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078454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2.98KB
气相色谱法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气相色谱法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相色谱法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0.2L/minB.0.5L/minC.1.0L/minD.大于1.0L/min
B
2.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氯丁二烯时,采样完毕后,将采样管加帽密封,于低温处存放不超过,或立即解吸。
A.24hB.48hC.一周D.两周
3.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氯丁二烯时,样品被四氯化碳解吸后,解吸液于低温处存放,当氯丁二烯浓度低于mg几时,可稳定一周。
A.10B.20C.50D.100
4.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氯丁二烯,样品解吸时,将采样管中吸附剂倒入具塞试管中,加入2.00m1四氯化碳,加塞浸泡min,摇匀,取一定量的解吸液注入色谱分析。
A.20B.30C.60D.90
D
四、问答题
1.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氯丁二烯的方法原理。
用活性炭吸附采样管富集空气中氯丁二烯后,加四氯化碳浸泡解吸,经聚乙二醇己二酸酯-阿匹松L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外标法定量。
2.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氯丁二烯时,氯丁二烯标准曲线的配制方法。
用四氯化碳将标准溶液稀释成以下浓度系列:
0、0.50、1.00、2.00、3.00、4.00、5.00及6.00mg/L。
另取5ml具塞刻度管8支,每支各加采样用活性炭一定量(与现场采样所用活性炭等量),然后分别加入各种浓度标准溶液2.00m1,稍加振摇,加塞浸泡90min,摇匀。
取2.0μ1进行色谱分析,以峰高对氯丁二烯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1.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时,采用固体吸附剂吸附采样后,
用或解吸。
热脱附溶剂
2.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进行采样时,用橡胶管将活性炭采样管与采样器连接,采样管(放置方向)进行采样,采集流量0.5L/min。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管两端封闭,在℃冷藏保存。
垂直4
3.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当使用FID检测器时,用、或辛烷做内标物。
癸烷正十一烷
4.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时,样品解吸后,经色谱柱分离,可用或检测器检测。
电子捕获(ECD)氢火焰离子化(FID)
1.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时,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为:
将采样管中的活性炭的前段和后段分别转移至5m1的容量瓶或2m1的玻璃管中,弃去聚脂泡沫和玻璃毛,准确加入1m1纯化过的二硫化碳,放置20min后进样分析。
正确答案为:
应放置30min后进样分析。
2.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时,每次样品分析前后必须进行中间浓度检验,如果样品多于10个,每10个样品进行一次中间浓度检验,如果中间浓度的实际值与曲线所得值的偏差≤15%,则样品的分析数据有效。
3.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采样器在采样前或采样过程中发现流量有较大波动时,均须进行流量校正。
4.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时,应定期测定吸附管前后活性炭的空白。
每使用一批新的采样管时,均应测定吸附管前后活性炭的空白。
1.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时,采样结束后,采样管应在6d内解吸完毕,d内分析完毕。
A.30B.10C.7D.6
2.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时,当采样管后部活性炭测定的数值大于前部%时,应记录样品可能已穿透或可能有损失。
A.5B.10C.15D.20
3.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时,活性炭管在以1L/min的流量采集样品时,压降必须小于kPa。
A.2.1B.3.4C.4.2D.4.5
答案,B
4.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中,每次采样时,每10个样品应做一个平行样,平行样的偏差应%。
A.<
15B.<
20C.≤25D.≤10
C
5.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时,每使用一批新的活性炭时,都要进行卤代烃在活性炭的解析效率,每个化合物的最后浓度应接近曲线的中间浓度,每个化合物的解吸效率应%。
A.>75B.≥80C.≥85D.≥90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原理。
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的采样主要用固体吸阳剂吸附,用热脱附或溶剂解吸,然后用气相色谱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或氢火焰检测器(FID)检测。
五、计算题
1.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时,对一批新活性炭管进行活性炭解吸效率测试,当加入3.07mg/m3某卤代烃标样,解吸后测得实际值为2.91mg/m3,已知活性炭管空白含量为0.01mg/m3,试求该批活性炭管的解吸效率。
[(2.91—0.01)/3.07]×
100%=94.5%
2.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时,某样品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为20.6L,样品用1.00m1二硫化碳解吸30min后,进样1.0μ1,得到三氯甲烷峰高58.56Hz,而全程序试剂空白三氯甲烷峰高为1.25Hz(进样1.0μ1)。
已知浓度为50.0mg/L的三氯甲烷标准溶液进样1.0μl时,峰高为45.24Hz,该样品中三氯甲烷的浓度为多少?
(58.56-1.25)×
50.0×
1.00/(45.24×
20.6)=3.07(mg/m3)
①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
②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
③总烃和非甲烷总烃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④非甲烷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1.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样品经过空柱或柱导入检测器,直接进行测定。
①
玻璃微珠阻尼氢火焰离子化
2.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除烃装置采用做催化剂。
氯化鈀
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时,采集好的样品应避光保存尽快分析,一般放置时间不超过h。
②
12
1.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以氮气作为载气,其纯度应达到99.9%。
氮气纯度应达到99.9%。
2.按照《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总烃和非甲烷烃测定方法一”和“总烃和非甲烷烃测定方法二”测定总烃和非甲烷时,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①
3.按照《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总烃和非甲烷烃测定方法一”测定总烃和非甲烷时,以氮气为载气测定总烃时,总烃的峰包括氧峰,气样中的氧产生负干扰。
在固定色谱条件下一定量的氧的响应值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净化空气求出空白值,从总烃峰中扣除,以消除氧的干扰。
气样中的氧产生正干扰。
4.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除烃空气的总烃含量(含氧峰)应≤0.5mg/m3(以甲烷计)。
除烃空气的总烃含量(含氧峰)应≤0.4mg/m3(以甲烷计)。
5.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配制标准系列是用纯度为99.99%的氮气将甲烷标准气体逐级稀释。
氮气纯度应达到99.999%。
6.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当测定结果小于1mg/m3时,测定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当测定结果小于1mg/m3时,测定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7.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每分析20个样品需测定标准曲线中间浓度校核点,其测定值与校准曲线对应值的相对偏差应≤20%,否则应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 )
其测定值与校准曲线对应值的相对偏差应≤10%
8.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对总烃的定义是:
氢火焰检测器所测的碳氢化合物(C1-C10)为总烃,以甲烷计。
氢火焰检测器所测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量。
9.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色谱柱用填充普通玻璃微珠的色谱柱。
应该用硅烷化玻璃微珠。
10.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样品的采集方法为:
在人的呼吸带高度,用100ml注射器抽取待测环境空气样品,反复置换三次后,抽取100ml样品,用橡皮帽封住针头,送往实验室待测。
11.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色谱柱的老化过程为:
将填好的色谱柱一端接到仪器进样口上,另一端不接检测器,用低流速的载气通入,柱升温至100℃老化约24h,然后将色谱柱接入色谱系统,即完成了老化过程。
应升温至200℃老化约24h,将色谱柱接入色谱系统后,还应该待基线走平,才完成了老化过程。
1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时,采样用的真空采样瓶或注射器,在使用前必须用3.3mol/L盐酸溶液洗涤,然后用水漂洗干净,干燥后用氮气置换。
()②
应该用3.3mol/L的磷酸溶液洗涤,而不是盐酸溶液。
1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时,标准气可用高纯氮气或除烃空气稀释配制,但对于同一个分析步骤中的标准系列,不能既用高纯氮气,又用除烃空气稀释配制。
样品气一般都以空气为基体,故不宜再用高纯氮气进行稀释。
14.《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时,借助于四氧化三钴或钯-6201的催化作用,能够除去空气中的氧。
能够除去空气中的烃类物质。
15.《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时,样品气体中含有氧气。
因为非甲烷烃的量是总烃减去甲烷的差,可以不考虑氧峰的干扰。
样品气体经甲烷柱,氧峰已与甲烷峰分开,但总烃柱得到的总烃峰中包含氧峰,故不能相互抵消,应予扣除。
1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时,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的非甲烷烃是于FID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甲烷计。
应以碳计。
17.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总烃和非甲烷烃测定方法二”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时,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载气、助燃气及氢气的流量,以保证测定的准确度。
()③
18.气相色谱法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时,GDX-502色谱柱使用前,应在100℃左右通氮气老化24h。
19.气相色谱法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时,可用柱长为2m、内径4mm、柱内填充60~80目GDX-502担体的不锈钢柱测定甲烷。
20.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总烃和非甲烷烃测定方法一”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时,用100m1注射器抽取现场空气,冲洗注射器3-4次,采气样100m1,密封注射器口,样品应在24h内测定。
样品应在12h内测定。
21.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总烃和非甲烷烃测定方法一”和“总烃和非甲烷烃测定方法二”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时,氮气、氢气和压缩空气三种气体均需经硅胶、5A分子筛及活性炭净化处理。
22.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总烃和非甲烷烃测定方法一”和“总烃和非甲烷烃测定方法二”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时,样品经定量管、通过六通阀进入色谱仪空柱时,空气峰及其他烃类与甲烷均分开。
应通过六通阀进入GDX-502柱,而不是进入空柱。
23.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时,总烃的含量以甲烷计。
24.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烃”的方法,将吸附采样管GDX—102端与空气采样器相连后,采集气样。
()④
应是吸附采样管TDX-01端与空气采样器相连。
25.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烃”的方法,非甲烷烃的定量是以甲烷计。
是以正戊烷计。
26.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烃”的方法,用GDX-102及TDX-01吸附采样管在常温下采集空气样品,非甲烷烃被吸附采样管吸附,空气中的氧不被吸附而除去。
27.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烃”的方法,使用的色谱柱为长1m、内径4mm的不锈钢柱。
三、选择题
1.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将样品直接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样品中总烃和氧二者的总(以甲烷计),同时用代替样品,可以测得氧的含量(以甲烷计),从二者的总量中扣除氧的含量后即为总烃的含量。
A.除烃空气B.氧气C.洁净空气
A
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时,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时,每次开机测定样品之前,均要绘制校准曲线,然后每测定5~10个样品插入标准曲线中任一浓度适当的标准样品,其测值与原测值比较,变化应不大于%,否则应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A.3B.5C.10D.15
B
3.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烃”的方法,采集非甲烷烃样品的吸附柱,在℃加热解吸,用氮气将解吸后的非甲烷烃导入气相色谱仪。
A.150B.200C.240D.300
C
4.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烃”的方法,吸附采样管的加热解吸温度不能超过℃,老化好的吸附采样管要贮存于干燥器中,如发现有玷污,应在℃加热,通氮处理。
A.270,200~230B.300,200~230C.270,240~250D.300,240~250
5.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烃”的方法,吸附采样管中GDX-102与TDX-01有填充体积比为。
A.3:
1B.3:
2C.2:
1D.2:
3
6.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单点法计算结果时,已知甲烷标准气体中甲烷的摩尔分数为φ(单位为umol/mol),扣除氧峰后样品的峰面积为S,甲烷标准气体的峰面积为S1。
样品中总烃的质量浓度ρ(以甲烷计,单位为mg/m3)r计算公式为。
A.ρ=φ×
S/S1×
16/22.4B.ρ=φ×
S/S1C.ρ=φ×
S1/S×
16/22.4D.ρ=φ×
S1/S
7.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采样前,注射器须用磷酸溶液洗涤,然后用水洗净,干燥后备用。
A.3.3mol/LB.4.3mol/LC.5.3mol/LD.2.3mol/L
8.根据《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测定总烃时,每批样品至少采集10%的平行样,其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
A.5%B.10%C.15%D.20%
9.《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5263-1994)测定总烃时,分离总烃所需填充柱的固定相是目的玻璃微珠。
A.40~60B.60~80C.80~100
10.《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5263—1994)测定总烃时,样品采集后,应
在内分析完毕。
A.4hB.6hC.当天D.两天
11.《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5263—1994)测定总烃时,除烃空气的检验方法是:
取除烃净化空气至柱色谱测定无峰,即认为除烃完全。
A.GDX-502B.钯-6201C.TDX-01D.TDX-102
A
12.《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5263-1994)测定总烃时,测定结果以位有效数字表示。
A.1B.2C.3D.4
1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时,甲烷柱是长m、内径mmn的不锈钢柱。
A.2,4B.3,4C.3,4D,3,3
14.《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时,净化载气和辅助气体的活性炭应用6mol溶液浸渍12h,水洗烘干备用。
A.磷酸B.盐酸C.硫酸
15.《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中,用单点比较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一个样品连续进样两次,其测定值相对偏差要小
于%。
A.5B.10C.15D.20
1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时,甲烷柱用60~80目高分子多孔微球载体。
A.GDX—104B.玻璃微珠C.TDX-01D.TDX-102
1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以上,并尽量使环境温度保持恒定。
A.10B.0C.30D.20
18.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时,分离甲烷色谱柱担体为。
19.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烃”的方法,用GDX-102及TDX-01吸附采集的非甲烷烃样品,存放时间不应超过d。
A.10B.12C.15
20.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烃”的方法,采样环境中如有烟尘,应在吸附采样管前加一根前置柱,柱内填充,防止采样时烟尘污染采样管。
A.GDX-102B.TDX-01C.玻璃微珠
21.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烃”的方法,GDX-102在使用前应进行装柱老化,装柱前应用湿润GDX-102,以除去静电。
A.甲醇B.乙醇C.丙酮
22.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烃”的方法,吸附采样管与空气采样器连接后,以L/min的流量采集气样。
A.0.1~0.5B.0.2~1.0C.0.5~1.0D.1.0~1.5
1.简述《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8-1999)测定非甲烷总烃时,用单点比较法进行定量分析应具备的条件。
标准气浓度的响应值应与被测样品的响应值接近;
标准气与样品气同时进行分析,进样体积相同。
2.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时,以氮气为载气测定总烃时,如何消除氧的干扰。
③
(1)用净化空气求出空白值,从总烃峰中扣除,以消除氧的干扰。
(2)使用除烃后的净化空气为载气,在稀释以氮气为底气的甲烷标准气时,加入一定体积的纯氧,使配制的标准系列气体中的氧含量与样品中氧含量相近(即与空气中氧含量近),于是标准气和样品气的峰高包括相同的氧峰,可以消除氧峰的于扰。
3.气相色谱法测定总烃和非甲烷烃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色谱 题库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