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建设资料收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073087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0.08KB
中医文化建设资料收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医文化建设资料收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文化建设资料收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要正确理解'
以毒攻毒,以偏纠偏'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黄帝内经》
这句话常被引用,但第一个短语“毒药攻邪”却总在引用时被“忽略”。
因为老百姓如果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不免大惊失色。
在西汉以前,毒和药是同一个意思。
比如《周礼》说:
“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说文解字》认为“毒者,厚也”。
在某方面有超常作用的事物,称为毒,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药。
中医的“以毒攻毒“,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邪毒。
中药的”毒“,就是偏性,偏性越大,效果越强。
中医历来有“以毒攻毒”之说,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可用适量的有毒药物来治疗恶疮肿毒、疥癣、瘰疬瘿瘤、癌肿症瘕等病情较重、顽固难愈的疾病。
以抗肿瘤中药为例,抗肿瘤中药中有一类药性峻猛、毒性剧烈,用以治疗肿瘤邪毒壅盛的药物。
邪毒瘀结病体是肿瘤病的共同病理特征。
历代医家及民间流传治疗癌症的方药大多属于这一类。
毒陷邪深,非攻不克,以药物治之,可直达病所,起到攻坚蚀疮、破瘀散结、消肿除块之效。
故民间称此为“以毒攻毒”。
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某些药物的毒性成分即是药物的有效成分,而且有毒药物的化学成分在其量效关系上表现出双向性的特点。
如巴豆有大毒,又有强烈的泻下作用;
乌头类药物所含的乌头碱、马钱子中的番木鳖碱也都有剧毒,若完全去掉其毒性,则药效丧失。
由此表明,药物的药性和毒性是密切相关的。
古人说“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是很有道理的。
是药三分毒。
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难道就没有偏性?
当然不是,但它们只偏一二分。
比如西瓜有一二分寒凉,吃多了容易让人腹泻;
但大黄可有八九分寒凉,普通人用了可能大泻不止。
“治寒以热,治热以寒。
”用偏性与邪毒相当、方向与邪毒相反的药物,就能治好疾病。
比如大毒的附子,它偏性极热,用于寒邪极盛的病人以毒攻毒。
但药典规定,附子内服每剂不能超过15克。
事实上,15克附子往往不足以跟极盛的寒邪抗衡,老中医可使用附子200克而令病人起死回生的例子不在少数。
这是现代医学与中医实践的矛盾之处。
所谓以毒攻毒、以偏纠偏,一定要弄清楚邪毒偏在何处,药性偏于何方。
如果用反了,就会造成毒上加毒、偏上更偏,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若病人一命呜呼,不能怪附子之毒或药性之偏,只能怪用药之人不懂得何谓以毒攻毒。
中医的五行生克乘侮
第一讲: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理解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其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其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
相乘和相侮,是指五行系统关系在外界因素的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状态,都是指五行之间不正常的相克。
作为人体,则是病理上的相互传变。
相乘:
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
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对应的五脏生克乘侮
相生
1、木生火
五脏对应的是
肝生心
2、火生土
心生脾
3、土生金
脾生肺
4、金生水
肺生肾
5、水生木
肾生肝
相克
6、木克土
肝克脾
7、土克水
脾克肾
8、水克火
肾克心
9、火克金
心克肺
10、金克木
肺克肝
相乘
11、木乘土
肝乘脾
12、土乘水
脾乘肾
13、水乘火
肾乘心
14、火乘金
心乘肺
15、金乘木
肺乘肝
相侮
16、木侮金
肝侮肺
17、金侮火
肺侮心
18、火侮水
心侮肾
19、水侮土
肾侮脾
20、土侮木
脾侮肝
共二十条,简称为病机20条,每一条在临床上都可以得到灵活的运用。
如果熟悉了二十条的辩证用药思路,则可以化繁为简,将会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看清古代医家的用药思路。
辨证论治
又称辨证施治,是对中医临床操作体系的概括,是运用中医理论来观察分析疾病、治疗处理疾病的原则和方法。
辨证论治可分辨证和论治二个环节。
辨证是分析辨别疾病的证候。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论,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并选方用药。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一大特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临床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理论上,它是整体观、动态观、三因制宜、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等的体现,它不同于辨病论治,也不同于对症治疗。
在临床上,它以其实用性和治法的丰富性、灵活性、技巧性,充分显示了个体化治疗的特征,使中医治病成为一种艺术,以其有效性为病人服务。
辨证论治以此成为中医学的特色之一。
主要的辨证体系
(1)八纲辨证:
八纲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辨证的纲领,其中阴阳尤为纲领的纲领。
表里、寒热、虚实,实际是阴阳的演绎,亦称六变,它指示了病变所在的部位,病情的征象和邪正消长的变化。
所以根据八纲来观察症候的全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不难得出诊断结论。
(2)六经辨证:
六经的意义,是把人体分作六个区段,在这六个区段内出现的证候作为六个类型。
这方法最早见于《内经》,到《伤寒论》更细致地作出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
六经的名称为太阳、阳明、少阳,称作三阳;
太阴、少阴,厥阴,称作三阴。
分析归纳症状时,就根据其不同性质,凡呈亢奋现象的列于三阳,呈衰退现象的列入三阴。
六经辨证要点,不但广泛地被用于外感病,而且内伤杂证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引用。
(3)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主要用于温病,为清代医家叶天士创立。
卫、气、营、血表示病变浅深的四个层次,所以习惯上称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
最浅是卫分,其次是气分,从此深入为营分,最深为血分。
病邪出入于卫、气、营、血,和三焦的传变有密切关系。
(4)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也是论治温病的辨证方法。
是清代医学家吴鞠通在其著作《温病条辨》中提出的。
它的主要精神,是在热病发展过程中辨别轻、重、浅、深。
比如外感温病初起在上焦,病浅而轻,顺次传到中焦和下焦,就逐渐深入严重了。
所以三焦一词虽与脏腑中三焦的名称相同,但其意义和作用是有差别的。
“气血津液”
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具有无形而不断运动的特性。
血是运行于脉管内红色的液体。
津液是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在内,如胃液、肠液、关节腔液以及涕、泪、唾等。
津液,同气血一样,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具有六种功能,分别为:
推动作用
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的作用。
如元气,有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使其功能生生不息,不断化生新的气血津液,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和生长发育之需要。
温煦作用
人体的体温相对恒定,主要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和调节;
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机体内的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才能维持正常的循环运行。
防御作用
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
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指对于血液、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具体可表现在:
统摄血液,使之在脉管中循行,防止其逸出于脉外;
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控制和调节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
固摄肾精,使其不妄泄而耗损;
摄纳肾气,能维持呼吸的深沉及清浊之气的正常交换;
提固维系内在脏腑器官,使之保持正常的位置,而不致虚陷下垂。
气化作用
气化,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具体地说,即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例如气、血、津液的生成,都需要将饮食物转化成水谷之精气,然后才能再化生成气、血、津液;
又如津液经过代谢气化之后,方能转化成汗液和尿液;
而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之后,其残渣方能转化成糟粕等等,这些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
如果气化功能失常,则能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
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影响到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从而形成各种代谢异常之病变。
营养作用
作为物质的“气”,对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具有营养作用。
应当指出,气的六个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它们密切地协调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血的功能,主要是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又是神的物质基础。
中西医的不同告诉你
中西医之间的不同之处,可以概括为五点:
1.就研究对象而言:
中医研究的客观实在是“物之事”运动、变化的过程,或者“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故着重于生命过程中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映状态。
西医研究的客观实在是构成人的“物之质”的形态与结构,或者“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各个部分,故着重于生命过程中整体层下的结构及其功能。
2.就研究方向与方法而言:
中医是朝着形而上的方向进行探索,着重运用了系统(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把“人”视之为因天道生成的“天然之物”,从整体层次上的“物之事”出发,一步一步地探求其形上性的生成、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西医是朝着形而下的方向进行探索,着重运用了还原(分析)性的研究方法——把“人”视之为可以主观地拆开与组合的器具,从整体层次下的“物之质”出发,一层一层地探求其各个细节的结构以及功能。
3.就各自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概念、语词的逻辑学特点而言: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着重运用了综合—演绎的逻辑方法,其名词术语基本上属于抽象概念(或类比概念),以“像什么”来揭示其概念内涵;
西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着重运用了分析—归纳的逻辑方法,其名词术语基本上是具体概念(或实体概念),以“是什么”来揭示其概念内涵。
4.就科学的一般性分类而言:
中医属于哲学体系之下的医学科学,或者哲学与系统论原理孕育下的医学科学;
西医属于物理学、化学体系之下的医学科学。
5.就中、西医以上四条“不同之处”而言:
这两种医学是科学范式彼此不同的医学体系,在基础理论上,彼此是不可通约性的关系,在医疗实践上,彼此是并存、并重,优势互补的关系;
两者之间绝不是一者轻、一者重,一者古、一者新的关系,也不是一者落后、一者先进,一者科学、一者不科学的问题。
以上所讲的“中西医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当属于从不同角度上对中西医科学定位的总结和概括。
六种情况适合看中医
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在哪里,什么病该看中医,什么病找西医更有效又不花冤枉钱呢?
从医的经验来看有6种情况比较适合看中医。
首先是一些诊断很明确的慢性疾病,比如:
慢性肝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等,西医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为病人提供帮助,而中药可以改善症状,相对而言疗效好、副作用小。
另外,像气管炎、肺炎这样的常见病多发病;
小儿的外感发烧、咳嗽感冒这样的常见急性病;
疾病的恢复期,尤其是手术后、癌症放化疗后的调养;
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和养生保健这6个方面中医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经过临床来看效果不错。
中药物美价廉
以前,中医对于有明确诊断的急性常见病像感冒、气管炎、肺炎等等都没什么有效的办法。
但是近几年中医对常见急性病开始重视,也有了一些突破,尤其是通过这两年的流感季节,中医大夫对预防和治疗流感、普通感冒都有很多经验。
比如儿科的外感发烧,咳嗽感冒过去多半用西医输液的方法解决,但现在吃中药产生疗效的速度甚至可以超过输液,所以到冬季的时候病人很多,尤其是儿科。
虽然中药吃起来没有西药方便,但物美价廉,一服药10块钱左右,和价格昂贵的抗生素比起来效果一点也不逊色。
中医对付疑难杂症有一套
中医讲究的是用“整体观念,辨症施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治疗,所以中医大夫很擅长治疗那些诊断不清、不太常见的疾病。
即使病人做的检查化验等结果没有异常,中医也可以针对症状先对症下药,“摸着石头治病”,病人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边发现病因、边调养、边治疗,效果不错。
对于西医靠检查看不出问题,没法用药的疾病也能有针对性的治疗。
赶走“亚健康”中医办法多
现代社会压力大,节奏快,亚健康人群日见庞大。
据调查显示,目前35岁到55岁年龄组的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上升。
工作生活的超负荷运转,使很多疾病年轻化,中年人身体出现问题的不在少数,所以更需要调理。
现在白领比较迷信的维生素类药物只是单一的补充一种营养,并不是提高整体免疫力、加强身体素质的灵药。
王国玮主任说:
人的身体像一间屋子,每星期打扫就很干净,可要是一年都不打扫,不仅又脏又乱,而且老鼠、蟑螂等害虫都会滋生出来,所以调养对亚健康人群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方面中医的研究比较多,很多八十多岁的中医大夫仍然面色红润、鹤发童颜,是因为中医有独特的保健理论,不仅用于调理手术后、癌症放化疗后的病人,对亚健康人群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不是人人都适合喝药酒
药酒最适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虚弱体质,补充体力,避免老化,并可提高新陈代谢。
所以最适合半健康状态,而且又想增强免疫力的人饮用。
但是由于药酒是用酒精浸泡而成,所以有些人就不适合饮用,如病情严重、发烧、或机能亢奋的状态都应避免,其中包括患有出血性疾病、发炎、呼吸器官疾病、支气管炎、肝炎、溃疡、肺结核、口腔炎、高血压、各种癌病等10种人都不宜饮用。
中医一般把药酒分为4类:
●滋补类药酒:
用于气血双亏、脾气虚弱、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者,主要由黄芪、人参、鹿茸等制成。
著名的药方有五味子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人参酒、枸杞酒等。
长期服用某些药酒还能预防疾病,如重阳节饮用菊花酒,可抗衰老;
夏季饮用杨梅酒,可预防中暑;
常饮山楂酒,可预防高血脂、减少动脉硬化;
长期服用五加皮酒、人参酒则可健骨强筋、补益气血、扶正防病等。
选用滋补药酒时还要考虑到体质问题,形体消瘦的人,多偏于阴虚血亏,容易生火、伤津,宜选用滋阴补血的药酒。
每天少量分二三次饮
每个人都知道持续喝大量的酒对身体不好。
药酒也含有酒精所以适量饮用才能产生好效果。
一般的标准是,一天喝40到100ml,而且分为二至三次饮用,例如在饭前或两餐之间饮用。
放甘味料药酒变好喝
药酒首要是注重效能,而不注重味道,所以一般味道皆不太好,但由于每天都是持续饮用,所以浸泡时最好使它能变得较为美味。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放入甘味料,如冰糖、蜂蜜等,不过最好选择可配合药材的甘味料。
如果不喜欢米酒味,也可用白兰地来浸泡。
“治未病”的含义
现代社会,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长期生活在压力当中,健康状况徘徊在疾病边缘。
中医,传承着中国五千年的精髓和文化,望、问、闻、切使中医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维护健康、抵御疾病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有效方法和手段,至今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医防病治病的理论体系中,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的含义。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注意保养身体,培护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既病防变”是指在生病之后,注重治疗,增强正气,祛除邪气,防止疾病传变与发展。
“瘥后防复”是指注重保健预防,在疾病痊愈之后防止复发。
由此可见,疾病的预防,身体的保健养生是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我们的老祖宗很早以前在医家圣书《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这一养生观念。
以后,被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发挥,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以预防为主的理论体系。
即,一个脏腑发生病变,我们不能只考虑治疗这个脏腑,应该考虑其他相关脏腑,以及病人身体特质。
这也就是中医的整体观。
因而中医的整体观在“治未病”的理论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指导着中医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养生保健。
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
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以后散布于腹部;
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旭经;
脾之大络从在包分出以后散布于胸胁。
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的孙络,遍及全身,难以计数。
十五络脉的作用: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
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
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
至今,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证,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学说的形成、积累阶段。
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什么叫药引?
什么是药引子?
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
另外,“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
在一张处方中,需不需要药引子,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制。
要病家自己去配制的药,往往是该医院或药店配不齐,要求病家到其它医院或药店去配,或自己采集的药品。
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药引子。
为什么在吃一些中药之前要有药引?
“药引”又叫“引药”,犹如导游,将诸药引向一定的经络脏腑,进行针对性治疗。
它们不仅与汤剂配伍,更广泛地和成药相配伍应用。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788种中成药中,几乎每一种都记述了应配伍引药的内容和服用方法。
可见古代医家对药引的重视。
若在服用成药时辨证地选用“药引”,可达到引药归经,增强疗效,矫味矫臭和减少毒副作用的效果。
常用的药引如
黄酒酒性辛热,有舒筋活络、发散风寒等作用。
可用于送服治疗颈肩腰腿痛、血塞经闭、跌打损伤、疮痈初起等症的中成药。
如活络丸、通经丸、七厘胶囊、云南白药。
每次10ml~15ml,温热后送服。
姜汤有散风寒、暖肠胃、止呕逆等功用。
可送服治疗风寒外感、胃寒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的中成药。
如藿香正气丸。
一般取姜3~5片,水煎取汁。
米汤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刺激。
故常用于送服补气、健脾、利尿及滋补性中成药。
如八珍丸、十全大补丸等。
用时取煮饭之汤汁,不拘浓淡及用量,以温热为佳。
蜂蜜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矫味等功能。
取蜂蜜1—2汤匙,加入温开水中,搅匀便可送服蛤蚧定喘丸、百合固金丸、麻仁丸等。
红糖散寒、活血、补血。
可单用25g~50g开水溶化送服。
也可配生姜三片,煎汤送服更佳。
可作为治疗妇女血寒、血虚、血滞所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淤滞等病症的中成药引药,如当归丸等。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要用于送服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火上攻、目赤翳障及痈肿疔疮等病症的中成药。
如障翳散、牛黄解毒片等。
可单用菊花10g~15g煎汤送服。
或加茶叶10g同煎送服即可。
大枣汤有补中益气、补脾胃、缓和药性等功用。
一般用大枣5~10枚,加水煎汤送服归脾丸等。
甘草中药里的“和事佬”
甘草在临床上用途广泛,有句口头禅:
“药店里的甘草——少不了的一位(味)。
”就是说,甘草性平味甘,能调和众药,可与许多药物进行配伍使用。
1.用其补脾益气之功,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等症。
多配伍人参、白术、茯苓等补气健脾药同用,如四君子汤。
2.治疗风寒犯肺之喘咳,配伍麻黄、杏仁,即三拗汤;
上方加石膏,即麻杏石甘汤,治肺有郁热喘咳。
3.用于痈疽疮毒、食物或药物中毒。
本品有很好的解毒功效。
如配伍桔梗,即桔梗汤,治肺痈及咽喉肿痛;
可配伍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治痈肿疮毒。
治疗食物中毒、药物中毒以及农药中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与绿豆同用,以加强疗效。
4.用其缓急止痛的功效,配伍桂枝、芍药、饴糖等,治疗脾胃虚寒,脘腹挛急作痛,如小建中汤;
配伍芍药,治营血受伤,四肢挛急作痛,或脚挛急不伸,如芍药甘草汤。
本品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的功效明显。
如与附子、干姜同用,能缓和附子、干姜之热,以防伤阴;
与石膏、知母同用,能缓和石膏、知母之寒,以防伤胃;
与大黄、芒硝同用,能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使泻而不速;
与党参、白术、熟地、当归等补药同用,能缓和补力,使作用缓慢而持久;
与半夏、干姜、黄连、黄芩等热药寒药同用,又能起协调作用。
甘草入药在其他国家也倍受青睐,早在公元前2100年,《汉穆拉比法典》中即载有甘草。
3000年前的埃及古墓中发现储藏有大量甘草。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把甘草当作补药,认为它可治疗咳嗽和咽痛。
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全集》里记载了甘草的使用。
公元前200年,希腊植物之父发现甘草有止渴的作用。
欧洲荷兰等国,民间至今还用甘草治疗胃溃疡……而今许多国家,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文化建设 资料 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