩下的药品应该放在指定的容器中,而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会污染别的试剂;
蔗糖和食盐作为厨房里的调味品可以食用,但作为实验室里的化学药品却不能品尝。
【答案】D
二、酒精灯的使用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2)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
(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
【例题2】小明同学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帮他分析可能导致试管破裂的错误操作。
【解析】用酒精等给物质加热,一定要掌握酒精灯使用的常识和注意事项,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
实验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导致试管破裂,这主要是由于试管受热不均匀或骤冷骤热引起的。
【答案】加热前试管外壁水滴没有擦干;
没有预热;
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实验后将热的试管立即放入冷水中冲洗等。
三、常见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1.物理方法:
先倒净试管里的废液,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
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不能用力过猛),再用水冲洗干净。
2.化学方法:
用相应试剂将难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后,再用水冲洗干净。
【例题3】下列叙述中表示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是(
A.光亮透明B.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
C.内壁上有水珠D.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析】玻璃仪器是否洗净,是根据其内壁附着的水来判断,如果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均匀分布形成一层水膜,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1.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中,正确的操作是(
A.用镊子 B.用玻璃棒
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
2.下列仪器中不可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3.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量筒 B.集气瓶 C.试管 D.烧杯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
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
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
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B.加热结束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口可随意朝向
D.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6.要准确量取8mL的液体,需选用的量筒是(
A.10mL B.25mL C.50mL D.5mL
7.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______;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
8.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如果仰视的话,将会使读数______________。
9.不能用已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一旦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______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_____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基础检测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B 6.A
7.
(1)试管夹
(2)药匙(3)胶头滴管(4)酒精灯(5)试管(6)集气瓶
8.放在水平桌面上 凹液面的最低处 偏小
9.防止酒精洒出而起火 用湿抹布扑灭
10.既不聚成水滴 成股留下
D单元小结
一、什么是化学
二、化学实验与探究
中考链接
【例题1】
(2005·
福建省厦门市)下列各项研究课题,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
的制取与性质研究
B.从水中提取氢能源的有效方法研究
C.制造太空电梯的碳纳米管材料研究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分析】利用化学变化可以改变自然界原有物质的组成,也能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可以合成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等,如A、B、C。
【例题2】
(2003·
江西省南昌市)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A
【例题3】
(2004·
江苏省南京市)在2004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下页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气体生成。
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填左或右)移动。
【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如图所示,要使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可以向右拉动注射器的活塞。
【答案】二氧化碳 右
综合检测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B.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