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棉花的害虫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159222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99KB
危害棉花的害虫Word格式.docx
《危害棉花的害虫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害棉花的害虫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前翅青灰色、灰褐色或赤褐色,线、纹均黑褐色,不甚清晰;
肾纹前方有黑褐纹;
后翅灰白色,端区有一黑褐色宽带,其外缘有二相连的白斑。
幼虫体色变化较多,有绿、黄、淡红等,体表有褐色和灰色的尖刺;
腹面有黑色或黑褐色小刺;
蛹自绿变褐。
卵呈半球形,顶部稍隆起,纵棱间或有分支。
[编辑本段]生物学特征
发生的代数因年份因地区而异。
在山东省莱州市每年发生4代,九月下旬成长幼虫陆续下树入土,在苗木附近或杂草下5cm—10cm深的土中化蛹越冬。
翌春气温回升15℃以上时开始羽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出现第一代在6月中下旬,第二代在7月中下旬,第三代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尚有棉铃虫出现。
成虫有趋光性,羽化后即在夜间闪配产卵,卵散产,较分散。
一头雌蛾一生可产卵500粒~1000粒,最高可达2700粒。
卵多产在叶背面,也有产在正面、顶芯、叶柄、嫩茎上或农作的、杂草等其它植物上。
幼虫孵化后有取食卵壳习性,初孵幼虫有群集限食习性,二三头、三五头在叶片正面或背面,头向叶缘排列、自叶缘向内取食,结果叶片被吃光,只剩主脉和叶柄,或成网状枯萎,造成干叶。
1龄~2龄幼虫沿柄下行至银杏苗顶芽处自一侧蛀食或沿顶芽处下蛀入嫩枝,造成顶梢或顶部簇生叶死亡,危害十分严重。
3龄前的幼虫食量较少,较集中,随着幼虫生长而逐渐分散,进入4龄食量大增,可食光叶片,只剩叶柄。
幼虫7月~8月份为害最盛。
棉铃虫有转移危害的习性,一只幼虫可危害多株苗木。
各龄幼虫均有食掉蜕下旧皮留头壳的习性,给鉴别虫龄造成一定困难,虫龄不整齐。
早晨露水干后至9时前,幼虫常在叶面静伏,触动苗木即会摇落地面,是人工捕捉的好时机。
棉铃虫以蛹在地下约5cm~10cm深处越冬,可结合冬季松土追肥将部分虫蛹翻至地面,死外电或为天敌所食。
棉铃虫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70%~90%。
第二代、第三代然害最为严重,根据我所1997年7月下旬至8月份的多次调查,严重地片虫口密度达98头/百叶,虫株率60~70%,个别地片达100%,受害叶片达1/3以上,影响叶产量20%,质量下隆至少1个等级,苗木生长量影响很大,估测经济损失每亩300元左右。
棉铃虫天敌很多,有寄生性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等,捕食性天敌乌雀类,及一些细菌、真菌、病毒等可对棉铃虫的卵和幼虫起到抑制作用。
[编辑本段]物种进化形态特征
成虫:
成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18毫米,翅展30~38毫米,灰褐色。
前翅具褐色环纹及肾形纹,肾缢前方的前缘脉上有二褐纹,肾纹外侧为褐色宽横带,端区各脉间有黑点,后翅黄白色或淡褐色,端区褐色或黑色。
蛹形态特征
蛹长17~21毫米,黄褐色,腹部第五节的背面和腹面有7~8排半圆形刻点,臀棘钩刺2根。
幼虫:
幼虫形态特征
老熟幼虫体长30~4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由淡绿、淡红至黑褐色,头部黄褐色,背线、亚背线和气门上线呈深色纵线,气门白色,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
两根前胸侧毛边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
体表布满小刺,其底部较大。
卵形态特征
卵约0.5毫米,半球形,乳白色,具纵横网格。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成虫白天隐藏在叶背等处,黄昏开始活动,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于棉株上部。
幼虫5~6龄。
初龄幼虫取食嫩叶,其后为害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蕾、铃,在内取食,并能转移为害。
受害幼蕾苞叶张开、脱落,被蛀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
老熟幼虫吐丝下垂,多数入土作土室化蛹,以蛹越冬。
已知有赤眼蜂、姬蜂、寄蝇等寄生性天敌和草蛉、黄蜂、猎蝽等捕食性天敌。
除用化学方法防治外,还可进行树枝诱杀、建立玉米诱集带诱杀等。
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棉区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棉区年发生4-5代,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
第1代主要在麦田危害,第2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顶尖,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铃,造成受害的蕾、花、铃大量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
第4、5代幼虫除危害棉花外,有时还会成为玉米、花生、豆类、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虫。
幼虫有转株危害的习性,转移时间多在夜间和清晨,这时施药易接触到虫体,防治效果最好。
另外土壤浸水能造成蛹大量死亡。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棉铃虫在华南地区每年发生6代,以蛹在寄主根际附近土中越冬。
翌年春季陆续羽化并产卵。
第1代多在番茄、豌豆等作物上为害。
第2代以后在田间有世代重叠现象。
成虫白天栖息在叶背或荫蔽处,黄昏开始活动,吸取植物花蜜作补充营养,飞翔力强,有趋光性,产卵时有强烈的趋嫩性。
卵散产在寄主嫩叶、果柄等处,每雌一般产卵900多粒,最多可达5000余粒。
初孵幼虫当天栖息在叶背不食不动,第2天转移到生长点,但为害还不明显,第3天变为2龄,开始蛀食花朵、嫩枝、嫩蕾、果实,可转株为害,每幼虫可钻蛀3~5个果实。
4龄以后是暴食阶段。
老熟幼虫入土5~15厘米深处作土室化蛹。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分布于南纬50度与北纬50度之间。
中国各棉区均有分布,在华北、新疆、云南等棉区为害较重。
[编辑本段]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耕作栽培制度对棉铃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作物布局的变化,使棉铃虫得以在不同作物间辗转取食危害,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扩展。
此外,由于营养水平的差异使棉铃虫发育进度不一致,田间种群世代参差不齐、交叉重叠,危害历期延长。
栽培管理水平提高及栽培制度、耕作制度改变的影响地膜植棉的种植方式,使棉田棉花的生育期普遍提前,为一代棉铃虫发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玉米、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引诱棉铃虫大量危害,在玉米和番茄上繁殖后再回迁到棉田,使二代棉铃虫在棉田的防治压力剧增。
随着膜下滴灌以及高密度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垦区秋耕冬灌面积减少,茬灌和干播湿出面积加大,导致棉铃虫羽化率高,越冬基数逐年增多,极易爆发成灾。
气候因素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
秋季和春季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棉铃虫的越冬基数和存活率。
9~10月温度偏高,气温下降慢,次年春季气温稳定回升,棉铃虫的越冬基数大、成活率高,易造成棉铃虫的大发生。
冬季气候变暖,有利于棉铃虫的越冬。
棉铃虫种群的自然控制
在我区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赤眼蜂、姬蜂、寄生蝇等;
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蜘蛛、草蛉、瓢虫、螳螂、鸟类等。
棉田施药过多或选用农药不当,杀伤了大量天敌,失去了天敌对棉铃虫种群的自然控制,是棉铃虫成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编辑本段]综合防治措施及防治办法
防治策略
强化农业防治措施,压低越冬基数坚持系统调查和监测,控制一代发生量;
保护利用天敌,科学合理用药,控制二、三代密度。
农业技术措施
秋耕冬灌,压低越冬虫口基数。
秋季棉铃虫危害重的棉花、玉米、番茄等农田,进行秋耕冬灌和破除田埂,破坏越冬场所,提高越冬死亡率,减少第一代发生量。
优化作物布局,避免邻作棉铃虫的迁移和繁殖在棉田田边、渠埂点种玉米诱集带,选用早熟玉米品种,每667平方米2200株左右。
利用棉铃虫成虫喜欢在玉米喇叭口栖息和产卵的习性,每天清晨专人抽打心叶,消灭成虫,减少虫源。
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天敌,有利于棉田生态的改善。
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控制棉田后期灌水,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棉花徒长,可降低棉铃虫危害。
在棉铃虫成虫产卵期使用2%过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施,既有叶面施肥的功效,又可降低棉铃虫在棉田的产卵量。
适时打顶整枝,并将枝叶带出田外销毁,可将棉铃虫卵和幼虫消灭,压低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量。
诱杀棉铃虫
利用棉铃虫成虫对杨树叶挥发物具有趋性和白天在杨枝把内隐藏的特点,在成虫羽化、产卵时,在棉田摆放杨枝把诱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每667平方米放6~8把,日出前捉蛾捏死。
高压汞灯及频振式杀虫灯诱蛾具有诱杀棉铃虫数量大,对天敌杀伤小的特点,宜在棉铃虫重发区和羽化高峰期使用。
防治方法
当棉田棉铃虫百株虫率一代为5~10头、二代为15~20头、三代25头时可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以挑治为主,严禁盲目全面施药。
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到幼虫二龄前,施药效果最好。
二代卵多在顶部嫩叶上,宜采用滴心挑治或仅喷棉株顶部,三、四代卵较分散,可喷棉株四周。
棉铃虫的防治应以生物性农药或对天敌杀伤小的农药为主。
棉铃虫发生较重地块,在产卵盛期或孵化盛期至三龄幼虫前,局部喷洒拉维因、卡死克、赛丹、BT制剂等防治。
关键是抓住防治时期。
防治试验
试验地点:
莱州市明波银杏研究所苗圃(莱州市店子镇东尹家村北)。
试验方法:
三种处理,四种农药。
三种处理为800倍、1000倍、1500倍液;
四种农药,分别取两种混用,共试株数分别435(17.4m2)对照数相同,在幼虫危害期喷雾防治作对照观察。
试验材料:
80%敌敌畏乳油。
40%氧化乐果,5%高效顺反式氯氰菊酯乳油。
25%强杀净乳油。
试验原理:
DDV乳剂可胃毒、触杀作用,氧化乐果有内吸作用。
二者结合可提高药效;
5%高效反式氯氰菊酯乳油具有强烈的胃毒、触杀、拒食作用,25%强杀净乳油具有内吸、触杀、胃毒作用,二者皆为近年成面世的新农药。
棉铃虫对于以前常用农药的抗药性极强,而且虫龄混杂,发育不整齐。
根据虫生物学特性及四种农药性能,分别采取两种混用以提高药效。
试验结果:
供试苗圃分别为一小畦17.4m2,约435株,供试虫数包括捉到供试虫并对虫龄作了人为调整.7月11日、22日用药对蓟马、红蜘蛛杀灭效果良好。
8月17日、18日两次用药对粘虫、午毒蛾、蓟马等杀灭效果良好。
1500倍液试用于农作物刹虫效果良好。
邓蔬菜害虫如菜青虫、钻心虫等效果理想。
[编辑本段]物种价值
研究价值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植物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可以有效、特异地抑制昆虫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害虫的生长。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并被该杂志列为该期突出亮点论文之一。
RNA干扰是一种新发现的基因调控机制。
该研究组以棉花和棉铃虫为研究对象。
因为棉花中有一种主要毒素叫棉酚,它对大多数生物体有毒性。
但棉铃虫对它有抗性,它以棉花为食物,为自己提供养料。
研究组首先分离了棉铃虫参与棉酚解毒的基因———P450,用双链RNA的转基因植物喂食后,棉铃虫P450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对棉酚的耐受性大大减弱。
再用含有棉酚的棉花叶子喂食,使这些棉铃虫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药用价值
NPV率先实现突破
棉铃虫病毒又称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棉铃虫专一性的病原微生物。
棉铃虫NPV生物农药防治效果好、药效持久,对其他生物无任何毒副作用,是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生产的昆虫杀虫剂产品,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登记注册的昆虫病毒生物农药。
但长期以来,棉铃虫NPV必须通过&
#8220;
活体&
#8221;
生产,多项核心技术没有得到根本突破,导致生产规模小、产品生产成本高,难以实现产业化。
从200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同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协同攻关,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棉铃虫群养技术,使饲养规模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数十倍;
通过采用独特的病毒分离纯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原药中的病毒含量。
一举突破了严重制约该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促进世界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研发成功的新型超高含量昆虫病毒杀虫剂,每克原药中病毒含量高达5000亿个病毒粒子,超过同类产品20多倍,是目前国际上已知的含量最高的病毒杀虫剂产品,每亩棉田只需2~3克即能控制害虫。
棉铃虫病毒生物农药2005年起在我国新疆棉区连续示范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兵团农一师、农五师、农七师、农八师的十多个团场,总体防效均在80%左右。
使用棉铃虫NPV生物农药的地块,天敌数量明显多于使用化学农药的地块,很好地控制了后期棉蚜的危害,每年减少用药次数2次以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2006年到2007年,累计推广应用200万亩次。
[编辑本段]棉铃虫室内饲养技术的改进
在传统人工饲料饲养技术的基础上,对棉铃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饲养器材和操作方法进行了简化和改进。
将产于纱布上的卵经消毒晾干后,直接放于塑料保鲜袋中孵化。
初孵幼虫用毛笔移入特制的带盖10孔饲养盒,每孔1头,孔径和高度为2.5cm&
#215;
1.8cm,接虫前每孔加人工饲料4~5g,接虫后加盖,直至化蛹。
幼虫化蛹后用培养皿收集,直接放于成虫饲养笼中,任其羽化、交配和产卵。
采用这一改进饲养技术,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等均有显著提高,棉铃虫的病害明显减少,同时节约饲养成本约50%。
[编辑本段]常见疾病
1995-1997年在河北省邯郸、衡水、保定3个市对1-4代棉铃虫幼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能够抑制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动及导致疾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病原菌种类有病毒,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
细菌为苏云金杆菌;
真菌有绿僵菌和白僵菌。
因感病致死的棉铃虫视年度、世代不同而差异显著,平均死亡率为21.1%,高的可达57.1%。
研究还表明:
棉铃虫疾病的发生及流行与宿主种群、病原菌种群及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编辑本段]其它
棉铃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碰到一起会互相争斗,直到一方被另一方吃掉。
中科院动物所秦启联博士领导的研究组,通过改进人工饲料,增加适口性,改善饲养条件等措施,终于让棉铃虫&
们&
可以和平共处了。
昆虫病毒属于微生物,要通过生物学的方法,用病毒感染活体的昆虫进行增殖。
首先要在厂房内大量培养活体昆虫,待其长到适当大小,再使之感染病毒病。
然后收集死亡虫体。
经过分离纯化,获得昆虫病毒,再加工成病毒杀虫剂。
过去棉铃虫不能群养使得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新技术使病毒杀虫剂的生产规模和效率提高十多倍。
按目前年产两吨、每克含5000亿个病毒单位的生产规模,可以供给无公害防治1000万亩次的农田,减少500—1000吨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棉铃虫群养技术的突破对生物农药的生产意义重大,解决了限制棉铃虫病毒杀虫剂产业化生产的瓶颈问题。
昆虫病毒杀虫剂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农药。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害虫不产生抗性。
在田间造成害虫世代之间病毒病的大面积流行,属典型的绿色环保型农药。
此外,研究人员还获得高含量的棉铃虫病毒原药。
病毒杀虫剂生产工艺中要把病毒从死亡的虫尸中提取出来,常规方法仅可获得每克200亿病毒单位左右的产品;
科研人员采用独特的提取工艺,使产品纯度大幅度提高,病毒含量高达每克5000亿病毒单位。
1克这样的原药可以加工成防治5亩农田害虫的病毒杀虫剂。
应用该项成果而生产的生物农药,于年初获国家发改委生产许可证
一般盲蝽科的主要棉花危害种就几种,XX百科资料自己找,我举例几种,防治方法之类自己查找。
苜蓿盲蝽分布东北、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和湖南的北部。
属偏北方种类。
寄主同绿盲蝽。
识别特征履于半翅目土蝽科。
成虫:
体长7.5毫米,黄褐色,触角比身体略长,前胸背板后缘有2个黑色圆点,小盾片上有&
II&
形黑纹。
胫节刺着生处具黑色小点。
卵:
淡黄色,长1.3毫米,卵盖平坦,黄褐色,边上有一指状突起,若虫:
5龄若虫黄绿色,复眼紫色,触角黄色,翅芽超过腹部第3节。
病原及发病现状北京和新疆1年3代,山西、陕西、河南3-4代,以4代为,南京4-5代。
以卵在草枯茎组织内越冬。
越冬卵4月上旬孵出第1代若虫,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羽化。
第2代若虫6月上旬出现,成虫6月下旬开始羽化,第3代若虫7月下旬孵出,若虫于10月中旬全部结束,第3代成虫8月中、下旬羽化,9月中旬成虫在越冬寄主上产卵越冬。
多在夜间产卵,用喙先先适当部位后,每刺1小孔,产卵1粒于其中,卵垂直或略斜插入组织内,卵盖微露,似一小钉,产卵处组织以后逐渐裂开,一排排卵略显露出来,夏季第1、2代成虫产卵,多在植株上部,秋季第3代成虫则常产在茎秆下部近根的地方。
1-3代雌虫产卵量,以第1代最多,为78.5-199.8粒,第3代产卵量最小,仅20.2-43.7粒
防治办法同绿盲蝽
绿盲蝽学名Lygocorislucor&
#956;
m(Meyer一Dur.)异名lyguslucor&
mMeyer一Dur该虫原用属名Lugus,经郑乐订先生订正为Lygocoris,属半翅目,盲蝽科。
别名花叶虫、小臭虫等。
几遍全国各棉区。
是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害棉花的多种熔象的优势种。
三点盲蝽成虫:
体长7毫米左右,触角与身体等长。
黄褐色。
前胸背板后缘有一黑色横纹,前缘有二黑斑,小盾片与两个楔片呈现明显的三个黄绿色三角形斑,卵:
长约1.2毫米,卵盖上有杆形丝状体。
幼虫:
5龄幼虫全体为黄绿色,密被黑色细毛,翅芽末端黑色,达腹部第四节,腺囊口横圆形,前缘黑色,后缘稍淡。
牧草盲蝽成虫:
体长5.5-6毫米,触角比身体短。
黄绿色。
前胸背板有桔皮状刻点,侧缘黑色,后缘有二黑纹,中部有4条纵纹,小盾片黄色。
中央黑褐色下陷。
长约1.1毫米,卵盖边缘有一向内弯曲柄状物,卵盖中央稍下陷。
初孵幼虫黄绿色,5龄幼虫绿色,在前胸背板中央两侧及第三、四腹节间,各有一个圆形黑斑。
中黑盲蝽成虫:
体长,6-7毫米,触角比身体长,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二稍小黑圆点,小盾片与爪片的大部分褐色。
长约1.2毫米,卵盖有黑斑,边上有一个丝状附属物向内弯曲。
全身绿色,5龄时深绿色,眼紫色、腹部中央色深。
盲椿象在全国绝大部分棉区均有分布,在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是危害棉花的多种蝽象中的优势种。
成虫和若虫均能在棉株的顶芽、嫩叶、花蕾或幼铃上刺吸液。
幼芽被害后,形成仅剩两片肥厚子叶;
叶片被害后形成有大量破孔、皱缩不平的&
破叶疯&
;
腋芽或生长点受害后布满黑点,可僵化脱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5毫米,宽2.2毫米,全身绿色,头三角形,黄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有许多黑色小刻点,翅的革质部分绿色,膜质部分半透明,暗灰色。
发生特征:
在黄河流域棉区每年发生3-5代,以卵在苜蓿、蚕豆、石榴、苹果等枯枝、残茬中以及棉花的枯枝和铃壳内越冬。
4月上中旬孵化,下旬羽化。
6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为害盛期。
成虫有趋光性,生长茂密的棉田产卵多。
喜欢高温、多雨高湿,25-30℃的气温和相对湿度80%以上,适合卵孵化及繁殖为害。
靠近苜蓿地或绿肥田间或田间杂草多的棉田发生为害重。
防治方法:
首先应在9月份彻底清除园中和园边的寄主杂草如藜、反枝苋、艾蒿、泥胡菜等等,减少最末一代的发生量,从而减少园中的着卵量。
其次应在若虫开始为害后,马上喷施一遍杀虫剂进行防治。
可使用20%博打乳油15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20%通博乳油15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欣惠康可湿粉剂4000倍液,3%啶虫脒微乳剂1500倍液或20%都定乳油1500倍液等。
喷药时,不仅要喷匀整个树体,并且根颈处周围的地面也应喷到。
棉花蒙古灰象甲
学名XylinophorusmongolicusFaust属鞘翅目,象甲科。
别名象鼻虫、放牛小、灰老道、蒙古土象。
分布在东北、华北、江苏、内蒙古、西北等地。
寄主除为害棉、麻、谷子外,还为害君达菜、甜菜、瓜类、玉米、花生、大豆、向日葵、高粱、烟草、果树幼苗等。
为害特点成虫取食棉花等刚出土幼苗的子叶、嫩芽、心叶,常群集为害,严重的可把叶片吃光,咬断茎顶造成缺苗断垄或把叶片食成半圆形或圆形缺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4—6.0mm,宽2.3—3.1mm,卵圆形,体灰色,密被灰黑褐色鳞片,鳞片在前胸形成相间的3条褐色、2条白色纵带,内肩和翅面上具白斑,头部呈光亮的铜色,鞘翅上生l0纵列刻点。
头喙短扁,中间细,触角红褐色膝状,棒状部长卵形,末端尖,前胸长大于宽,后缘有边,两侧圆鼓,鞘翅明显宽于前胸。
卵长0.9mm;
宽0.5mm,长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24小时后变为暗黑色;
幼虫体长6—9mm,体乳白色,无足;
裸蛹长5.5mm,乳黄色,复眼灰色。
生活习性内蒙古、东北、华北2年1代,黄海地区1—1.5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
翌春均温近10℃时,开始出土,成虫白天活动,以l0时前后和16时前后活动最盛,受惊扰假死落地;
夜晚和阴雨天很少活动,多潜伏在枝叶间和作物根际土缝中。
棉花、烟草及桑树、茶树的苗和幼树受害较重,影响生育,5—6月为害最重。
成虫经一段时间取食后,开始交尾产卵。
一般5月开始产卵,多成块产于表土中。
产卵期约40余天,每雌可产卵200余粒,卵期11—19天。
8月以后成虫绝迹。
5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幼虫生活于土中,为害植物地下部组织,至9月末筑土室于内越冬。
翌春继续活动为害,至6月中旬开始老熟,筑土室于内化蛹。
7月上旬开始羽化,不出土即在蛹室内越冬,第3年4月出土,2年发生1代。
此虫常与大灰象甲混生。
防治方法
(1)在受害重的田块四周挖封销沟,沟宽、深各40cm,内放新鲜或腐败的杂草诱集成虫集中杀死。
(2)在成虫出土为害期喷洒或浇灌50%马拉硫磷乳油l000倍液或35%顺丰2号乳油1000倍液、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酪乳油、50%辛&
#183;
氰乳油2000—3000倍液。
此外也可于4—5月成虫出土盛期喷撒1.5%甲基1605粉剂毒杀成虫,每667m2用药2—3kg。
一、棉花花蕾期常见病害
枯萎病:
枯萎病又称半边黄和萎蔫病,表现为叶片皱缩、增厚,叶色深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有时与其它症状同时出现。
枯萎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及粪肥中越冬,土温达到20摄氏度,染病棉株开始表现症状,25~30摄氏度,进入发病高峰,30摄氏度以上病情受抑制。
黄萎病:
黄萎病一般在4~6片真叶期开始发病,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叶色失绿变浅,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病叶出现掌状斑驳,叶边向下卷曲,当夏季暴雨来临后,棉株会突然萎垂,叶片大量脱落。
二、棉花花蕾期常见虫害
棉铃虫:
棉铃虫,又叫钻心虫和棉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
由于棉铃虫食性杂、繁殖快、危害重、防治难,是棉花重大毁灭性害虫之一,也是棉农们最头疼的害虫。
棉铃虫幼虫对棉花的危害最大,棉花苗期生长时,真叶初现,如果被幼虫损害,生长点就会干枯,不再长出新芽,只留下两片肥大子叶,棉农称为&
公棉花&
或&
无头棉&
幼蕾也是棉铃虫危害的对象,被害后呈现黑斑,花瓣不能正常开放,严重时枯黄脱落。
盲椿象:
棉盲椿象属半翅目、盲蝽科。
主要有绿盲蝽、棕黑盲蝽两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害 棉花 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