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041934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1.33MB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丙D.乙>
丙>
6.三地雪线高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B.太阳辐射
C.植被D.地形坡度
5~6.解析第5题,影响同纬度高山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
乙地深居内陆,降水最少,雪线最高;
甲沿岸有暖流流经,再加上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最多,雪线最低。
第6题,因为三地处于同一纬度,故影响三地高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
答案5.D
6.A
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甲山A坡缺失2自然带的原因是()
A.纬度偏高,热量不足
B.降水少
C.历史上人类的破坏
D.光照不足
8.乙山雪线D坡比C坡低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低B.降水多
C.光照足D.风力弱
7~8.解析第7题,由纬度和海拔等特征可知,甲山为天山,A坡为南坡,B坡为北坡,由于北坡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所以山坡分布有云杉群带,而南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缺失该带。
第8题,乙山为喜马拉雅山,D坡为南坡,由于迎风坡降水多,D坡雪线比C坡低。
答案7.B
8.B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9~11题。
9.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B.天山山脉
C.南岭D.祁连山脉
10.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高度可能是()
A.1000米以下B.1000米至1500米
C.3500米以下D.2000米至2500米
11.导致该山地最大降水高度东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从东向西水汽增加B.从西向东温度降低
C.从东向西海拔降低D.从西向东风力增大
9~11.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该山地东段降水最少,西段降水多,且山腰海拔2000米处降水多,则该山最可能是天山山脉。
第10题,该山地中段2000米至2500米处降水最多,森林带最可能分布在这个高度。
第11题,该山降水受西风带的影响,天山西侧水汽比东侧多,故A项正确。
答案9.B
10.D
11.A
(2010·
福建)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13.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B.降水
C.热量D.坡向
12~13.解析第12题,从左图可以看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变化趋势是自东向西逐渐增高;
从右图可以看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纬向变化趋势是自南向北逐渐增高。
结合起来可以得出,该地区雪线高度的变化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增高,故D项正确。
第13题,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有气温和降水,结合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出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答案12.D
13.B
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15.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②和④D.③和④
14~15.解析第14题,读图可知,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在一定高度上递增,然后会随水汽减少而递减,A项错误;
山地气温应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显然B项错误;
分析图可以看出降水量垂直变化最大的为③,D项错误。
第15题,分析图可知,①山麓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说明该山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景观为温带荒漠;
②山麓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为我国的半湿润区,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根据③山麓的降水量可知该地为亚热带气候,山麓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④山麓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为我国南方的山脉,热带、亚热带都有可能,因此只有①和③组合正确。
答案14.C
15.B
二、综合题(共40分)
16.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5分)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从图中可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________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着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________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________的影响。
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________季。
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
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5)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
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赤道纬度地带热量
(3)垂直地带在高山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发生垂直变化
(4)寒流冬
(5)垂直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反映垂直分异规律的依据:
从旧金山到甲地途中穿越美国西部高山地区,自然植被随海拔高度上升有规律地变化;
原因:
海拔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
反映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依据:
从甲地经乙地至丙地,自然植被依次为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由于逐渐接近海洋,水分逐渐增多。
反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依据:
从丁地经纽约至华盛顿,自然植被依次是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随着纬度降低,热量有所增加。
17.下图是“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自然带①是________带,它在40°
N的高山上的分布高度是________。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
___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所在的自然带在全球的最大分布地区是________。
(5)从高、中、低纬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
答案
(1)寒带苔原4000~5000米左右
(2)没有南半球适宜该自然带分布的纬度范围内绝大部分是海洋
(3)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亚马孙河流域
(5)低纬度
18.读下面“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
(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________;
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________。
(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明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
(4)简述C岛东部热带雨林带形成的原因。
(5)简述世界热带雨林的破坏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案
(1)北半球;
中高纬度;
横贯大陆东西。
(2)大热量(太阳辐射)
(3)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
(4)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从而形成热带雨林带。
(5)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生物多样性丧失;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或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
1.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2012·
广州执信中学)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下图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南半球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
A.在低纬度地区最低
B.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C.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D.在中纬地区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2012·
广州二模)读“我国30°
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完成第5~6题。
5.造成我国100°
E以西地区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降水
C.冰川
D.土壤
6.我国100°
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广东汕头高三第一学期质量监测)下图为“某大陆沿纬度45°
在地质历史时期从古至今的四个阶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①中大陆上的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8.图④中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广东梅州二模)读“某类型森林海拔与地理位置分布相关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该森林类型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10.如图所示,该森林主要分布于( )
A.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B.亚欧大陆和南美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和南美大陆
广东粤西北九校联考)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地区突发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泥石流堵塞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部分县城被淹没,电力、交通、通信中断,据此完成第11题。
泥石流流域示意图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与泥石流形成无关
B.人类活动与泥石流形成无关
C.图中河流流向最有可能是自东北向西南
D.降水不丰富的地区不会形成泥石流
二、综合题(共56分)
12.(改编题)(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完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相互关系示意图”。
填写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要素。
① ,② ,③ 。
(气候、水文、地形)
(2)运用上述原理分析下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成因及其甲、乙、丙三地中甲和丙气温较低的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13.(模拟改编)(36分)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国最可能是( )
A.印度尼西亚 B.英国
C.日本
D.新西兰
(2)结合上图,试简述该国气候、地形和水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3)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见证了以下景观的变化,试探究其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①同种植物开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
②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③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4)该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质结构,试分析其自然地理原因。
专题升级训练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与差异性及自然灾害
一、选择题
1.D 解析:
羊八井地热来自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与积雪面积大小无关;
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导致山地针叶林带海拔上升。
2.C 解析:
副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稀少,故南半球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3~4.3.A 4.B 解析:
第3题,图甲反映的是热量的变化,图乙反映的是水分的差异。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由内陆向沿海的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第4题,图甲中D≥10℃年积温约是4000℃左右,④地区年降水量大约600毫米左右,符合温带季风气候。
5~6.5.A 6.B 解析:
第5题,沿我国30°
N,在100°
E以西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形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以高寒草地、荒漠为主,地表植被覆盖度小,所以该区叶面积指数较小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海拔。
第6题,沿我国30°
E以东地区叶面积指数由沿海向内陆呈下降趋势,反映的是以水分条件为形成基础的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7~8.7.B 8.D 解析:
第7题,根据经纬度定位,图中大陆是南美洲大陆,45°
S附近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第8题,图④中由于山脉阻挡西风气流,降水稀少,故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9~10.9.D 10.A 解析:
当海拔降到0米时,该森林出现在纬度60°
~65°
该纬度带适合生长亚寒带针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分布最广。
11.C 解析:
坡度的缓陡与泥石流的形成关系密切;
人类活动若破坏了地表植被则泥石流会增多;
降水不丰富的地区发生泥石流的几率较小,但在偶然情况下也会形成泥石流,像舟曲的特大泥石流就是这种情况。
二、综合题
读下面的两图(上幅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下幅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在上幅图中,A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
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分异
B.海陆位置影响,属干湿度地带分异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分异
D.受地形影响,属地方性分异
【解析】 图中A处经过东西伯利亚高原,受地形影响,出现苔原带,属于地方性分异现象。
【答案】 D
2.在下幅图中,大陆东部和西部沿岸地区是森林,但是森林的种类不同,其影响因素是( )
A.下垫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解析】 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
西岸受西风和副热带高压的交替影响。
3.在下幅图中,B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C.B处有高山冰雪融化,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
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解析】 图中B处尽管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气候比较干燥,但是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是重要的水源,能够滋润草地的生长。
【答案】 C
4.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所示,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解析】 由图可知,该山脉大体为东西走向,同一自然带在北坡相对高些,说明北坡为阳坡,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故确定为南半球。
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说明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或温带季风气候区。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5~6题。
5.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6.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
【解析】 第5题,云量和降水量在不同的环境下是不同的,裸地和森林截然不同,从漫画来看,植被的破坏影响最明显。
第6题,植被与云量和降水关系密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答案】 5.C 6.A
右图所示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
8.若山顶有永久冰川带,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低气温)应是( )
A.T冬<18℃
B.T夏<18℃
C.T冬<10℃
D.T夏<20℃
【解析】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高度比背风坡低一些,图中S坡是迎风坡,N坡是背风坡。
若3000米的山顶有永久冰川带,即表示山顶处在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夏季时的气温低于0℃,根据地势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的规律,可推知条件应是T夏<18℃。
【答案】 7.B 8.B
动物对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地理各要素之间发挥着平衡功能。
据此回答9~11题。
9.企鹅只有在下列地区才能见到( )
A.格陵兰岛
B.北美洲北部
C.回归线附近大陆
D.南极洲
【解析】 企鹅是南半球冰原带特有的动物。
10.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若干年后的景象是( )
A.大群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
B.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C.初始植食动物大增,后又数量锐减
D.草原退化、沙化
【解析】 非洲热带草原上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后,虽然短时间内会使食草动物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但食草动物的增多又会导致草原植被的过度破坏,最终又导致缺少食物而减少,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11.美国黄石公园的工作人员发现公园里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鹿的数量增长过快,那么他们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允许猎杀鹿,获取更多收入
B.将鹿驱赶到黄石公园以外
C.从非洲进口食肉动物狮子、猎豹
D.从加拿大引进灰狼
【解析】 A、B两项是“短期”行为,C项热带草原的肉食动物难以适应美国西部的自然环境。
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12.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13.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解析】 12题考查山地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及读图分析能力。
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四个地区山地年降水量最大值所在的海拔不同。
13题,温带荒漠带的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综合以上分析即可选出正确选项。
【答案】 12.C 13.B
14.读阿尔卑斯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天山A、B两坡坡向:
________是南坡,______是北坡。
(4)三地自然带最简单的是________。
造成三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强。
解答此题:
一是读图提取有效信息,如山脉的位置,阳坡和阴坡,山麓、山顶的自然带等;
二是明确雪线的高度与所处的迎风坡与背风坡、阳坡与阴坡及降水量的多少有关。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的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
赤道附近的较高山岭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复杂与否的因素一是纬度,二是山体海拔高度。
【答案】
(1)低 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积雪多,雪线低
(2)高 南、北坡降水差异不大,南坡纬度低,向阳,温度高 (3)A B
(4)天山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导致自然景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变化
15.下图为2008年奥运火炬在我国境内传递的原定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奥运火炬在由A地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必修 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