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诸多变化背后的含义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095557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35KB
银行理财诸多变化背后的含义Word文档格式.docx
《银行理财诸多变化背后的含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理财诸多变化背后的含义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理财产品惹关注
2011年存款竞争异常激烈。
一方面,当前负利率环境下,银行存款面临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
另一方面,在银行体系内部,由于严格贷存比监管,大行存款也面临来自中小银行的争夺。
由于存款利率的非市场化,大量发行理财产品成为银行参与存款竞争的最重要方式,银行纷纷加大了对理财产品的发行和推广力度。
据WIND数据统计,一季度发行理财产品数量4811个,同比增长127.3%,环比增长36.7%,截至6月26日,上半年已发行理财产品数量9772个,同比增长97.8%,占2010年全年发行数量的82.8%。
目前并无官方口径披露的理财产品总规模数据,但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普益财富的不完全统计,2011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约达到4.3万亿元,截至6月21日的预估发行规模已达到8.25万亿元,超过了2010年全年7.05万亿元的发行规模。
而2011年前五个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为5.4万亿元,同比减少14.0%。
由于三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约占2011年新发行理财产品数量的2/3,多数理财产品为滚动发行,实际存量发行规模可能远小于该累计发行规模数据,但仍足以对宏观货币环境及银行经营方式产生显著影响。
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迅猛增长的同时,结构悄然变化:
1.保本型产品向非保本型转变,这意味着新发产品多数在表外;
2.理财产品委托期限短期化,3个月以下短期理财产品占比达2/3;
3.主流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提升,3%-5%的中等收益产品为主导;
4.基础资产结构明显转变:
投向债券、利率和票据类产品占比较大,股票和信贷资产类产品占比环比下降;
5.人民币产品仍处主导地位。
理财业务高增长背后
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及其结构转变背后反映的是银行发挥自身渠道和客户优势,对变幻的宏观和行业环境的积极应对:
一是顺应宏观环境。
高通胀和利率管制下,实际利率转负促发存款外流,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发行完胜激烈的存款争夺赛。
二是适应监管环境。
偏紧货币政策以及严厉的资本拨备监管制约了表内扩张,信贷类银信合作业务也受到监管限制。
三是顺应行业趋势。
面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挑战,银行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收入,而理财业务成为中间业务收入新的增长点。
理财业务高增长对银行的经营方式及货币环境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是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大量发行使资产负债双重“出表”,银行体系呈现利息收入非息化趋势。
存款竞争引致的隐性成本亦并未充分反映至息差,实际息差表现或好于预期。
二是大量理财产品游离表外,加大了存款月度波动,短期M2指标对整体流动性的指向意义下降,应更多关注社会融资总量变化。
2011年上半年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全部新发行理财产品数量的比重达到59%,二季度新发行理财产品中有64%为非保本型。
而这一数据在2005年仅略超20%。
对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由于银行并不承担相关收益和风险,会计处理上通常是放在表外的,相关存款已经出表;
而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资金仍作为存款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
2007年以来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对表内保本型理财产品产生了明显替代效应,这一现象在通胀高企的时期尤为突出。
由理财产品发行带来的资产负债双重出表与当前的负利率环境以及偏紧的货币信贷政策关系密切。
一方面,存款负利率使银行面临来自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而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率亦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另一方面,银行信贷额度管控,同时资本和拨备监管日趋严格,资产负债表内扩张受到政策和监管环境的制约。
由此,通过理财产品的发行,银行在表外将资产负债业务进行了匹配。
一方面更好满足了两端客户需求;
另一方面也创造了中间业务收入。
表外理财主要体现为银行的理财业务收入,这实际上是一个利息收入非息化的过程,是银行积极应对资金脱媒调整业务策略的方式。
这类似于银行让渡了一部分低成本存款和盈利资产间的利差,并将其转化了理财业务手续费和佣金收入。
目前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以2010年年报统计,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理财业务收入占手续费与佣金收入的比重已分别达到19.0%、18.7%、13.1%和12.2%。
而随着2011年理财产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其占比将会进一步增长。
由于大部分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大于一年期定存利率,市场曾预期这种存款竞争方式会对银行息差构成较大下行压力。
而实际上,一方面由于表外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2011年对表内理财产生了较强的替代;
另一方面,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中收益率大于一年期定存的比例更高,银行负债成本的隐性压力并未充分体现在息差中。
2011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年化收益率在3%以内的产品占比快速减少,3%-5%的产品是主流。
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2011年上半年预期年化收益率大于一年期存款的占比达69.4%。
而实际上,仅计入表内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成本会体现在息差中,但这部分产品发行受到表外产品的替代,对息差向下的压力应小于预期。
此外,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中收益率大于一年期定存3.25%的占比达到86.3%,远高于保本型中55.5%的占比,这意味着多数高收益理财产品计入表外。
得益于贷款议价能力大幅提升、债券及同业业务收益率上升,预计全年行业息差水平仍能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年初以来,存款的大幅波动与理财产品大量发行及其结构变化不无关联。
一方面,非保本型表外理财逐渐占主导地位且委托期限趋于短期化,存款阶段性“出表”和“入表”频繁。
另一方面,受制于严格的贷存比考核,银行通常将理财产品到期日集中安排在月末或者季末,这也加剧了存款的波动。
2011年1至5月新增存款分别为-203亿元、1.3万亿元、2.68万亿元、3377亿元和1.11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1.3%、36.6%、70.7%、-71.4%和2.8%。
由于表外理财并未纳入货币供应量指标M2的统计范畴,短期M2对于整体流动性的指向意义有所下降,而社会融资总量则是更为全面的指标。
M2的变动主要由信贷和外汇占款的波动引起,其中信贷具有乘数效应。
2011年以来,新增信贷受到严格控制,与此同时,不断上调的准备金率已基本对冲掉同期的外汇占款增量。
2011年1月至5月,M2同比增速分别为17.2%、15.7%、16.6%、15.3%和15.1%,如期控制在管理层16%的调控目标位以内。
然而,上半年银行体系资金面并不像M2显示的那样紧张,这与大量理财资金游离表外有关。
由于基础资产挂钩债券与同业资产的产品增加,同业市场头寸多数时候相当充裕,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仅现阶段性紧张。
根据央行定义,“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央行数据显示,2002年人民币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量的92%,而2010年人民币贷款仅占社会融资总量的55.7%,2011年一季度下滑至53.5%。
但银行通过表外业务(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提供融资量占27%。
此外,银行亦大量参与企业债的承销及交易。
银行直接和间接参与比例占社会融资总量的90%以上,并反映至银行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的成长。
当心银行表外资产
2011年7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评论
如今走进中国大大小小的银行网点,什么卖的最火?
答案十有八九是各种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
万得资讯统计,2011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发行理财产品超过1万支,中金公司估算上述产品总金额达14万亿,其中8.5万亿为个人理财产品。
半年销售的数量和金额,均超过了2010年全年的水平。
理财产品市场爆发式增长并非偶然:
相比定期存款由央行限定的利率,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远高出同期的储蓄利率;
相比基金、保险等潜在高收益但有亏损风险的投资选择,以银行的品牌销售理财产品,在大众眼里安全性上明显处于优势。
在中国存贷款利率上下限仍分别被管制的条件下,银行理财产品让资金和投资渠道有限的普通储户分享到了更接近真实市场利率的收益,对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和减轻存款的负利率,不得不说是件好事。
然而,没有免费的午餐。
理财产品能产生高收益,其资金运用过程中就必然承担了相应的风险。
理财资金究竟投向哪里?
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往往将投资对象概括为债券、同业拆借、贷款组成的资产池,至于资产具体类别的比重和收益,投资者很难单独核算。
对此,在银行公开的财务报表中也难以找到更详细的披露。
银行运用理财资金的风险到底如何?
如果投资遭受损失,会不会给银行体系造成危机?
这是个敏感但必须关注的话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银行业的表现公平地讲,比欧美的同行要好得多。
中国银行业没有引发经济危机,也没有重演过去借助政府施救避免破产一幕。
用利润、分红、市值、成长性等指标衡量,中国几大银行都可以位居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和中国最赚钱的上市公司之列。
中国银行业迄今没有爆发危机,得益于对风险的有效监管(也可以说是管制,同混业经营的欧美银行相比,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要小很多)。
当代银行监管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自己要有足够的资本覆盖其资产可能遭受的风险,不至于给储户和纳税人带来损失。
对于工、农、建、中、交这样的大银行,中国银监会的资本金底线目前已经提高到11.5%,即银行每100元风险加权资产(承担不同程度信用风险的资产,如贷款),银行自己必须拥有至少11.5元本钱以备不测。
目前中国大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普遍不到2%,资本金11.5%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谨慎的标准。
但是标准有效的前提是,银行的所有风险资产必须真实地反映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
英美银行在本轮危机爆发前,同样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留足资本。
不幸的是,这种充足只是相对于表内资产而言的。
欧美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让很多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上消失,甚至包装成高信用的资产重新出现。
在这个复杂的过程里,哪怕是CCC级的资产也可以制造出AAA级的金融衍生品。
结果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远远超过了报表所反映的水平。
当风险爆发时(比如房价下跌),银行帐面充足的资本无法覆盖其隐藏的巨大风险,不得不由纳税人买单。
理财产品问题正在于此。
很多理财产品的条款中,都不承诺保证本金和实现预期收益,也就是说理论上理财产品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由理财产品自身承担,银行无需再为此保留资本金(信用风险已从银行资产负债表转给客户)。
现实中,目前还没有出现过银行理财到期不能兑付的情况。
理财产品实际上被看作同储蓄存款一样的安全。
可以想象,面临激烈竞争和社会稳定压力,即使理财资金出现损失,银行很可能也会选择用自有资金弥补亏损,兑付客户。
也就是说,银行帐面上不承担理财产品的风险,也无需准备相应的资本金,但事实上又难以逃避其中的风险。
表外理财产品和表外金融衍生品一样,都是银行资产风险中的盲区。
不可否认,理财资金中一部分投资于国债或高信用级别的债券、银行间拆借等较为安全的资产,但是也有一部分资金(估计占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被用于发放贷款,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这也是理财收益率能够超过储蓄利率的重要原因。
银行理财市场发展有合理的因素,但是其发展必须是规范的。
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风险划分必须明确,属于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必须如实、充分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并适用银监会关于资本金、风险权重、拨备覆盖率等一系列监管要求。
中国银行业受到资本金和宏观调控的约束,一整年新增贷款的规模在7.5万亿上下,而仅仅过去的半年销售理财产品已达14万亿之巨。
中国银行和银监会对此应当高度警惕,只有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理财产品才能健康发展,否则终将像次贷衍生品那样,成为银行体系隐藏的定时炸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理财 诸多 变化 背后 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