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冯唐列传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124165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74KB
史记冯唐列传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史记冯唐列传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冯唐列传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文帝说()(4)而拜庸为车骑都尉()
18.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冯唐以孝著
b.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以勇气闻于诸侯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2)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20.从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及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等句中可直接看出冯
唐的性格特点是(用自己语言回答)(2分)
21.比较本文与左思诗句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咏史middot;
郁郁涧底松》)所述冯唐遭遇的事实差异和作者的不同态度。
(3分)
参考答案:
17.(4分)
(1)责备
(2)获罪犯罪(3)通悦高兴(4)授予官职
18.(2分)c
19.(5分)
(1)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
难道不能私下告诉我吗?
(众、独、问)
(2)因此军队被击败。
士兵败逃,被秦兵所虏杀.(被动句,北)
20.(2分)有识见。
性耿直
21.(3分)《咏史》述冯唐虽有才华但至白首仍未被录用;
本文述冯唐收到文帝、景帝的先后录用(1分)。
本文是司马迁撰写的历史传记,记录的是史实(1分)。
左思在诗中是借典故含蓄表达自己对压抑人才的现实的不满,未必是对冯唐全面客观的叙述和评价(1分)。
【篇二:
天津市河西区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质量调查(三)
语文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150分钟。
第Ⅰ卷(36分)
注意事项
第一.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本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第1~12的相应位置。
....
第二.本卷共三题,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赧胼手胝足痼疾著之竹帛
b.僭称根深底固逾垣曳尾于涂
c.邂逅目不暇接精萃素不相能
d.脚踝芸芸众生盅惑怵目惊心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3月25日,欧盟贸易总干事奥沙利文在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中国应该能够帮助世界金融危机,这是全球共同的利益。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这一技术。
③昨天,的士司机张权遭到了3名男子的殴打。
事后,虽有警方到场并将打人者控制,但得知事件的数百名的士司机仍迅速聚集到现场,围住打人者齐声要求其道歉。
④残荷,为来春的勃发积蓄力量,点燃人心丰富多彩的渴望,引领的季节。
a.度过沿用处治五颜六色b.渡过采用处置万紫千红c.度过采用处治万紫千红d.渡过沿用处置五颜六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李杜以后的大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创作的《长恨歌》和《琵琶行》,都是久为传诵的作品。
b.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革新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他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c.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300余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在各种非文学的领域发现了文学。
它的身影已开始更多地出现在摄影、网络、手机短信之中。
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等的出现,再加上此前的电影文学、电视散文等,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
文学借助于现代科技媒介走向了泛化。
然而,对于文学的泛化,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大力进行围追堵截;
有人视之为畏途,犹豫徘徊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其实,这些都大可不必,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便可看到,文学的泛化是文学发展中的常见现象。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从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寻找、发现和捕捉新的审美对象,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
文学的审美属性使其始终都在寻找和表现新的对象和内容,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学形式为其新的载体。
旧的文学样式因成熟而相对僵化,它会使文学对新的审美对象和内容的表达滞后。
所以任何一种新的文
学形态向被传统的审美观念视为非审美领域的方向的开拓,用发展的眼光看,都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类型的开始。
但是,文学的泛化一般是指文学借助于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现象。
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为文学。
因此,我们还得把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甚至是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区别开来。
有人说,当前的文学走向了泛化,其理由便是文学的精神资源和思想穿透力贫乏,对人性的关注趋于淡化,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
然而,这些现象不能称为文学的泛化,只能说是某个时期某些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的弱化,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不是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
还有那些所谓的广告文学,它们虽然有时也有曲折的情节,而且引人入胜,但它们是不能被称为文学的。
文学中的审美不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它具有无功利性,即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
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时候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
但所谓的广告文学不是这样,它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其所有的叙述和描写都是为了宣传和推销其产品,文学在这儿只不过是一种工具。
广告利用文学的想象和描写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它本质上是对文学的去审美属性化,利用的不过是文学的外壳,因此,所谓的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为文学的泛化之列的。
相反,无论是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无论时代怎样变,无论文学借以栖身的媒介怎样变,文学总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它的审美内核不会变。
拥抱了审美,那才是真正拥抱了文学。
6.下列说法,属于对“文学的泛化”的含义的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a.它是指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时而出现的摄影文学。
b.其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c.它一般是指文学借助于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现象。
d.它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
b.当前有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这是文学的泛化的表现。
c.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都有区别。
d.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为文学。
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及电影文学等的出现,表明文学借助现代科
技媒介走向了泛化。
b.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文学活动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
c.广告文学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文学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因此,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为文学泛化之列的。
d.无论是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三、(12分)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
?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
①?
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
唐对曰:
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
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
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
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②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
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③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久,召唐让.曰让:
责备
b.当是之时,赵几霸.霸:
称霸
c.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坐:
获罪,犯罪
d.文吏以法绳.之绳:
捆绑
10.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冯唐以.孝著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b.①乃.复问唐曰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c.①其.后会赵王迁立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d.①委任而.责成功②蟹六跪而.二螯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冯唐“有识见,性耿直”的一项是()
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②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③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④上怒,起入禁中
⑤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⑥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⑤⑥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
b.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
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c.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
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叹。
d.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
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
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河西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
第Ⅱ卷(114分)
【篇三:
郭锡良古代汉语第五单元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
四六:
文体名,也称“四六文”,就是骈体文。
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的句子,世称骈四俪六。
此文体形成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成为文章的正宗,唐代称为“时文”,晚唐至明称“四六”或“四六文”,清代始称骈体文。
其语言特点是:
骈偶、“四六”、平仄、用典和藻饰。
工对:
骈体文和近体诗中的一种对仗,因其对得工整,故称“工对”。
它要求在对仗中用相同“事类”的词语相对,即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动物对动物,植物对植物等。
律赋:
唐宋时科举取士所采用的骈赋,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此又叫做律赋。
律赋大都内容贫乏,文字呆板,毫无生气,在文学上没有多少价值。
互文:
古代修辞方式的一种,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
其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
二简述赋体的演变和各种赋体的特点。
赋体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四种主要形式:
骚赋、古赋、骈赋和文赋。
骚赋产生于汉初,由楚辞演变而成,其写作模拟《楚辞》,如贾谊的《吊屈原赋》。
这种赋体在形式上同楚辞相似,也以“兮”字入句;
其内容则重在“写志”而不重在“体物”。
古赋是指骚赋以外的汉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这种赋体往往可分为三部分。
开始有段近似序的散文。
中间常用问答的形式,篇幅也较大,极力铺陈夸张;
韵文中夹杂散文,用散文叙述,用韵文描写。
结尾再用一段散文,发些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类似楚辞的“乱”或“讯”。
古赋在句式上一般不再用“兮”字,主要是四言和六言,杂以三言和五言。
古赋在六朝时期发展成为骈赋,如江淹的《别赋》。
这种赋体一般都是四六句,且讲究对偶和平仄,堆砌典故。
实际上,骈赋等于有韵的骈体文,既具有骈体文的一般特点,又体现出赋铺陈夸张的特色。
另外,骈赋到唐宋时期,科举中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而又称“律赋”。
文赋是受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
唐宋古文家在赋的创作上,极力摒弃骈俪之习,通篇贯串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在艺术形式上给赋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创作了一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文赋,如苏轼的《赤壁赋》等。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辨析带△的同义词(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加点):
1.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
(萧统《文选序》)
译文:
楚君不从善如流,臣下(此处指屈原)进谏逆耳忠言,因深思远虑,于是被流放到湘江之南。
“思”和“虑”都有“思考”的意思。
“思”指根据确定的意愿去思考,“虑”指对问题反复周密地思考,力求得到最佳选择。
2.余监抚馀闲,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
我在监国和抚军的空闲中,度过了许多闲暇的日子,广泛阅读了各类文章。
“观”和“览”都有“看”、“阅读”的意思。
“观”指有目的有意识地看,“览”指广泛地看。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晚霞与孤独的野鸭相伴同飞,秋水和高远的天空浑然一色。
“与”和“共”都是介词,表示对象,这里用法相同,可译作“和、跟、同”等。
“与”另有动词“给与”和连词“和”等用法,“共”另有副词“共同”、“总共”等用法。
4.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屈原《离骚》)译文:
君王何不趁着年轻力壮而放弃那些邪恶的行为呢,为什么不改变这种做事情的态度?
驾驭着千里马往前奔驰吧,随我来,我为你在前面带路。
“驰”和“骋”都有马快跑义,但“驰”是指使劲赶马使马快跑,需要人驱赶。
“骋”是指纵马奔驰,即马随意狂奔,不需要人驱赶。
这里二者连用,意思是放马奔跑。
5.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当初君王已经与我有相约之言,后来心意改变又有了别的想法。
我并不为离开朝廷而难过,只是为君王的屡次改变主意而感到伤心。
6.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
(枚乘《七发》)
如今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子弟,一定是在深宫闺门之内居住和生活,内有照料日常生活的保姆,外有负责教育的师傅。
“居”和“处”都有“居住”的意思。
“居”指长久定居,“处”指停留,短时间的居住。
四分析下面两组句子中的对仗: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双双相对,在句法结构上是主谓结构两两相对,即“北海虽赊”对“东隅已逝”,“扶摇可接”对“桑榆非晚”。
词性上也基本上是相对的,即实对实(“北海”对“东隅”,“扶摇”对“桑榆”),虚对虚(“虽”对“已”,“可”对“非”),动对动(“赊”对“逝”,“接”对“晚”),静对静(“北海”对“东隅”,“扶摇”对“桑榆”)。
2.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
(江淹《别赋》)
上下联的句法结构都是“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性结构。
“巡曾楹”和“抚锦幕”是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空揜”对“虚凉”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词性上是实词相对:
动词对动词(“巡”对“抚”)、名词对名词(“曾楹”对“锦幕”)、形容词对形容词(“空”对“虚”);
虚词相对:
连词对连词(“而”对“而”)。
五利用工具书查出下列典故的出处:
1.徐孺下陈蕃之榻。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六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式: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诸葛亮《出师表》)
并提:
“侍中”指郭攸之、费祎,“侍郎”指董允,并提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
代称:
“良实”本都是形容词,这里指代贤良诚实的人,是以事物特征代本体。
“坚”代“坚固的铠甲”,“锐”代“锐利的武器”,是以性质代本体。
对偶:
即“鳏寡不闻犬豕之食”对“茕独不见牛马之衣”。
“鳏寡”与“茕独”、“不闻犬豕之食”与“不见牛马之衣”文义互相补充。
4.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
(司马迁《报任
安书》)
委婉:
“不测之罪”,这里指死罪;
“不可为讳”,这里指任安被处死刑。
省略:
“仆又薄从上雍”句省略述语“之(到?
去)”,即“仆又薄从上之雍”。
“轩冕”代称官爵,“皋壤”代称隐者居住之地。
6.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倒置:
“心游目想”是“目游心想”的倒置。
以“目游心想”指代读书,以“移晷”指代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白首”代年老。
比喻:
用“青云”比喻志向的高远。
8.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
“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对“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
“皓齿蛾眉”是“美女”的代称,“甘脆肥醲”是“丰盛甘美的酒食”的代称。
将“皓齿蛾眉”的美女比作斧子,将“甘脆肥醲”的酒食比作毒药。
9.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赵壹《刺世疾邪赋》)
“咳唾自成珠”喻言语珍贵,“金玉”喻品德高尚,“兰蕙化为刍”喻贤人不被重用。
引用:
“披褐怀金玉”一句,语出《老子》七十章:
“是以圣人披褐怀玉。
”
“被褐”指穿粗布衣的寒士,是“贫贱之人”的代称。
按:
教材引文误“咳唾”为“咳吐”,今正。
10.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珠与玉兮艳暮秋”对“罗与绮兮娇上春”。
“珠”、“玉”、“罗”、“绮”都是“歌女”的代称。
这两句互文见义,即“珠与玉”、“罗与绮”都“艳暮秋”、“娇上春”。
七把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如今像太子这样的病,只应让世上的君子,见识广博而记忆力强的人,乘着机会向你谈论一些有益于你健康的事情,改变你的思虑心意,并且时常不离左右,来作为你的辅佐者。
那么淹溺沉迷的逸乐,纵情放恣的想法,放纵过度的心思,还会从哪里来呢!
八下面是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中的一段,试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其中的典故,分析其“四六”格式:
四六格式: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四四),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六六),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四四)?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六六)?
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四
四),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六六),凡诸爵赏,同指山河(四四)。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四四),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六六)。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诸位有的在封疆做官,有的是皇室至亲,有的心中接受过朝廷的言语重托,有的在宫中接受过先王临终的遗命,所受之言还在耳畔,怎能忘掉忠心?
先帝陵墓上的新土还没有干,嗣位的新君又在何处?
如果能够化灾祸为好事,忠于先帝,服事新君,共同立下救助皇帝的功勋,不辜负先君的遗命,那么有功的一定受爵受赏,可指山河为誓。
如果有人留恋末路的城池,徘徊在十字路口,坐观成败而看不清形势,一定会遭到以迟后为罪名的诛伐。
请看今天的世界,到底是谁家的天下!
宣室:
汉末未央宫中有宣室殿,是皇帝斋戒的地方。
汉文帝曾于宣室召见贾谊,问鬼神事。
这里是用典,指皇帝的宫殿。
后至之诛:
传说夏禹北伐共工氏,在会稽山大会诸侯,防风氏因为迟到,被处以死刑。
这里是用典,号召人们积极响应,警告那些怀有坐观成败想法的人。
九把下面一篇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离骚序王逸
标点: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
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
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
昭、屈、景。
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
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
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
谋行职修,王甚珍之。
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乃疏屈原。
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
离,别也。
骚,愁也。
经,径也。
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
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
是时,秦昭王使张仪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 列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