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二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039405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05.60KB
浙江省十二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浙江省十二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十二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大量使用化肥B.采用无水印染法
C.大规模围湖造田D.大规模砍伐森林
【答案】B
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A错误;
采用无水印染法,没有涉及到水体污染,B正确;
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水体减少,自我调节能力减弱,会引起水体污染,C错误;
大规模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可能会引起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D错误。
3.细胞核中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A.核被膜B.染色质C.核仁D.核基质
细胞核的主要成分包括核仁、核被膜、核基质、染色体等,其中核仁是细胞核中折光性最强的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故选C。
4.下列器官或腺体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是
A.汗腺B.胃C.下丘脑D.甲状腺
【答案】A
汗腺可以分泌汗液,属于外分泌腺,A错误;
胃能够分泌胃必素,具有内分泌功能,B正确;
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属于内分泌腺,C正确;
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内分泌腺,D正确。
5.HIV不会感染下列哪种细胞
A.脑细胞B.巨噬细胞C.辅助性T淋巴细胞D.红细胞
【答案】D
HIV是一种病毒,必须寄生于活细胞才能生成和繁殖,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而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因此HIV不会感染红细胞,故选D。
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
B.动物的体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C.衰老的动物细胞线粒体体积减小
D.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畸形分化形成的,A正确;
由于受细胞质的限制,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一般不能表现出来,B正确;
衰老的动物细胞线粒体体积增大,C错误;
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D正确。
7.下列关于神经元和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外周有髓鞘
B.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
C.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D.神经是由许多神经元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
神经元的轴突外周有髓鞘,A错误;
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B正确;
大多数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C错误;
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D错误。
8.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进行“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活动,预期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A.
B.
C.
D.
当生长素浓度为0时,植物生根数为对照,都是生根数不是0;
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根数先增加后减少,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时,生根数低于对照组,最低生根数为0,故选B。
9.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林中树木的高度基本相同,无垂直分层现象
B.水生群落的垂直分层与温度无关
C.群落中生物呈斑块状镶嵌是空间异质性的表现
D.种群密度随时间而发生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人工林中树木是单一树种,属于种群,而垂直结构属于群落的特征,A错误;
水生群落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照有关,也受温度影响,B错误;
群落中生物呈斑块状镶嵌是空间异质性的表现,C正确;
种群密度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属于种群的特征,不能体现群落的特征,D错误。
10.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个体所患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B.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与环境因素无关
C.染色体组型分析可以用于各种遗传病的诊断
D.多基因遗传病在患者后代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个体所患的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A错误;
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与环境因素有关,如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影响,B错误;
染色体组型分析可以用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诊断,C错误;
多基因遗传病在患者后代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D正确。
11.下列细胞器内的水溶液中,含有色素的是
A.叶绿体B.溶酶体C.液泡D.高尔基体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色素,但是水溶液(基质)中不含色素,A错误;
溶酶体不含色素,B错误;
液泡中的液体为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水、无机盐、色素、氨基酸、葡萄糖等多种物质,C正确;
高尔基体不含色素,D错误。
12.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定范围内,一般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高温影响酶活性,低温不影响酶活性
C.在最适温度下酶分子会缓慢地失去活性
D.除温度外,PH等也会影响酶活性
据图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升高,A正确;
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酶的活性,B错误;
酶的活性并不是不变的,在最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失去活性的速度也最低,C正确;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等,D正确。
13.下列对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可合成部分蛋白质B.细胞内液是多细胞动物的内环境
C.内环境成分时刻在发生变化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是正反馈
蛋白质合成场所是细胞中的核糖体,不可能发生在内环境,A错误;
细胞外液是多细胞动物的内环境,B错误;
内环境成分时刻在发生变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C正确;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是负反馈调节,D错误。
14.下列因素中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是
A.种群内个体全部自交B.种群间个体的迁移
C.种群内个体发生基因突变D.不同表现型存活概率不同
种群内个体全部自交,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正确;
种群间个体的迁移,会导致部分基因减少,因此会发生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种群内个体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一般突变为其等位基因,因此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错误;
不同表现型存活概率不同,会导致某些基因频率降低,而其等位基因频率升高,D错误。
15.二倍体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发生下列变化,其中不属于染色体畸变的是
据图分析,图中两条染色体分别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重复和缺失,A正确;
图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部分判断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正确;
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
图中同源染色体数量增加了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正确。
16.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都需要经过自交等纯合化手段来选育新品种
B.诱变育种可定向改良生物品种的某些性状
C.单倍体育种的目标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单倍体植株
D.杂交育种可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植物杂交育种需要经过连续自交,不断淘汰,获得纯合子后代,而动物杂交育种不能自交,A错误;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
一般情况下,单倍体育种的目标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可以稳定遗传的二倍体植株,C错误;
杂交育种可将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D正确。
1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
B.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中氧化分解释放热量的物质是脂肪
C.35℃以上出汗是鸟类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
D.寒冷刺激下血管收缩是一种反射活动
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肝脏产热,A错误;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中氧化分解释放热量的物质应该是葡萄糖,B错误;
35℃以上环境中出汗是最有效的散热机制,C错误;
寒冷刺激下血管收缩是一种反射活动,D正确。
18.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部分膜蛋白是水溶性的,部分膜蛋白是脂溶性的
B.有些膜蛋白能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
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表面膜蛋白完全相同
D.膜蛋白可发生形状变化,这种变化需要消耗ATP
蛋白质与磷脂一样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位于膜两侧,脂溶性部分位于脂双层内,A错误;
有些膜蛋白能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如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B正确;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表面膜蛋白不完全相同,C错误;
蛋白可发生形状变化,这种变化不需要消耗ATP,D错误。
19.A、B两个不同株系的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烟草,分别产生a型病斑和b型病斑。
以下两个株系TMV的为材料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实验过程
①
A型TMV的RNA→感染烟草
②
B型TMV的蛋白质→感染烟草
③
A型TMV的RNA+RNA酶→感染烟草
④
组合病毒(B型TMV的RNA+A型TMV的蛋白质)→感染烟草
A.烟草产生a型病斑的组别是①③B.烟草产生b型病斑的组别是②④
C.组合病毒产生的子代病毒是B型TMVD.TMV是一种逆转录酶病毒
组别③中加入的是A型TMV的RNA+RNA酶,在酶的作用下RNA被水解,不能合成TMV的蛋白质,因此不能产生病斑,A错误;
组别②加入的是B型TMV的蛋白质,而感染时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因此不能产生病斑,B错误;
组合病毒的遗传物质是B型的RNA,因此产生的子代病毒是B型TMV,C正确;
题中没有显示RNA可以逆转录形成DNA,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明确侵染时进入受体细胞的是遗传物质,并控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引起病斑的产生;
而蛋白质留在了外面,不起作用。
20.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导致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所含的各种化学物质均可以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应答
B.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淋巴细胞数目增多
C.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可直接识别流感病毒
D.B细胞表面的抗体与流感病毒结合后即可启动分裂
流感病毒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误;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应答,会导致淋巴细胞数目增多,B正确;
流感病毒被吞噬细胞处理后,才能传递给T细胞,C错误;
B细胞表面的受体与流感病毒结合后即可启动分裂,D错误。
2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动物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
B.有丝分裂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G1期和G2期
C.前期一对中心体向两极分开并有纺锤丝相连
D.后期赤道面上出现许多囊泡
同一动物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可能不同,A错误;
有丝分裂所需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发生在G1期和G2期,B错误;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一对中心体向两极分开,并有纺锤丝相连,C正确;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赤道板上会出现很多囊泡,D错误。
22.下列有关人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一个染色体组含有2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
B.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等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其遗传都与性别有关
D.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是初级精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
人类一个染色体组含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A错误;
常染色体上的某种遗传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不一定相等,如人类的秃顶、逆向性痤疮等,B错误;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其遗传都与性别有关,C正确;
初级精母细胞只含有一条Y染色体,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只能是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
23.将正常形态的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放入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液泡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a点相比,b点时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
B.b点到c点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速率下降主要是受细胞壁的影响
C.c点时细胞不再发生渗透作用,但仍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D.质壁分离实验无法证明蔗糖分子能否通过细胞壁
据图分析,将正常形态的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放入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导致液泡体积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平衡。
与a点相比,b点时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液浓度增加,因此其吸水能力增加,A错误;
b点到c点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逐渐变小,B错误;
c点时细胞不再发生渗透作用,但仍有水分子进出细胞,只是水分进出平衡,C正确;
细胞壁是全透性,可以允许蔗糖分子透过,允许原生质层收缩,从而引起质壁分离,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质壁分离的过程和条件,明确在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导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失水能力逐渐减弱,而吸水能力逐渐增加。
24.某双链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5,用15N标记该DNA分子,并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子代DNA分子的7/8
B.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共有2条
C.每个DNA分子含有氢键2400个
D.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000个
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因此复制四次后每一个DNA分子都含有14N,但是只有两个DNA分子含有15N,即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子代DNA分子的100%,A错误;
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共有2条,B正确;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单链中双链DNA中(A+T)的比例相等,且双链中A=T,G=C,因此这个DNA分子中,A=T=1000×
2×
3/5×
1/2=600个,则G=C=1000-600=400,则连续复制四次,消耗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00×
(24-1)=6000个,D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含有A//T对600个,G//C对400个,因此每个DNA分子含有氢键数=600×
2+400×
3=2400个,C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DNA的结构和复制的过程,根据公式先计算DNA分子中各种碱基的数量,再计算复制若干次后消耗的某种基本单位的数量。
25.如图为某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均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二倍体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2号染色体可能为Y染色体
C.1号染色体上a基因的出现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
D.该细胞后期有2个染色体组
据图分析,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
根据题意,两对等位基因都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因此2号不可能是Y染色体,B错误;
已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中没有a,则1号染色体上的a只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C错误;
该细胞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会出现两个染色体组,D正确。
26.如图是细胞膜上离子通道处于不同状态的示意图,神经纤维膜上有两种离子通道,一种是钠离子通道,一种是钾离子通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道可通过主动转运来维持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
B.静息状态时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开放
C.去极化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通道关闭
D.复极化时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均关闭
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
静息状态时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都是关闭的,但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大,钾离子扩散到膜外形成静息电位,B错误;
去极化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钾离子通道关闭,C正确;
复极化时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D错误。
27.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A基因控制某种小分子色素合成,该色素在较低pH下显白色,中pH下显红色,较高pH下显紫色。
B基因控制液泡膜上氢离子载体的合成,从而影响液泡对氢离子的吸收,且载体数量与基因型关系如图所示。
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为红:
白:
紫=6:
7:
3
B.可以用自交的方法鉴定某白花植株是否为纯合子
C.A基因的模板链转录为mRNA,mRNA翻译形成色素
D.B、b基因的显性表现形式为共显性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知,__BB、aa__表现为白色,A_Bb表现为红色,A_bb表现为紫色。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所得子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_B_:
A_bb:
aaB_:
aabb=9:
3:
1,因此后代红:
3,A正确;
若某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全为白花,该白花植株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Bb,B错误;
翻译的产物是蛋白质,为生物大分子,而该色素为小分子,因此不可能是翻译的产物,应该是A基因控制某种酶合成,再由酶催化色素的合成,C错误;
由图可知B、b基因的显性表现形式为不完全显性,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表明aa个体表现为白色;
B基因控制液泡膜上氢离子载体的合成,从而影响液泡对氢离子的吸收,载体越多,意味着液泡中pH越低,由此可知A_bb个体表现为紫色,A_Bb个体表现为红色,aa__及__BB个体表现为白色。
28.不同质量分数的Cu2+对白蜡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如下表,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u2+质量分数
叶绿素总量
(mg•Kg-1)
叶绿素a/b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气孔导度
(μmol•m-2•s-1)s-1)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2.27
3.83
5.92
0.073
237.20
2.5×
10-4
2.33
3.84
6.18
0.079
243.21
5.0×
2.06
4.00
5.27
0.064
219.78
1.0×
10-3
1.87
4.18
4.26
0.059
225.56
2.0×
1.79
2.58
0.050
227.12
A.Cu2+对白蜡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Cu2+质量分数与叶绿素a的含量呈正相关
C.Cu2+质量分数大于1.0×
10-3时净光合速率下降与气孔导度降低无关
D.Cu2+质量分数为2.0×
10-3时叶绿素含量下降是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唯一因素
根据表格分析可知,低浓度Cu2+对白蜡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Cu2+对白蜡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A错误;
Cu2+质量分数越高,叶绿素a/b的比值越高,但叶绿素总量先上升后下降,不能确定叶绿素a含量是否一直升高,B错误;
气孔导度是通过影响CO2的吸收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Cu2+质量分数大于1.0×
10-3时气孔导度降低,但胞间CO2浓度反而升高,说明CO2的吸收大于CO2的消耗,此时外界CO2的吸收速率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因此净光合速率下降与气孔导度降低无关,C正确;
Cu2+质量分数为2.0×
10-3时,与Cu2+质量分数为1.0×
10-3时相比,叶绿素总量下降比例较低,净光合速率下降比例则高得多,说明叶绿素含量下降不是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唯一因素,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9.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字母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
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其中d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请回答:
(1)图乙中a表示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
(2)与图甲相比,图乙体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初级生产量)
(2).呼吸消耗的能量(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试题分析:
据图甲分析,图中a与c之间存在双向箭头,且其他生态系统成分均可指向c,说明a是生产者,c是无机环境。
其他生物成分均可指向b,说明b是分解者,d、e、f则是消费者;
据图乙分析,a表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同化的能量),b表示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c表示生产者由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d表示流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乙中a表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表示其呼吸消耗的能量。
(2)图甲表示碳循环,图乙表示能量流动,其中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碳循环示意图中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无机环境,区分这几种成分的突破点在于找到图中的双向箭头,因为只有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可双向传递。
至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各种生物成分均可指向分解者,而消费者只有一个物质来源,即上一营养级。
30.下图中A、B表示叶肉细胞中两种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数字表示结构,a、b表示气体交换。
(1)组成③的膜称为_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③中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____________。
在④中合成的糖类有____________(至少写2种)。
(2)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中,在该阶段,____________被释放出来由特殊的分子携带参与下阶段反应。
(3)在适宜光照下,a____________b(填>、<或=)。
【答案】
(1).光合膜
(2).胡萝卜素和叶黄素(3).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4).三碳糖、RuBP、淀粉(5).⑦⑧(6).氢(7).=
据图分析,A表示叶绿体,B表示线粒体;
①表示叶绿体外膜;
②表示叶绿体内膜;
③表示类囊体薄膜组成的基粒,是光反应的场所;
④表示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
⑤表示线粒体外膜;
⑥表示线粒体内膜,⑧表示内膜形成的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十二 校届高三 第三次 联考 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