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080091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695.01KB
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点拨]经济特区就是经济建设过程中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与特别行政区不同。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
世贸组织是各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1)1981年,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议。
(2)1986年,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3)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3.意义
(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和实现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契机。
(3)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4)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误区警示]复关≠入世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中止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是谓“复关”。
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成立,中国的复关谈判转为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并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主题一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经济特区的特殊性
(1)经济结构:
特区的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外商投资经济所占经济比重可以大于内地。
(2)经济体制: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采取市场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优惠政策:
对前来投资的外商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企业的所得税率按优惠政策征收,对进出特区的境外客商、外籍人员简化手续。
(4)管理权限:
特区政府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港口、铁路、邮电等方面的业务,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特区实际情况,制定专项管理办法。
2.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1)全方位:
全面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
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
(2)多层次:
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会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
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材料一 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由图所示经济特区有哪几个?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3)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我国经济的增长有何变化?
这一变化有何影响?
答案
(1)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四个经济特区。
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格局。
(2)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呈上升趋势;
整体上看对外贸易出口大于进口,即整体上处于贸易顺差。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
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对外开放”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特征:
渐进性。
两个趋势:
从封闭到开放;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三个特点:
(开放格局):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四个步骤:
“打开窗口”(建立经济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融入世界”(加入WTO)。
主题二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机遇
①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
③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
⑤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挑战
①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会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有些产业受到冲击。
②中国的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2.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
(1)入世的必然性:
入世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
经济的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2)入世是中国根本利益的体现,入世对我国的弱势产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3)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中国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迎接挑战,融入世界经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的全球化。
材料一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引自《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年)》
材料二 有专家指出: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1842~1860年和1957~1976年错失科技革命机遇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具体史实指的是什么?
(3)中国加入WTO,既给中国带来机遇,又使中国面临挑战。
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应如何应对?
(4)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答案
(1)①错失1842~1860年机遇:
清王朝腐败无能;
“八股取士”、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列强的侵略;
社会动荡(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②错失1957~1976年机遇:
国际环境的恶化,(可答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
中苏关系恶化等);
国内“左”倾错误;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十年动乱。
(2)三个节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92年,中共“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中国政府部门对经济管理从观念上、体制上都需要做必要的调整;
各产业部门对自己管理方法、经营机制也需要做相应的转变。
(4)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
民族独立,和平的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前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巧思妙记
中国申请复关,历尽曲折艰难。
最终加入世贸,面临机遇挑战。
提高竞争能力,勇敢面对困难。
完善市场机制,利于世界发展。
1.在一座城市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 )
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
答案 A
解析 抓住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标志性雕像拓荒牛,二是“一夜崛起之城”。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被圈中的地区( )
A.实行资本主义制度B.实行特别的经济政策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D.率先包产到户
答案 B
解析 歌词所述的是经济特区的建立,这些地区实行特别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其他三项都不正确,A、C两项说的是特别行政区,D项与史实不符。
3.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是指( )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解析 材料中的“开放整个海岸”和“35年来”可以判断应是1984年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4.20世纪90年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 )
A.海南岛B.深圳C.上海浦东D.广州
答案 C
解析 注意时间限定“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故答案为C。
5.2011年6月5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报告称中国限制九种原料出口不符合WTO规定。
新中国加入WTO是在( )
A.1947年B.1986年C.1995年D.2001年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1947年中国、美国等国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享受WTO的任何待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1986年,中国开始进行复关谈判。
1995年“关贸总协定”转变为WTO,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
6.阅读《春天的故事》这首歌的部分内容,回答问题。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歌词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神化般地崛起座座城”指我国政府所建的四个经济特区,其中位于广东省境内的有哪些?
(2)歌词中“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喻指什么事件?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当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答案
(1)深圳、珠海、汕头。
(2)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3)目的:
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格局:
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解析 本题以《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为载体,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
做题时注意结合歌词中提供的时间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设问要求组织答案。
基础巩固
1.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B.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D.内地开放城市
解析 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带动开放的区域由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逐渐深入到内地。
2.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
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毗临港澳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
解析 珠海是中国经济特区之一,特区的“特”就是特殊的政策扶持。
其他几项都较片面。
3.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较早地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A.上海B.广州C.南京D.厦门
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对③的分析可得出结论。
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重要标志的是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4.“点—线—面”,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⑤上海浦东
A.③②①⑤④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③⑤④D.①②③④⑤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先进行开放的是经济特区,由此可排除A、D两项。
在吸取特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又开放了沿海开放城市及沿海经济开放区。
在90年代以开发和开放浦东为龙头从而向内地延伸。
5.《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
“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反映了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突出表现。
能力提升
6.下表为某学生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
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①②③的内容应该是( )
A.汕头特区、海南省;
宁波、温州;
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B.潮州特区、汕头特区;
杭州、宁波、温州;
沿海经济开发区
C.福州特区、汕头特区;
杭州、宁波;
D.汕头特区、海南省;
解析 ①是经济特区:
汕头、海南。
②浙江省的沿海开放城市是宁波和温州,排除B、C两项。
③开放的层次属于沿海经济开发区,排除A项。
7.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
“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
”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浦东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解析 从材料看,“奇迹”是指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根本上得益于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
8.下图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基本状况。
下列选项中能够与此有关联的是( )
①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③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④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点。
联系所学,①③④正确,都是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的经济制度和措施。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②在时间上不符。
故选B项。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
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
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
我看不会的……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小得多。
危险有一点,不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十年》
材料三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
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
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的目的。
并说明外来资金、技术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二、三,分析开发浦东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开放体系形成的过程。
答案
(1)目的:
进一步扩大吸收外资、引进技术,推进经济现代化。
关系:
可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
可能会带来一些暂时的消极影响,但整体而言是利大于弊。
(2)原因:
促进上海的发展;
促进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发展;
促进金融业发展;
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环太平洋沿岸的趋势日益明显;
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3)体系: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一、解析与探究(教材第93页)
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提示 对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要结合历史教训、世界潮流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综合得出其必要性,对其带来的影响要辩证地进行分析。
对外开放适应了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应该加以鼓励和肯定。
但同时还应注意,随着对外开放的实行,中国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中国应该勇于面对挑战,迎接挑战。
二、自我测评(教材第93页)
1.简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提示 中国的对外开放由政策的形成到经济特区的设置、沿海开放城市推广到经济开放区,再到内地的全面开放,经历了一个点、线、面的过程,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而对外开放的对象也主要从对西方国家开放到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2.简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意义。
提示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有效途径。
它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 学年 高中历史 第四 单元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发展 道路 探索 20 对外开放 格局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108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