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读本90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119191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36.78KB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90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90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建设读本90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5
B.6
C.7
D.8
7.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A.人才
B.教育
C.科学技术
D.制度
8.我国首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在()。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九大
9.()提出,必须牢牢把握物联网新一轮生态布局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深化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A.《“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B.《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C.《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
D.《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10.()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人与自然
B.人与人
C.人与社会
D.人与人工自然
11.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
B.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
C.资源利用程度
D.资源节约
12.()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A.精神文明
B.物质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
13.()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绿色发展规划。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D.《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14.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
B.涉及面较小
C.评价范围较小
D.工作较为简单
×
答错
15.()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A.可持续发展
B.阶段性发展
C.绿色发展
D.永续发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行的时间是()。
A.2015年1月1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7年1月1日
D.2018年1月1日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B.内分泌干扰物
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
D.常规污染物
18.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A.社会文明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
C.物质文明建设
D.精神文明建设
19.全球每年1260万死亡人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A.10%
B.23%
C.32%
D.35%
20.2016年3月,正式发布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B.《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D.《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21.在我国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
A.环渤海区域
B.长三角区域
C.珠三角区域
D.北部湾地区
22.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23.党的()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A.十九大
C.十七大
D.十六大
24.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A.节水排污
B.节能减排
C.环境友好
D.人口协调
25.()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
“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并以“铁腕”承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建设。
A.2014年8月
B.2015年6月
C.2015年10月
D.2018年6月
26.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A.5000亿吨
B.6000亿吨
C.7000亿吨
D.8000亿吨
27.在下列行业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A.能源业
B.畜牧业
C.种植业
D.渔业
28.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
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A.发展
B.全球
C.公众参与
D.环境道德
29.21世纪初的前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
B.印度
C.俄罗斯
D.中国
30.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A.城市
B.农村
C.城镇
D.区域
1.民间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包括()。
(2.0分))
A.起到了政府职能所不易做、不便做的拾遗补缺的补充作用
B.起到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融合作用
C.起到了监督政府、保护百姓环境权益的作用
D.起到了宣传、引导和组织群众参与各种环境活动以及咨询和服务等作用
ABCD
2.我国的资源环境法律体系包括()。
A.环境保护法律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
D.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3.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五类”“三级”组成。
其中,“五类”指五种类型的环境标准,包括()。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础标准
D.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E.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ABCDE
4.《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大原则,包括()。
A.必须坚持正确改革方向;
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
B.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
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
C.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
D.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5.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洁能源的有()。
A.煤炭
B.海洋能
C.风能
D.地热能
BCD
6.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
A.资源化综合利用
B.绿色交通
C.环境基础设施
D.城镇能源基础设施
7.世界CDM市场的主要供应国包括()。
A.中国
C.巴西
D.韩国
8.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
A.先进环保装备制造
B.产业园区绿色升级
C.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船舶制造
D.资源循环利用
ABD
9.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包括()。
A.影响人类健康,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B.导致粮食减产,使人们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
C.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D.高山冰川融化,产生生态难民
10.海洋能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自然能源,主要包括()。
A.潮汐能
B.波浪能
C.海水温差能
D.海水盐差能
11.在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作为顶层设计,其作用包括()。
A.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及举措
B.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搭建基础性框架
C.基本解决了我国在生态文明上面临的难题
D.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12.我国提出的依法惩治环境犯罪行为的文件包括()。
A.《“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B.《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C.《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
D.《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ABC
13.重建经济秩序的措施包括()。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的国际间流动,减少在贫困地区设置污染性工业
B.消除贫困
C.制止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削减核武器数量,把核力量对全球生态环境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小限度
D.加强对生物基因的保护,建立全球性的生态保护区,设置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贸易限制,划分生态环境脆弱类型,规定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的级差标准
14.下列选项中,对生态工业化道路的描述正确的有()。
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
15.下列国际组织中,对环境问题进行关注的有()。
A.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B.世界自然基金会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D.绿色和平组织
16.物联网的产业链包括()。
A.芯片供应
B.传感器供应
C.无线模组供应
D.网络运营
17.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包括()。
A.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
B.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抉择
C.是参与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
D.是提高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1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带头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
A.发达国家
B.最不发达国家
C.经济转型国家
D.发展中国家
19.生态旅游业的产业特征包括()。
A.综合性
B.动态性
C.持续性
D.过时性
20.信息产业包括()。
A.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
B.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业
C.电子信息传输服务业
D.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E.其他信息相关服务
1.从个人层面看,绿色生活意味着衣食住行更环保。
每个公民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力提倡“适度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节约消费”,人人践行绿色生活,衣食住行游勤俭节约、绿色低碳。
正确
2.“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某一个行业”。
3.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就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提出了目标。
4.在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5.绿色生活方式是指在生态文明观念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养成适度消费、节俭消费、低碳消费、安全消费的良好习惯,使绿色饮食、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实现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
6.臭氧层遭到破坏,会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7.管仲学派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有共同的基本生存法则,其以“人与天调”、“天人相因”为基础的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把“碳汇”定义为“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9.信息文明是生态文明得以实现的管理手段。
10.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提出设立专职督察机构,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
11.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提出了综合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技术创新、调整能源结构、严格节能准入、完善环境政策、严格依法监管、统筹区域治理、建立应急体系、明确各方责任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
12.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化应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它以生态文明观为核心,以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轴,形成的一个全新的文化体系,标志着人类价值观从人类中心主义向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主义”的转变。
13.物联网是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实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
14.世界生态环境退化是传统科学、技术、哲学、经济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15.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但能源资源并不富余。
16.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总体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提升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向海洋进军有着重要意义。
17.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政策法规制定之后、项目实施之前,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项目、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所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18.城市是以服务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功能是由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19.自然保护区是指依法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0.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信息技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开发信息产品,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的产业。
21.《中国制造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22.建立国际性的国家绿色发展经济新秩序,其基本特征是用生态科技减轻经济发展中资本积累的马太效应,消除绝对贫困化,同时减少因为过度发达而浪费资源和因为过度贫困而破坏资源的两种恶性循环,强调整个世界的持续发展,并随着自然资源开发,国际社会必须投入资金保护自然,进行生态补偿。
23.智能工业是融合具有环境感知能力的各类终端、基于无所不连的新一代互联网络、人脑智慧三位一体的生态化的新型工业。
24.地热能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25.全球经济、文化、技术的不均衡发展,是造成全球生态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的深层次原因,也是阻碍全球文明持续发展的根源。
26.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7.能源是工业的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28.生态文明观是指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的关系、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身与心(我与非我、心灵与宇宙)的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在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人类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
29.在环境外交方面,20世纪后期,国际上出现了将环境问题与人权问题挂钩的倾向。
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引起的国际冲突将更加频繁。
30.2018年6月,国家标准委发布了《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发展行动指南(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1.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2.21世纪初的前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3.通过金融契约将募集的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是()。
A.绿色信贷
B.绿色债券
C.绿色发展基金
D.碳金融
4.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
A.《巴黎协定》
B.《京都议定书》
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5.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A.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
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6.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
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
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
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
“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
7.在我国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
8.()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共党章并作出阐述,成为执政纲领。
A.十五大
B.十六大
D.十八大
9.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是()。
A.节约能源资源
B.开展新能源革命
C.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发展相协调
D.经济发展必须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协调
10.2016年3月,正式发布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
11.2017年11月,在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上,()和“落实行动”成为会议的两大关键词,许多国家认为消费者能促进企业行为进而实现低碳转型,引导企业走向更绿色的未来。
A.“公众参与”
B.“文明消费”
C.“环保节能”
D.“勤俭节约”
12.在下列行业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13.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文明 建设 读本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