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驻村蹲点调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075841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96KB
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驻村蹲点调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驻村蹲点调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驻村蹲点调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实现了水、电、有线电视“户户通”,村内大街小巷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和净化。
同时,由联手共建单位烟台国际机场投资7.5万元建成面积80平方米的村级卫生室,解除了群众就医难。
发展起来的象平村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亮点,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好的班子和引路人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所在。
李天河从1976年任支部书记以来,在岗位上奋斗了30多个春秋,他和广大干群一道,找到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
象平村逐步实现稳定发展,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二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象平村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以工强村、以果兴村、三产富民”的发展之路,使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进步,集体经济显著增强,群众收入快速增长,新农村建设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建设美好家园,改善村容村貌,反映了群众心声,必将有力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中。
逐步富裕起来的象平村群众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文明一条街,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改善居住环境,使村容村貌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显著变化,广大群众亲身体会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
四是借助外力启动内力,是实现农村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象平村积极发展与共建单位的关系,赢得了理解和支持,通过村企共建,为群众办了实事、好事,充分说明了农村社会要发展,除依靠自身力量外,还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方式,积极寻求外力实现协力共建。
二、当前,我市农村经济社会总体是健康的、稳定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象企村的进步变化是全市后进村摆脱困境寻求发展的一个生动事例,启发我们应对新局面,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这个村耕地760亩,227户,人口597人,党员30名,“两委”成员3人,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庄。
通过调研,在全市农村中,不难发现一个带有共性的现象,那就是,好的村庄原因基本是相同的,不好的村庄原因各有不同。
原因主要集中在“散、乱、穷”三个方面:
“散”主要是班子散。
村领导班子不团结,互相拆台,内耗严重,形不成核心;
在工作中“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形不成合力;
群众威信低,最终导致村里各项工作很难开展。
“乱”是村风乱。
少数村庄受派性影响,纠纷多,问题多,有关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村民集体观念差,只顾“各扫门前雪”;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没有号召力,难以开展工作;
干群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村里对上级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穷”是经济落后。
集体经济薄弱,村办企业少,群众收入低,乡村公共建设滞后,村容村貌差。
这些村,虽然各有一本难念的经,但究其根本,“穷”是“病灶”,客观因素是群众收入低,集体无收入。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对症下药。
就对象企的调研而言,相对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自然条件差。
位于象山市东南,与市区隔山相望,属于半山区村。
由于地处偏僻,受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的制约,信息闭塞,交通不便。
土地贫瘠,泊地少,山地面积约占70%以上,人均占地不到1.2亩。
特别是水源缺乏,农、林业直接受限,养殖业、服务业也受到制约。
二是集体经济弱。
办企业没条件,仅靠种植业,投入不少,见效不大。
由于集体没有经济来源,村干部已有8年没发过工资,为村民办点公益事情全靠集资。
三是致富路子窄。
发展果业、蔬菜大棚等常用招式,没有水源的充要条件都不灵验。
投资环境差,搞副业不行,尽管当地基层干部做了大量工作,仍然难以摆脱困境。
在驻村调研中,通过实地考察村南水库工程,走访群众,了解情况,我协调相关部门筹资30万元,维修巩固大坝,有效增加蓄水涵养能力,彻底解决水源难题。
接着,以“加强班子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解决群众难点”为主线,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农村经济。
我和当地干群一道,因地制宜,集思广益,帮助村里制定发展规划。
一是抓好特色产业。
有了水,群众少了后顾之忧,村里一号召,全村投资200多万元,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光蔬菜大棚就新上19个。
同时,新开发经济林果57亩,初步改变了以传统种植为主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出台优惠措施,积极鼓励群众加大投入。
全村新增规模养殖户1个,新上养殖场1个。
同时,规划畜牧小区2个,面积110亩,品种以貂、狐狸、兔、猪、牛、肉食鸡为主。
二是加大民生保障。
特别是通过“六民”活动、新农村建设、后进村帮扶等途径,加大集体生产性和公益设施投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
调研走访中发现,由于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水质差,影响了村民吃水。
经过多方努力,筹资对自来水进行了改造,彻底解决全村吃水难的问题。
投资7万元新建办公场所1处;
投资1万元整修村路2000米;
对村内用电线路进行了改造,在村西公路旁进行大面积绿化,改善村容村貌。
全村力争在较短的时间,使有线电视、自来水、电话入户率达到100%,养老保险参保率、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坚持综合整治。
在发展经济,改善条件,加强保障的同时,高标准建设了文化大院,建立了“一报两栏”、“三室一场”,村图书室藏书增加到2000册。
同时,帮助村里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在村内道路全部硬化、亮化的基础上,实行全部绿化,保持美化。
禁止家畜散养、乱挂乱画,实行各户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组织老党员成立环境模范户评审小组,定期对农户进行检查、评比,与奖惩挂钩,提高村民参与卫生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努力推进平安村庄建设,抓好治安联防,杜绝治安、刑事、上访、安全生产等不良问题的出现。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目标,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和后进村转化更是一项长期任务。
从总体而言,全市的新农村建设还处在起步和爬坡阶段,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
分析归纳起来,当前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缓。
长期以来,单纯的小农意识,偏僻的地理位置以及缺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一直制约着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滞缓,直接造成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较小,严重地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二是农村人才缺乏,发展经济的人力资源不足。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广泛存在,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大部分来自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发展于农村的优秀人才把目光放在了城市,他们不愿意在农村发展或久留,纷纷出走,导致了农村人才队伍的“断代”与不足,农村基层组织缺少新鲜血液补给,面临着年龄老化,知识老化,能力老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必须积极应对,用心研究,认真解决。
三是农村设施建设老化失修,农村整体面貌依然落后。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农村基础设施常年得不到整补修缮,造成很多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老化失修,既有生产生活的隐患,又影响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起居;
另一方面,由于集体经济弱,农村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无力开展,很多村庄面貌依旧。
四是公共服务资源短缺将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存在。
目前,广大农村普遍缺乏正规的、高标准文体活动场所,像图书馆、体育场等等。
同时,一些村庄缺少学校、商店、医务室等公共服务组织,上学难、购物难、看病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五是解放思想依然迫在眉睫。
除了“散、乱、穷”问题,主要是村班子成员特别是村支部书记素质不高,思想不解放,工作方法简单生硬,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村级事务管理。
有的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愿干事,望水兴叹,看山发愁,或怨上级不支持,或怪群众不听话,得过且过。
有的市场意识差,没有治穷致富的好路子。
有的虽然有致富愿望,但办法少,找不准路,效果不明显。
三、解决农村所有矛盾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和后进村转化工作,要充分发挥群众工作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一片两带”统筹协调发展,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
当前,象山农村和全国、全省、全市农村一样,正在发生着积极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
与此同时,税费制度的重大改革,各级党委政府惠农政策的频频出台,也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因此,要认清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一片两带”经济布局要求,通过卓有成效地开展“六民”活动,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快后进村转化,纵深推进城乡一体化目标,努力建设富庶、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要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做好本级财政对“三农”工作配套资金投入,在投入范围和力度上逐年扩大和增长。
要结合象山实际情况,突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思路,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效益链条,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要坚持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坚定对外引进和培养原创型农业龙头企业两手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村资源的配置作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引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要开展标准化生产。
加强“三品”认证工作,做精做细农业品牌,不断提高象山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二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群众利益无小事。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不断改善农村民生事业。
要活化形式,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引导社会投入、鼓励农民投入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实施惠民利群实事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要深入开展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文明一条街”,统筹推进山、水、林、路等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尽快改善提升农村社会外在形象和内在质量。
要引导、支持和鼓励兴办各类农村专业服务组织和中介组织,把农村相对独立的生产单元组织串联在一起,全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要深化配套农村各项改革,加大农村文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力度,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立足农村基层人才相对缺乏的实际情况,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型农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要通过组织选拔,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把优秀大学生充实到农村社会锻炼使用,解决农村基层人才不足的问题。
要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把农村优秀青年和扎根在农村发家致富、有较高威信的专业能手,培养选拔进“两委”班子。
要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重点推进“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打造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带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
四是深入开展联手共建。
建立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共建新农村,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要深化共建的内容和方式。
重点鼓励村企共建,一方面支持村企合作,对有联系的村庄和企业牵线搭桥,找准合作方向,互惠双赢,另一方面采取强企带动,依靠驻地村或临近村发展起来的企业,带领村庄共同发展。
要树立典型,通过广泛宣传,形成全社会支持新农村、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五是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调整巩固充实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讨论、协调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机制。
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纳入全市重点工作进行调度。
以考核为杠杆,不断加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工作在全市考核的比重,激励和督促基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六是加强后进转化整顿。
要把帮助群众增加收入作为最大的实事、最大的难题来解决,立足村情谋发展、促增收。
从我市实际情况看,要增加农民收入,应该走集体创收和群众自我发展两条路子。
有条件的村,可以通过搞好村级社会化服务,挖掘资源潜力,盘活闲置集体资产,搞活集体土地经营,办好村办企业等途径来增加集体收入,以集体富强实现群众增收。
没有条件发展集体经济的村,要在帮助群众通过自我发展增加收入上想办法,出主意。
实际操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要选准适合农民增收的好路子。
对区位、资源、资产优势比较明显的村,要引导他们在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集体资产、搞好生产和流通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对有条件搞养殖、种植、加工项目的村,要积极发挥好穿针引线作用,依托龙头企业,引导群众搞专业化生产;
对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村,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高效农业,挖掘农民增收潜力。
二要“走出去,请进来”。
治贫先治愚。
要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和专家授课,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等途径,帮助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变观念,激发发展热情。
加强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开展经常性的“三下乡”活动,加快实施科普“村村通”,多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要抓好市场销路。
市场销路决定着群众增收的信心,检验着我们指导工作的效果。
因此,在工作中既要把我们帮助群众致富的良好愿望变成实际行动,更要把实际行动变成群众可以依靠的增收途径,确保好事办好。
四要突出上规模、上档次。
在指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要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着眼于新技术、新品种,确保结构调准、调优、调好,避免出现年年调结构,年年不见效的问题。
五要提供好三项服务。
各级各部门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为群众增收提供信息、新技术、新品种服务,提供资金支持服务,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七是搞好社会综合治理。
稳定既是农村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更是加快发展、改变落后面貌的保证。
要以疏通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下大气力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要深入调查研究,对问题和隐患,按照轻重缓急制定出预案。
对涉及集体和群众切身利益、影响村里发展和稳定的遗留问题,要彻底弄清来龙去脉,理由正当、情况属实的,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合情、合理、合法地妥善解决。
对容易激发矛盾、导致上访的苗头问题,要提前介入,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要帮助村里健全治保、调解、巡逻等群防群治组织,杜绝各类问题的发生。
要坚持不懈地对群众进行思想道德和家庭美德、民主法制等方面的教育,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
要认真抓好村务政务公开。
从信访部门提供的情况来看,农村群众上访反映的揭干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干部不依法办事、不照章理事造成的。
因此,要按照“理顺关系,健全制度,规范运作”的思路,以民主和公开为核心,以规范村级工作程序、提高村级管理水平、保证“两委”协调运转为重点,抓好“两委”联席会议、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村务财务公开、发展党员公推公示等方面制度建设,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驻村蹲点调研报告 加快 致富 奔小康 步伐 推进 城乡 一体化 发展 蹲点 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