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规范标准出题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056121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3.29KB
徐州规范标准出题Word下载.docx
《徐州规范标准出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规范标准出题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①8②12③16④20
1.1.14现场施工人员患有法定传染病时,应及时进行隔离并由卫生防疫部门处理,下面所列哪些不属于法定传染病:
4.2.8
①病毒性感冒②梅毒③麻风病④狂犬病
1.1.15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或急性职业中毒时,必须在2小时内向()施工现场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应积极配合调查处理。
4.2.7
①施工单位的上级单位②建设单位
③施工现场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④监理单位
1.1.16食堂应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间,门扇下方应设不低于()m的防鼠挡板。
4.1.10
①0.1②0.2③0.3④0.4
1.1.17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易燃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
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3.2.2
①硬化处理②防渗漏处理③混凝土地面④瓷砖地面
1.1.18施工现场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3~12524)制定降噪措施,并可由()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值进行监测和记录。
3.3.1
①监理单位②建设单位③施工企业④三方共同认可的其它单位
1.1.19食堂外应设置密闭式泔水桶,并应及时清运。
4.1.14
①敞开式②密闭式
1.1.20施工现场应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所用建筑材料应符合()要求。
4.1.1
①安全②节能③环保、消防④美观、实用
1.2判断题
1.2.1工程施工“作业人员“指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人员,它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为施工服务的人员。
Y——1.0.1说明
1.2.2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域应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Y——2.0.1
1.2.3施工现场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并应做好检查记录。
Y——2.0.8
1.2.4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
Y——3.1.1
1.2.5施工现场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1.2.6在大风天气里进行对环境产生扬尘污染的土方回填、转运作业等须采取有效措施。
N——3.1.3说明
1.2.7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敞开式垃圾容器。
N——4.1.2
1.2.8施工现场宿舍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
Y——4.1.6
1.2.9宿舍内的床铺不得超过2层,通风等条件较好时可以使用通铺。
N——4.1.6
1.2.10炊事人员上岗应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口罩,并应保持个人卫生。
除在食堂内或买菜时不得穿工作服。
N——4.2.4
1.3填空题
1.3.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所指的施工现场包括施工区、()和生活区。
(办公区)——1.0.3
1.3.2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管道——3.1.7
1.3.3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防治大气、水土、噪声污染和改善()的有效措施。
环境卫生——2.0.5
1.3.4施工企业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为作业人员提供必备的(),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培训。
防护用品——2.0.6
1.3.5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措施。
防止扬尘——3.1.3
1.3.6城区、旅游景点、疗养区、重点文物保护地及人口密集区的施工现场所使用的能源应为()清洁能源——3.1.9
1.3.7清洁能源指燃气、油料、()、太阳能等。
电力——3.1.9
1.3.8食堂必须有(),炊事人员必须持身体健康证上岗。
卫生许可证——4.2.3
1.3.9食堂应设置在远离()、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地方。
厕所——4.1.9
1.3.10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措施;
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
覆盖——3.1.4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2.1选择题
2.1.1干硬性混凝土指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小于()mm且须用维勃稠(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第2.1.2条
①10②30③50④70
2.1.2高强混凝土指强度等级为()及其以上的混凝土.第2.1.8条
①40②50③60④70
2.1.3大体积混凝土指混凝土拌合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
第2.1.10条
①0.8②1.0③1.2
2.1.4砂率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的用量与()用量的重量比。
第4.0.2条
①粗骨料②所有骨料总量③混凝土总重量
2.1.5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未渗入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可以坍落度90mm时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Kg。
第4.0.1条
①3②5③10④15
2.1.6抗渗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宜小于()kg。
第7.1.2条
①280②300③320④350
2.1.7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应符合规程JGJ55-2000中表6.1.2的规定;
当采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时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
第6.1.2条
①1/4②1/2③3/4
2.1.8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试件,标准护到28d时试压。
第6.1.6条
①一组②二组③三组
2.1.9条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第7.3.1条
①32.5②42.5③52.5
2.1.10混凝土在工程中作用时,其强度标准值须具有不小于()的保证率。
3.0.1说明
①85%②90%③95%④98%
2.2判断题
2.2.1抗渗混凝土指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6级的混凝土
。
Y——第2.1.6条
2.2.2普通混凝土干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Y——第2.1.1条
2.2.3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均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当以饱合面干骨料为基准时则应做相应修正。
Y——第5.0.1条
2.2.4掺用引气剂的抗渗混凝土,其含气量宜控制在3%-5%。
Y——第7.1.3条
2.2.5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因其需水量大而不宜使用在泵送混凝土中。
Y——第7.4.1条说明
2.3填空题
2.3.1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MPa;
0.2——第7.1.4条
2.3.2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
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kg/m3。
600——7.3.2
2.3.3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以检查拌合物的性能。
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坍落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然后提出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水灰比——第6.1.3条
2.3.4抗冻混凝土水泥应选用(),不宜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第7.2.1条
2.3.5泵送混凝土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小于()kg/m3。
300——第7.4.1条
3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3.1选择题
3.1.1轻骨料混凝土指用轻粗骨料、轻砂(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kg/m3的混凝土。
2.1.1
①1600②1750③1950④2300
3.1.2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用()来表示。
4.1.2
①C②M③Mu④LC
3.1.3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为LC60,最小为()。
①LC5.0②LC7.5③LC10④LC15
3.1.4轻骨料混凝土的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kg/m3。
①500②550③600④650
3.1.5砂轻混凝土和全轻混凝土宜采用()进行配合比试验。
配合比计算中粗细骨料用量均应以干燥状态为基准。
5.3.1
①松散体积法②绝对体积法
3.1.6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搅拌机搅拌。
6.2.3
①强制式②自落式
3.1.7轻骨料混凝土全部加料完毕后的搅拌时间,在不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拌和物时,砂轻混凝土不宜少于()min。
6.2.5
①2②3③4④5
3.1.8轻骨料混凝土的拌和物浇筑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m。
6.4.1
①1②1.5③1.8④2
3.1.9结构保温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品掺入煤(炉)渣轻粗骨料时,其掺量不应大于轻粗骨料总量的。
5.1.4
①15②20③30④40
3.1.10拌和物从搅拌机卸料起到浇入模内止的持续时间不宜超过()min。
6.3.2
①30②45③60④90
3.1.11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除正常的检验项目外,还必须检验拌和物的()6.6.1
①抗压强度②抗冻性③坍落度④表面密度
3.1.12大孔轻骨料混凝土中轻粗骨料级配宜采用()。
A2.1说明
①连续级配②单一级配
3.1.13大孔轻骨料混凝土浇筑时,可采用()方法捣实。
A4.4、A4.5
①机械振捣②靠自重落料压实
3.1.14轻骨料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宜大于()%。
B3.2
①3②5③7.5④10
3.1.15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等级的合理范围为()。
4.1.4
①≤800②800~1400③1400~1900④≥1900
3.2判断题
3.2.1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主要应满足抗压强度、密度、稠度的要求,并以合理使用材料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Y——5.1.1
3.2.2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轻粗骨料可宜采用品种相近的轻骨料。
N——5.1.4
3.2.3在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中加入化学外加剂或矿物掺和料时,其品种、掺量和对水泥的适应性,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Y——5.15
3.2.4计算出的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配进行调整。
Y——5.3.6
3.2.5混凝土干表观密度的检验:
对单项工程,每100m3混凝土的抽查不得少于一次,不足者按100m3计,其检验结果的平均值不应超过配合比设计值的±
3%。
Y——6.6.3
3.3填空题
3.3.1轻骨料混凝土按其表观密度可分为从600kg/m3到1900kg/m3共()个密度等级。
十四——4.1.3
3.3.2次轻混凝土指在轻骨料中掺入适量普通粗骨料,干表观密度大于1950kg/m3、小于()kg/m3的混凝土。
2300——2.1.5
3.3.3轻骨料混凝土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三大类:
保温轻骨料混凝土、结构保温轻骨料混凝土、()三种。
结构轻骨料混凝土——4.1.4
3.3.4轻骨料进场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GB/T17431.1-2)的要求进行检验验收,对配制结构用轻骨料混凝土的高强轻骨料,还应检验其()。
强度等级——6.1.2
3.3.5在低于()℃的气温下,不宜进行轻骨料混凝土的预湿和施工。
5——6.1.4
4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
4.1选择题
4.1.1大模板的面板应选用厚度不小于()mm的钢板制作,材质不应低于Q235A的性能要求,模板的肋和背楞宜采用型钢、冷弯薄壁型钢等制作,材质宜与钢面板材质同一牌号,以保证焊接性能和结构性能。
——3.0.3。
①4②5③6④7
4.1.2大模板操作平台应根据其结构形式对其连接件,焊缝等进行计算。
大模板操作平台应按能承受1kN/m2的施工活荷载设计计算,平台宽度宜小于900mm,护栏高度不应低于()mm。
4.3.5
①900②1000③1100④1200
4.1.3风荷载作用下大模板自稳角α取值范围为()同时采取辅助安全措施。
4.3.6
①5°
≤α≤15°
②10°
≤α≤20°
③15°
≤α≤25°
④20°
≤α≤30°
4.1.4大模板钢吊环截面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个钢吊环按()个截面计算,吊环拉应力不应大于50N/mm2。
4.3.7
①1②2③3④4
4.1.5钢吊环、操作平台架挂钩等构件宜采用()并利用工装成型。
5.0.7
①热加工②冷加工
4.1.6吊装大模板必须采用带卡环吊钩。
当风力超过()级时应停止吊装作业。
6.1.7
①3②5③7④9
4.1.7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踩踏和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使用外挂架时,墙体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N/mm2以上方可安装,挂架之间的水平连接必须牢靠,稳定。
6.3.1
4.1.8大模板在地面堆放时,应采取两块大模板()相对放置的方法,且应在模板中间留置不小于600mm的操作间距;
当长时期堆放时,应将模板连接成整体。
6.5.2
①板面对板面②板背对板背
4.1.9大模板叠层平放时,在模板的底部及层间应加垫木,垫木应上下对齐,垫点应保证模板不产生弯曲变形;
叠放高度在没有加固措施时不宜超过()m。
7.3.4
①1.8②2.0③2.2④2.4
4.1.10参与大模板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为:
()。
B.0.1
①倾全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②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③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④以上三种
4.1.11为便于大模板的安装操作和安全施工,在墙体模板安装时应先安装()模板。
①内侧模板②外侧模板
4.1.12大模板应由()系统组成。
(多选题)3.0.1
①面板系统②支撑系统③操作平台系统④连接件
4.1.13大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应能整装整拆,组拼便利,在正常维护下应能重复周转使用。
(多选题)3.0.10
①承载力②刚度③稳定性④平整度
4.1.144.2.2配板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多选题)4.2.3
①绘制配板平面布置图;
②绘制施工节点设计、构造设计和特殊部位模板支、拆设计图;
③绘制大模板拼板设计图、拼装节点图;
④编制大模板构、配件明细表,绘制构,配件设计图。
4.1.15配板设计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4.2.3
①配板设计应优先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②拼装式大模板配板设计时,应优先选用大规格模板为主板:
③配板设计宜优先选用减少角模规格的设计方法;
④采取齐缝接高排板设计方法时,应在拼缝外进行刚度补偿。
4.2判断题
4.2.1大模板的定义为:
模板尺寸和面积较大且有足够承载能力,整装整拆的大型模板。
Y——2.1.1
4.2.2大模板钢吊环应采用Q235A材料制作并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只有在大模板重量不大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冷加工钢筋。
N——3.0.5。
4.2.3焊接式钢吊环应合理选择焊条型号,焊缝长度和焊缝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装配式吊环与大模板采用螺栓连接时必须采用双螺母。
Y——3.0.5。
4.2.4大模板施工前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Y——6.1.1
4.2.5吊装大模板时应设专人指挥,模板起吊应平稳,可小幅度偏斜,但不得大幅度摆动。
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处,严禁人员随同大模板一同起吊。
N——6.1.6
4.2.6任何情况下,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模板上口采用晃动、撬动或用大锤砸模板的方法拆除模板。
Y——6.5.1
4.2.7起吊大模板前应先检查模板与混凝土结构之间所有对拉螺栓、连接件是否全部拆除,必须在确认模板和混凝土结构之间无任何连接后方可起吊大模板,移动模板时不得碰撞墙体。
Y——6.5.1
4.2.8没有支撑架的大模板应存放在专用的插放支架上,倚靠在其他物体上应另外采取措施,防止模板下脚滑移倾倒。
N——6.5.2
4.2.9我国大模板技术规程规定,大模板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构造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Y——4.1.3
4.2.10吊装大模板必须采用带卡环吊钩。
Y——6.1.7
4.2.11大模板安装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预留、预埋位置的正确。
Y——6.1.2
4.2.12模板安装时应按模板编号顺序遵循先外侧、后内侧,先横墙后纵墙的原则安装就位。
N——6.3.2
4.2.13大模板的拆除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
4.2.14大模板长期堆放时,应将模板连成整体。
Y——6.5.2
4.2.15大模板操作平台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0mm。
N——4.3.5
4.3填空题
4.3.1组成大模板各系统之间的()必须安全可靠。
连接——3.0.2。
4.3.2大模板的支撑系统应能保持大模板竖向放置的安全可靠和在()作用下的自身稳定性。
地脚调整螺栓长度应满足调节模板安装垂直度和调整自稳角的需要,地脚调整装置应便于调整,转动灵活。
风荷载——3.0.4。
4.3.3大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应能整装整拆,组拼便利,在正常维护下应能重复周转使用。
稳定性——3.0.10
4.3.4大模板的重量必须满足现场起重设备能力的要求。
Y——4.2.1
4.3.5当吊环与模板采用螺栓连接时,应验算螺纹强度;
当吊环与模板采用焊接时,应验算()强度。
焊缝——4.3.7
4.3.6大模板现场堆放区应在起重机的有效工作范围之内,堆放场地必须(),不得堆放在松土、冻上或凹凸不乎的场地上。
坚实平整——6.5.2
4.3.7大模板堆放时,有支撑架的大模板必须满足()要求;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另外采取措施,确保模板放置的稳定。
自稳角——6.5.2
4.3.8制作大模板板所采用的钢材一般为()(3号钢)。
Q235A——C.0.1
4.3.9计算大模板的变形时,应以满足混凝土表面要求的()为依据。
平整度——4.3.2
4.3.10吊装大模板必须采用带卡环吊钩。
5——6.1.7
5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5.1选择题
5.1.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适用范围包括
本标准适用于和,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1范围
①住宅②办公建筑物③工业建筑④商场
5.1.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在夏季空调时室内温度标准值为:
()4.2
①16~22②16~24③22~28④22~30
5.1.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在冬季采暖时室内温度标准值为:
①6~22②16~24③22~28④22~30
5.1.4室内空气质量参数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参数。
3.1
①物理②化学③生物④放射性
5.1.5室内空气监测要求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m。
A.2.2
①0.3②0.5③0.8④1
5.1.6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采样点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
以期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水平。
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
50m2~100m2设()个点:
①3~5②3~6③5~8
5.1.7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采样点的高度:
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
相对高度()之间。
A.2.3
①0.5m~1.5m②0.6m~1.6m③0.7m~1.7m④0.8m~1.8m
5.1.8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采样时间年平均浓度至少采样()个月。
A.3
①1②2③3④6
5.1.9空白检验:
在一批现场采样中,应留有两个采样管不采样,并按其他样品管一样对待,作为采样过程中空白检验,若空白检验超过控制范围,则这批样品()。
A.5.3
①作废②以空白检验数值修正后使用③乘以系数后使用
5.1.10室内空气监测每次平行采样,测定之差与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不超过()%。
20—A.5.6
①15②20③25④30
5.2判断题
5.2.1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
Y3.2
5.2.2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
Y4.1
5.2.3采样点的数量:
采样点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
50m2~100m2设(3~5)个点:
100m2以上至少设5个点。
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
Y—A.2.1
5.2.4测试结果以平均值表示,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指标平均值符合标准值要求时,为符合本标准。
如有一项检验结果未达到本标准要求时,为不符合本标准。
Y——A.8
5.2.5要求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值的参数,可以先做筛先采样检验。
若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值要求,为符合本标准。
若筛先采样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值要求,必须按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值的要求,用累积采样检验结果评价。
Y——A.8
5.3填空题
5.3.1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采样点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和现场情况而确定。
面积大小——附录A.2
5.3.2筛选法采样:
采样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徐州 规范 标准 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