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六年级古诗含词语注释及诗意 32页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139913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52.01KB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六年级古诗含词语注释及诗意 32页Word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六年级古诗含词语注释及诗意 32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一年级六年级古诗含词语注释及诗意 32页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
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⑴静夜思:
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⑵床:
此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
今传五种说法。
①指井台。
②指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③“窗”的通假字。
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
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
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④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
小雅·
斯干》有“载寐之牀”,《易·
剥牀·
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⑤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
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
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⑶疑:
好像。
⑷举头:
抬头。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长歌行(节选)汉汉乐府民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
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1.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
太阳。
3.依:
依傍。
4.尽:
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
欲:
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
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
眼界宽阔。
8.更:
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青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青松》为陈毅诗作,赞颂了人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坚强的精神。
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二年级下册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时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
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1)好雨:
指春雨。
(2)时节:
时间、季节,这里指雨下的适时。
(3)乃:
就,马上。
(4)发生:
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5)潜:
暗暗地,静悄悄地。
(6)润物:
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7)野径:
田野间的道路。
(8)俱:
全,都。
(9)红湿处:
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红,花。
(10)花重:
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垂下来。
(11)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12)江船:
江面上的渔船。
(13)火:
灯火(14)独:
独自,只有。
(15)晓:
早晨。
(16)潜:
悄悄地。
好雨仿佛知道季节的变化,春天来临时就催发植物生长。
伴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在夜里,滋润着万物,细微而没有声音。
田野里的小路与天上的乌云融为一片,全部乌黑,只有江中船上的灯火明亮。
到天亮时,再看那红色的湿漉漉的地方,春花沉甸甸的,妆点着锦官城(成都别称)。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
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
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
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⑴不觉晓:
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晓:
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
听见。
啼鸟:
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
夜来"
句:
一作"
欲知昨夜风"
。
⑷"
花落"
花落无多少"
知多少:
不知有多少。
知:
不知,表示推想。
一夜酣睡,不觉天已大亮,在一片恬静明媚的春光之中,只听得鸟啼声声,一片啁啾,依稀记得昨夜风声飒飒,雨声潇潇,诗人情不自禁地自问:
到底花落多少呢?
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这里指苏州、杭州一带。
这首词描写了祖国江南春季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自己的怀恋之情。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
熟悉。
③蓝:
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这样美好的景色,怎么能让我不回忆起江南呢?
三年级上册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的七言绝句。
郑燮,又名郑板桥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①竹石: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郑燮,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②咬定:
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
扎根,生根。
④原:
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
破裂的岩石。
⑥磨:
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
打击。
⑧还:
仍然⑨任:
任凭。
⑩尔:
你。
竹子抓住青山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你是吹来酷暑的东南风,还是吹来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三年级下册
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日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四时田园杂兴》的第三部分,共十二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夏天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
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
全诗有概述,有特写,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乡村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塞下曲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将军李广箭术神准。
有一次他深夜外出,行至林中时,发现不远处冷风飒飒,丛林暗涌,以为是猛兽出没,就射了一箭过去,天亮了再去寻找射出去的箭,才发现射中的不是猛兽,而是一块大石头,箭头竟然射进石头里去了。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
望"
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
挂"
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
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1)香炉:
指香炉峰。
紫烟:
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
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
从远处看。
挂:
悬挂。
前川:
一作“长川”。
川:
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
笔直。
三千尺:
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
银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
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云。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
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
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
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两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间鸣唱,一行白鹭列队飞向青天。
从窗口望去,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近在眼前;
门外江上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的航船。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
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①、选自《韦苏州集》卷八。
②.滁(chú
)州:
今安徽滁州。
③.西涧:
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④怜:
怜爱。
⑤.深树:
树荫深处。
⑥春潮:
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
野外的渡船
独爱涧水边幽静的芳草;
岸边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婉转悠扬。
傍晚一场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渡河人何在?
只有小舟独自漂荡在河边。
四年级上册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1)洞庭:
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
湖面的光芒。
(3)两:
指湖光和秋月。
(4)和:
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5)潭面:
指湖面。
(6)相:
相互。
(7)镜未磨: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8)白银盘:
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9)青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0)遥望洞庭山水色:
此句也有“遥望洞庭山水翠”一说。
洞庭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当没有一丝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小青螺。
峨嵋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⑴
峨眉山:
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
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
月光的影子。
⑷平羌(qiāng):
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⑸夜:
今夜。
发:
出发。
⑹清溪:
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⑺三峡:
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⑻君:
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⑼下:
顺流而下。
⑽渝州:
今重庆一带。
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称“渝州”。
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称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
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不知不觉就到了渝州。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从不同角度来描述风,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注释:
①解:
能够。
②三秋:
农历九月,指秋天。
③二月:
农历二月,指春天。
④过:
经过。
⑤斜:
倾斜。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1)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
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
一年已尽。
(4)除:
去。
(5)屠苏:
药酒名。
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6)曈曈:
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6)桃:
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7)千门万户:
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酒。
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
无,没有。
人踪:
人的踪迹。
灭:
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
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
没有人的踪影。
6.孤:
孤零零。
7.舟:
小船。
8.蓑笠(suōlì
):
(蓑衣和斗笠 “蓑”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
“笠”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
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四年级下册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
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1、郭: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山郭:
依山的城镇。
3、南朝:
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4、四百八十寺:
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
循吏·
郭祖深传》说: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5、楼台:
指寺庙。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烟雾笼罩的寺庙,如今又有多少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春日偶成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⑴偶成:
偶然写成。
⑵云淡:
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
指中午的太阳。
⑶傍花随柳:
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靠近,依靠。
随,沿着。
川:
瀑布或河畔。
⑷时人:
旁人"
余心:
我的心。
余:
予"
,我。
⑸将谓:
就以为。
将:
乃,于是,就。
偷闲:
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①泉眼:
泉水的出口。
②惜:
爱惜。
③晴柔: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
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
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寥寥数字,生动逼真地描述了一个天真活泼、憨厚可爱的儿童形象。
①小娃:
小孩子。
②撑:
撑船,用桨使船前进。
③艇:
船。
④白莲:
白色的莲花或白色的莲蓬。
⑤不解:
不知道;
不懂得;
不明白。
⑥踪迹:
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
水生植物。
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全草类植物。
⑧一道:
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⑨开:
分开。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
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以为谁都不知道;
可小船驶过,水面原铺着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的水线,泄露了他的秘密。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
诗人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六年级古诗含词语注释及诗意 32页 苏教版 小学 一年级 六年级 古诗 词语 注释 诗意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