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158256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53KB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清之际,正是有顾炎武这样的进步思想家,中国传统儒学才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那你知道这一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思想家吗?
他们又有哪些进步的思想呢?
【推进新课】
一、李贽(zhì
)的离经叛道:
1、出现背景
(1)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引发明末农民起义,明朝统治被推翻;
清军入关后,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强烈反抗。
(2)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人们要求冲破理学束缚,追求个性,发展经济,社会上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nì
ng当道。
(4)明代晚期,科举制度使思想界因循守旧。
理学家和尊奉礼教的士大夫们鼓吹中“存天理,灭人欲”,具有虚伪性。
2、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1)生活经历:
李贽的生活经历概括为三步:
年少时的求学经历,中年时的做官经历,晚年的入狱迫害致死经历。
(2)性格特征:
离经叛道、自称异端
3、思想主张:
(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李贽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迷信。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理论。
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
他还认为,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的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和孔孟之徒“记忆师说”的残缺笔记而已,根本不是什么至尊理论。
同时他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2)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挑战“天理”学说。
针对正统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他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对正统思想提出了挑战。
强调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动去谈仁义道德,主张人应该享受正当的私欲。
【合作探究】1:
李贽认为私心是人类的天性。
他说:
“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若无私,则无心矣。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李贽的这一认识?
李贽在这里强调的是坚持和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同时,主张承认个性的意见,也是有意义的。
李贽所说“私”和“心”的关系,实际上也肯定了思想的独立性。
【合作探究】2:
【学思之窗】李贽写的这封信,说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明清之际,程朱理学使得儒学日益僵化,人们只能按照程朱理学对儒家解释做学问甚至生活,任何不同的意见都会遭到社会的不容甚至道德的谴责。
于是,读书人只能按照程朱理学的解释学习儒家经典,以谋取官职。
读书人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社会风气虚伪,官场环境污浊。
4、评价:
反封建思想先驱反映时代要求民主色彩
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带有民主色彩。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生平介绍:
抗清、著书
2、思想主张:
(1)批判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3、评价: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生平简介:
弃科举,探救国
(1)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思想主要特色)
“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
“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
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指导学生阅读D17思维启迪3,了解经世致用思想产生的原因)
(2)他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
他重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关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
学术上,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
他到过许多州县.进行实地考察,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合作探究】3:
经世致用思潮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实地考察。
(2)爱国“经世”的优良传统、务实革新的精神和求真求是的学风,对于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要以天下为已任,关心国家、民族的兴亡和人民大众的疾苦,要学用一致、经世济民,发扬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的求实精神,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
(4)在学习问题上不能只停留在定计划、下决心,要拿出实际行动,要注意把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
3、代表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
4、影响:
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合作探究】4:
阅读下列材: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
材料二: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得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位思想家?
黄宗羲、顾炎武
(2)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思想主张是什么?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3)近代学者根据材料二归纳出的用于自勉的警句是什么?
你觉得当前我们应该如何实践这句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勤奋学习,忠心报国;
以天下为已任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的孜孜追求,当今社会更需要这种意识。
学生时代的实践主要在于搞好学习,以便提高未来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生平介绍:
2.思想主张:
(1)唯物论: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王夫之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思想。
他认为: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
又说:
“气者,理之依也”,这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
王夫之还研究了认识论反映论的一系列问题。
他认为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而认识则来源于实践—“纾”(这里的“纾”,指的是个人的实践)。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2)认识论:
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3)辨证法: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却是相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
王夫之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合作探究】5:
比较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思想的异同?
共同的观点:
(1)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2)学术思想上:
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
不同的思想:
(1)黄宗羲:
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3)王夫之:
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合作探究】6:
试述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评价?
具有比较鲜明时代特色、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合作探究】7:
为什么说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1)批判:
①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②经济上: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
③思想上: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2)继承:
①主张和谐发展②敢于探索,强调力行
【合作探究】8: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课后小结
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二】
教学准备
1、知识与能力
分析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社会背景;
知道明清时期四位有代表性的进步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四位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2、过程与方法
材料分析法;
问题探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明清时期四位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
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
教学工具
幻灯片。
图片。
1、导入新课:
师:
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个人物----王夫之。
ppt展示:
王夫之,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湖南衡阳人。
因晚年隐居衡山石船山麓,世称船山先生,谭嗣同曾评价他说:
“五百年来学者,其通天人故意者,船山一人而已”。
说到这,我想问同学们,谭嗣同为什么对王夫之有如此高的评价?
与他同时代的思想家还有那几位?
他们的思想有什么影响?
接下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第16页,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放ppt、板书)
2、新课内容:
请同学们看到这个标题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明清时期具有
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要分析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呀?
首先是政治,再是它的经济、思想和文化状况。
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从这几个方面结合我们必修一、必修二的内容来分析一下明清时期它的时代特征是怎样的。
(板书)
生:
………
政治上:
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封建统治日益腐败,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
(如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明成祖朱棣设内阁,进一步加强皇权。
到清朝时,雍正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使皇权达到了顶峰。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封建制度正在日趋没落,统治者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因此才要通过种种措施来加强自己的权力。
)经济上: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如丝织业的手工工场当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阶级:
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在阶级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一个阶级市民阶级开始日益强大起来,他们要求发展商品经济,而当时重农抑商的封建传统观念严重束缚了他们,因此他们极力要求反对封建束缚。
)
思想上:
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
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致使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儒学的正统及绝对权威作出了批判,进而出现了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接下来,但是他们批判并不是对儒学切底的批判否定,而是批判得继承,再加之由于这一时期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为思想界注入新的生机。
因此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我们具体地来看一下这些思想家们。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李贽(放ppt:
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
中年后做过20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晚年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
75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入狱,在狱中自刎而死。
(在狱中的时候趁狱卒不注意,将狱卒给他剃发的剃刀拿过来自刎而亡)著有《焚书》《藏书》等。
(他认为这些书一出世就会遭到焚毁,因此称为焚书,藏书的命名是因为他认为这本书与现世是不相入的,只能藏之于后世))(板书)
李贽正是由于他做了20多年小官的经历,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而自己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因此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接下来我们通材料来看一下,他的离经叛道表现在哪些方面。
(展示ppt: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
——《续焚书o答邓石阳》)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三段材料,它反映了李贽的哪些主张。
上天生一个人,都有他的用处,不一定非得从孔子那儿学东西。
如果每一个人都因为学了孔子的东西才叫人的话,那么孔子之前的人岂不都不是人了吗?
材料二:
夏商周三代,是古人所谓的“圣明时代”,所以李贽也认为没什么可评论的,即他同意前人的观点。
承认前三代“圣明”。
后三代,即“汉唐宋”,“中间”指从汉到宋这期间。
从汉朝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取得了统治地位,孔子也被神化,孔子的观点再也没人敢于批驳。
所以李贽认为这期间的人“无是非”(即不敢对孔子学说发表“对”和“错”的看法。
)这期间的人并不是没有说过什么东西对,什么东西错,只是他们的观点不是发自他们本心,而是以孔子的观点为判断标准,所以说他们没有判断“对”和“错”的能力了。
可见李贽对后三代是持否定态度的。
认为后三代的人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迷信孔子。
从这两个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李贽他是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了挑战,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
我们接着看材料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贽争锋相对地批判了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这里出现了一个“道学家”,请同学看到教材的注解,它是指儒学家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在这里,它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这是李贽的思想主张,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首先
,我们来看一下黄宗羲。
黄宗羲,
字太冲,号梨洲,浙江宁波余姚人。
其父黄
尊素为明末东林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
致死。
黄宗羲成年以后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
杀害。
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
明亡后拒绝清廷征召,隐居著述。
(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经历,使他看到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因此后来在他的著作当中,猛烈地抨击专制制度)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
、板书)。
这是他的生平,关于他的思想主张,请同学们首先看一下书本17页的资料回放,找个同学来给我们说说黄宗羲是怎样抨击君主专制的?
他认为古代的君主把天下当作最重要的,而自己是次要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而后世的君主把自己当作是最重要的,而天下是次要的。
因此上古的君主受到人们的爱戴,而后世的君主被人们视为敌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主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呀?
对,“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同时他也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除了这个主张之外,他还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限制君权,保证民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一定的法治思想。
这是政治上的主张,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他在经济上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士儒们不体察国情民情,认为工业和商业是所有产业中最不重要的,妄加批判压制工商业。
工业可以提供君王所想要的东西,商业又使他想要的东西可以买得到,工业和商业也都是根本的行业。
因此,黄宗羲提出农工商皆本思想。
这是黄宗羲,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中的第二个人物——顾炎武。
)思想上:
可见李贽对后三代是持否定态度的。
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设计 人教版 必修 第一 单元 明清 之际 活跃 儒家思想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