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美文欣赏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148678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85.42KB
高中语文美文欣赏文档格式.docx
《高中语文美文欣赏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美文欣赏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它把自己的理想告诉同伴时,立刻招来同伴们的嘲笑:
“瞧瞧,什么叫心比天高,这就是啊!
”“真是异想天开!
”……这块石头不去理会同伴们的闲言碎语,仍然怀抱理想等待时机。
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这里,它知道这个人有非凡的智慧,就把自己的理想对庄子说了,庄子说:
“我可以帮你实现理想,但你必须先长成一座大山,这可是要吃不少苦的。
”石头说:
“我不怕吃苦。
”于是石头拼命地吸取天地灵气、自然精华,承接雨露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
于是,庄子招来大鹏以翅膀击山,一时间天摇地动,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后,山炸开了,无数石头飞向天空,在飞的一刹那,石头会心地笑了,它终于体会到飞翔的快乐。
但是不久它就从空中摔下来,仍变成当初的模样,落在原来的地方。
庄子问它:
“你后悔吗?
”“不,我不后悔,我长成过一座山,而且我飞翔过!
”石头说。
其实人的一生就像石头一样,最初的开始和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但同生为石,有的石头胸怀飞翔的梦,同生为人,有人却有凌云之志。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那块石头一样拥有飞翔之志?
一个人的目标定得高,他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即使经过全力打拼不能实现目标,至少也比目标定得低的人走得远、实现得多。
林肯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得出这样的结论:
自然界里的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最终能取得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
我们的先辈在经历或目睹了太多的翱翔或匍匐之后,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哲理!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
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取法乎下,一无所得。
志存高远吧!
壮志凌云吧!
让我们拥有一个值得一生为之拼搏的高远志向吧!
不在蓬蒿间低低飞舞,敢上青天的鲲鹏比翼,摈弃燕雀屋檐下的廉价欢悦,勇敢地飞上高空接受风雨雷电的洗礼。
为理想拼搏,向人生的高空展翅飞翔。
生命需要感动
黑格尔在《生命的哲学》里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被执行死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人群中有一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
“看,他那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
”那个即将告别人世的青年闻听此言,朝那老太太站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说:
“如果周围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
”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他对生活已完全丧失了信心,准备割腕自杀。
临死前,他搜空所有的记忆想找一个能让自己活下来的理由,但他所能记起的都是些伤心事。
绝望之时,他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件事:
小学时的一次写生课上,他画了一棵树,绿色的枝干,绿色的树叶。
老师从他身后走过,说了一句:
“多么有创意啊!
”正是这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让他又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假如一个人老是生活在别人的指责、轻视、鄙夷中,往往会自甘平庸,甚至心灵变态,仇视他人和社会。
而一句饱含爱心的善意的激励,则可能引导他走向人生正途。
一句赞美的话也许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只可惜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吝啬,不肯轻易吐露自己的赞美之言,却容易在不经意间伤害别人。
第一个年轻人之所以走到那一步,或许就在于此吧。
如果大家都像那位老太太一样,多一份爱心,在别人沮丧失落之时,送一句鼓励或赞美的话,让他感到阳光的温暖,让他知道在茫茫人海中他不是孤独的,一直有人在关注着他,与他同行,悲剧可能就会避免。
记得狄更斯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弥补一个破碎的心灵,我便不是徒然活着;
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的。
减轻别人的痛苦,分担他人的忧愁,让他或是她感动,我们便不是徒然地活着,生命的内容就不会苍白无色。
正如汪国真诗中所提: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给予别人,感动别人也会感动自己。
生存哲学
植物学家对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考察之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
最近100年来,许多高山上的植物品种正在增加,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开到了海拔2000米的高山雪带上,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
植物学家研究了有关科学文献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这些适宜在低气温环境里生长的植物为了寻找适宜的温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攀登”。
植物学家还发现,它们的生命力要比以前还强盛得多。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许多植物自身都有对自然界灵敏的反应,并且不断调整自身的生存状态。
如干旱可让植物的
根深扎于泥土中,风力大的地区的植物长势更牢固。
生长快的植物材质松软,生长慢的植物材质坚硬。
植物的生命如此,人也一样。
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要比一个普通人经受的痛苦多。
很少有人能花很少的代价取得成功。
有人举过一个形象的例子,上帝在每个人命运天平的两边,一边放上名利、地位、成功等,一边放上同样重量的代价的砝码。
人的一生顺境与逆境大体相等。
人清如水
我的一位师长别号“清水闲人”。
对这个别号,有些人会望文生义,联想到无所事事,随波逐流,不求进取,却哪里知道,人生于世,无为有为之间,还触及个人操守和追求的大境界。
孔子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饴。
”如水者,本来就是君子风范。
老子说:
上善若水。
水滋润万物而对万物又无所求,自甘居于最下面,因此而接近于道的境界。
人生也应像水一样,无论置身何处都保持平和的心态,心里像深渊一样波澜不惊,用爱心和人相处,言谈诚信,做事有为,而且善于掌握时机。
你看,水流到的地方,不管地面原本怎样凹凸不平,水满了,都保持着它的平面。
水所过处,必有痕迹,像人的诚信有节。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灌溉良田,涓滴有情,随风潜入,润物无声。
时令有寒有暑。
严冬,水化为冰雪,凛然、皎洁,像人的坚贞气节。
春雷一声惊蛰,大江大河哗啦啦开冻,山川平原间积雪消融,融水汩汩流淌,汇入一江春水,又去润泽万物。
相时而动,正像儒家所谓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求有功,而功业已成。
因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世上有趋炎附势的人,炎者,如火之热也,正当红也。
这些人和水的品格相比,一个清冷恬静,一个心急火燎,静躁不同,势同水火而不相容。
古人没有镜子,用一种叫做“鉴”的容器盛满水,从里面映出自己的像来,这就是“镜鉴”一词的来由。
水既然可以为鉴,我们不妨拿它来照一照自己。
因细腻而伟大
赫尔岑在回忆录中谈到,西伯利亚的一些地方,出于对流放者的关怀,形成了这样的风俗:
他们夜间在窗台上放些面包、牛奶或清凉饮料“克瓦斯”,如果有流放者夜间逃走路过这里,饥寒交迫,又不敢敲门进屋,就可以随手取食,以渡难关。
前不久读张光宇《拉萨的月亮》,知道拉萨每年过年都有一项内容,那就是到街头布施穷人。
穷人成排地站着,众多布施者拿着零钱一路分过去。
书中“我”钱分得差不多了,就专挑看得顺眼的求乞者分,而那些看着不喜欢的人,就被跳过去了。
这时,藏族大学生达娃把“我”拉到一边,告诫“我”不能这样有所遗漏,这样做会使那些落空的求乞者受到伤害。
达娃认真地看着“我”,直到她确信“我”已明白了她的意思而又没有因此受到伤害,才放心地继续布施去了。
我对这段文字惊叹不已。
我禁不住批曰:
“细腻的心灵。
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
”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很少读到这么好的文字,因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粗糙,我们的心灵当然也只会越来越粗糙,越来越自私和冷漠。
西伯利亚人民和拉萨人民都有这样伟大的善良。
为什么细腻本身就常常是伟大的,因为细腻体现了伟大的爱心和善良,体现了内在的良知和尊严。
一个人关心别人的处境和尊严,必是出于自己内在的尊严体验。
所以,在一个彻底丧失了尊严的无赖群体之中,没有真正的良知和关怀而言。
灵魂在高处
哲学家说,灵魂和肉体,就像锋利和刀刃一样须臾不可分离。
诗人却说,灵魂在高处。
一个理性,一个感性;
一个抽象,一个形象。
虽没有高下之分,诗人也不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然而,“灵魂在高处”揭示的真理却赤裸得令人心灵颤抖。
你可能身处逆境,地位卑下,生活于坎坷困顿之中,一辈子都默默无闻,没有出头之日,甚至像《复活》中的玛丝洛娃那样遭逢巨大的不幸,身陷囹圄,但只要你葆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只要你有灵魂在高处,你就是一个真正的人。
相反,像胡长清、成克杰之流,其人虽身居高位,享受着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出有宝马香车,入有华屋美人,甚至接受着顶礼膜拜,但心灵却极为卑劣、低下、阴暗,这样的人,其灵魂只能在猪圈里。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保持心灵的高度,远比保持身份的高度要艰难。
为人一世,提升灵魂的高度,远比提升身份的高度更重要。
因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是以灵魂的高度来衡量的。
人们常用高贵来形容心灵,然而,高贵只是定性分析,高处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
它简单,让我们很容易就掂出斤量;
它形象,让我们一下子就看见了天堂和地狱;
它直观,让纯洁的灵魂仰之弥高,让丑恶的灵魂无地自容。
你还有多少愉快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诺曼?
文森特?
皮尔博士就提出,人们每天感觉心情愉快的时间已经大大的缩短了,从以往的每天平均三分之一的时间,退减到了每天只有五分之一的时间。
这是泛指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人群。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许多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人们每天感觉心情愉快的时间却更少了,平均还不到每天的九分之一。
越来越缺少愉快,已经成了全人类的一个通病。
2000年初,一个国际研究调查组织,对25个经济发达国家进行的一项“你是否每天都很愉快”的抽样调查表明,60%以上的人,已经做不到每天都有愉快的感觉了。
其中20%的人,明确表示“我每天都不愉快。
”甚至有人强调说: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愉快。
我就是不愉快!
是的,愉快的感觉,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仔细想想,在简单生活的年代,我们曾经每天都有愉快的体验,我们大声的欢笑,在街上吹起口哨,哼起歌。
现在这些出自自然、发自内心的快乐真是太少了。
甚至许多人,几天也找不到一件令自己高兴的事情。
于是,也就出现了“找乐”的现象。
既然自然的愉快没有了,人们就花钱去找一些乐子来代替。
“找乐”已经成为许多现代人不得已的一项内容。
不愉快的人多种多样,各有各的内在因素。
从大面上看,似乎是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感觉到愉快、或知足的事情,但深入下去,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的问题。
主要是人们在情感上无法放松,想得到的东西太多。
这就破坏了人们内在的自然成分,打破了人们的许多规律。
每个人心中的压抑感都大大地增强了。
人们追求的目标,被经济社会的浪潮一再地拔高:
没有房子,想房子,有了房子的,还想要大房子,有了大房子,发现还有更大的房子,有了更大的房子,发现还有更好的房子。
没有私人汽车,想私人汽车,有了私人汽车,发现还有那么多比自己的私车更好的私车。
这一切,都深深地压在人们的心里,使人比以往更加贪婪,更加不满足,而心情反而变得很糟,很坏,十分的脆弱。
向四周看,和别人比较,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中人们生活的一种习惯方式,越来越无法摆脱。
你一个月挣3000元,我就要想法挣到5000元,不然心理就不平衡。
人们都在如此地拼命,都在为一个“外物”而活着。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活中老是没有“完美”。
你已经很有钱了,可总还有比你更有钱的。
你已经生活得很不错了,可比你生活好的人又有的是。
于是你还是愉快不起来。
失败者会感到悲观,成功者也会感到悲观。
因为这样比来比去,成功者也就沦为了失败者,人家失败了,还有几百万元。
你是成功者,也不过几十万元。
这样一比,你反而觉得耻辱、不如人,根本高兴不起来。
天长日久,这就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问题。
经济社会的残酷性,大概不是贫富差距。
贫富的差距,会永远存在,而且还会越拉越大。
问题是,人们在比什么。
如果是比钱,
比谁富有,那么人人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因为比来比去,你总不会是第一,这就会使你痛苦,使你无端地遭受莫名其妙的打击。
这打击是来自你的内心。
因此,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已经开始了比欢乐、比长寿、比轻松、比谁活得更自在,以找回人生的一些基本要素,以便好好地活在这个世上。
这是一种内心的调整,也是一种根本有效的调整。
因为简单所以快乐
在当今竞争的高速公路上,你追我赶的现代人,绝大多数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达到“简单并快乐着”的最佳状态。
但现在看来,这种生活状态只能是一种奢想或内心的祈祷,因为大家都被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迷失自己。
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把人们折磨得精疲力竭。
人格商品化带来的虚伪、利欲,导致精神的贫乏、失落。
人们迫切希望寻求生活的真谛,为心灵与精神辟出一片净土,寻觅一处赖以生存的宁静港湾。
向往过一种简单且快乐的生活:
真诚、和谐、悠闲。
提起简单的生活,人们总误解为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辞去优厚待遇的工作,抛弃公寓和汽车,清心寡欲。
其实不尽然,“简单”是平息外部喧嚣,回归内在自我宁静真实的自然状态。
“简单生活”是一种不求繁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在;
是一种超脱世俗,淡泊致远的生活态度;
是一种选择,让生活更贴近自然。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亿万富翁,同样可以选择过简单自由的生活,关键是你自己的选择和感觉。
简单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物质的匮乏,它不受任何繁琐碎事和吹毛求疵的羁绊。
生活要过得简单而又不乏味,有情趣而不怪异,这就看你自己如何运用生活技巧来处理生活中的琐事了。
那么快乐是什么呢?
快乐来源于“简单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
具有乐观、豁达、坦然性格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能发掘蕴藏在生活中的无穷乐趣。
即使在黑夜,也能觅到天空微弱闪烁的星光。
在我们周边常听到抱怨生活不公平、不如意的声音,他们总是跨不过那扇快乐之门,被抑郁、忧伤困扰。
其实这只能让烦恼更进一步消耗人们的意志和自信,损害自己的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对改善自己的境遇毫无帮助。
想要追求快乐,需要相当的智悟。
很多不快乐的人,他们痛苦的来源是因为“把自己摆错了位置”,总要按照一个不切实际的计划生活,总要跟自己过不去,总觉得生不逢时,机遇未到,所以整天郁闷不乐。
而快乐的人明智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工作得心应手,生活有滋有味。
因为他们懂得生活的艺术,知道适时进退,取舍得当。
快乐把握在今天,而不是等待将来。
事实上,每天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在乎外表的虚荣,快乐和幸福才会伴随而来。
简单如小鸟翱翔在一片空灵的蓝天,自由飞翔;
快乐如永不枯竭的清泉,一路欢歌。
简单和快乐使人的灵魂得以宁静,使人的精力得以恢复,使美德更加芬芳。
我们的精神与心情都从简单快乐中得到滋润。
我们热爱简单有意义的生活,我们希望快乐永随每个人的身边。
从现在起,我们尽可能简单、快乐地生活吧!
信念是生命的脊梁
在一次追捕行动中,有一位年轻的警察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
3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样:
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子,成为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鉴于他的表现,纽约市政府和其他一些社会组织授予了他许多勋章和锦旗。
当一位记者采访他时问:
“你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受的厄运呢?
这位警察说:
“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
从那以后,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
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个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许多年后,那个歹徒终于被抓获了,那位警察在抓捕任务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为英雄,许多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称赞他是最坚强、最勇敢的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之后不久,他却在卧室里割腕自杀了。
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关于他自杀的原因:
“这些年来,让我活下来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被化解,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
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一个人失去一只眼睛和一条健全的腿,都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失去了活着的信念和生活的目标。
信念是生命的脊梁。
一个人活着,无论外界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中信念的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都不是生命的绝境。
珍惜自己
人世间有许多东西是值得珍惜的,如家庭的温暖,朋友的友谊,师长的教诲,而最值得珍惜的却是自己:
自己的情感、意志、青春、奋斗。
人生在世,终身与自己相处,打交道最多的是自己,但许多人却不懂得珍惜自己。
在顺境时,常常将自己估计过高;
而在逆境时,又往往将自己估计得过低。
珍惜自己,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
既了解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珍惜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的才能,以才能昭示力量,给生命和生活注入自信,会使你的工作更成功,生活更充实。
人生之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生活的挑战,你无法逃避,只有珍惜自己,才能相信自己,保护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珍惜自己,你才能把握自我,在独立的追求中创造生命的价值。
只有珍惜自己,你才能欣赏自己的工作,拥有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
人生只有三天:
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是回忆,今天是人生的中心,只有抓紧今天,才能在明天生活得更美好。
生命中的每一瞬间,过去的都将永不再来,人生的每一次经历,都是生命中不可再得的体验,懂得珍惜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活着、工作着、奋斗着,总是美好的事情。
惟有珍惜自己,才会创造出值得珍重的珍贵的日子。
要珍惜自己,就要欣赏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只有这样,无论顺境逆境,你都能坦然面对,正确把握自己。
芸芸众生,活在人世,心境各异。
许多的痛苦都是因为不好的心情造成的。
珍惜自己,豁达处世,以平和的心境直面人生,结果便会大不一样。
珍惜自己,就能在纷繁的大千世界里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珍惜自己,便拥有一份好的心情,能化干戈为玉帛,化疾病为健康,甚至化险为夷。
珍惜自己,学会运用自己的长处,及时把握机遇,这是改变命运的最大财富。
珍惜自己,是消除自卑,重塑自我,参与竞争,勇于尝试的有力后盾。
珍惜自己,生命的真谛就在于坚持与奋斗,在不断努力之中,获得和保持这种心境,你就会拥有潇洒的人生。
短暂人生,百般滋味,余韵绵长,人生的辛劳中包含着许多痛苦,才有闪亮的年华、光辉的业绩。
珍惜自己吧,享受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这都是人生中最闪亮的经历,是永恒的回忆。
珍惜时代,珍惜生活,珍惜生命,让我们都来珍惜自己吧!
让每只蝴蝶都能飞
一个孩子把一只将要破蛹而出的蝴蝶拿了出来,而蝴蝶却因此再也不能飞翔,孩子的心中充满了内疚和深深的负罪感……
孩子因为爱那只蝴蝶,为使它免受挣扎的痛苦才剪开蛹壳,而正是这种爱,毁了一只本能振翅飞翔的蝴蝶!
就像无翼鸟一样,因为人类盲目而不切实际的爱,使它失去了鸟儿本该引以自豪飞向天空的能力……
对于一些无意的过错,人们似乎都可以用“爱”来糊弄过去,人们可以说:
“因为我爱它太深,所以……”难道所谓的爱,就是无缘由地带给别人以伤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幼虎被母虎撕咬着,赶进了森林。
开始,它饿、它渴、它长啸,可是母虎头也不回地走了。
后来,这只幼虎历经追捕,拼杀,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遍体鳞伤,终于,它威武起来,强大起来。
它感谢母亲,感谢她目光远大的爱。
人类的爱往往太过于短浅,有时只着眼于眼前的一点一滴,而忽略了还有一生的路要走。
相形之下,动物的爱就很长远。
只有经历了风吹雨打的花才会开得更艳,只有经历了磨难的意志才会更加坚强。
在这里,只想告诉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了每只蝴蝶都能飞向蓝天,收住你们的爱——愿每只“蝴蝶”都能自由地飞翔……
从舍到得的距离
舍与得的问题,多少有哲学的意味。
我在一段时期曾经很是困惑,于是思想的触角就乱探,遂有机会伸进玄妙的舍与得的领域。
我把舍理解为付出、耕耘甚至牺牲,把得理解为回报、收获或是升华。
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也是积极的态度,生而为人,谁不愿意得呢?
关键是如何得。
得的基础应该是舍,由舍而得,先舍后得,这显然是符合人情物理的。
不过有时候也会出现舍而不得的情况,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者是也;
有时候也会出现不舍而得的情况,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者是也。
舍而不得,往往使人沮丧,甚至怨恨,然而高明的做法似乎是坦然接受,因为舍的过程起码产出了快乐。
不舍而得,仿佛是从天上掉下了馅饼,如果没有神助,那么是不可能的。
然而世界非常复杂,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现,马拉多纳就由于“上帝之手”而进了一个闻名遐迩的球。
从舍到得的距离如何呢?
在我的家乡,一料玉米五个月,一茬小麦九个月,桃三年,杏四年,槐十年,确实验证着管子的树谷树木之言。
人当然是终身的大业:
达尔文发现物种起源二十八年;
甘地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四十二年;
曼德拉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仅仅坐牢就是二十七年;
释迦牟尼的一个觉悟用了六年,传播其思想用了四十五年;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实际上从舍到得的距离不应该只用时间度量,因为时间毕竟是表面的,属于单位的计算。
也许从舍到得的距离应该以艰难困苦度量才合适,但我却不能指出艰可以化多少公里,难又可以化多少公里,困与苦还可以化多少公里。
我所能明白的只是一点,得在舍的前方,若想当书法家,那么就一笔一笔走;
若想当雕刻家,那么就一刀一刀走;
若想当歌唱家,那么就一声一声走;
若想不朽,那么就终身努力立大德,立奇功,立真言。
或是彻底忘了舍与得,一味默默地走,虔诚地走。
不过这只能是伟大者和圣贤者的方式,我辈凡夫俗子能忘了舍与得吗?
人生目标
人生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不能说不重要,目的决定了人生的走向,但人生不等于目的,人生还是向着目的运行的整个过程,人生是过程!
啊,这是一个最简单但又最不为人注意的错误。
人生目标是我们永远的明天,我们的人生永远是今天,是此刻,是转瞬即逝的现在!
有目标的人是活得有意义的人,能看重人生本身这一过程并把握住过程的人是活得充实而真实的人——“没白活一辈子!
”应该是目的和过程两方面都有质量。
目的好说,志存高远,从省事开始,人们就会得到理想的教育。
然而许多人活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没有得到人生过程的乐趣,没有享受人生,这是一种生命自觉与自省的缺乏。
沉浮动静皆人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美文 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