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淋巴瘤_精品文档.ppt
- 文档编号:2112815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PPT
- 页数:10
- 大小:37KB
脑淋巴瘤_精品文档.ppt
《脑淋巴瘤_精品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淋巴瘤_精品文档.ppt(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包括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和全身淋巴瘤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继发性淋巴瘤,以前命名很多,现称其为淋巴瘤或恶性淋巴瘤。
发病原因发病原因中枢神经系统内无淋巴循环及淋巴结,对淋巴瘤的病因有三种学说。
1.早期认为淋巴瘤起源于软脑膜血管的膜周细胞,后侵入邻近脑组织,并扩展到穿支血管周围间隙,侵犯半球深部结构。
2.另一种学说认为,淋巴瘤是非肿瘤性淋巴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集聚所致。
由于脑组织缺乏淋巴系统,单核炎症细胞数相对为低,脑组织的免疫功能相对较薄弱,在慢性抗原的刺激下,免疫系统以多克隆形式反应,当抗原进一步刺激而淋巴细胞增生时,可能发生特异性的基因突变,形成单克隆增殖而发展成恶性淋巴瘤。
3.第三种学说认为,淋巴结或淋巴结以外B淋巴细胞间变成肿瘤,肿瘤细胞随血循环迁移,因其细胞表面携带中枢神经系统特异吸附标记物,故仅聚集于中枢神经系统,而真正的原发部位却不清楚,此学说可以解释颅内多发淋巴瘤。
辅助检查周围血象病人末梢血白细胞中淋巴细胞可增高。
淋巴细胞增高无特异性,其原因也不是十分清楚,但这一征可作为诊断此病的重要参考。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几乎所有病人脑脊液的蛋白含量增高明显,细胞计数也增高,而糖含量常降低。
半数病人的脑脊液中能检出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增高,这一度被认为是术前确诊的惟一办法。
头颅X平片50%的病人头颅平片异常,常见松果体移位和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很少见到肿瘤钙化。
心电图80%的淋巴瘤病人EEG不正常,显示为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
CT检查CT扫描显示高密度或等密度块影,虽有与胶质瘤极相似的影像学上的改变,但恶性淋巴瘤的边界多数较清楚,应用增强剂后肿瘤有明显强化,在肿瘤与正常脑组织间有明显的水肿带,有时病变为多发,也可沿室管膜下播散。
MRI检查MRI检查由于具有可进行矢冠轴多方位扫描,分辨率高于CT的优点,在了解颅内恶性淋巴瘤的形态,与邻近组织关系方面有一定长处。
病灶一般在TI加权像上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信号较均匀。
注射GD-DTPA后,病灶均匀强化,部分病人相邻幕上脑室室管膜强化,提示肿瘤已沿室管膜浸润扩展。
有报告指出,颅内恶性淋巴瘤瘤周水肿的高信号不仅仅表示该部位脑间质水分增加,而且含有肿瘤细胞沿血管周围间隙播散的成分。
立体定向活检术这是明确病变性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而且损伤小,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起决定性的作用。
临床表现脑部受累症状(占30%50%)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模糊、性格改变,另外根据病变的部位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软脑膜受累症状(10%25%)此类病人在脑脊液检查时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眼睛受累症状(10%20%)因为约有20%的原发淋巴瘤病人眼睛受累,因此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人,应进行眼的裂隙灯检查。
脊髓受累症状不足1%淋巴瘤如果无特殊临床表现,无细胞学和组织学资料,术前诊断十分困难。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3类人有易患性:
器官移植接受者;AIDS患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如SLE、EB病毒感染及类风湿等)。
以上3类人员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要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性。
如病人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又合并轻瘫或精神障碍,外周血象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头颅CT与MRI显示中线结构、脑室周围多发或弥漫性生长的病灶,则诊断基本成立。
鉴别诊断转移瘤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处,CT非增强扫描多为低密度,MRI显像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而淋巴瘤多为低或等T1等T2信号。
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呈结节状明显强化,病灶较大者,往往有中心坏死,而在淋巴瘤相对少见。
转移瘤周围水肿十分明显。
胶质瘤多数胶质瘤MRI表现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
其浸润性生长特征明显,边界不清,某些类型胶质瘤,如少枝胶质细胞瘤可有钙化,胶质母细胞瘤强化多不规则,呈环状或分支状。
脑膜瘤多位于脑表面邻近脑膜部位,形态类圆形,边界清楚,有周围灰质推挤征象。
非增强CT为高密度及MRI为等T1等T2信号为特征。
注射造影剂后,肿瘤均匀增强,有脑膜“尾征”。
感染性病变发病年龄相对年轻,部分有发热病史。
细菌性感染病变增强扫描多为环状强化。
多发硬化等多为斑片状强化。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一般治疗使用激素和脱水等药物治疗,能在短期内改善症状。
约40%的患者接受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治疗后可抑制肿瘤生长,甚至使其消退,但疗效不能持久。
放射治疗该病对放射治疗十分敏感,可很快改善临床症状,在病理诊断明确后应首选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由于该病的浸润性及多灶性生长的特点,单一手术治疗平均生存期仅为3.35个月,但手术可以明确诊断和减低颅内压。
一旦手术后病理明确为淋巴瘤,应立即放疗。
化疗用于放疗后的复发或与放射治疗联合使用,是淋巴瘤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化疗药物应选用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甲氨蝶呤(MTX)、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多柔比星(阿霉素)等。
复发后的治疗淋巴瘤复发病人预后相当差,最常见病灶原位复发,也有颅内其他部位,甚至全身复发等。
病程进展非常迅速,但如果积极治疗也能延长存活,可根据情况再行手术,术后配合放疗或化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淋巴瘤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