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与美术的关联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166299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22.49KB
民族文化与美术的关联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民族文化与美术的关联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文化与美术的关联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过个案分析加强学生对画面细节的兴趣,并引出后文的时代性、历史性与民族性(图像识读、审美判断)
与影视、戏剧表演的整合提高课堂的生动趣味性,将传统的静态教学转向动态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大大地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听课的局面,也使学生的个性能力得到张扬和发挥,达到良好的效果(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让学生们以学术演讲者的角色并为其探究到的成果加于阐述、表达,同学们也可以就他们之间的论述提出不同的观点(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
师生互动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对己的探究成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探索方向和思路。
这些环节也能使学生充满自豪感和成就感。
(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
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分析、总结后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能力反馈(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
对时下热门话题的讨论希望能够进一步通过实例来加深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学会关注身边的一切(文化理解)
最后升华主题,引出尊重民族性与多元化的艺术,并能反过来进一步感悟民族文化的魅力(文化理解)
教学重点
通过对具体美术作品的深刻挖掘,使学生能够分析民族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
教学难点
尝试通过分析各类民族性美术作品,感受出美术创作是如何反映民族文化的。
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真正意义上感悟过不同民族性的艺术,通过这节课希望让学生认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让学生欣赏这些富有民族性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自主挖掘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学会尊重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艺术。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一、导入:
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时代的脉搏),同时检查学生们对本课课前的慕课准备并予以肯定。
同时播放两段音乐视频(“青藏高原”与“伏尔加河船夫曲”),提问:
听了这两段乐曲后,你有何感受?
学生根据慕课资讯结合视频进行回答。
不同的民族文化对音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同样,不同的民族文化对美术作品的创作影响也是深远的。
继而引出主题:
不同的歌声——民族文化与美术,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一)体验与感悟 巡回画派
师:
听了刚才其中的伏尔加河上的歌曲,大家脑海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
来联系这幅作品谈谈你们的感受。
1、《伏尔加纤夫》赏析
出示课件,课件上展示出课前让学生们慕课的列宾名画《伏尔加纤夫》。
“低低的身子像一张弯弓,身上背着长长的纤绳,穿着草鞋,蹬着河岸——这是成群的纤夫在爬行。
这呼声粗野得没法儿忍受,清晰得怕人——在寂静中怒吼。
听到这悠长的挽歌般的哀呼——心儿啊,又在我胸中颤抖!
”结合涅克拉索夫诗人富有力量的语句,将学生的思绪从文字艺术引向具体画面。
(1)仔细观察画面,作品画了一群什么阶层的人物?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服装、工作等)
(2)红衣少年与其他不同身份的纤夫有何区别和联系?
区别:
纤夫:
皮肤黝黑、衣饰灰暗、动作前倾;
少年:
皮肤白嫩、服饰明艳、重心后仰。
他皱着眉头,还不太习惯纤夫的工作,直起腰想松一松肩头勒紧他的纤绳。
(3)请十一名男生上讲台模仿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人物动作动态,积极体悟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活动,并说出自己的肢体感受与心理活动。
(4)教师作总结并提问: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画家创作这幅作品的?
画家主要是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主题的?
(画中列宾描绘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的拉着纤绳。
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
背景运用的颜色较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
)
再来看看同时期其它画家怎么样表现俄罗斯的民族风情。
2、《白嘴鸦飞回来了》、《三月》、《无名女郎》赏析
(1)《白嘴鸦飞回来了》、《三月》、《无名女郎》观察他们画了什么?
《白嘴鸦飞回来了》表达了大自然的呼吸和内在的生命力,体现了画家对俄罗斯大地的热爱和希望俄罗斯复兴的深情。
《三月》俄罗斯的三月,是万物复苏、大地孕育春意的季节。
画家以动人心弦的清新表达和诗情画意的抒情描写展现了俄罗斯自然风景并表达了画家对俄罗斯春天来临的渴望。
《无名女郎》画的并不是一个具体人物的肖像,而是一幅意义深刻的主题性肖像,它所展示的是一个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罗斯知识妇女的典型。
她是画家所处时代的一个缩影。
(2)教师提问:
他们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教师:
画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俄罗斯风情作品的。
如果没有对国家的热爱,能画出这样的作品吗?
(3)阅读并自主学习教材中关于“巡回展览画派”的论述。
从它的诞生、发展、当时社会环境、艺术品风格、代表画家等方面简要描述。
师小结:
“巡回展览画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人民群众反对沙皇专制制度、争取自由的影响下,俄国彼得堡美术学院十四名学生拒绝按照学院硬性规定的题目进行毕业考试,他们走向社会,组成了巡回展览学会。
他们有很深的民族情感,以一种民主的态度,关注俄罗斯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生活的疾苦他们创作了许多揭露农奴制度、反映俄罗斯人民苦难生活的美术作品。
这些作品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富于战斗性,在俄国各地巡回展览,影响很大,被称为“巡回画派”。
代表人物有列宾、苏里柯夫,希施金、列维坦等。
教师语:
“巡回展览画派”扎根于俄罗斯的社会现实和民族文化,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挚情感,所以才能产生如此动人的效果。
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
我们应当理解并且尊重这些美术作品。
(二)雪域明珠——中国藏族美术
再次观看藏族音乐视频。
教师:
谈谈你了解到的藏族。
学生:
献哈达、颧骨很红、喇嘛等
1、了解藏传佛教艺术
欣赏藏族的藏传佛教艺术,理解它构成了西藏艺术的主体,这也是西藏艺术与众不同的最大特点。
主要美术形式有:
建筑,雕塑,绘画,民间艺术,教材所列举的布达拉宫与唐卡就是如此。
2、藏传佛教艺术——布达拉宫
寺院建筑艺术——布达拉宫,其建筑布局:
依山而建、以主殿为中心来布局;
空间处理:
强调层次、注意光影和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
外部装饰:
赭色和白色等单色装饰屋顶装饰金顶等构件
3、藏传佛教艺术——唐卡
唐卡,是一种藏传佛教艺术。
是绘制宗教图像,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卷轴画。
在藏传佛教任何一座寺院、佛堂、僧舍,乃至许多信徒的家中,都悬有唐卡。
这是皈依佛门的标志、顶礼膜拜的对象。
教师提问:
观察唐卡有什么艺术特点
中心构图法构图;
线条及色彩的处理和运用。
教师小结:
唐卡一般为竖长方形,中间部分称为“美龙”,是唐卡画的核心部分。
画面四周多用黄红两色彩缎镶嵌,名为彩虹。
下方正中镶一块方形的不同颜色的彩缎。
画上有天杆,下方有轴。
画的下方彩缎略呈梯形,彩缎边沿嵌上红线或白线,轴的两端饰有纯银、象牙、玉石或铜制轴头,轴上雕有龙纹等图案,做工考究。
整个画面覆盖着可以揭起的彩色绫子以保护画面,画上还压有两条等长的飘带。
画面平常用绫子盖着,在展示时把绫子收在画的上方,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唐卡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包罗了佛门所有的佛、菩萨、护法神、教义、教法等等,还涉及到藏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绘制唐卡是一种宗教皈依和崇拜行为,目的是为了供奉和膜拜,不是艺术家表现自我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对艺术创新的追求。
故而必须遵守固定的程式,不能随心所欲。
三、深化理解:
指出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
这些民族有着独特的习俗以及美术形态,我们要理解并且尊重这些美术形态。
师语:
面对西方强势文化,中国的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应当怎样面对?
徐悲鸿、林风眠等一批大师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拿来”,有鉴别地吸收了其他民族艺术中适合我们民族发展规律的部分,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
试分析一下:
林风眠的《笛》与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哪些因素属于具有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特色的?
哪些因素吸收了西方美术的特点?
作者与作品名
徐悲鸿《愚公移山》
林凤眠《琵琶女》
作品
分析
传统民族艺术特色
西方美术吸纳
主题
材料
形象
四、补充拓展:
墨西哥壁画运动
1、课件播放拉丁音乐并展示壁画,学生自主观看课本82页关于墨西哥壁画运动的文字部分,并说一说墨西哥壁画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2、总结:
特点是画幅巨大、色彩鲜艳,且处处体现墨西哥人丰富的想像力和民族特色。
巴黎圣母院被烧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最近发生的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展开自己的思考。
这场大火破坏的或许不仅仅是一幢建筑,更重要的是什么?
为何全球人民都为之心痛?
战乱和野蛮时期被烧毁的圆明园是历史的伤痕,它是否也让你心碎?
传唱民族经典坚定文化自信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老师希望让同学们认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今天,通过欣赏这些富有民族性的美术作品,并一起自主挖掘了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我相信同学们都对富有民族性的美术作品有了全新的认识,老师在此呼吁大家,咱们不光要了解它,更应该学会尊重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艺术。
通过自主慕课、小组合作,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了解俄罗斯“巡回画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并能通过具体的美术作品,体会其所反映的时代样貌与民族形象。
认识中国多民族文化传统与其关联之艺术的多样性,着重通过对藏族与汉族美术作品的比照,分析出不同历史背景与民族文化内涵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的差异。
学生幕课分析
分辨两种音乐的不同并感受到民族文化
学生分析讨论纤夫的姿势
学生
讨论
上台展示并交流
自主
思考与
回答
相互
讨论并
总结
通过对教师的总结进行讨论并完成表格
相互讨论时下热门话题并通过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分析
通过音频与视频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能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对本课题充满兴趣
(图像识读)
配合文字艺术与图像艺术达到相互之间的感染与契合
(文化理解)
通过个案分析加强学生对画面细节的兴趣,并引出后文的时代性、历史性与民族性
(图像识读、审美判断)
与影视、戏剧表演的整合提高课堂的生动趣味性,将传统的静态教学转向动态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大大地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听课的局面,也使学生的个性能力得到张扬和发挥,达到良好的效果
(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让学生们以学术演讲者的角色并为其探究到的成果加于阐述、表达,同学们也可以就他们之间的论述提出不同的观点
(图像识读、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
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分析、总结后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能力反馈
对时下热门话题的讨论希望能够进一步通过实例来加深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学会关注身边的一切
最后升华主题,引出尊重民族性与多元化的艺术,并能反过来进一步感悟民族文化的魅力
分层作业题
完成表格,并通过讨论,理解认知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讨论巴黎圣母院烧毁事件,进一步认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感受到民族艺术的重要地位。
个人反思
通过这节的《不同的歌声》的教学活动,我运用了体验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探究社会学鉴赏、比较式鉴赏对本课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比较直观的加深了学生对民族文化与美术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运用了一些新课程的理念,关注和体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向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的美术课堂教学方面等做了一些尝试。
本课教学设计特色与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影视、戏剧表演的整合提高课堂的生动趣味性,将传统的静态教学转向动态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大大地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听课的局面,也使学生的个性能力得到张扬和发挥,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对学生需要探究或研究性学习的地方进行了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合,既帮助学生们体现其学习探究的成果,又有利于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并懂得传承与保护这些艺术。
三、课堂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换相对得当,教师充当了一名组织、引导者、交流的伙伴,让学生们以学术演讲者的角色并为其探究到的成果加于阐述、表达,同学们也可以就他们之间的论述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也参与提问与被问。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动有静,有思考的空间,有演练的场景,有交流互动的平台,有探究成果的展现,不仅能够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的理念精神,同时注重与学生学业能力水平相适合的教学要求,也充分展现现今十分重要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族文化 美术 关联 体现 学科 核心 素养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