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条件的应用》教案2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076539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59.05KB
《平衡条件的应用》教案2Word下载.docx
《《平衡条件的应用》教案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条件的应用》教案2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重点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熟练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平衡状态下有关力的计算.
3.进一步熟练受力分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1.物体的受力分析.
2.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认为是受到共点力作用?
3.物体受到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式
1.用投影片出示复合题: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保持_________或_________,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a.物体所受各个力的合力等于_________,这就是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b.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它所受的其余外力的合力关系是_________.
2.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进行评价和纠正.
3.引入:
本节课我们来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求解一些实际问题.
推进新课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举例:
用投影片出示例题1:
[例题剖析1]如图5-4-1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A点,线的中点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B用手拉住,当AO与竖直方向成θ角,OB沿水平方向时,AO及BO对O点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图5-4-1
解:
先以物体m为研究对象,它受到两个力,即重力和悬线的拉力,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悬线中的拉力大小为F=mg.
再取O点为研究对象,该点受三个力的作用,即AO对O点的拉力F1、BO对O点的拉力F2、悬线对O点的拉力F,如图5-4-2所示:
图5-4-2图5-4-3
a.用力的分解法求解:
将F=mg沿F1和F2的反方向分解,得到
F′=mgtanθ;
F″=mg/cosθ,
得到F1=mg/cosθ;
F2=mgtanθ
b.用正交分解合成法求解: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Fx合=0及Fy合=0得到:
解得:
F1=mg/cosθF2=mgtanθ
2.结合例题总结求解共点力作用下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受力图;
(3)据物体的受力和已知条件,采用力的合成、分解、图解、正交分解法,确定解题方法;
(4)解方程,进行讨论和计算.
3.学生用上述方法求解下面例题,并抽查部分同学的答案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
[例题剖析2]如图5-4-4所示,两物体重分别为G1、G2,两弹簧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弹簧两端与物体和地面相连.用竖直向上的力缓慢向上拉G2,最后平衡时拉力F=G1+2G2.求该过程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
图5-4-4
解:
关键是搞清两个物体高度的增量Δh1和Δh2跟初、末状态两根弹簧的形变量Δx1、Δx2、Δx1′、Δx2′间的关系.
无拉力F时:
Δx1=(G1+G2)/k1,Δx2=G2/k2,(Δx1、Δx2为压缩量)
加拉力F时:
Δx1′=G2/k1,Δx2′=(G1+G2)/k2,(Δx1′、Δx2′为伸长量)
而Δh1=Δx1+Δx1′,Δh2=(Δx1′+Δx2′)+(Δx1+Δx2)
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ΔEp=G1·
Δh1+G2·
Δh2
整理后可得:
ΔEp=(G1+2G2)()
4.讲解有关斜面问题的处理方法
[例题剖析3]如图5-4-5所示,将重力为G的物体A放在倾角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对A施加一个多大的水平力F1,可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
分析本题:
图5-4-5
a.定物体A为研究对象
b.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物体A共受四个力的作用:
竖直向下的重力G、水平向右的力F1、垂直于斜面斜向上方的支持力F2、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F3,其中G和F1是已知的.由滑动摩擦定律F3=μF2可求得F2和F3,就可以求出μ.
c.画出物体的受力图如图5-4-6.
d.本题采用正交分解法:
图5-4-6
对于斜面,常取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为x轴,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为y轴,将力沿这两个方向分解,应用平衡条件求解:
e.用投影片展示本题的解题过程:
解:
取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为x轴,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为y轴,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应用平衡条件求解,由平衡条件可知,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合力Fx合和Fy合应分别等于零,即
Fx合=F3-F1cosθ+Gsinθ=0
Fy合=F2-F1sinθ-Gcosθ=0
并且F3=F2·
μ
解得:
F1=.
5.巩固训练
如图5-4-7所示,重为G=10N的小球在竖直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30°
的光滑斜面上,已知挡板也是光滑的,求:
图5-4-7
(1)挡板对小球弹力的大小;
(2)斜面对小球弹力的大小.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点:
1.应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题时常用的方法——力的合成法、力的分解法、正交分解法.
2.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3)分析研究对象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4)运用平衡条件,选用适当方法,列出平衡方程求解.
布置作业
练习1.如图5-4-8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
.两小球的质量比为(A)
图5-4-8
A.B.C.D.
练习2.如图5-4-9所示,人重600N,木板重400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0.2.现在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BC)
图5-4-9
A.人拉绳的力是200NB.人拉绳的力是100N
C.人的脚给木块摩擦力向右D.人的脚给木块摩擦力向左
练习3.如图5-4-10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重力大小为G,两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一根轻绳的两端固定在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的夹角为θ.求当F至少为多大时,两球将会发生相对滑动?
(F=)
图5-4-10
练习4.如图5-4-11所示,两个固定的光滑硬杆OA与OB,夹角为θ,各套一轻环C、D,且C、D用细绳相连.现在用一水平恒力F沿OB方向拉环D,当两环平衡时,绳子的拉力是多大?
(F/sinθ)
图5-4-11图5-4-12
练习5.如图5-4-12所示,均匀杆AB重为G,A端用细绳吊在O点,在B端加一水平力F,使AB静止,此时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B)
A.拉力F一定大于GB.绳子拉力T一定大于G
C.AB杆与水平夹角α必小于θD.F足够大时细绳可在水平方向上
板书设计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活动与探究
观察高压电线的塔架有何特点.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
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
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
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
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
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
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衡条件的应用 平衡 条件 应用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