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现代文阅读题失分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一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056636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6.08KB
第三讲 现代文阅读题失分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一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三讲 现代文阅读题失分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一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 现代文阅读题失分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一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周老爷子做了件蠢事。
周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周家做一天活。
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周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
于是周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朝周老爷子讨说法,周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
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
小儿子担心:
“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
”周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
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
结果铁牛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铁牛镇又恢复了原样。
但是,周老爷子的名声在近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周围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
这年周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
“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是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
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大家惊奇地听着。
“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
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打,所以我恨透了讨饭。
”周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
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铁牛镇增加一批乞丐……”
说罢,溘然长逝。
周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周家孩子不孝,但周家人不在意。
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相继败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12期,作者刘源,有删节)
1.这篇小说情节曲折起伏,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出情节的发展脉络。
2.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周老爷子的形象。
3.“小儿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试简析。
4.周老爷子临终那番话颇有深意,请结合传统文化、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
1.示例一:
①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将开粥棚。
②领粥要磕头,米少糠多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
③施舍遭骂,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
④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⑤周家丧事办得寒酸可子孙兴盛。
示例二:
开端:
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将开粥棚。
发展:
领粥要磕头;
米少糠多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
施舍遭骂,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
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
高潮、结局:
临终之语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尾声:
周家丧事办得寒酸可子孙兴盛。
2.形体消瘦,吝啬(勤俭、节省)持家,心地善良,施舍有方,坚持己见(固执己见),教子有法,深谋远虑(深谙事理)。
3.小儿子在文中两次出场,第一次为粥的质量同父亲据理力争,第二次为父亲遣走家里的佣工表示担心,认为父亲心狠。
其作用有:
①衬托主要人物。
小儿子是陪衬人物,衬托了主要人物的形象。
②丰富了情节、内容。
使小说在情节方面不显得单一,在内容方面更趋饱满。
4.示例一:
老爷子临终前的那番话中“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表明他是一个很特别的“铁公鸡”,做事有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乡民。
乐施好善、有心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当今社会上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但行善亦应有道。
我们身边有一些善心人或救助机构,有心施善或帮扶,可有些方式让受助者失却了尊严,有的救助后跟踪调查不力,钱与物没有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受助者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反而陷入了依赖的泥潭。
老爷子临终前的那番话有深意,他教育家人要勤俭持家过日子,钱要用在刀刃上,以防止子孙由富变骄奢,文中说“我这么做,既是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结尾一段有照应:
“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可见子孙们听懂、遵守了周老爷子的临终遗言。
中华民族有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子承父业发扬光大等优秀传统文化,今天,社会上的一些“富二代”“富三代”,他们听不进艰苦创业积攒下大量财富的长辈们苦口教育,或是长辈对他们的教育存在着某种缺失,以致于有些“富二代”“富三代”挥金如土,挥霍无度,甚至败光家业。
有自己的观点,探究合情合理即可。
二、(2011·
马鞍山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雨伞
莫泊桑
奥莱依太太四十多岁,爱活动,爱清洁,面上略带皱纹,并且时常要生气。
她丈夫因为要忍受她的种种节约,时时觉得不平,甚至感到痛苦,因为太太的有些要求伤了他的自尊心。
奥莱依是陆军部的一个主任科员。
这两年以来,他永远提着那柄打满了补丁的雨伞使得同事们发笑。
奥莱依气极了,吩咐他妻子买一柄价值二十个金法郎的薄绸子的新伞,并且要她带了发票回来作证明。
她却买了一柄十八个金法郎的,愤愤地红着面孔交给她的丈夫,一面说道:
“你有了这柄,至少要用五年。
”
洋洋得意的奥莱依在办公室里真正挽回了面子。
到了他夜间回家的时候,她接过新伞把橡皮圈捋开,把伞衣摇散,将眼光盯在伞衣上。
但是她又吃惊了。
在伞衣上发现了一个鹅眼大小的圆洞,那是一个被雪茄烟烧出来的焦痕!
现在,怒气塞住了她的嗓子,她简直说不出话了:
“你……你……你烧焦了……你的……你的雨伞。
你……你……你真发痴了!
你想把咱家弄得倾家荡产!
她好像要打他似的朝他扑去。
激烈地把那个圆圆的小小焦痕放在他的鼻子下面。
瞧见那个焦痕,他不免呆住了,吞吞吐吐说道:
“这……这……这是什么?
我不知道!
我什么也没有做,我向你发誓。
我不知道这柄雨伞是怎么搞的!
她现在嚷起来了:
“我猜你在部里,一定拿着这柄伞玩耍,你做了变戏法的,你打开了给他们看。
他答道:
“我只撑开了一回,让他们看看这柄伞真漂亮。
就是这样,我向你发誓。
但是她气得跳起来了,跟她丈夫狠狠地大闹了一场,使那些爱和平的男子觉得家庭比弹丸如雨的战场还可怕一些。
她量了大小,在旧雨伞上割了一块颜色不同的旧绸子补上去。
第二天奥莱依委屈地拿着这件经过修理的雨具出门了。
到了部里,他就把伞搁在柜子里,因为心里有可怕的回忆,所以不大惦记它了。
但是,他在傍晚时候回到家里,他的妻子便双手接住雨伞撑开来看,她发现伞已损坏得不可收拾,气得嗓子都噎住了。
雨伞上穿了无数的小孔,那明明是烧成的,仿佛有人把烟斗里没有熄灭的灰倒在上面一样。
东西是断送了,断送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她一言不发地检查着,气得一个字也吐不出。
他也一样,他检查着损坏的情况,他发愣了,吓糊涂了,狼狈不堪了。
两人互相瞧着,他只好低着眼睛,随后,她把那件破玩意掷到他的脸上,她的嗓子从怒不可遏之中恢复过来,她高声喊道:
“哈!
短命鬼!
你特意这样做!
真得让你看看我的厉害!
你将来再也得不到这东西……”
于是一出闹剧重新开幕了。
暴风雨似地演了一个钟头以后,他终于能够解释了。
他发誓说他一点也不知道,说这件事只能是由于恶意或报复而来。
门上铃子一响可把他救出来了。
原来那是一个到他们家里来访的朋友。
奥莱依太太把情况告诉了那个朋友。
至于再买新伞,那算是拉倒了,她的丈夫再也不会有新伞用了。
那个朋友对她讲道理:
“那么,太太,假如这件事是由于恶意或报复而来,没有了伞,他的衣裳岂不断送了?
衣裳当然比雨伞更值钱。
那个矮小妇人依然是气愤愤的,她说道:
“那么他只准用厨房里的雨伞,我没有新绸伞给他。
听见这种意思,奥莱依生气了,他说:
“那么我就辞职,我!
我是决不肯拿着厨房里的雨伞到部里去的。
那位朋友接着说:
“拿这个去换一块伞面吧,那并不很贵。
奥莱依太太依然是忿忿不平的。
她喃喃地说:
“至少也要八个金法郎才能换面子。
八个加从前十八个,一共是二十六个!
花二十六个金法郎买一柄雨伞,真是发痴!
是胡闹!
(节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1.从情节上看,小说为什么以“雨伞”为标题?
文中“朋友来访”是否多余?
2.简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奥莱依:
奥莱依太太:
3.文中画线句子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有何作用?
(1)她接过新伞把橡皮圈捋开,把伞衣摇散,将眼光盯在伞衣上。
(2)使那些爱和平的男子觉得家庭比弹丸如雨的战场还可怕一些。
4.有人认为,作者对奥莱依是同情的,对奥莱依太太则是批评的。
结合全文,请从人物形象塑造、创作意图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创作意图上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小说的情节是围绕着“雨伞”展开的,以此为标题,有强调“雨伞”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
(答出“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也可)
(2)朋友来访,并不多余。
朋友的出现,使情节出现转折,让纯粹的吵架多了些理性的思考。
2.奥莱依是当时法国社会底层的小职员。
他好面子,虚荣心强,自身有着许多性格弱点;
他怕老婆,面对妻子的理财哲学的压迫,一味妥协、退让,表现得懦弱、胆小、屈辱。
奥莱依太太是一个家庭主妇的典型。
她节俭,节俭到吝啬的程度;
她苛求,苛求到缺少宽容。
3.
(1)动作描写;
表现出人物心细,重物、爱物的特点。
(2)心理描写;
写出吵架后的余悸,表现出对太太的忌惮。
4.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
(1)奥莱依,作者对他的生活遭遇是同情的,但对他的胆小、懦弱也持批评态度。
(2)对奥莱依太太,作者是批评的。
但也有同情——生活艰辛,节俭;
甚至,还有肯定——如补伞等。
(3)从人物形象的比较上看,作者笔下的奥莱依懦弱,其太太强悍,对奥莱依同情多于批评,对奥莱依太太,批评多于同情。
从作者的创作意图看,作者关注“小人物”,表现小人物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
对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及精神状态,作者的讽刺、批评居多,同情成分较少。
三、(2011·
烟台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老街灯
王月鹏
这是最后一夜。
当晨曦升起,当那个叫做“明天”的日子如期降临,老街灯将永远地告别这条街道。
已经多少年了,它一直守望在这里。
街道的秘密,就是它成长的细节。
那些匆忙的步履,那些徘徊的心事,喜悦和悲伤,孤独或喧嚣,都曾经走进老街灯温和的目光。
老街灯珍藏着它们,永远都不会说出口。
老街灯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对一条街道的守望么?
当它的光越来越孱弱,终于在无力继续照亮别人的路的时候,那些曾经被它照耀过的人,并没有为它指明一条道路。
离开了这条街道,老街灯不知道自己将要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路。
当它带着这条街道的所有秘密离去,街道将仍然是那条街道,仍然布满匆忙的步履,徘徊的心事,仍然上演着一幕幕的喜悦和悲伤,孤独或喧嚣。
因为别人的遗弃,老街灯成了守夜人的珍藏。
在离开那条街道之前,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与守夜人原来是如此的默契。
守夜人和他的妻子也老了,这条街道,这盏灯,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割舍的部分。
这么多年来,守夜人从来不揩老街灯的一滴油。
现在,他拥有了这盏“退休”的灯。
它就搁在火炉旁边的一个靠椅上。
我相信老人独自凝望它的时候,心底一定会涌动很复杂的想法。
老街灯曾在那些风雨之夜温暖过他,就像此刻它在陪伴着他的孤独一样。
炉火的温馨,让那些风雨往事披上了一层暖意。
那些相依为命的日子是值得回味的。
老街灯记得,守夜老人每个星期日下午总喜欢读一些游记类的读物,他高声朗读着那些关于非洲,关于藏有大森林和野象的故事。
他从未离开过这条街道和这盏灯,他的心里有一个关于远行的梦想。
是命运不肯放走他。
当他终于可以走开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将要遭遇怎样的命运。
有些东西,其实是我们无从把握的。
就像在奔往某处景观的途中,我们无法拒绝沿途的景致一样——不管是令人愉快还是忧伤。
甚至,它们的存在,或者这种存在所呈示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作为目的的所谓“景观”。
而这一切,常常被我们发觉,却很难做出有违初衷的选择。
人的一生就这样固执地走了下去。
而守夜老人留了下来。
还有老街灯,也一直留在了那里。
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存在。
我们是匆匆的赶路者。
因为搬家,我翻阅起了旧的习作。
它们已在牛皮纸信封里尘封十多个年头了。
我无法让自己不按照当下的心态和眼光去重温那些文字。
我在翻阅它们的时候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回归当初的心境。
这些稚嫩的文字,它们收留了我的青春,遥远并且质感,它们打动了我。
我珍视这份真实,并且期望写下具有同样品质的文字。
多年以后,我也会像今天一样成为自己的读者。
就像那盏老街灯,它曾经照亮了我的远行之路,也一直在记着我的回家的路。
另一种现实是,难耐寂寞的老街灯主动走进熔炉,被铸成一架可以插蜡烛的漂亮烛台,摆到了诗人的绿色书桌上。
那些曾经的风雨,于是在诗人笔下氤氲成为浪漫的风景。
也许,这仅仅是一个梦。
但这个梦让我有了说不出的伤感。
1.文章第一自然段有哪些作用?
(4分)
2.如何理解“老街灯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对一条街道的守望么”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3.文章题目是“老街灯”,作者为什么要写到“守夜人”和“旧的习作”?
4.结合文章内容和老街灯的象征意义,谈谈作者对老街灯命运的看法。
(6分)
参考答案:
1.(4分)
(1)紧扣题目,点出文章的主体对象,引起下文;
(2分)
(2)强调老街灯即将完成使命,引起读者的关注,为全文奠定了伤感基调。
(2分)
2.(4分)
(1)老街灯的存在是一种守望,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2)守望不是老街灯的全部使命,无论退出历史舞台与否,都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启迪和慰藉,让人们的精神有所追求和寄托。
3.(4分)二者对老街灯起到了补充说明和烘托映衬的作用(1分),借写守夜人和旧习作充分肯定了老街灯存在的时代价值和其特有的精神内涵,(1分)揭示了老街灯所具有的不可忽略的精神作用和文化价值。
4.(6分)
(1)老街灯象征曾经对我们的精神起过引导作用的传统文化(人或物),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渐渐远离现代文明而被遗忘、遗弃,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2分)
(2)人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又能不忘老街灯对人的精神作用,老街灯理应被珍视。
(2分)(3)老街灯如果耐不住寂寞,迎合时代潮流而改头换面,无异于自我毁灭。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根源
中国疆土辽阔,地域相连,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
一般地说,中原的农业民族地区气候湿润,宜于农业精耕;
北方民族居住区域气候恶劣,植被差,只能粗放牧业;
南方民族居住区多高山、丘陵,虽从事农耕业,但交通阻隔,古代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
这种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与交错杂居,为它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
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
北方游牧民族单一的经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为了获取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不得不依赖于中原的农业民族。
南方、北方各民族我们称之为边疆民族。
中原地区常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对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
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或掠夺、战争,或贸易、和亲,或入主中原。
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迫。
汉时,冒顿入寇,网开一面使汉高祖得以脱险,其目的是以此为条件向汉朝换取大量的物资。
契丹、女真、党项等族虽然对北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但经济发展的程度仍远不如中原内地,他们仍然不断地逼近中原,要求南方朝廷供应物资甚至要求给予土地。
中原经济对北方民族不断吸引,使他们步步南下,留在汉地的就融合于汉族之中。
当北方民族弱小力不敌中原朝廷时,有时也会以主动“入贡”的方式来谋求经济利益,换得中原天子的“赏赐”。
边疆民族潮流般地一次次向中原靠拢、合聚的历史现象一直不断。
同时,中原民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
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互市场所,开展贸易,达到双方经济互惠之目的。
这种经济上互相联系和交往的形式,历时久远,难以中断,且逐步完善。
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间的关系变化虽然曲折复杂,形式多样,但无论是以战争掠夺的形式,还是以和平交往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边疆地区的畜牧业经济也成为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各自都不能相互缺少,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将各个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历史上各民族有过分裂,也有过统一,但分裂是短期的,而统一是长期的。
经过分裂,总是走向统一。
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在历史的长河中汇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力量,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
(选自刘学谦主编《当代中国凝聚力大典》,作者陈育宁,有删节)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中华各民族在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原的农业民族,一般来说居住地区气候湿润、宜于农业精耕,有大量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通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
B.北方民族居住区域气候恶劣,经济形式单一;
南方民族居住区域多高山、丘陵,交通不便,古代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
C.南北方民族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与交错杂居,中原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为它们之间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
D.中华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联系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有过分裂,但分裂是短期的,统一则是长期的。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由中华大地各民族间经济相互联系、依赖,将各民族社会生活中内在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
B.中国的任何一个民族,考虑经济生活,出于民族的生计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
C.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迫,契丹、女真、党项等族不断逼近中原,都表明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
D.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贸易互市场所,是为了达到双方经济互惠之目的,而中原农业生产力则可独立地发展。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疆土辽阔,地域相连,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这些从地理上说明中华各民族交往和联系有相当大的困难。
B.北方弱小民族主动“入贡”以谋求经济利益,北方民族留在汉地融合于汉族,这说明汉族强大,北方民族委屈地靠拢甚至合聚。
C.几千年中华各民族间的关系变化,或战争或和平,实质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这才逐步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
D.中华大地各民族相互间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力量,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超越世界其他民族。
1.C。
C项表述与原文不一致,原文说“这种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与交错杂居”指的是中原、北方和南方三者之间。
【评分提示】正确得3分。
2.D。
“农业生产力则可独立地发展”错误,原文说“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
【评分提示】3分。
3.C。
A项,“有相当大的困难”不合文意。
B项,“委屈地”不合文意,从文章内容看,北方民族是主动自愿地靠拢甚至合聚。
D项无中生有,“超越世界其他民族”不是作者的观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讲 现代文阅读题失分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一 第三 现代文 阅读 题失分 现象 原因 分析 应对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