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日一章8知北游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164068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527.54KB
庄子一日一章8知北游Word文件下载.docx
《庄子一日一章8知北游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一日一章8知北游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是其所美者为神奇,非其所恶者为臭腐;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通天下一气耳。
圣人故贵一。
’”
知谓黄帝曰:
“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
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
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
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
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
“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
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
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本节引用《道德经》多处:
38章“上德不德”: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8章“为学日益”:
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
50章“出生入死”:
生也死之徒。
等等
本节寓言演绎的是《道德经》41章“上士闻道”篇。
无为谓代言“下士”,狂屈代言“中士”,黄帝代言“上士”。
无为谓闻道大笑,以其不知为“真知”;
狂屈闻道若存若亡,处于“真知”、“无知”之间。
知北游和黄帝问道言道,均属“人道”之知,非道也,故远道。
知北游三问中对狂屈的描述存有问题。
中士在其中,属知而不悟型,他认可赞许至人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却不理解至人为何“恶骇天下”、“为善无近刑”,一方面极力吹捧无为、至知;
一方面知而不悟,努力为学日益,希望接近甚至达到至人的高度。
众人大多在上士和中士之间徘徊,简单把中士定性为欲言又忘言是认知单极化导致。
在文化成心、仁义伪道的役使下,中士和上士的角色不停地在大知和小知身上轮换,他们的认知在被蒙蔽的常心和教化役使下的成心之间不断交战,正是《齐物论》所言: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本节黄帝不言“为学日益”,只道“为道日损”,“圣人贵一”,正符合老子“绝学无忧、绝圣弃智、不出户知天下”的小国寡民思想和庄子的“至人无己”思想主旨。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合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
物己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
遍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
六合为巨,未离其内;
秋毫为小,待之成体。
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固;
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
昏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
可以观于天矣。
先有是非,后有文化,从文化之中提炼出美,而沉淀积丑。
老子曰:
美之为美。
天地果有大美乎,是真不知美也。
丧忘文化成心,易乎?
一句至人无己,众人终究浮于言辞而已,而道老庄之玄,是真不知玄也。
啮缺问道乎被衣。
被衣曰:
“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
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
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蠢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言未卒,啮缺睡寐。
被衣大悦,行歌而去之,曰: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昧昧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
舜问乎丞曰:
“道可得而有乎?
曰:
“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
舜曰:
“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
“是天地之委形也。
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
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
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
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徜徉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至人无己。
身非吾身,德非吾德。
从道中来,又未曾脱离过道。
因为文化成心,彰显是非,使得认知分裂,处于相对待的俗世人间里。
我陷于仁义伪知,惑于人道是非,迷于生死之间而不得解。
丧我丧耦,致无是非,丧亡文化成心,悟得无形大道,万物一体,是谓至人无己。
孔子问于老聃曰:
“今日晏闲,敢问至道?
老聃曰:
“汝斋戒,疏瀹尔心,澡雪尔精神,掊击尔知。
夫道,窅然难言哉!
将为汝言其崖略:
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
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
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邀于此者,五藏宁,四肢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
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欤?
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已断之矣。
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
渊渊乎其若海,巍巍乎其若山,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遗。
则君子之道,彼其外欤?
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欤?
“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返于宗。
自本观之,生者,喑噫物也;
虽有寿夭,相去几何?
须臾之说也。
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
果蓏有理,人伦虽难,所以相齿;
圣人遭之而不违,过之而不守。
调而应之,德也;
偶而应之,道也;
帝之所兴,王之所起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注然勃然,莫不出焉;
油然漻然,莫不入焉;
已化而生,又化而死。
生物哀之,人类悲之;
解其天弢,堕其天袠。
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
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至人之所同知也。
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
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
明见无值,辩不若默。
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澡雪精神:
所谓成语,因为曲解而收录,因为教化而流传。
(一点点感悟。
)
形、精之辨这一说和《达生》一致。
“至道”,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定义。
这里的至道,实为至知。
为了区分人道,我们才假定了一个天道。
而世人言说的“天道”,实为人道的“假天”。
老子在道德经里言“道”,只是强为名之,“大”又是道的一个别名,庄子《大宗师》之大正是出自此处。
不致无是非,丧忘自我(文化成心),就不能通达大道(造化常心),了悟无我。
外杂不破,内篇不立,伪道不灭,大道难现。
《应帝王》列子“已灭矣,已失矣,吾弗及已”是一句丧我至言。
所谓“我”,自文化成心开窍教化而生,在彰显是非善恶的相对待中而长,顺服仁义、谋求功名正是使其肥大的沃土。
当列子那谋求功名的成心灭、失之时,正是神人去功、由知而不悟到知而后悟的转变。
“我”即丧,“道”即明,丧我就在当下,悟道正是此时,取“大”为师和宗大为师,一字之差,天人之别。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
“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
“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
“期而后可。
“在蝼蚁。
“何其下邪?
“在稊稗。
“何其愈下邪?
“在瓦甓。
“何其愈甚邪?
“在屎尿。
东郭子不应。
“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汝唯莫必,无乎逃物。
至道若是,言大亦然。
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
尝相与无为乎?
澹而静乎?
漠而清乎?
调而闲乎?
寥矣吾志,既往焉,而不知其所至;
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
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
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
物物者,与物无际;
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
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长杀。
彼为盈虚,非盈虚;
彼为长杀,非长杀;
彼为本末,非本末;
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本篇的寓言中,庄孔的身份颠倒错位。
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
神农隐几,阖户昼瞑。
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
“老龙死矣。
神农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叹曰:
“天知予僻陋慢诞,故弃予而死。
已矣!
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
弇堈吊,闻之曰:
“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
今于道,秋毫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而犹知藏其狂言而死,又况夫体道者乎?
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
所以论道,而非道也。
本节实为上一节“东郭子问道”的续集,东郭子问道,庄子答非所问,不得其言。
东郭子实问大道,而庄子对以人道。
故东郭子不应。
“犹知藏其狂言”,正是所谓的不言之教。
“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
”,是大道无为无形,不言自应的变文。
弇堈吊老之言,才是回应东郭子之问。
我们所论的道,只是道之名相,而非道体。
“道”因失道而生,“言”因悖道而成。
是所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是非。
泰清问乎无穷曰:
“子知道乎?
无穷曰:
“吾不知。
又问乎无为。
无为曰:
“吾知道。
“子之知道,亦有数乎?
“有。
“其数若何?
“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
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
“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
无始曰:
“不知深矣,知之浅矣;
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于是泰清仰而叹曰:
“弗知乃知乎?
知乃不知乎?
孰知不知之知、知之不知乎?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
道不可见,见而非也;
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孰知形形之不形乎?
道不当名。
“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
虽问道者,亦未闻道。
道无问,问无应。
无问问之,是问穷也;
无应应之,是无内也。
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无穷:
天道。
无为:
人道。
无始:
至知(由至人悟道而得)
至人悟得:
天道无穷。
人道有穷:
“天道”无为,“人道”有为。
绿字天道是大道的变文,红字天道是文化大知代言的“假天”。
再解《道德经》71章知不知。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文化大知自封假君假臣,自居上位代言“圣人”、“神人”,“上”即是人道之上(上德)。
文化大知以至人不顺服仁义为无知,以名为诱饵、刑为威吓,迫使至人知“上”,将不从者定义为“病”,故至人间世之法唯有“安时处顺”,装疯卖傻。
内篇讽孔至人接舆、恶骇天下哀骀它,皆为完美演绎“安时处顺”的达道至人。
光曜问乎无有曰:
“夫子有乎?
其无有乎?
无有弗应也。
光曜不得问,而熟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光曜曰:
“至矣!
其孰能至此乎?
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
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光曜来自《道德经》58章“其政闷闷”。
光和曜是人道之知,光曜是真知,光而不曜是伪知。
真知和伪知是相对待的人道之知,在致无是非的至人面前,真知和伪知均为无涯之“知”,求则殆已。
至知无知即致无一切认知。
无有,即上文的“真知”、“伪知”的变文。
人道之有和人道之无,在至人面前均属“有”,至人致无一切有,是“至有无有”。
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毫芒。
大马曰:
“子巧欤?
有道欤?
“臣有守也。
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
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
而况乎无不用者乎?
物孰不资焉?
本节寓意仿《齐物论》“滑疑之耀”一节,捶钩之匠一生“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
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
”,是不知至知,不悟大道的“文化”神人,一生致力追求小成之技,彰显滑疑之耀,成为庄子笔下的“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之人。
冉求问于仲尼曰:
“未有天地,可知邪?
仲尼曰:
“可。
古犹今也。
冉求失问而退,明日复见曰:
“昔者吾问:
‘未有天地,可知乎?
’夫子曰:
‘可。
’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
敢问何谓也?
“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
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
无古无今,无始无终。
未有子而有孙,可乎?
冉求未对。
“已矣,末应矣!
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
死生有待邪?
皆有所一体。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
物物者非物。
物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
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
末尾两篇寓言再次演绎《大宗师》“天、人”之辨,阐明悟道之法。
本篇寓言仿《大宗师》的“女禹传道”一节。
“未有天地”即外天下,“古犹今也”即无古今,“无始无终”即入于不死不生。
“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重言变文于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皆有所一体”是点晴之言,悟道至言。
有对待则有我,有我则有主体我相对待的客体天地万物;
无对待则无我,无我则无物则万物为一体,而万物一体则“言无言”也。
天、人之辨一
至人以天道为真,以无知为知;
圣人以人道为“天”,以仁义为“知”。
圣人之“仁”,永不停止的传播仁爱之道,皆是因其独取相对待之一己之“是”。
颜渊问乎仲尼曰:
“回尝闻诸夫子曰:
‘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回敢问其游。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
安化安不化?
安与之相磨?
必与之莫多。
狶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
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齑也,而况今之人乎?
圣人处物,不伤物;
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
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之相将迎。
“山林欤!
皋壤欤!
与我无亲,使我欣欣然而乐欤!
乐未毕也,哀又继之。
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
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
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能能而不能所不能。
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
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
至言去言,至为去为。
齐知之所知,则浅矣。
本节继续演绎《大宗师》“女禹传道”,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
其名为撄宁。
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天、人之辨二
外化内不化:
“外化”即明了形体假借于大道,万物本为一体,天地与我共生。
“内不化”即悟得万物一体,人道所有“知”都生自相对待的文化成心,唯有致无是非,无知无欲,方能不被人道“仁义”所化,不受人道“是非”撄扰。
外不化内化:
“外不化”即固守文化成心,奉“仁义”伪道为神明甘为其役使,不知形体乃为大道所化育,只是假借于相对待的“人道”成心里。
“内化”即不明万物一体,常心被“仁义”伪道蒙蔽,甘愿受文化成心使役,被文化大知代言的“假君”、“圣人”惟命是从。
孔子岂会言说“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齑也”之语?
故本篇“庄孔错位”,正是作者“为恶无近刑”的有意“安时处顺”之为。
最后一句“齐知之所知,则浅矣”,点明庄学主旨“至知无知”而非“齐物”。
《齐物论》最为精彩的是全篇近3000言,除标题外不见一个“齐”字。
齐物论的核心不在“齐”亦不在“齐物”,而在“丧我”。
丧我亡知,是庄子内七篇的主旨,是悟道的不二法门。
老子同样再三重申同一主旨,“绝圣弃智”、“绝学无忧”、“无知无欲”等等。
把庄子的思想归结为齐物、老子的思想归结为无为,真是不知老庄也。
亲爱的道友你好,看完此文若想和作者联系探讨交流,欢迎关注新浪微博“道德经和庄子思想交流”,也可直接申请加入腾迅QQ群“道德经.庄子.道家群:
532008”。
《庄子.知北游》化腐朽为神奇
《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知北游》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庄子.知北游》白驹过隙
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庄子 一日 知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