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中国的网络民主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166094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91KB
浅谈当前中国的网络民主文档格式.docx
《浅谈当前中国的网络民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前中国的网络民主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我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政治呢?
为什么不仅仅是文化上的影响呢?
的确,两者之间的差别甚微。
我之所以选择政治是因为我相信,数字革命在它的深层核心是与权力相关的。
”介绍 “网络民主”的概念是美国学者马克·
斯劳卡在1995年最先提出的,他认为“网络民主”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或者是在民主中渗入网络的成分。
网络民主一般是指公众以网络空间为场所,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字互动,积极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事务的一种新型民主形式。
常见的形式有电子投票、电子论坛和电子竞选等等。
在西方国家,网络民主与成熟的代以制民主紧密结合,形成独有的范式。
网络投票,竞选如火如荼,网络成为各大政党竞选宣传。
争取选民。
筹集竞选资金的重要手段,没有一个政党敢于怠慢和忽视互联网的巨大能量。
在中国,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网民人数的急剧增加,带来了中国网络空间的空前繁荣,网络成为中国公共话语和民意表达的新空间,互联网在参政议政和民主建设中作用凸显,给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带来的新气象。
中国的网络民主发展和成长有自己的独特的范式。
一.从功能上看,中国网络舆论十分发达,网络民主更凸显强烈的民意表达功能。
在我国,网络舆论主要是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与论坛及新闻跟帖共同反映与形成【3】。
随着博客的兴起,博客也成为网络舆论汇聚的新空间。
他们共同构成了网络舆论的载体和空间,拓宽了我国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和民意表达机制。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公民民意表达的主要手段和渠道,互联网的自由开放为民意的释放和社会不满情绪的发泄找到了一个出口,成为社会的“安全阀”。
在传统媒体民意表达不畅,仍然遭遇权利的对抗及种种阻力的情况下,中国网络空间的民意表达作用尤其突出,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贺方卫教授指出的那样:
“中国当下的公众参与存在一种网络依赖症,没有哪个西方国家的互联网承载了这么大的显示民意的功能。
”【4】
二.从作用上看,网络舆论监督开始发挥实质性效力,起到维护权利和进行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
大体来说,网络舆论监督的一般方式:
社会事件先由网民在网络论坛发帖,那些关心时事政治,并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强烈责任感的网民跟帖发表评论和观点,一共背景材料,揭露事情真相,进而引起关注,跟帖量和点击率不断上升,从而形成舆论“洪流”。
传统媒体随之介入,引发决策者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和进行调查解决。
在许多时候,网络空间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形成了强大的道义力量,给予实践中的受害者或者弱势一方强大的舆论支持,成为维护权利和监督公共权力的强大力量,互联网进一步接近了媒体“真正的社会大众的公器”理想。
三.从态势上看,呈现“官民”良性互动的发展趋势,推动民主政治进程。
(一)政府领导以开放的姿态重视网络及其民意表达。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书记到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这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最高层官方话语与最底层贫民话语的互动”[5]
(二)网络民意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决策。
普通公民通过网络对一些政府要出台的一些政策。
决议,法规等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表达意见,迅速反馈到政府决策层。
(三)政府官员与网民的直接互动。
一种形式是政府官员在知名论坛和政府网站与网民进行直接在线对话,另一种是政府官员直接约见网友,进行现实的面对面交流。
四.从形式上看,网民参与讨论和提供建议为主而非投票和直接作出决策,以协商民主为主要形式。
在中国,现有的民主制度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选举民主,一种是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主要体现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以及农村与城市中乡镇级别及其以下的村民委员会的基层民主选举中。
“当协商民主在西方还只是学者们的学说理论时,它在现代中国获得了长期的实践,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
”即“各政治主体就共同关心的主题,通过对话,商量,以求得共识。
一致,再次基础上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
”【6】
五.从发展水平上看,网络民主的发展依然处于初步阶段。
(一)巨大的数字鸿沟是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基础制约条件。
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城乡、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受教育水平甚至性别之间因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和掌握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政治参与的平等性。
(二)分散化与失序化是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制度条件制约。
一方面,网络民主发展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呈现制度化建设滞后、制度供给不足的特点。
另一方面,网络法律和道德之力薄弱,造成了网络民主发展的失序化。
(三)非理性化和娱乐化构成了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主体条件制约。
一方面,中国网民整体理性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群集体化”现象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过度娱乐化和庸俗化的网络利用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目前中国网络民主发展中的突出问
网络民主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大意义。
一、网络民主有利于扩大人民民主
(一)网络民主拓展了公民参与的公共空间,深化了民主的广度与深度。
网络民主扩展了公共参与的空间,扩大了民主参与的范围,促进了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网络的特性,其可以部分地突破物理空间对公民参与政治的制度限制,克服地理空间和时间约束,降低了公民参与成本,激发了参与兴趣,从而扩大了公共参与空间,提供了便利、低廉的途径。
(二)网络民主促进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普通公民的良性互动,促进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
借助网络,可以增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普通公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在互动中把握民意,并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
对于公民,凭借网络平台,可以获取大量公共信息,反映自己的意愿,并影响国家机关的决策。
二、网络民主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
(一)网络民主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
能够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促进广大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作为我国重要的政府门户网站的人民网中的强国论坛中网民的观念倾向,无疑最能体现我国网民民主意识的状况。
(二)、网络民主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民主能力。
公民慢慢学会了如何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去阅读、倾听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如何进行网络的沟通交流和对话,这对于民主讨论、民主协商等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三)、网络民主为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多元化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从技术上弥补传统民主方式存在的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不畅通、不方便、不保密的缺陷,为发展基层民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三、网络民主有利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一),网络民主为民众参与民主立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渠道。
网络的民意虽然不能替代全体公民,但也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千姿百态,网络征求意见已经成为民主立法的重要渠道之一,而且是成本低、效率高的吸纳民意的方式。
(二)、网络民主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在权力自上而下的执行过程中,高级权力机关可以直接深入基层,防止腐败分子欺上瞒下,使腐败分子丧失腐败的机会;
在权力自下而上的监督过程中,民众可以将腐败分子的丑恶行径公之于众并使高级权力机关及时掌握,从而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督格局,使腐败分子无力遮掩自身的腐败丑行。
(三)、网络民主有利于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
网络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与传统大众传媒相比,具有独特优势,在现代舆论阵地中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必须承担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
(四)、网络民主充分体现了人的信息自由权。
网络民主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新的途径———政府网站,保障了人权的实现。
这在一定程度了改变了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公众也不会再因为从正规渠道得不到准确的政策信息而受到来自其他渠道信息的误导。
四、网络民主有利于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一)、电子政务是网络民主时代的具体体现,它能够提高政府服务与监管水平,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政府信息和决策透明化等。
虽然我国的网络民主尚处在初级阶段,电子政务的发展也不完善,但至少是在往积极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二)、在互联网时代,一切政府行为包括不端和腐败都有可能被网络曝光,广大网民发帖、跟帖乃至发动人肉搜索,不端不良行为无处躲藏。
网络民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受到国际、国内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等各方面的影响,也可能为反动势力所利用,成为反社会主义民主的力量。
因此,保证网络民主的正常进行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国网络民主发展的对策
一.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网络民主的平等化
网络民主的健全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从硬件条件看,首先要着眼于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保障公民平等的网络参与权利,同时,要推进以电子政务建设为主体的制度化建设,为网络民主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从软件环境看,要从培育合格网络公民入手,提升网民素养,引导和健全网络民意的表达方式和渠道,优化政治与文化生态,营造网络民主发展的健康环境。
推进网络民主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进程。
要缩小数字鸿沟,首先,要从经济建设这一最根本条件入手,大力推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崛起,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否则,互联网发展所带动的经济增长也可能为地区不平等的发展推波助澜,将可能进一步加剧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
其次,要不断深化改革,改革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大力提高农民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改善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使经济增长的好处惠及全民,从而使那些被信息社会边缘化的群体,能够拥有上网的基本经济基础的支撑。
二.完善电子政务建设,促进网络民主的制度化
电子政务是发展网络民主的重要方面,在保障公民知情权、进行民主参与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网络民主制度化的核心内容。
(一)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强化电子政务的公民参与功能。
一要加大电子政务制度创新,建立政府与民众沟通互动的制度与机制,建立起常态化的政民沟通互动机制。
对此,可以相应设置网上信访、网上听证、网上举报、网上民意征集、网络问政等公众参与栏目。
政府相关部门设立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处理和落实公众反馈意见,并建立责任机制,使得公民获得政府的及时回应,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
二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为了鼓励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对于高质量的网民参政行为给予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质上奖励,这势必进一步激发网民的政治参与,并形成与政府的互动。
(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在有条件的地区以电子政务为依托,实施专门的网络民主项目。
在我国发达地区的市县,以电子政务为依托进行网络民主的相关尝试。
通过网络建构系统化的网络民主运行机制,实现在线选举、在线投票和网络民主协商,激发公民参与地方政治民主的热情。
三.提高网民政治素养,培育网络公民意识
网民是我国网络民主的主体,是网络民主的参与者和实践者,网民的素质状况直接反映了网络民主的发展水平。
(一)是培育公民权利意识。
公民有利用网络进行参政议政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应该受到国家和其他网民或者虚拟社群的尊重。
当这些权利受到损害时,政府及相应的管理部门有责任做出回应。
(二)是培育公民政治理性,增强公民有序的网络表达和参与。
公民在进行网络空间的表达和参与行为时,应该坚守政治理性,依靠自己的逻辑判断来认识网络上的各种政治现象,来指导自己的网络参政行为,冷静分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做出判断和网络表达。
(三)是提升公民的网络法治意识。
不少公民的网络法律意识非常薄弱,散发虚假信息或者侵犯他人隐私、诽谤他人、传播色情内容等非法行为。
对此,必须加大教育力度,增强公民的网络守法意识,让公民认识到网络空间里的政治参与,应该与现实政治参与一样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进行。
网民的政治参与或者言论如果侵犯了国家利益或他人的权益或超越法律限制之外的自由,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民在利用和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应当增强网络法治意识,自觉地遵守法律规范,做一个守法的网络公民。
四.促进网络民主的法治化,规范网络秩序
网络使用中的失序化,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危害,也损害了网络民主发展的有序环境。
只有进行道德和法制建设才能对网络空间的违法和犯罪现象给予有效的惩戒和制止,才能克服网络民主中的失序、无序现象。
只有加强法律和道德治理,才能促进我国网络民主政治健康发展。
网络发展的特色决定了传统媒体的管制办法难以平移到网络空间,当务之急,应在已有的互联网内容管制立法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制定一部全面的互联网管理的国家大法。
只有加快网络立法进程,构建互联网法治机制,保障互联网安全,保护人民的言论自由和其他权利,促进交易以及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有效打击网络犯罪,保障“网络民主”的健康发展,为促进民主法治发展创造条件和途径,使网络技术更为有效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服务。
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社会民主制度的保障让我们拥有通过网络进行民主的权利。
这是我们的幸运,也同样是我们的责任。
现在的网络民主并不完善,监督机制,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使我们必须对网络民主的发展情况予以高度重视。
作为一个合法的公民,网络民主的直接参与者,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使之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新的、有效的、有序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安淑芬,中华教育历程[m],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
【2】邮电史编辑室,中国近代邮电史【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
【3】《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
【m】,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
[4]陈尔泰,张其坤,王治频,北京交通大学与中国早期广播人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
66-70
[5]夏天,重庆大学电气工程高等教育的回顾和展望。
(2008-04-09)
【6】朱世海,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色【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
(1):
2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当前 中国 网络 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