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146984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76.43KB
管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管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实施前,向有关管线单位提出监护书面申请,做好监护交底。
3、工程实施前,把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和制定的管线保护措施向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作层层安全交底,填写安全交底记录,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
4、工程实施前,落实保护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组织措施,公司委派管线保护专职人员负责地下管线的监护和保护工作。
项目部和各班组设兼职管线保护负责人,组成地下管线监护体系。
严格按照经总公司审定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经管线单位认定的保护地下管线技术措施落实到现场,并设置管线安全标识牌。
5、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职工(包括民工)进行“保护公用事业管线重要性及损坏公用管线危害性”的宣传教育,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
6、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的沉降测点,工程实施时,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管理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与沉降观测资料。
7、成立由建设单位、各管线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的现场管线保护领导小活动,定期开展活动,检查管线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及保护措施的可靠性,研究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完善保护方案。
8、各级都要成立有力的管线保护小组。
各保护管线小组的领导在施工前要全面检查,各项保护措施是否落实,才能动工。
9、严格按照经总公司和监理公司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地下管线保护技术措施施工。
各级管线保护负责人深入施工现场监护地下管线,督促操作(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
10、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内容、样洞资料不符或出现直接危及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没作出统一结论前,不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
11、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定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立刻保护现场,
24h内报上级部门和建设单位。
特殊管线立即上报,通知有关管线单位要求抢修,积极组织力量协助抢修工作。
1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对全体人员(包括民工)讲清楚保护管线的重要性,明确要求。
13、凡不听从指挥乱开挖造成管线损坏者,除受经济行政处分外,按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2、管线保护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会采取如下探测管线方法探测地下管线。
1、明挖1m深探坑。
开工前先与有关单位联系,征得同意破土动工后索取详细的地下原有管线图纸,根据图纸标识,用人工开挖探槽,探槽与原有管线“十”字相交,探明地下管线的具体埋深及走向。
3、水管检查
管道运到现场,可采用目测法,对管道是否有损伤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与验收手续。
如发现管道有损伤,应将该管道与其它管道分开,立即通知管道供应厂家。
进行检查,分析原因并作出鉴定,以便及时妥善处理。
第三章施工部署
施工部署是本施工组织设计之纲,是指导本工程的纲要,包括施工组织与协调、施工准备、主要方案选择、施工流程等,还应包括组织机构、工期控制及管理目标等,为了方便叙述,对后几项另章专门编写。
一、施工组织与协调
1、人力组织
根据工程特点,拟选派抽调技术成熟、组织严密,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拟投入一个土石方作业队和一个土建施工队分别进行土石方、管道、道路的恢复等工程的施工。
(劳动力计划表附后)
2、机具组织
根据工程需要,首先要落实主要施工机具,这些将在我单位调配落实,材料的运输,自备运输车辆和小型机械随施工队伍一起落实。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表附后)
3、材料组织
主要材料设备,要先落实货源,再按计划采购、供应,陆续进现场。
其中钢材、水泥将采用生产能力强,供应能力强,产品质量优,信誉好的厂家的产品。
二、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施工前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布置。
2、技术准备
2.1、组织图纸学习和会审,尽可能把设计图纸上的疑问解决在施工之前。
2.2修订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报业主和监理认可。
2.3、根据工程需要加强现场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并且加以保护。
3、人员准备
项目管理班子在开工前进入现场,并带领部分工人,为后续人员进场创造条件,为现场生产做好必须的设施搭建,为开工作好前期准备。
三、主要施工方案的选择
1、现场规划方案
1.1土石方施工方案
管道沟槽土石方采用机械开挖,对于不能采用机械开挖的土方采用人工开挖。
人工上车,自卸力外运的方式。
1.2、管道施工方案
管道安装:
用人工运至各作业点进行安装。
1.3、回填施工方案
采用机械加人工回填,并用小型压实机具进行分层夯实的施工方法。
四、施工流程
本工程由于工期较紧,且各工序间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为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在开工后各项工程将进行紧密的流水作业。
五、施工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
施工测量。
第二阶段:
管道沟槽开挖。
第三阶段:
管道的安装与敷设。
第四阶段:
检查井、排泥井、沉砂井的砌筑施工。
第五阶段:
沟槽回填施工。
第四章确保本工程的质量措施
质量是“产品、过程、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总和”,而工程质量对施工方、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而言,产品就是经过几方合作完成的建设项目——铜梁县城区供排水管网改造工程(三标段),过程就是从旧到新的施工改造,服务就是为业主着想多快好省地完成施工任务并使业主满意,规定指对工程质量由国家所指定的验收规范及标准,而潜在要求则是指施工中按业主或设计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本工程达到业主满意。
本工程将严格按照规范化的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操作,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提高工程质量,从而达到交付满意工程的目的。
在本章内将主要围绕工程质量目标、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全面质量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而这四个方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一、工程施工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
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要素,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可分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三、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施工质量能加以控制的关键,而本工程质量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评价,同样质量管理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决定的作用。
1、施工质量管理组织
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在本工程中,我们将按以下的组织机构来全面进行质量的管理及控制。
1.2、质量管理职责: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责。
1.2.1、项目经理职责。
履行合同,执行企业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组织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健全项目内部各种责任制,组织项目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实施及修改工作,组织制定项目其他各项规划、计划。
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工期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合理配置并组织落实项目的各种资源,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组织活动,协调项目经理部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1.2.2、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
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发放至有关部门和人员,确定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工程,并编制质量控制要点,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并逐级交底至作业班组,负责项目技术洽商,处理设计变更有关事宜,负责项目的技术复核工作,参与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编制技术处理方案,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负责项目竣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及统计技术的选用。
1.2.3、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调协及运转均围绕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控制来进行,只有当职责明确、控制严格的前提下,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
本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2、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施工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的设置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而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必须以质量控制体系来予以实现。
2.1、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保证计划中,对这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予以明确地落实。
2.1.1、人的因素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
故对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从:
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
在进场前,我们将对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劳务人员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关键的部位必须持有有效的上岗证才能上岗。
在管理层积极推广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强现代信息化的推广,在劳务层,对一些重要的岗位,必须进行再培训,以达到更高的要求。
2.1.2、“机”的因素
进入现代的施工管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工程更快、更好的完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机械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亦越来越大,故必须确保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在施工机械进场以前必须对施工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使施工机械在使用以前就达到最佳状态,而在施工中,要使施工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制定机械维护计划表,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机械在任何施工阶段均能处于最佳状态。
2.1.3、“物”的因素
材料是组成本工程的最基本的单位,材料采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内在及外观质量。
“物”的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
为保证“物”的质量,我们必须从施工用材、周转用材进行综合的落实。
2.1.4、“环”与“法”的因素
“环”是指施工工序流程,而“法”则是指施工的方法,在本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必须利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先进的施工方法,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我们已对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作了介绍,其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在施工过程中能否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全面地落实才是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只有建立良好的实施体系、监督体系才能即既定设想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鉴于本工程工期紧,施工任务重,故在施工中应树立起工程质量为本工程的最高宗旨,如果工期和质量发生矛盾,则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工期必须服从质量,没有质量的保证就没有工期的保证。
综上所述,无论何时都必须在项目部树立起安全质量放在首位的观念,但工期的紧迫,就要求项目部的全体人员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工艺,了解施工流程,编制科学、简便、经济的作业指导书,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编制每周、每月直至整个总进度计划的各大小节点的施工计划,并确保其保质保量地完成。
2.1.4、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
发放图纸后,专业技术人员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
同时,根据实际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工程中予以改进。
现场管理人员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作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实到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四、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为了保证本工程使用的物资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防止使用不合格品,必须以适当的手段进行标识,以使追溯和更换。
水泥:
必须有材质证明、合格报告,入库必须分类堆放,挂牌标识。
砂石:
复试报告合格,入场必须分规格插牌标识。
其它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其包装必须有出厂标识。
所有砼砂浆试块必须标明工程部位、浇筑时间和强度等级。
所有标识均应建立台帐,作好记录,以备有追溯性。
第五章基坑基槽测量施工方案
一、基坑基槽的测量施工
1.测量的工作内容:
1.1在进场后首先与建设单位办理红线桩和高程点的交接及复测工作,然后根据现场情况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1.2施放基槽上口线、结构线、护坡桩中心线等,并控制好基坑各部分的开挖标高,特别是靠近支护结构时,要控制好土钉及锚杆的立面位置和护坡桩的桩顶标高。
2.技术准备
2.1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
2.2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及基坑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相关数据,掌握测量放线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数据。
2.3对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据进行核算。
2.4对甲方提供的起始桩点(红线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
2.5由技术负责人对测量放线工进行技术交底。
3.仪器设备的准备
3.1准备各种测量用记录、表格。
所用表格采用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表格。
3.2准备好各种测量用辅助材料(如:
木桩、小线等)
3.3本工程测量仪器配备:
仪器名称品牌、型号数量精度用途
全站仪南方NTS362R1台2″2+2定位、坐标测量
电子经纬仪ET-022台2″测角度、测方向线
水准仪DZS3-13台S3高程控制
钢卷尺50m4把一级量距
对讲机5km5对通讯联络
钢盒尺5m、7.5m若干
4.主要施测方法
4.1平面控制网的施测
4.1.1现场工程主轴线以矩形平面控制网布设为主,布设二级网采用矩形控制网,控制网点的布设依流水段划分而定,要保证每个流水段均有相应的控制桩点。
控制网的精度应满足二级平面控制网测角中误差±
12"
,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的技术指标,矩形控制网与其主轴线平行作为轴线竖向投测的主要依据,以方便施工放线。
4.1.2控制网的测设方法,控制网测设定主要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和方向线法。
即:
用全站仪测设出与建筑物轴线平行的控制线或方向线,或用测距的方法沿方向线依次定出所需的各个桩点。
4.1.3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测角±
10"
量距1/20000。
4.2高程控制测量
4.2.1高程控制点布设:
根据业主提供了已知点高程,根据这些高程点,将高程引测到现场内的较为稳定的临时高程控制点。
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布设在现场四周,相邻两点间距约100米。
4.2.2高程控制点的引测方法采用附合测法,由已知高程点的高程依次引测到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上,然后再闭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
4.2.3水准测量的精度:
±
20√L,(或±
6√n),(L—测线长度,n—站数)。
4.3控制桩点的设定与保护
4.3.1凡需要在施工阶段予以保留的控制桩水准点,均为ф20钢筋上刻+字线(高程点为圆头),钢筋桩的埋深不小于50cm,钢筋桩周围设R>20cm的砼予以保护,钢筋桩头高出砼面的高度不大于3cm。
4.3.2在控制桩位点打30cm深的木桩,桩上钉小钉定桩位中心;
控制桩四周用钢管做1500×
1500×
1100的防护栏和醒目的标记或用砖砌台保护,确保桩点不被碾轧和扰动,并采取措施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
水准点在基坑的四面的内侧要求至少各有三个点。
4.3.3桩点附近不得堆压材料,防止控制桩被碾轧扰动。
4.4轴线的传递
施测时,采用经纬方向线法,或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控制轴线投测到待测层,进行闭合调整后,方可进行细部测量。
4.5高程的竖向传递±
0.00以下高程传递采用钢尺+水准仪的方法进行。
4.6校测红线桩和建筑物定位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放样)进行;
基坑上口线及护坡桩的放线定位主要采取经纬仪方向线和直角坐标法进行测量放线,轴线传递拟采用经纬仪方向线法;
定位控制轴线网以规划部门提供的红线桩中的关键、重要点位做为起始点位和起始方向。
4.7记录
对施测所需的各类数据及施测方法均要有详细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有效,公正和连续,字迹要工整,内容要有可追塑性。
4.8验线
每次施测完毕后,首先由测量人员进行自检,无误后交质检部门复测,确认后交监理核验,。
验线的部位主要是关键部位和最薄弱环节。
5.施测的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5.1对于计算校核主要采取复算校核,几何条件校核,总和校核和变换法校核。
5.2测设工作中采用复测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变换测法三种方式进行校核。
5.3在定位测量时,测角、设角必须采用测回法,严禁使用半测回,测距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若用钢尺量距应采用50N标准拉力,并加三差改正。
5.4定期对控制桩进行校测,并根据校测结果对控制桩的数据进行修正。
5.5对于控制桩及主要轴线应进行标识,以便于使用。
5.6为施测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如不得在施测区域内堆放物料。
施工时要对施工测量工序留有充分的工作时间。
5.7放线后在未得到相关各方的最终确认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5.8为测量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证。
5.9仪器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自检,确保仪器的精度满足施测要求。
5.10认真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
确保监理部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成品保护措施
6.1与甲方办理红线桩、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存入技术资料中。
6.2对移交的桩点用混凝土进行保护,并用红白相间的钢管进行维护,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防止桩点受到扰动破坏。
6.3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原始依据进行校核,校核内容包括:
红线数据校核,定位条件校核,红线桩校核,水准点校核。
6.4对放完的各种线加以保护以免丢失。
7.控制点位标识的要求
施工现场所有点位标识都统一管理,应严格遵守执行,所有平面点位标识的方向均向北,所有立面点位标识的方向均向上,对于测量标识具体规定如下:
7.1一级平面控制网用“Ⅰ控×
”表示。
7.2轴线控制线分别用W---西、E---东、S---南、N--北、K---控制来表示。
第六章管道沟槽开挖施工方法
一、管道沟槽开挖管道定位测量和放线结束后,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复测合格后,可以进行沟槽开挖。
土方开挖断面图详见附图。
在施工前采取挖探和钻探的方法查明与施工相关地下情况,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各沟槽段的地下水位和土质情况,地下各种电缆的具体位置,施工沟渠与已建的沟渠、构筑物衔接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校对等,以便合理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沟槽开挖的方法应根据沟槽的断面形式、地下的复杂程度、土质坚硬程度、工作量和施工场地的大小以及机械配备、劳动力条件等条件确定,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形式开挖。
即探明管线后,管线密集和机械不能到达的位置采用人工开挖。
开挖沟槽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70%),人工辅助配合(30%)。
接近路边的沟槽无法放坡,则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
沟槽挖土方用自卸车外运至指定地点弃土。
在开挖前,现场施工员向司机及土方工详细交底(沟槽的断面,开挖的次序)。
在开挖过程中由管理人员在现场指挥并经常检查沟槽的净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确保沟槽中心偏移符合规范要求。
管沟槽底层开挖的宽度按本次管槽需要保证的工作面进行开挖。
开挖时,随时测量监控,保证开挖边坡、基坑尺寸,轴线、槽底的高程应达到沟槽验收规定的要求。
槽底最小宽度表
管径D(mm)
槽底宽度B(mm)
150<
D≤300
≥D+1100
300≤D≤450
450≤D≤800
注:
有支撑沟槽的支撑宽度未计入内。
二、机械开挖沟槽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为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或破坏,在用机械挖土时,要防止超挖,挖至离设计标高200-300mm时用人工开挖、捡平,尽量避免超挖现象。
若有超挖,应将扰动部分清除,并必须用中砂或石屑回填,并用平板震动器振实。
开挖要保证连续作业,衔接工序流畅,同
时要注意边坡土体变化,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减少意外事故。
2、对地下管线和各种构筑物应尽量能临时迁移,如无法迁移,必须挖出使其外露,须采取吊、托等加固措施,同时对挖掘机作详细交底,如无把握,应改为人工挖土。
3、在工作量不大、地面狭窄、地下有障碍物或无机械施工条件等情况下,采用人工开挖。
人工开挖沟槽,应集中人力尽快挖成,转入下一工序施工。
三、人工开挖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沟槽应分段开挖,并应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若有坡度,应由低向高处进行。
2、开挖人员不应分布过密,以间隔5m为宜,在开挖过程中和敞沟期间应保持沟壁完整,防止坍塌,必要时应支撑保护。
3、开挖沟槽遇有管道、电缆或其它构筑物时,应严加保护,并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会同处理。
4、沟槽检查验收:
沟槽开挖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项目包括开挖断面、槽底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道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