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方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162942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9.23KB
预处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方案Word格式.docx
《预处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处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方案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开启细格栅闸门启闭机,按照细格栅使用说明书开启细格栅,同时开启螺旋输送机,并守机十分钟,检查机械设备有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机,绝不允许投入运行后,随即离开;
8、在池内水位达到工艺规定标高时,启动加药装置,根据设计的投加量,向反应池中投加PAC及PAM;
混凝池采用多格竖流式,增加了药剂反应时间及混合时间,可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9、混凝池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通过配水花墙进入到沉淀池,待泥位达到设计要求时开启桁车式刮泥机,进行排泥。
1.3、预处理系统停机
1、达到工艺要求或接受调度指令,应立即停机,关闭其闸门,停机后,应把使用设备擦洗干净,设备周围打扫干净;
2、冰冻季节停机后,应排除泵内积水,以免损坏零件;
3、备用泵应每星期用手旋转泵轴180°
,并注意轴承处油位标记,及时加油。
1.4、设备事故的处理
1、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应报告调度,并记录值班记录簿内;
2、由于电气原因引起停机时,应立即报告调度进行处理,不得自行修理电气设备,并记人值班记录簿内;
3、发现电动机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行,并报告调度,请示处理,并记人值班记录簿内;
4、闸门、格栅有异物阻塞时,应及时清除,当旋转格栅出现事故讯号时,应立即停机,报告值班调度请示处理,并记入值班记录簿内。
1.5、注意事项
1、检查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特别注意电流表是否超过电动机额定电流,电流过大,过小应立即停机检查;
2、水泵流量是否正常,检查出水管水流情况,根据水池水位变化,估计水泵运行时间,及时与调度联系;
3.、检查水泵填料压板是否发热,滴水是否正常,每班不得少于八次;
4、注意机组的响声,振动情况;
5、检查轴承电机温升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通知值班调度;
6、检查格栅及进水口是否堵塞,水位是否过低。
1.6、粗格栅池运行维护管理方案
1.6.1、运行管理
(1)格栅工作台数的确定
通过污水厂前部设置的流量计、水位计可得知进行污水厂的污水流量及渠内水深,再按设计推荐或运行操作规程设计的入流污水量与格栅工作的关系,确定投入运行的格栅数量。
也可通过最佳过栅流速的计算来确定格栅投入运行的台数。
(2)栅渣的清除
操作人员应摸索总结一天、一月或一年中什么时候栅渣量大,以利于提高操作效率。
此外,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格栅除污机的故障;
及时清运栅渣。
(3)定期检查渠道的沉砂情况
由于污水流速的减慢,或渠道内粗糙度的加大,格栅前后渠道内可能会积砂,应定期检查清理积砂,或修复渠道。
(4)做好运行测量与记录
应测定每日栅渣量的重量或容量,并通过栅渣量的变化判断格栅是否正常运行。
1.6.2、安全操作
(1)除污机开启前,应检查机电设备是否具备开机条件;
(2)检修除污机或人工清捞栅渣时,应注意安全,并有有效的监护。
1.6.3、维护保养
(1)发现除污机的链条有断裂现象等,应立即更换;
(2)格栅间应保持清洁。
1.6.4、技术指标
污水通过栅筛的前后水位差宜小于0.3m。
1.7、进水泵房运行维护管理方案
1.7.1、运行管理
(1)泵组的运行调度
污水厂的污水进入泵房前一般不设调节池,为保证抽升量与来水量一致,泵组的运行调度应注意以下几条:
1)尽量利用大小泵的组合来满足水量,而不是靠阀门来调节,以减少管路水头损失,节能降耗;
2)保持集水池的高水位,可降低提升扬程;
3)水泵的开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
4)各台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匀。
(2)注意各种仪表指针的变化
例如:
真空表、压力表、电流表、轴承温度表、油位表的变化。
若指针发生偏位或跳动,应查明原因,及时解决。
(3)集水池的维护
因为污水流速减慢,泥砂可能沉到集水池池底,因此集水池应每年至少清洗一次。
定期清洗时,应注意人身安全。
清池前,应首先强制排风,达到安全部门规定的要求后,人方可下池工作。
下池后仍应保持一定的通风量。
每个操作人员在池下工作时间不可超过30min。
(4)做好运行记录
每班应记录的内容有:
主要仪表的显示值,各时段水泵投运的台号,异常情况及其处理结果。
1.7.2、安全操作
(1)水泵启动和运行时,操作人员不得接触转动部位;
(2)当泵房突然断电或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时,应打开事故排放口闸阀,将进水口处闸阀全部关闭,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不得擅自接通电源或修理设备;
(3)清洗泵房集水池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事先制定操作程序,并应符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操作人员在水泵开启至运行稳定后,方可离开;
(5)严禁频繁启动水泵;
(6)水泵运行中发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机:
1)水泵发生断轴故障;
2)突然发生异常声响;
3)轴承温度过高;
4)压力表、电流表的显示值过低或过高;
5)机房管线、闸阀发生大量漏水;
6)电机发生严重故障。
1.7.3、维护保养
(1)至少半年检查、调整、更换水泵进出水闸阀填料一次;
(2)定期检修集水池水标尺或液位计及其转换装置;
(3)备用泵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试运转;
环境温度低于0℃时,必须放掉泵壳内的存水。
1.7.4、技术指标
集水池的水位合格率应达到100%。
1.8、细格栅池作运行维护管理方案
1.8.1、运行管理
1.8.2、安全操作
1.8.3、维护保养
1.9、混凝沉淀池运行维护管理方案
1.9.1、运行管理
(1)观察并记录反应池矾花生长情况,并将之与以往记录资料比较,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
反应池末端矾花颗粒细小,水体浑浊。
且不易沉淀,则说明混凝剂投药是不够。
若反应池末端矾花颗粒较大但很松散,沉淀池出水异常清澈,但是出水中还夹带大量矾花,这说明混凝剂投药量过大,使矾花颗粒异常长大,但不密实,不易沉淀。
本项目初沉池是去除TP的重要构筑物,要根据矾花记录和出水水质情况,准确调节投加PAC的量。
(2)运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入流污水水质的检验,并定期进行烧杯搅拌试验,通过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种类,改变混凝剂投药量,改变混合过程的搅拌强度等,来确定最佳混凝条件;
当水量或水中SS浓度发生变化时,应适当调整混凝剂投药量;
当入流污水水温或pH值发生变化,可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来提高混凝效果;
当入水中有机性胶体颗粒含量变化,亦应及时调整混凝剂或助凝剂。
(3)定期清除反应池内的积泥,避免反应区容积减少,池内流速增加使时间缩短,导致混凝效果下降,可以通过机械排泥或每年清池实现;
(4)反应池末端和沉淀池进水配水墙之间大量积泥,会堵塞部分配水孔口,使孔口流速过大,打碎矾花,沉淀困难,此时应停止运行清除积泥;
(5)沉淀池合理确定刮泥周期的长短,避免沉积污泥停留时间过长造成浮泥,或刮泥过于频繁或刮泥过快扰动已沉下的污泥;
(6)注意观察各池的出水量及出水堰出流是否均匀,注意观察堰口是否被浮渣封堵,并及时调整修复;
(7)应经常观察混合、反应排泥或投药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维护,发生故障则及时更换报修;
(8)定期清洗加药设备,保持清洁卫生;
定期清扫池壁,防止藻类滋生;
(9)定期标定加药计量设施,必要时应予以更换,以保证计量准确;
(10)加强对库存药剂的检查,防止药变质失效,对PAC尤其应注意,用药应贯彻“先存后用”的原则;
(11)配药时要严格执行卫生安全制度,必须带胶皮手套以及其他劳动保护措施;
(12)排泥管道至少每月冲洗一次,防止泥沙、油脂等在管道内尤其是阀门处造成淤塞,冬季还应增加冲洗次数,每年一次将初沉池排空,进行彻底清理检查;
(13)按规定对初沉池的常规监测项目进行及时分析化验,尤其是TP、SS等重要项目及时比较,确定TP、SS去除率是否正常,如果下降应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
(14)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
1.9.2、安全操作规程
(1)根据工艺要求及运转情况,启闭加药系统及初沉池的出水闸门;
(2)根据工艺要求每班排泥,根据泥量决定排泥次数,每次排泥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所排泥的含水率不能大于97%;
(3)经常检查各管道是否有冒漏现象,各闸门至少要半个月加油一次,以防锈蚀;
(4)清捞浮渣、清扫堰口时,应采取安全及监护措施;
清捞沉淀池的浮渣和清扫沉淀池堰口的污物时,应穿上救生衣或备好救生圈,有专人负责监护,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与排泥管道联接的闸门井、廊道等,应保持良好通风;
与排泥管道相联接的地方有沼气及有害气体释放,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措施,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进入时,就会被有害气体伤害;
(6)刮泥机在运行时,不得多人同时上刮泥机。
当有多人同时上到刮泥机走道时,造成超载,使刮泥机不能正常运转。
1.9.3、维护保养
(1)应定期检修刮泥机电刷、橡胶板等易损件;
刮泥机的电刷、橡胶板等磨损件,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确定更换周期;
(2)应每年对沉淀池进行检修;
(3)应定期检修行走机构、电器设备,并测试其各项技术性能;
保证刮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定期检修其他电器设备,使其接触牢固,安全可靠,绝缘良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处理 系统 运行 维护 管理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