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察今节选#8226教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069150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92KB
配套K12察今节选#8226教案Word下载.docx
《配套K12察今节选#8226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察今节选#8226教案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期间编写的。
吕不韦开始任丞相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罢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统一全国的前夜。
当时秦的变法已有百年历史,但六国中反对变法的大有人在。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书”,就是由齐人淳于越提出“师古”引起的。
这篇就是针对“师古”的主张写的。
2.《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其编写经过见于《史记&
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
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
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结构。
〔说明〕这里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于诵读分段进行。
在学生基本上达于成诵后,再作比较详细的解释。
1.先划出各段的关键语句。
(用讨论方式进行)
第1段:
“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
“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第3段: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法之”,“岂不悲哉”。
第4段: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治。
第6段: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简答:
①作者对“先王之法”是否持绝对否定的态度?
(不是,他认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
)
②文题是“察今”,这跟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有什么关系?
(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就是从当时人们的实际状况出发的,学先王就要学习这一点,所以必须察今。
据此可见,第1、2段为第一部分,论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为法”必须“察今”的观点。
③第3至6段大部分是设喻──分别以人、事、物设喻,这些设喻的共同点是什么?
由此可见,这四段可合并为一个部分,大意是:
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阔悖谬。
(要指出各个设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细微差别,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诵读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注意对设问的回答:
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实质上是解释;
后一答“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顺序不能颠倒。
②“损”“益”是固定的反义词,类似的有“徐疾”“优劣”“虚实”“浮沉”等。
③既有“损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虽”,这里表示假定,相当于“即使”。
这是退一步的说法。
为什么“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呢?
这要留待下文作解释。
(以上内容也可以采用提问形式使学生了解。
2.学生自读三四遍后进行检查。
六、诵读第2段。
(也可采用提问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为需要。
“有要于时”就是时代的需要,这是推论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犹若不可法”是解释上段末句的,“法虽今而在”呼应上文“虽人弗损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题:
即不学条文学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为了突出先王为法的精神,用设问方式,又重复了“问点”(即“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⑤“故察己……人与我同耳。
”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古今一也”应读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
⑥“贵”,这里是“以……为贵”的意思。
这句话也可以写成“贵乎以近知远……”,可译为“贵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鱼鳖之藏”的“之”,都是助词,只有调整音节的作用。
2.学生分层练习诵读。
第一层:
“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
第二层: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一鼎之调。
3.检查背诵。
重点是第二层。
如果学生背不好,可以这样提示他们:
本层有三组排比句,第一组采用“察……则可以知……”句型,是总提;
第二组采用“以……知……”句型,是分提;
第三组采用“……而知……”句型,是举例。
七、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2段。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上胡不先王之法(取法,效法──法令制度)
二、诵读第3段。
①“袭”:
《左传&
庄公二十九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孔疏:
“袭者,重衣之名。
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②“水已变”:
指水位变化。
下文“益”,仍用本义。
“益多”,就是上涨了许多。
③“此其所以败也”:
判断句,代词作主语,其后不加逗号。
意思是“这就是它失败的原因”。
④“亏”:
历来有多种解释(如“亏”通“诡”,“诡”训“异”)。
课本注释用的是引申法,“亏”则不合,训“不适应”是正确的。
⑤“以此为治”的“治”:
指治国,不指治军。
2.学生讨论本段行文层次。
步骤是:
齐读这一段;
复述“循表夜涉”的故事;
分析这个故事,指出荆人失败的原则(不顾情况变化,仍按早先划好的路线行军);
这件事对治国有怎样的启示(不能用老一套的法令制定来对付新的情况)。
最后划层次如下:
①叙述故事②分析故事③推及“先王之法”
先表之时可导(要于时)
水变益多则不可导其时已亏,不可法之
3.逐层练习背诵。
4.归纳本段大意。
问:
“循表夜涉”的荆人和“法先王之法”的当代国君的共同点是什么?
(泥古不变,不察今。
指出大意:
不察今,泥古不变,其结果是可悲的。
这是从反面论证“察今”的必要性。
三、诵读第4段。
①“故治国无法则乱,……悖乱不可以持国”:
先分说“乱”和“悖”,而后总说“悖乱”。
“悖”,又同“背”,“背”则不可行,是再引申。
重点是“守法而弗变则悖”一句,承“循表夜涉”故事而来。
②“病变而药不变”一句批庸医而言,要注意上句“药亦万变”的句号。
这是前后两句是从正反两面设喻。
③“凡举事必循法以动”承段首“治国无法则乱”,可见“举事”是指处理国家大事,不是泛指。
句中的“以”,用法同“而”(跟“因时而动”的“而”相对应,可证)。
④“变法者因时而化”承上文“守法而弗变则悖”。
“因”,与“循”同义(“因时而化”跟“循法而动”相对应,所谓互文见义是也)。
“因时而化”,即随着时代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之意。
以上两句,重点是这一句。
“变法者”是泛指,包括所有能据当前客观情况制定新法令的人,由此引出下文“七十一圣”。
⑤“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时势异也”:
这是用事实来论证“变法者因时而化”这一论断的。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变法”的一条重要原则:
“变法”不能出自人的主观愿望,不是刻意求新(“非务相反”),而是时代变化的要求(“时势异也”)。
⑥“故曰……此先王之千里也”:
这句说“变法”的目的在于取得实际效果。
“功名”,功业和名声,功业是造福于众的,名声则是个人的收获,指实际效果而言。
这句话课本注释中是这样解说的:
“那所谓‘成功名’,是古代国君所追求的目标,是他的,‘千里马’。
”笔者认为,“是他的‘千里马’”一句应删。
“千里马”是手段,不是目标。
作者说“此先王之千里也”,指上文“良马期乎千里”中的“千里”,是千里行程的意思,不是“千里马”的省称。
说“成功名”是先王的“千里马”,就把目标和手段混为一谈了。
2.划层次,分层练习背诵。
第一层(段首至“今为殇子矣”)说明时代在变化,法令制度也要跟着变化。
第二层(“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至段末)说明变法的目标是实际效果。
①先背第4段;
②然后将第3、4段连起来背一遍。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4段,准备诵读第5、6段,并将这两段译成现代汉语(口译);
2.做练习第三、四题。
第三课时
1.查背诵(第1至4段)。
2.查口译(第5、6段)。
步骤:
先齐读原文一遍,然后逐段译述(不要求“字字落实”)大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用这种方式疏通文义)。
主要要求是两条:
内容忠于原作,可信;
译文应是通顺的现代语,没有“古气”。
附第5段译文及说明:
〔译文〕有个过江的楚国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赶紧在船边刻了个记号,说:
“这儿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到对岸)停下了①,他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移动了,可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宝剑②,不是很糊涂吗?
用旧的法令制度来治理国家,就同刻舟求剑一样。
时代已经改变了,法令制度却不改。
用这种方式来治理国家,难道不是很困难吗!
〔说明〕①这句译文补充了“到对岸”一语,如不补充,有可能被误认为涉江者语毕而“舟止”,下文作者的评论就显得缺乏根据了。
②原文“求剑若此”,其语序跟现代语有别,译文将“求剑”和“若此”颠倒过来,才符合现代语习惯。
第6段译文及说明:
〔译文〕有个人从江边经过①,看见一个大人正举着婴儿②,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
这个人便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③,那大人说:
“这孩子的爸爸很会游泳,(他必定也会游泳的④。
)”孩子的爸爸尽管会游泳,他的孩子(出生不久),难道也会游泳吗?
用这种方式来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行不通的。
楚国人处理政事,跟这种方式颇为相似。
〔说明〕①“有……者”是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对译出来很累赘,所以稍加改动;
②“引”,课本注为“牵,拉”。
婴儿是不足周岁的孩子,不能牵拉。
训“引”为“举”,才符合情理。
③此句用意译。
④古人写讲究意会,括号里补充的话的意思实际上已包含在上句中,但译成现代语,还是明白地说了出来为好。
下文补充“出生不久”一语,理由同此。
二、诵读第5段。
1.提示:
①也分三小层:
叙事、评事、引申到治国。
②这个设喻跟“循表夜涉”有相似之处,但前者说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水位上升),这个设喻说的地点的变化(舟行而剑不行)。
③“时已徙矣”承上文“舟已行矣”,“而法不徙”承上文“而剑不行”。
2.诵读练习与检查。
三、诵读第6段。
.提示:
①也可分为叙事、评事、引申说理三小层;
②评事只有一句话: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其事荒谬,不言而喻。
四、总结全课。
1.关于逐层论证的方法。
〔步骤〕先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①细读第1、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察今”这个中心论点的。
②说说第3、4段跟这一论点有什么关系。
③最后两个寓言故事在论证中有什么作用?
用这两个寓言结束全文的用意是什么?
然后做小结。
附小结要点如下:
①首先提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论断,理由有二:
其一、“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已有损益;
其二、“先王之法,有要于时”,而“时不与法俱在”。
由此再推出第二个论断:
然后指出,从人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先王为法的基本原则。
最后自然得出“察己”“察今”的论点──“察己”为宾,“察今”为主。
②“循表夜涉”一事,要害在于不“察今”(不知“澭水暴益”)而“师古”(依先“表”而涉),这是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由此作出又一个论断:
“守法而弗变则悖”。
再加以引申,又得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断,并以良医用药为喻,以七十一圣法皆不同为证,突出地说明了变法的必要性,唯有变法才能成就功名。
“变法”,是“察今”的结果,“察今”而后知“势异”于前,知“势异”则必“变法”。
③前4段是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最后两段则带有嘲讽性,以“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二事辛辣地讥讽那些只知死守先王之法而不察今的治国者。
这是政论作品常有的特色。
2.关于设喻的方法。
〔步骤〕教师解说;
讨论;
小结。
解说要点:
①设喻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在先秦论著中用得很普遍。
②有些比喻带有说明事理的性质,应列入设喻范围;
但描写性的比喻是一种辞格,不算设喻。
讨论问题:
①本文中有哪些设喻?
哪些是简单设喻?
哪些是复杂设喻?
②这些设喻各说明了什么?
③运用设喻应当注意什么?
小结要点:
①设喻的方式很多,人、事、物都可以用于设喻。
②简单设喻用于说明单一的事理,如“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说明能“察”则能“以此知彼”,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
一鼎之调”说明能“察”则能从部分了解全部,“病万变,药亦万变”说明法令制度要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③复杂设喻用于说明复杂的事理,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故事,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将当前泥古不化的治国者的心态、愚蠢而荒谬的做法及其后果维妙维肖地刻画了出来。
这便是所谓寓言了(我国古代没有专业的寓言作家,所有寓言都是因说明事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与印度的《百喻经》相仿)。
④运用简单设喻,必须注明本意,如良医一喻之前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句话就是作者本意;
运用复杂设喻一般都要就其内容作分析评论(这是它跟寓言用简明话语点明寓意的方式的不同之所在)。
五、背诵全文。
(齐背)
六、整理词语、句式。
1.整理词语。
先整理练习题中的词语
〔上〕①呈递。
例:
题干、c。
②国君、皇上。
A。
③时间在前的。
B。
④位置较高的。
D(按“江上”指江岸)。
〔法〕①法令。
②取法、效法。
③方法。
④法则。
D。
〔成〕①成就(动词)。
题干。
②现成的。
③成为。
④成功、胜利。
c。
⑤形成。
(按:
此题A、B、c、D四句中的“成”都跟题干中的“成”含义不同,但《教学参考书》认为D与题干同。
〔反〕①返回。
题干、D。
②颠倒。
③反叛、背叛。
④反倒。
再补充一些词语(例句课后补写):
〔益〕①水外流。
澭水暴益。
②增加。
虽人弗损益。
③更加。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④好处:
有所广益。
〔要(yāo)〕①邀请。
便要还家。
②要求。
有要于时。
〔表〕①文体名,臣子给君主的呈文。
《出师表》。
②作标记。
使人先表澭水。
〔向〕①从前。
寻向所志。
②朝……走。
闻操已向荆州。
〔亏〕缺损,引申为不合、不适宜。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悖〕背谬。
守法而弗变则悖。
〔任〕①任务、使命。
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信任。
王甚任之。
③担负、承任,引申为处理。
以此任物。
2.整理句式。
(例句课后补写)
①〔……所以……〕两种基本用法:
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原因,如“此其所以败也”;
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工具、方法,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岂不……哉〕表示感叹和反问,如“岂不悲哉”。
③〔非……也,……也〕否定和肯定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强调也只有一个答案,如“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时,时势异也”。
④〔虽……,(犹若)不……〕退一步作假定的表示方式。
如“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⑤〔……A,……B,AB……〕先分后总的表述方式,如“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附练习第四题答案:
1.(制定法令的)依据或精神。
2.同1。
3.(失败的)原因。
4.同3。
5.的缘故。
6.靠他来。
7.用来……的方法。
8.的原因。
背诵全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套 K12 节选 8226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