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卷自然界的水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060868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25.86KB
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卷自然界的水文档格式.docx
《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卷自然界的水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卷自然界的水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清水中加入消毒剂,其作用是。
(5)净化后的水变为蒸馏水的步骤是。
如图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写出仪器a的名称:
在操作中经常需要在a中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
考点二:
水的组成
1.以下对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的液体
B.水在0℃会结成冰
C.水是一种单质,通电也不会分解
D.液态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
2.氢气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物质,下列关于氢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最小
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C.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D.氢气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
3.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水这种物质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4.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5.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
是和,体积比约为。
(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组成的。
(3)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填序号)。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D.用喷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6.下图是水的电解实验中对得到气体检验的操作。
(1)操作中,盛氧气的管口向上,盛氢气的管口向下,其主要原因是。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生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则表示氢气比较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点燃时易发生,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考点三:
爱护水资源
1.下列水资源管理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
C.将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澡擦沐浴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3.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4.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无需节约
B.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水体无污染
D.矿泉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其他粒子
考点四:
化学式和化学价
1.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2.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3.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的工业用盐,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B.+3C.+4D.+5
4.下列化学式书写规范的是()
A.氧化镁mgOB.氯化铝alCl3C.五氧化二磷P2O5D.一氧化碳Co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原子一定不相同
B.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
C.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
D.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6.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Cl两个氯分子
B.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2MgO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为+2价
D.Fe2+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7.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
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B.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分子中C、H、S元素原子的质量比为3︰6︰1
8.含有氯元素的酸有多种,高氯酸就是其中的一种。
已知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则高氯酸的化学式是()
A.HClB.HClOC.HClO3D.HClO4
9.用化学符号表示:
(1)7个钾原子。
(2)氮气。
(3)5个三氧化硫分子。
(4)分析KClO3中氯酸根的构成和化合价,写出氯酸钙的化学式。
(5)最轻的气体。
10.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计算:
(1)CO(NH2)2中共含有(写数字)种元素。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若CO(NH2)2中含有3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步骤Ⅰ中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河水中的难溶性杂质,A正确;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河水中的异味或色素物质,B正确;
液氯可以对河水进行杀菌、消毒,C正确;
经过上述步骤净化后的水只是除去了水中的一部分杂质,依然不是纯净物,D错误。
【答案】A
【解析】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A正确;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而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故B错误;
过滤只能除去河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并不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故C错误;
水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并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答案】D
【解析】过滤时,需要铁架台支撑漏斗,玻璃棒引流液体,烧杯盛放滤液和被过滤液体,用不到酒精灯,故选D。
【答案】C
【答案】
(1)溶解蒸发结晶
(2)③①②(3)过滤豆浆
【解析】
(1)粗盐提纯的步骤有: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制作过滤器时,应先将滤纸对折两次后,再展开,一边为三层滤纸,一边为一层滤纸,因此操作步骤为③①②。
(3)用筛子筛面粉、筛米、筛沙子;
粉丝厂用布袋过滤淀粉;
自来水厂净水;
过滤豆浆除去豆渣等都是利用了过滤原理。
(1)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作用,使杂质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或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
(2)D(3)吸附(4)杀死水中的细菌(5)蒸馏蒸馏烧瓶使蒸馏平稳进行,防止加热时暴沸
【解析】加入明矾可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过滤操作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清水经过蒸馏能得到蒸馏水,蒸馏过程中需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答案】C
【解析】水不是单质,是化合物,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答案】C
【解析】当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为总体积的4.0%~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
因此在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解析】化学符号“H2O”能表示水这种物质,A选项正确;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选项错误;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C选项错误;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应该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选项错误。
【解析】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A正确;
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B正确;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处,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气体被点燃,b管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C错误;
由电解水实验可得出结论: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正确。
(1)氢气氧气2∶1
(2)氢元素和氧元素(3)B
(1)在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中,a玻璃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b玻璃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2)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A、D项措施可节约用水,C项措施可防止水污染,B项措施中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会随雨水流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2)尖锐的爆鸣很小氢气+氧气
水爆炸纯度
【答案】B
【解析】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有利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
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不符合“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符合“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可防治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符合“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
【解析】隔夜的白开水可以用来洗衣服、冲厕所等,直接倒掉就白白浪费了,不利于节约用水。
【答案】B
【解析】A是禁止吸烟的标志,B是国家节水标志,C是可循环使用标志,D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的标志。
【解析】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人类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应该节约用水,A错误;
水能溶解多种物质,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正确;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C错误;
矿泉水中除了含有水分子外还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离子,D错误。
显-1价,Cu显+2价,硝酸铜的化学式为Cu(NO3)2,A正确;
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而FeCl2表示氯化亚铁,B错误;
OH-显-1价,K显+1价,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C正确;
Al为+3价,O为-2价,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D正确。
【解析】A中图示表示一种单质,该单质的一个分子由两个相同的原子构成;
B中图示表示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一个分子由两个不同的原子构成;
C中图示表示一种单质,该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中图示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解析】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
(+1)+x+(-2)×
2=0,则x=+3。
【解析】氧化镁为MgO;
氯化铝为AlCl3;
一氧化碳为CO。
【解析】元素种类不同,原子必定不同;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比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只含有氧元素,但其是混合物;
化合物也含有多种元素,属于纯净物。
【解析】2Cl中的“2”表示2个氯分子的说法错误,应为“表示2个氯原子”;
B项说法错误,应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Fe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硫化丙烯分子中不含氢分子;
硫化丙烯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没有氧元素;
硫化丙烯分子中C、H、S原子的个数比是3︰6︰1,原子质量比为(12×
3)︰(1×
6)︰(32×
1)=18︰3︰16。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求得高氯酸的化学式。
(1)7K
(2)N2(3)5SO3(4)Ca(ClO3)2(5)H2
(1)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一个数字可以表示多个原子,7个钾原子应表示为7K。
(2)氮气可以用其化学式表示,即N2。
(3)在化学式前面加一个数字可以表示多个分子,5个三氧化硫分子可以表示为5SO3。
(4)在KClO3中K的化合价为+1,ClO3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氯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据此利用“十字交叉法”可以写出氯酸钙的化学式,为Ca(ClO3)2。
(5)最轻(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化学式为H2。
(1)4
(2)60(3)6.4
(1)CO(NH2)2中含有C、H、N、O四种元素。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12×
1+16×
1+14×
2+1×
4=60。
(3)CO(NH2)2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14×
2)/60×
100%≈46.7%,则CO(NH2)2的质量=3g/46.7%≈6.4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中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知识点 训练 自然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