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057645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36KB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复习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为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和在人类社会中展开与发展的过程,它又反映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交叉。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辩证法带有交叉学科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是一门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性范围很广的学科,可以称之为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
[10](第3页)也正由于自然辩证法涉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等许多学科领域,因而开展这项研究工作,需要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合作联盟,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二、学习自然辨证法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或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指导科学技术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更坚实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学习自然辩证法,特别是它的自然观部分,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以客观物质世界的本来面目去看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决不是某人臆想出来的,也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而是从近现代的自然科学的大量成果中概括出来的,是科学的世界观。
第二、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培养和提高科学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科学技术实践的能力,并能在科学技术工作上有所创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进步。
恩格斯写恩格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各个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自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革命和现代技术革命,是科学有收集归纳材料、逻辑地整理材料,进入到在经验材料总体上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
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互相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
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
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学技术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主要手段,就是学习哲学,掌握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
第三,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提高贯彻执行我国科学技术政策的自觉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经济建设又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当前世界上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水平和力量的竞争。
学习自然辩证法,了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抓住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机遇,制定和推行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认清楚科学技术各专业在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向,促进科学技术各学科的交叉和结合,估量各种技术的社会经济效果和环境后果等等。
三、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
首先,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或者说,“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
第二,科学不只是知识体系,还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
第三、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及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
科学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地说,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狭义的科学概念仅指自然科学,且不包括技术在内。
科学
(一)科学一词的来源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
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
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
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为什么这么称呼呢?
science的本来含义是系统知识,我想也许这样,科学在十九世纪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了,它已分得非常细了,即分成许多许多专业,而这些专业知识又不象其它知识那样是互不联系的。
除了专业概念外,基础概念是一致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样的,“科”的意思是分类或层次条理的意思,所以我自认为science
对应“科学”还是比较合适的。
中国古代的关于科学的起源,比如各类经典的经书都是关于科学规律的探索的信息记录!
古代的祖冲之的数学圆周率、张衡的地动仪、汉朝的指南车和指南针等,黄帝内经就是典型的医学大成!
是中国上古社会的科学巨著!
但是就科学这个字眼来说,也许还是舶来品!
中国的成语“名不见经传”,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说所有的经和传等都是关于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科学探索纪录!
自司马迁开始,根据历史经传编著史记,记录了汉朝以前的所有的可识别的文字信息历史纪录!
这些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巨著!
科学名词:
“科学”这个词,源于中世纪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学问”、“知识”。
但科学至今还没有一个为世人公认的定义。
甚至有人认为,给科学下定义是无益的,也是不可能的。
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指出:
“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定义”,“科学不是个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
一般地说,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但并不是任何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都是科学。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
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
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
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不同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哲学也是一门科学,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也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
科学是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贩的性质和特点。
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规模日益扩大,现代科学已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体系,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即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
这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形式,现已逐步发展为国家规模和跨国规模,使“科学是一种建制”的界说成为人们的共识。
因此,我们不应把科学理解为仅仅是知识本身,也不能看成是单一的社会活动。
前苏联科学拉契科夫认为:
“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
科学既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又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动力。
科学的基本定义
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科学,应该是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科学就是知识。
第二,科学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识,它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第三,科学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活动。
第四,在现代社会,科学还是一种建制。
第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提出)。
什么是技术?
技术一般是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技术
1、引言
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
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
它是知识进化的主体,由社会形塑或形塑社会。
如电脑等新技术的增生使人们相信技术是社会进化的决定性力量,换句话说,它是趋动改变的自发性动力。
最好放弃化约主义的观点,而将技术视为包含了社会、政治、历史及经济因素等一起作用而造成改变之多面向社会网络的一组成元素。
2、技术的起源
自从人类社会的发端开始,人类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刻也没有离开过!
只不过是每个人是否明确清晰地感觉到和识别出来而已!
比如古老的保留火种的技术就是把雷电击中的枯树或者自燃起火的火种一直燃烧在岩洞洞穴中。
直到火燧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才得以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得以大大地改善!
大致地,可以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引发工业革命,直到21世纪的信息时代、太空时代、生态时代共存的高度文明!
3、技术的基本定义
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四、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含义及内容(暂时无答案)
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带有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的缺陷,包含了以后分裂的种子。
如希腊的“原子论”、“活火说”,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等。
当时的自然观必定是非常朴素的。
其朴素性表现为:
(1)直观性。
比如,泰勒斯“水是万物之本”就非常直观。
希腊人深知海之宽广。
相比之下陆地是渺小的,而且地下还有水,天上更有水,植物和动物都离不开水,更重要的是水的形态变化多端(固、液、气)。
再通过类推,所有的万物都可以复归于水(液体),都由水(液体)而生。
(2)猜测性。
比如,赫拉克利特的“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表达了对万物都处于生灭变化之中的猜测。
(3)神秘性。
比如,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以抽象的、非实体的数量关系作为具体万物的本原。
(4)思辩性。
比如,巴门尼德“变化只是假相,不变才是本真”的“存在”说(存在就是变中之不变)。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的弟子芝诺(Zenon,前490一前436)针对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命题,提出了“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不上龟”等著名悖论。
其思辩技巧的高超令人赞不绝口。
(5)整体性。
比如,亚里士多德集上述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四大流派之大成,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说”,认为本体有四个方面:
“质料”(对应于“水”等基质)、“动力”(对应于“火”等变化)、“形式”(对应于“数”等比例关系)、“目的”(对应于变中之不变的存在),模糊地表达了应从“元素”、“相互作用”、“结构”、“功能”四个方面去把握整体的“系统思想”。
这一点得到了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的肯定。
当然这种原始的“系统思想”在当时除了对生命科学中若干问题的认识有所帮助之外,总的来说并不能推进科学向深处发展。
因此,这个“最高峰”逐渐也就成了一种束缚,特别是被神学化以后。
五、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是什么?
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说的是世界上一切都是神创造出来的;
人活在世界上不仅没有幸福,而且是为了“赎罪”,以便死后升入天堂。
基督教的五大论题:
上帝创世论;
人类中心论;
原罪观念;
神恩说;
对不朽的信念。
六、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可以相对独立的组分或单元。
系统不是“要素”堆积或组合,而是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成的,相互作用是指要素之间互为因果、互相推动又互相制约的关系。
七、自组织的概念
混沌系统在随机识别时形成耗散结构的过程被定义为自组织。
详解:
一般来说,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
他组织和自组织。
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
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
自组织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
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
例如,人类社会比动物界自组织能力强,人类社会比动物界的功能就高级多了。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
"
自组织"
是现代非线性科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的最令人惊异的发现之一。
基于对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和社会发展等过程的深入观察和研究,一些新兴的横断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
的概念给予了界说: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
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
从热力学的观点来说,"
是指一个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而不断地降低自身的熵含量,提高其有序度的过程;
从统计力学的观点来说,"
是指一个系统自发地从最可几状态向几率较低的方向迁移的过程;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说,"
是指一个系统在"
遗传"
、"
变异"
和"
优胜劣汰"
机制的作用下,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不断地自我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其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的过程。
C.R.Darwin的生物进化论的最大功绩就是排除了外因的主宰作用,首次从内在机制上、从一个自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来解释物种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自组织理论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rtios)、突变论(CalastropheTheory)。
八、关于系统的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那些方面?
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主要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
现代科学思维以其特有的方式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观点,并进一步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
辩证思维方法的作用要求科学研究自觉地以它为指导,同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进一步的加强又要求辩证思维方法不断地改变形式,丰富自身的内容。
九、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人与自然的对立: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
地球上自从有了人以后,也就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无不影响人,而人的活动也无不影响自然界。
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及其变化又不断引起人类的反思,从而不仅推进了自然界的进化,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
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更准确地说,是从脊椎动物最高类型的灵长类中的猿分化出来的。
生物都具有一种根本特性——应激反应。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动物机体构造、行为方式和机能水干的提高,应激反应也得到了发展。
在古猿身上使分化出心理的反映形式——感受性,产生了感觉、知觉和表象,并进而出现了身体的悟性思维和觉识的萌芽,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这就为人所特有的意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这样,自然界的进化已达到这样关键的一步——由古猿种群向人类社会的过渡。
人和自然的关系,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
但这种能动不是被唯心主义抽象发展了的能动,而是受动的,受必然性制约的;
然而这种受动又不是费尔巴哈仅从直观方面理解的消极、被动,而是能动的受动。
表面看来这是一个悖论,其实正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反映,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唯物论、辩证法二者“统一起来的真理”。
一方面,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基础。
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特定的能动性,都必然以某种特定的受动为依据。
因此,人对受动性的认识和控制状况决定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状况。
另一方面,能动性又是受动性的主导。
人通过自己自觉地、自由地活动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对受动性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
人在认识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身,使自己能动性越来越发展。
而人的能动性的发展,又会加深人对受动性的认识和控制,从而使人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自然界里取得越来越大的自由。
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这一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这就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史。
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十、什么是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是一种解释
经验事实构成科学的经验基础。
从内涵上讲,它是指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以感觉、知觉、直觉、表象形式描述出来的外经验知识;
从外延上说,它则主要分为观察事实与实验事实。
科学认识中的经验事实,即也就是科学事实。
在以往的科学哲学中,人们的科学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科学事实的观点与看法。
逻辑实证主义将科学事实看作是价值中立的,在变动不居的科学图景中唯一保持不变的“阿基米德点”;
而科学历史主义则强调观察过程及观察实验事实的理论负载性,倾向于否定科学事实的客观性和对于科学理论的基础地位。
科学事实的“中性说”由于其明显的理论偏失已逐渐被人们拒绝,而“理论渗透说”,由于诉诸的主要是观察过程,并由于科学历史主义的相对主义倾向,没有能够揭示科学事实的深刻底蕴。
从生存论的哲学视角,即人的有限性或历史性的哲学前提看,科学事实的产生必定基于某种前理解,因此科学事实不仅不可能是中性的,而且科学理论对于科学事实的关系,就不仅仅是概念的解释框架和科学理论的渗透问题,而首先是前者构成了后者所以可能的条件。
从这种视角出发,笔者认为,科学事实是一种解释,或者更准确地说,科学事实是事实性与解释性的辨证统一。
科学事实是以观察记录为基础,在一定的科学概念框架中对观察到的现象的一种解释。
这种科学事实观,揭示了科学事实作为一种经验事实,一方面它具有事实的属性,是可以据之为根据的东西,另一方面则说明了科学事实不是对观察到的事件的简单复述,它本质上是一种不能脱离具体的概念框架的理论解释。
在这两种含义中,科学事实作为事实的属性是寓于它作为解释的属性之中的,正由于科学事实是一种基于特定概念框架或理论背景的解释,它才可能成为一种不仅具有客观意义,而且能被看作科学的经验基础的事实。
“事实性”揭示了科学事实的价值和地位,“解释性”则蕴含着科学事实的可能性条件。
因此,主张“科学事实是一种解释”的科学事实观,所关注的不是科学事实的客观性或者主观性问题,而是科学事实生成的可能性条件,它力图回答科学事实是“如何可能的”这个关于科学事实的前提问题。
从这种意义上说,对科学事实的解释性属性的揭示,不仅深化了对科学事实的认识,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诸如“观察渗透理论”这样的与科学事实有关的科学哲学命题。
值得指出的是,“科学事实是一种解释”并不是一个新命题。
法国物理学家和哲学家皮埃尔?
迪昂曾说:
“物理学中的一项实验不纯粹是对一种现象的观察,而且还是对这一现象的理论解释”[1]。
他的这一观点比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理论早了大约50多年。
但不论是皮埃尔?
迪昂,还是科学历史主义者汉森,关注的仅仅是科学观问题,他们都没有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将它们作为包含了科学事实所以可能的积极条件的命题来阐述。
这一方面使他们揭露了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特别是科学事实观的局限性和理论偏失,另一方面阻碍他们进一步触及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观。
他们对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和科学事实观的批判是不彻底的。
十一、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发展的思维形式,是人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预先在自己头脑中作出的假定性解释。
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可能方案。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科学假说是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
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这一对科学假说的规定中,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科学假说具有猜测、假设的性质,还不属于被实践所验证了的科学事实;
二是科学假说又不同于毫无根据的主观随意臆断,而是以已知的既定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为基础,是在这些基础上提炼出的科学问题,并在多种科学知识基础上运用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类比和想象等方法,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观点。
正是由于立足于既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这就决定了作为科学假设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原则上的可检验性,如果不具备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有关陈述还不能称之为科学假说。
科学理论不同于科学假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 辩证法 复习题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