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习题及答案研究生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070607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80
- 大小:107.21KB
知识产权法习题及答案研究生Word格式.docx
《知识产权法习题及答案研究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法习题及答案研究生Word格式.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四、辨析题
1、创造性智力成果与非创造性智力成果
2、创造性智力成果与工商业标志
五、简答题
1、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2、知识产权的性质
3、知识产权的对象
六、论述题
1、试述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作用。
2、试述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关系。
参考答案
1、D;
2、A;
3、D4、D;
1、ACDE 2、ABD3、BCD4、
1、答(×
)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是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志
2、答(×
)商号权、著作权等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属性。
1、创造性智力成果与一般智力成果
答:
创造性智力成果是人们在创造性智力活动中产生的脑力劳动的成果,它是人类心智的结晶。
一般智力成果是在不产生创新知识的,非创造性智力活动中产生的简单机械性脑力劳动成果。
创造性智力成果是人们在创造性智力活动中产生的脑力劳动的成果,而工商业标志是标示商标来源和生产经营者特定人格的区别性标记。
1、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有四项特征:
(1)客体的无形性(非物质性)。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创造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志。
(2)专有性。
知识产权是一种独占性的权利。
取得知识产权后,权利人依法享有专有使用的权利。
知识产权不是绝对的,也有必要的限制。
专有使用性是把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中的人类智力成果相区分的一个重要特点。
有个别的知识产权也不具专有性,最典型的是商业秘密。
(3)地域性。
知识产权作为一个国家法律特别授予或认可的专有权,其效力仅限于本国国境内。
各国知识产权立法相互独立。
(4)时间性。
知识产权是一种有期限的权利,①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10年,②著作权的期限是自作者死后50年或发表之后50年,③商标虽无期限,但必须每10年续展一次。
也就是一次注册只能使用10年。
知识产权规定期限的原因是,①智力成果虽然没有有形损耗,永续存在,但是随着技术更新,社会发展,会有无形损耗,将被淘汰或替代。
②因而知识产权法律规定了知识产权权利存在的限制,旨在体现科学发展规律,鼓励创新淘汰落后。
③商标权虽可无限期地使用,但必须每10年续展一次,表明自己仍希望继续享有专用权,否则也进入公有领域。
应注意,人身权利一般无期限,商业秘密等也无期限。
(其他题略)
(1)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权益提供法律保障,调动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创作文学艺术作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为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传播提供法律机制,促是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生产建设上去,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3)为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提供法律准则,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略)
第二部分著作权法律制度测试题及答案
1、甲将其作品投递给乙杂志社。
未经甲的许可,乙便委托丙对甲的该作品进行修改,然后乙杂志社将署名为丙、甲的作品发表在其刊物上。
则( )。
A、乙侵犯了甲的著作权,丙未侵权
B、乙未侵犯甲的著作权,丙侵了权
C、乙和丙均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D、乙和丙均未侵犯甲的著作权
2、在我国,下列属于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情况是( )。
A、公开表演他人未发表的作品
B、为教学目的少量复印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C、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作品
D、将韩国文学作品翻译成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出版
3、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发表的含义是指将作品()。
A、出版发行B、公之于众
C、在版权局登记D、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所保护的作品是()。
A、用C++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B、没有剧本的小品表演
C、建筑施工图纸D、法院的判决书
5、《南方青年报》社拟从发表在副刊《芳草地》上的随笔中筛选出部分文章辑成《岁月》一书出版。
在此,《南方青年报》社()。
A、应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并支付报酬
B、应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但不必支付报酬
C不必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也不必支付报酬
D、不必征得入选文章原作者的同意,但应支付报酬
6、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对著作权进行的管理是()。
A、著作权行政管理;
B、著作权集体管理;
C、著作权社会管理;
D、著作权中介管理。
7、李某是中国公民,他在日本想要完成一本小说,他()才能在中国对该著作享有著作权。
A、必须在小说完成后B、必须在小说发表后
C、必须在中国境内首次发表后
D、必须在外国发表后三十天内在中国发表
8、知名画家甲把自己画的一幅画送给乙,乙一直珍藏在家中,在一次画展中,乙将上述画参展,乙的行为( )。
A、侵犯了甲的署名权B、侵犯了甲的展览权
C、侵犯了甲的发行权D、不侵权
9、摄影师甲于1947年3月10日拍摄了一幅摄影作品;
1989年8月3日去世;
其子乙于1998年7月15日首次将甲的该作品发表。
1999年2月5日,丙未经乙许可便将甲的该作品收入其制作的《名人摄影作品集》中,并在其作品上注明甲为摄影者。
在此实例中,丙()。
A、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B、侵犯了乙的著作权
C、侵犯了甲和乙的著作权D、不构成侵权
10、电影制片厂甲擅自将乙发表在《文学季刊》上的小说《红尘》拍摄成电影,则甲( )。
A、侵犯了乙的著作权,但未侵犯《文学季刊》的著作权
B、同时侵犯了乙和《文学季刊》的著作权
C、侵犯了《文学季刊》的著作权,但未侵犯乙的著作权
D、既未侵犯乙的著作权,也未侵犯《文学季刊》的著作权
11、某电视台拟将他人已出版的《书法课堂》录像带在该电视台的“美术园地”节目中播放,那么该电视台()。
A、可以不经该录像制作者许可,但必须向其支付报酬
B、既不必经该录像制作者许可,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
C、既要经该录像制作者许可,又必须向其支付报酬
D、只需经该录像制作者许可,不必向其支付报酬
12、就邻接权制度中的有关问题而言,正确的说法是()。
A、报社、期刊社对自己登载的作品享有专有出版权
B、表演者权只是一种财产权
C、表演权是邻接权的一种
D、不经有关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录像制作者便不能使用该作品
13、陈某(7岁)在学校美术课上画了一幅“小鸭嬉戏图”,被某画刊登载于1998年第3期,享有著作权的是()。
A、陈某的学校 B、某画刊 C、陈某的美术老师 D、陈某本人
14、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其著作权保护期自( )之日起产生。
A、创作完成B、首次发表C、首次出版D、首次公开
15、某电视台拟将他人已出版的《养兔技术》VCD光盘在该电视台的“致富”节目中播放,那么,该电视台(C)。
A、可以不经该VCD光盘制作者许可,但必须向其支付报酬
B、既不必经该VCD光盘制作者许可,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
C、既须经该VCD光盘制作者许可,又必须向其支付报酬
D、只须经该VCD光盘制作者许可、但不必向其支付报酬
16、1998年1月,甲县话剧团委托自由撰稿人舒某创作一个剧本,准备排练成话剧在建国五十周年大庆时上演,双方没有签订委托合同,舒某于1999年1月完成剧本。
该剧本的著作权人是()。
A、甲县话剧团B、舒某C、甲县话剧团和舒某D、全体演员
1、著作权法规定了署名权等四项著作人身权,在理解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时,正确的观点是( )。
A、署名权只能由作者享有
B、作者决定在作品上不署名的,即是作者对署名权的放弃
C、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非作者一方也无权在对方的作品上署名
D、作者死亡后,署名权仍然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E、职务作品的署名权一定归创作作品的公民享有
2、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不受保护的作品有()。
A、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B、中国人未发表的作品
C、外国人未发表的作品D、计算机软件E、尚未完成的作品
3、主要利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物质条件创作完成的职务作品,并且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有关作品的权利归属是()。
A、作品的署名权由作者享有B、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
C、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
D、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职务作品的处分权
4、合理使用是指在以下情况下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既可以不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又可以不支付报酬()。
A、将汉族的文字作品改编成盲文出版的
B、将外国人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
C、对设置在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摄影后予以发表的
D、在学生会的宣传栏内摘抄人民日报的社论
5、法定许可是指在以下情况下,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除外),可以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但要支付报酬()
A、转载其它报纸的文章
B、使用他人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制作录像制品
C、为国家教育规划编写小学教材选用他人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
D、从现场直播表演者的演出
6、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演绎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A、只需向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B、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
C、向节目的制片人支付报酬D、向演绎作品和原作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7、侵犯他人署名权的行为包括()。
A、剽窃和抄袭他人的作品B、为谋取名利,在他人的作品上署名
C、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独立创作完成的作品予以发表
D、引用他人的作品没有指明作者姓名的
8、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哪些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而且要承担行政责任?
()。
A、擅自从现场直播他人的演出B、未经作者同意擅自发表他人的作品
C、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他人的广播电视节目D、出售美术作品的赝品
9、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发表,其著作权从发表之日起计算,其中的首先发表是指()。
A、外国人的尚未发表的作品的翻译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作品
B、外国人的作品在境外发表后,30日内在中国境内发表的
C、外国人的作品以中文文字发表的
D、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以合法的方式发表的
10、适当引用他人作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引用的目的在于注释和整理
B、引用的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他人的作品
C、引用他人的作品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
D、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的利益
11、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的规定有以下行为的,视为声明不得使用其作品()
A、发现他人使用自己作品时,致函使用者不得使用
B、发表作品的同时声明不得使用
C、在国家版权局的著作权公报上发表声明
D、在侵权诉讼中发表不得使用的声明
12、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只要作者生前未明确表示不得发表的,在50年内,发表权由以下人来行使()。
A、作者的继承人B、作者的受遗赠人
C、我国著作权的管理部门
D、无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的,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
1、世界上最早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英国1709年颁布的《安娜法》。
2、外国人的作品即使未发表也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3、图书出版者对作品进行的文字性修改、删节,可以不经作者许可。
4、中国著作权法规定了著作权人有转让自己作品的权利。
5、某词曲作家在发表了一首歌曲后,不断有表演者进行演唱,但都没有征得词曲作家的同意,也没有人向某词曲作家支付报酬,表演者的行为属于法定许可。
6、只要是可以传授和复制的作品都可以依据著作权法予以保护。
7、某作家在作品脱销后,要求出版作品的出版社加印但却遭到拒绝。
某作家于是将作品交给了另一家出版社。
某作家的行为是违法的。
8.作者可以对其美术作品行使出租权。
()
9.按照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
10.我国著作权法根据国际惯例,将出版者享有的所有权利一概视为邻接权的范畴。
11、非营利性使用已发表的作品的行为都属于合理使用。
1、版权与出版权
2、出版权与出版者权
3、修改权与改编权
4、机械表演权与放映权
5、放映权与广播权
6、表演权与表演者权
7、合作作品与委托作品
8、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
9、著作权与邻接权
10、作者与著作权人
11、合作作品与汇编作品
1、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
2、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3、我国著作权有哪些法定许可的规定?
4、属于著作权法合理使用情况中的“对他人作品适当引用”的具体含义。
5、职务作品及其著作权归属。
6、表演者享有哪些权利。
7、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8、我国著作权法中对于受保护的客体要求具备什么条件。
9、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
10、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能。
1、试论著作权的权利内容。
2、试论对著作权人权利的限制。
3、试论著作权的客体。
4、试论邻接权的内容。
5、试论我国著作权法的原则。
6、试论著作权法定许可的内容和意义。
七、材料分析题
2005年6月10日,一年多来被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社科院7位教授诉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案”终于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维持一审判决的终审判决后落下了帷幕,二审判决书认定:
作为涉案图书的7作者,其依法享有上述作品的著作权,该著作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
但此案引起的法律思考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对于图书馆的性质,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理解。
图书馆的公益性是说,它是国家或者藏书单位、个人,接受国家财政拨款或者社会捐赠,完全是为了社会公众读书、学习、研究;
图书馆的非赢利性是说,它不能借开办图书馆之机,为单位或者个人获取经济利益,凡是办图书馆的,就不应借图书馆发财;
图书馆的开放性是说,它应向全体公众开放,对任何希望进入图书馆的人开放,不设任何限制。
有人说,网络时代大大地拉近了作者与消费者或公众的距离,在过去,作者如想把作品奉献给公众,往往必须通过出版社等媒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作者在今天想要放弃版权或把自己的作品献给公众,只消在创作完成后,直接把作品上载到BBS即可。
不需要一个不经许可、不向作者付费、却向消费者收费(而且是获利极高的收费)的网站。
图书馆的公益性,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商(ICP)的营利性,最终用户的巨大需求,矛盾交织在一起。
“数字图书馆”创办者力图把知识资源依靠网络的力量,方便地传递给最终用户,它与著作权人、最终用户存在何种关系呢?
题目要求:
分析材料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谈谈你的看法。
八、案例分析题
1、王某和李某是好朋友,李某收藏了王某赠画几十幅。
2003年6月,李某精选其中的3O幅画,以《王某画册》命名出版。
王某得知后,认为李某未取得自己的同意,便将相赠之画出版,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遂提出交涉。
李某认为,画既已赠送给自己,自己便取得包括处分权在内的所有权。
《画册》中所收集的30幅国画,原封不动地以王某名义出版,不发生侵犯著作权问题。
二人相持不下,王某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李某是否侵犯了王某的著作权?
理由是什么?
(2)王某可选择的纠纷解决途径有那些?
2、同学甲在个人的E-mail信箱中向全班同学每人的E-信箱发送了新年致词,同学乙认为该新年致词非常有意义,将其转载到BBS(因特网上的电子布告版)上,甲认为乙侵害了其发表权及复制权,乙认为甲在给全班同学E-MAIL信箱发信时已完成发表行为,将其转载到BBS上属于著作权法上规定的为个人欣赏目的的合理使用。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试问:
(1)甲的主张是否成立,为什么?
(2)乙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
3、《休闲》为国内一份文摘杂志,请某学生L翻译了美国5年前在X报纸上发表的一篇署名为S的散文,登载在该文摘杂志上,署名作者S。
另一家国内文摘报《饭后茶余》转载了《休闲》杂志上的这篇译文,注明转载自《休闲》。
S发现后,认为《饭后茶余》报及《休闲》杂志未经其同意,翻译并使用了其作品,也未向S支付报酬,遂诉至中国法院。
《饭后茶余》报辩称,《饭后茶余》报转载《休闲》杂志上的译文属于法定许可范围,只要向供稿人支付报酬即可,无须向S付酬。
《休闲》杂志社辩称,S散文首先发表于国外,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且《休闲》杂志在译文上已署名S,尊重了作者人身权,杂志社只需向译者L付款即可。
试问:
(1)你认为二被告的抗辩是否成立。
(2)《饭后茶余》报转载已发表的作品,是否要经原作者许可,必须支付报酬。
(3)在美国发表的作品是否受中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4)《休闲》杂志社未经作者同意擅自请人翻译S的作品,是否属于侵犯S翻译权。
(5)《休闲》杂志社是否应向译者付酬还应向原作者S付酬。
4、王老师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显著,区教委决定推广王老师的教训经验,指示学校进行总结。
学校指派李老师协助王老师整理其经验。
李老师通过随堂听课,与王老师交谈等,写成了《王某英语教学法》的材料,经在全区推广,取得良好效果。
王老师的朋友,甲出版社编辑了解此情况后建议王某将其教学方法整理后出版。
王某即将李某的材料稍加修改后以自己的名义出版。
李某发现后认为自己应当是该书的作者,而不是王某,二人为此诉于法院。
诉讼中,学校出来主张该作品是职务作品,学校才是真正的著作权人。
(1)该作品是否为职务作品,为什么?
(2)该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谁,为什么?
(3)如果李某将《王某英语教学法》发表在期刊上,该期刊社在登载该文时声明“未经本期刊社许可,其他报刊不得转载、摘编”,这个声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为什么?
5、甲乙两人合作创作一部作品,1993年出版时,双方约定暑名顺序为甲、乙。
1996年甲、乙在原作的基础上共同修订准备出第二版。
在该书付印之际乙未经与甲协商,即通知出版社调整署名顺序,将乙署名为第一作者,甲为第二作者。
图书出版后,甲见署名顺序被调,便告乙侵犯了其署名权。
甲的主张是否成立?
1、C;
2、B;
3、B;
4、D;
5、A;
6、B;
7、A;
8、D;
9、D;
10、A;
11、C;
12、D;
13、D;
14、A;
15、C;
16、D
1、ACDE;
2、AE;
3、ABD;
4、ACD;
5、AC;
6、BD;
7、ABC;
8、AC;
9、ABD;
10、ABD;
11、BC;
12、A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
8.(×
)9.(×
)10.(×
)
11、(×
)并非非营利性使用已发表的作品的行为都属于合理使用,要符合著作权法关于合理使用的具体规定。
版权与出版权完全不同,版权也就是著作权,是著作权人对作品享有的专有性权利。
而出版权则是对作品的复制发行的权利,出版权属于著作权人的财产性权利,是著作权人17项权利中的一项。
版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包括全部17项权利。
出版权指的是著作权人的复制、发行权,是著作权人的财产性权利,是著作权人众多权利中的一项。
出版者权是出版者在出版图书、期刊的过程中,对其版式设计所享有的权利,属于邻接权的范畴。
出版权针对的是作品,而出版者权是在作品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针对的是传播作品过程中所作出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修改权属于著作权中的人身性质的权利,一般有两种修改,一是文字性修改,二是实质性修改。
修改不产生新的作品,不以变换表达形式为目的,只是对作品的一种完善。
改编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性权利,改编要以原作品为基础,创作出新的作品。
改编一般是一种形式的变化,比如将小说改编成戏剧,或者将戏剧改编成电影剧本。
改编是在原作品的基础之上改变了作品的表达形式,是为了适应作品的不同需求。
机械表演权指的是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
放映权是指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两者最关键的区别在于,机械表演权是对“作品的表演”的播送,而放映权是公开再现“作品”,所以应该说放映权是与表演无关的,而机械表演权并非播送作品,而是播送作品的表演。
广播权,也称播放权,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放映权是对作品以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作品,而广播权则是以无线传播的方式播放作品,广播一般是由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机构用无线方式进行播送作品的。
放映权不是以无线方式来播送作品。
6、表演权与表演者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产权 习题 答案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