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018173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66.56KB
考研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考研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时代主题
2、时代特征
3、国际格局
4、国际秩序
1、试论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依据和重大意义。
2、为什么建立国际新秩序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3、为什么说当代国际秩序对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马歇尔计划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超越遏制”战略
4、单边主义
1、如何正确认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2、如何正确认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变化?
3、为什么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战略?
4、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有哪些重大调整?
第五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第三世界
2、万隆会议
3、不结盟运动
4、南北关系
1、怎样认识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2、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
3、冷战后南北关系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如何正确应对?
4、南南合作的意义是什么?
第六章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勃列日涅夫主义
2、东欧剧变
1、为什么说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苏联解体的原因何在?
3、苏东剧变对社会主义国家有何启示?
4、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七章独联体与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
一、名次解释
独联体
1、为什么独联体内部存在合作与分离两种不同的趋势?
2、论述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第八章中国对外关系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1、“三个世界”理论
2、独立自主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中国和平崛起
1、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进行了哪些调整,取得了哪些成就?
2、怎样评价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与独特作用?
3、中国和平发展对当今世界有哪些重大意义?
4、在当今世界上,中国的发展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应如何应对?
材料分析题
(注:
以下材料分析题及参考答案摘自往年考研辅导材料)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布什在第二任期就职演说中宣称,将致力于在世界各地推动民主制度的发展和根除暴政。
相对于以“先发制人”为特点的布什第一任期的政策,这种以“民主化”和“打倒暴政”为核心的理论是“新布什主义”。
材料2
“颜色革命”是指美国及其他西方大国通过慈善机构、基金会等各种非政府组织在独联体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舆论等领域的渗透,培育“政治精英”或“反动派”,怂恿“反对派”借助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形势,指责选举舞弊,进而以城市革命的方式,建立亲美、疏俄,符合美国“民主和价值观”的政权。
因反对派以颜色为标志,故称“颜色革命”。
“玫瑰革命”:
2003年,格鲁吉亚反对派领导人以当局在议会选举中舞弊为由拒绝承认选举结果。
后来,反对派冲击国会,要求总统辞职,谢瓦尔德纳泽总统被迫下台,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萨卡什维利当选总统。
因反对派支持者手持红玫瑰,故称“玫瑰革命”。
“橙色革命”:
2004年底乌克兰大选,选举失败的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以大选存在舞弊为由拒绝承认选举结果,其支持者举行示威并围困了政府。
在美国和欧盟的压力下,乌克兰进行了第二次总统选举,尤先科成功当选。
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市花为橙色的栗子花,因此尤先科的支持者以橙色为标志,所以称为“橙色革命”。
请回答:
(1)如何评价“新布什主义”与“颜色革命”?
(2)独联体国家为何成为美国煽动“颜色革命”的土壤?
2、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反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也是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社会运动,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现象,各种反全球化力量将继续存在并呈扩大之势,在更广的范围内继续对全球化进行批评和抗议,其声音和力度还将会逐步走高。
为扩大影响和施加压力,各种形式的反全球化活动还会频繁发生,但反全球化将加强行动协调,逐步走向国际化、理性化和机制化。
(1)导致“反全球化运动”兴起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如何全面看待“反全球化运动”?
3、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国政府纷纷推出本国所倡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美国也同样提出了自己所要树立的“世界新秩序”。
其内容主要有:
“确立美国在世界范围的领导地位。
认为美国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美国对世界的领导是必不可少的;
以美国为主导,以西方工业大国为核心,加强联盟协调,共同分担责任和行使权利,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影响,促使和平演变;
积极向全世界推广美国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模式,推进全球资本主义化;
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联合西方盟国,建立以美国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际安全体系,由美国来充当世界警察。
建立公正、开发的世界贸易制度,借以改善美国的竞争地位。
”
(1)评析美国的“世界新秩序”。
(2)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政府所主张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4、下面是一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材料:
材料l
1968年,国际杜会制定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2年生效。
1995年5月,这个条约在世界大多数国家支持下得到无限期和无条件延长。
由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在该条约上签字并承担起条约义务,因此,核武器扩散趋势一度在相当程度上得到遏制。
但是,近年来的事态发展,特别是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的激化,表明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主的一系列国际禁核文件构筑起来的防止核武器扩散机制的权威和效能正在受到严重损伤。
究其原因,既有历史发展引发的新问题,也有禁核制度本身缺陷的因素。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可怕的核武器扩散失控局面,人们需要在事情变得不太坏之前对现有的防止核武器扩散制度进行修补。
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决心。
1月30日,应欧盟三国建议,英、法、德、美、俄及中国六国外长利用在伦敦出席阿富汗国际会议之际就伊核问题举行非正式会议。
此次会议是在伊朗核问题面临僵局的背景下召开的,所以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中方表示,安理会一旦实质性介入伊核问题,局势将不断升级;
希望伊能充分考虑国际社会关切,体现灵活,恢复暂停核燃料研发活动,以争取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为欧伊复谈创造条件,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更好地维护伊朗根本利益。
应该说,当时如果伊朗哪怕宣布暂时在一段时间内恢复暂停铀浓缩活动,就可以为推迟或延缓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决议创造条件。
欧盟国家也明确表示,只要伊朗宣布恢复暂停铀浓缩,欧伊谈判马上可以恢复。
在会谈中,伊朗方面对中俄的努力表示感谢,希望中俄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伊方重申其维护和平利用核能权利的坚定立场,表示他们反对但也不怕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并一再表示愿与欧盟三国继续谈判,愿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合作,愿与中国和俄罗斯一道寻求妥协方案,同时强调需要时间。
种种迹象表明,伊方并未拒绝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请回答:
(1)材料1提到“为了防止出现上述可怕的核武器扩散失控局面,人们需要在事情变得不太坏之前对现有的防止核武器扩散制度进行修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应如何进行“修补”?
(2)结合材料1、2,说明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5、下面是关于中国当前外交思想的材料:
总结近几年中国外交,可以发现两大显著特点:
一是“和而不同”,发展国家关系;
二是“和平崛起”,睦邻、富邻、安邻,妥善处理周边关系。
近年来,中法两国发展了“堪称典范的伙伴关系”,双方决定相互举办文化年活动。
2004年10月10日,法国文化年在北京开幕,当天,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来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时说,“和而不同”“亲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和平共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前些年,国际上有少数人精心炮制、散布各种“版本”的所谓“中国威胁论”。
这种错误的论调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
为了消除这种影响,近年来,中国在坚持传统睦邻友好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周边国家进一步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富邻、安邻”的政策方针。
2005年“两会”闭幕后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重申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
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崛起的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
实现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奋斗;
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分析“和而不同”的外交思想。
(2)“和而不同”的外交思想体现了一种怎样的价值趋向?
(3)坚持“和而不同”的外交思想,其意义是什么?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联合国安理会14日一致通过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美国声称将尽快落实对朝鲜的制裁,有的西方媒体据此认为,美国将恢复冷战式遏制战略,既然它无法“姑息拥有核武器的朝鲜”,又不能对其“发动军事打击”,只好采取制裁和拦截等冷战时代的常用手法。
(1)如何理解冷战式遏制战略?
目前国际社会对朝鲜核试验的严正反应,与冷战式遏制是否等同?
(2)美国在朝鲜核试验问题上对外政策的调整说明了什么?
7、下面是有关联合国的材料:
伊拉克战争爆发次日,美国新保守主义代表人物查得·
珀尔即撰文欢呼:
“谢天谢地,联合国死了。
”他转而补充说,当然,这不是指整个联合国,它的“慈善事业”和“几乎没有风险的维和”还会继续下去,死去的是“联合国作为国际新秩序基础的幻想”。
更有报道说,美国可能会组建“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的新国际机制”,即一个新的联合国。
摘自《环球时报》2003年6月30日
2005年9月l4日-16日,联合国举行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联合国191个成员国中的15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成果文件》。
材料3
2005年6月7日,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对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表明了立场。
关于联合国改革,中国提出:
改革应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和效率,以及应对新威胁和挑战的能力。
改革应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特别是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加强国际合作等。
改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在安全和发展两方面均应有所建树,特别是扭转联合国工作“重安全、轻发展”的趋势,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推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
改革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会员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关切。
应发扬民主,充分协商,努力寻求最广泛一致。
改革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有助于维护和增进联合国会员国的团结。
对达成一致的建议,可尽快作出决定,付诸实施;
对尚存分歧的重大问题,要采取谨慎态度,继续磋商,争取广泛一致,不人为设定时限或强行推动作出决定。
(1)美国保守派在伊拉克战争爆发次日为什么会声称“联合国死了”?
为什么要欢呼“联合国死了”?
(2)材料2说明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2、3,指出围绕联合国改革问题的主要分歧所在。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说5年前上合组织的成立是各成员国为实现本地区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战略抉择,那么5年后的今天,安全反恐领域的合作仍是峰会各国领导人关注的重点。
《宣言》把全面深化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及非法贩运毒品,列为上合组织的优先关注方向。
峰会期间,6国元首签署的10项文件中有4项与安全合作直接相关,内容涉及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组织和举行联合反恐行动等。
此外,6国元首还签署了一份关于国际信息安全的声明,明确提出将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共同努力,应对信息安全领域的挑战和威胁,探索全面解决国际信息安全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就在此次峰会召开前夕,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在上海宣告成立,这为促进上合组织各国企业间的直接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了新的平台。
峰会期间,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正式接纳吉尔吉斯斯坦结算储蓄公司为成员,实现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在这一“极具潜力”的金融组织的“大团圆”。
此前,总长962公里的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正式开始输油。
中国和中亚5国还将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事宜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条自上海经中亚直至巴黎的现代“丝绸之路”,将使欧亚大陆的联系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位于欧亚大陆结合部的上合组织区域内,汇聚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东正教等多种宗教,文明形态多姿多彩。
上合组织成立5年来,成员国之间签订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举办了文化节、演出和展览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上合组织在促进文明对话、建设和谐世界方面,正在发挥着促进和示范作用。
材料4
上海合作组织在短短5年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被公认为正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影响。
上合组织的成功,就在于它坚定不移地倡导和实践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国际问题专家指出,这种“摒弃冷战思维、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发展模式,对国际社会寻求新型的、非对抗性的国际关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以上材料表明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和功能是什么?
(2)材料4中的“上海精神”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全球安全观?
其内涵是什么?
9、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005年9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来华出席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的部分国家、国际组织和港澳台代表时强调,建设国际和谐社会,符合世界各国人民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共同心愿。
世界各国应该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国际和谐社会。
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
中国的声音再一次受到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和重视。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两大命题,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
(1)简要分析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主张是如何反映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的。
(2)如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
10、以下是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中国和平崛起与经济全球化”圆桌会议上说,面对发展过程中的众多挑战和风险,中国重新认识并把握住机遇,走出了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郑必坚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在没有打破旧有国际秩序、威胁世界和平的情况下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其中“奥妙”在于:
中国同全球经济一体化相联系,走出了一条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他说,中国在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前提下,开放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市场,重视利用世界市场、资源,按照共同的有效规则和趋利避害的原则,在平等竞争中力争双赢互利。
与此同时,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中国有能力主要依靠自己力量,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不给别国制造麻烦。
郑必坚说,“和平崛起”特指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中叶,在和平环境中,通过改革开放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一直坚持走这条和平的发展道路。
他说,21世纪头20年,中国将面临各种挑战和风险。
中国的发展对别国也是机遇,若不给别国提供机遇,中国自身也将失去机遇。
中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建设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
摘自新华网2004年4月24日文章:
《“科学机遇观”有助于中国和平崛起》
“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11月3日,时任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的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做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
郑必坚认为,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只能选择奋力和平崛起,即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这一论题是包括郑必坚在内的20多位中国学者针对国际上流行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经过近一年的研究而提出的。
……
“和平崛起”是中国在自身迅速崛起进程中寻求世界共赢的道路与目标,是中国处理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的长期战略,也是中国在世界上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表现。
摘自新华网2004年4月23日文章:
《“中国和平崛起论”的诞生和发展》
我们要坚持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这条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摘自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摘自2004年2月23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作为一个研究者、观察者,我愿根据历史和现状的发展大局,提出这样一个判断:
总体而言,未来十几年、二十几年,或者说21世纪前期,亚洲正面临着世界历史上一个极为难得的和平崛起的重大机遇。
而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则是亚洲和平崛起的一部分。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得益于亚洲其他国家的经验与发展,而且意味着中国作为亚洲一员,将会对亚洲其他国家首先是周边国家的发展、繁荣和稳定,发挥愈益积极有益的作用。
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
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摘自2003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报告
根据以上材料。
(1)结合材料1、2简要分析“中国和平崛起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1分析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还有哪些局限及其解决方法。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方针政策及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11、以下是有关联合国的材料:
五十五年前,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之际,联合国应运而生。
半个多世纪以来,依靠广大会员国的支持,联合国为缓解地区冲突,消除旧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与发展,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最具权威的主权国家间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望新世纪,联合国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
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联合国的权威必须维护而不能损害。
我们坚持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继续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处理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全体会员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处理国际事务中,都不应对联合国采取需要时利用之、不需要时则抛弃之的态度。
摘自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000年9月6日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人类曾为通过建立国际组织以结束兵连祸结,进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进行过漫长而艰难的探索。
继19世纪的欧洲协调、万国联盟和海牙体系后,第一冰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简称“国联”)于1920年l月问世。
然而,由于主要成员国之间的激烈矛盾和自身结构缺陷,“国联”自1946年4月月19曰不复存在。
本世纪人类两度惨遭世界大战的痛苦催生了联合国的问世,中国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联合国创始人之一、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于1945年旧金山制宪会议前夕说,即将成立的联合国将是一个永久性的和平机构,“它应该从此宣告单方面行动、排他性联盟、势力范围、力量均衡以及尝试了若干世纪而从未成功过的所有其他权宜之计的结束”。
不幸的是,在联合国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罗斯福所不愿看到的“排他性联盟”、“实力范围”乃至赤裸裸将联合国甩在一边的“单方面行动”屡有发生。
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中,构筑单极世界格局的强权政治时常左右着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事务的发展。
人类在跨入新千年之际,这个世界的现状是既不公平,也不太平。
人们一方面首肯联合国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又痛感联合国与他们期望之间的差距。
世界几乎已把冷战时期遗留的和冷战后发生的全部最棘手的问题都交给联合国,而其中的许多都是年深日久、屡治不愈的痼疾。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曾忧心如焚地说,“联合国面临纷至沓来的要求,决不能变成盛名之累,发生有负众望的危机”。
较之本世纪初,虽然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城和物质财富生产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但处于新千年和新世纪之交的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正迫不及待地要求各国领袖们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对于以下问题做出回答: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人类应建立一个怎样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种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又需要一个怎祥的联合国?
摘自2000年9月7日《人民日报》文章《新千年的呼唤》
尽管理论家们竭力想证实圆圈是方的,但毫无疑问,北约的轰炸进一步破坏了脆弱的国际法框架的残存部分。
在最终导致北约作出决定的讨论中,美国将这一点表露无遗。
除了英国(到目前为止,它只与戈尔巴乔夫时代之前的乌克兰一样,是个亦步亦趋的角色)之外,北约成员国都对美国的政策心存疑虑。
国务院官员解释说,美国坚持“它的立场,认为北约应该能够独立于联合国之外行事”。
美国拒绝允许在最后的北约声明中出现“授权这个令人头疼的词”,不愿将任何权威拱手让于《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
它允许使用“认可”这个词。
在里根时代,美国开始公然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对抗。
最高当局以令人不快但又不可否认的明确态度解释说,国际法院、联合国和其他机构已经毫无意义,因为它们已经不再像战后初期那样听命于美国。
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对世界秩序的违抗已经走向极端,甚至连鹰派政策分析家都感到忧虑。
摘自(英)《新政治家》周刊1999年4月9日文章《评美国不要听其言而要观其行》
美国表示:
它支持日本成为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巴西、印度、德国、曰本表示:
四国在安理会扩大问题上准备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
韩国、意大利、墨西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