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岗位.docx
- 文档编号:21017260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05KB
走进小岗位.docx
《走进小岗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小岗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进小岗位
走进“新基础”是从04年调入实验小学开始的,当时“班级小岗位建设”是学校班级建设中普遍开展的一项常规性工作。
经过三年的实践与摸索,我对“小岗位建设”的认识有了本质的区别,即从原先只是为了保障班级日常运行的需要,到逐渐把它看成是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一个载体。
在“小岗位”实施的探索过程中,我着力对小岗位的评价进行了实践和研究,这期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小红花”评价——花无百日红
刚进实验小学,我接了二(3)班,为了先让班级日常工作正常运转起来,我就延续了班级原有的小岗位设置,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由于年龄小,很大一部分学生择岗只是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到底这个岗位要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把岗位做好,心中不是很明确,因此造成对待岗位工作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和持久性。
于是,我根据班级学生喜好表扬与奖励的特点,在班级小岗位工作中积极开展了评价活动。
旨在通过评价来促进小岗位建设,从而改变班级面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对低年级学生的粗浅认识,我首先采用的是以奖励“小红花”的形式进行评价。
通过每天观察,发现岗位工作做得好的学生就及时进行奖励,并在这评价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老师为什么奖励他,他好在哪儿;还通过他们的岗位经验交流来带动其它岗位上的学生去思考:
我的岗位应该怎么去做好它?
当学生积满了十朵小红花后再换一个红花黏纸,张贴于墙面上的荣誉栏内……这一举措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岗位工作热情普遍高涨,每位学生各司其职,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班级日常生活变得井然有序。
可是随着学生进入三年级,我发现学生对“小红花”渐渐失去了兴趣,一些学生开始对岗位工作出现倦怠,虽然能完成岗位工作,但较多地停留于“应付”,对于岗位轮换的兴趣也不是很大。
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贯常的岗位工作失去了原有的挑战性,已不能满足学生不断提升自我的内在需要;二是岗位建设的平面化制约了他们潜能的发挥;三是各科学习压力的明显增加,转移了他们注意的重点,冷却了他们的岗位热情。
为了在这个年段,继续发挥岗位教育的功能,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岗位建设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一方面我根据学校各年级学生工作成长序列,进一步丰富班级小岗位,另一方面开始采用“岗位星级”评价体系。
二、“岗位星级”评价——成也“星级”败也“星级”
“岗位星级”评价的前提是要对岗位的职责进行一定的升级和丰富,不能将岗位工作只是定位在“完事”上,而是要上升到能力的发展上。
于是“岗位五星级”评比的想法再次点燃了学生岗位工作的热情。
我们召开了“岗位五星标准大讨论”的主题班会活动,针对班级现有岗位以及同学们的工作现状,我们定出了岗位“五星级评价标准”:
岗位星级
标准
☆
能完成岗位工作,但有时需要督促和提醒。
☆☆
能主动按时上岗。
☆☆☆
岗位工作认真有质量,持久性强。
☆☆☆☆
学会合作,具有一定的服务精神。
☆☆☆☆☆
能处理或解决遇到的问题,工作讲方法,有成效。
同时这些评价标准正好与校级“岗位小能手”的评选挂起勾,即获得岗位三~四星级评价的同学被评为“班级岗位小能手”,获得岗位五星级评价的同学被评为“校级岗位小能手”。
这一评价方法的出台在学生中反响很热烈,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又一次被带动了起来,这一次不但使得同学们能够主动地去完成小岗位工作,更有了一种积极主动想办法把工作做好的风气。
如原本“黑板清洁员”总是要忘记擦黑板,开展此项活动后,他为了不再忘记,在铅笔盒里写了一张小纸条提醒自己;又如两名“图书管理员”为了更好地开展岗位工作,重新把图书整理登记了一遍,一名负责记录出借情况,一名负责修补与整理,两人相互合作,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原本以为这个方法不但能激起学生从事岗位工作的积极性,还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岗位评价导向。
但在实施了一个阶段后,尤其到了四年级,在新学期岗位工作竞聘和轮换中,我发现这种评价方式的一个负面效应开始出现,即一些工作复杂、难管理的岗位工作很少有人竞聘,如:
“桌椅管理员”、“课间小巡警”,甚至连一些班干部的岗位也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在岗位星级考评活动时,学生们对不同岗位的反响,一些从事岗位工作简单、省事的同学在考评中很容易得到四星甚至五星,如“节能小卫士”、“窗台清洁员”等,这些岗位对合作和创新的要求低,从而比较容易达标;而一些岗位复杂、难度高的岗位,如“课间小巡警”、“领读员”等由于容易得罪人所以很难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往往是“吃力不讨好”。
可见,岗位“五星级评价标准”是有缺陷的,它并不完全适合所有的岗位,岗位的评价不仅仅要考虑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还要考虑学生自身与岗位的关系。
如何让学生乐意在不同的岗位上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并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与成长呢?
三、“星级岗位”的尝试——在岗位设置时就为评价做好铺垫
今年,我又从高年级带教回到了低年级(今年我任教一年级),经过三年的小岗位实践后,我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能不能从一开始就给不同的岗位设定相应的等级,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在岗位工作中寻找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发展呢?
于是,在学生入学的一个月中,在每个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个月的寻岗、设岗、定岗,以及在全班性的岗位工作尝试开展两周后,我在班中开展了“为你的小岗位定星级”的活动。
我以班中目前做得最好的岗位“纸篓更换员”和存在问题最大的岗位“课间小警察”为例,引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一个岗位做得好,而另一个岗位问题那么多?
学生纷纷举手发表意见,大部分学生说到了两名“纸篓更换员”做事负责,而四名“课间小警察”岗位工作不认真,有时自己都要奔跑;但也有一些学生提到因为“纸篓更换员”每天只要上岗1—2次,工作简单,而“课间小警察”每节下课都要管理比较辛苦。
几个“课间小警察”更是满脸委屈地说不是他们不管理,而是每次叫同学们别跑,他们都不听,以及为了追赶奔跑的同学自己不由自主奔跑的事实。
在这些问题、矛盾、委屈、埋怨交织于孩子们心头的时候,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们知道,任何一个岗位要做好首要的条件就是认真、负责,但不是每一个岗位都能很轻易地做好的。
你首先要认识自己选择的岗位,了解它之后你才能想办法去做好自己的岗位。
岗位是有难易的,我们每个小朋友的能力也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岗位做起。
随后我引导学生根据岗位的难易程度进行定级,如果把我们的岗位按照难易程度分为五星级的话,“纸篓更换员”和“课间小警察”可分为几星级呢?
经过一番议论,同学们把这两个岗位分别定为“二星级”和“四星级”,可见经过引导和讨论一年级的学生对岗位难易程度是可以形成较为客观的认识的。
在接下来的一星期,我们利用午会、品社、班会课,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来给自己的岗位定级。
一是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岗位;二是说说给自己的岗位定星级的理由。
在这一过程中,我只充当了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的角色,当学生自己定的星级与同学们的标准有出入时,便让大家互相评议加以表决。
经过两三次的引导后,我发现学生对岗位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大都比较客观,并在此基础上,学会了参照、对比,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与发展。
如:
在评定“窗台清洁员”与“综合橱清洁员”星级时,我的想法是两个岗位工作性质差不多、难度相仿,最多定“二星级”。
果不其然,“窗台清洁员”给自己岗位定的就是“两颗星”,理由是虽然每天只上岗一次。
但每次擦之前,都要先把抹布洗干净,而且窗台上的窗框有凹槽,擦起来不不太方便。
同学们一致通过。
可是“综合橱清洁员”却给自己定了“三颗星”,这引起了一些小骚动。
她的理由是综合橱里摆满了物品,有盆栽植物,有图书、有作业本,每天擦时都要搬动这些物品,还要防止把书本弄湿,尤其是每次搬动花盆,花盆下面总要漏出一些泥土。
正当大家思量时,有一名同学补充道:
我也同意她定“三颗星”,因为“窗台清洁员”是两个人干的,而“综合橱清洁员”只有她一个人。
结果全班同学都同意给这个岗位定“三星级”。
这个定星级的过程,成了同学们相互交流岗位工作,熟悉班级岗位的过程。
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看待事物,学会了分析,学会了思考。
而我收获最大的不仅仅是所有的岗位有了相应的星级,更是学会以学生的眼光来判断岗位工作。
如今,“星级岗位”已得到了全班学生的认可,大家对自己的岗位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为以后的轮岗,岗位晋级做好了铺垫。
但与此同时“星级岗位”
对岗位评价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怎样评价才能兼顾不同星级的岗位,促使每个层面的学生得到发展呢?
四、“岗位分星级,评定分等级”的新设想
“星级岗位”的产生,让学生在选择岗位凭兴趣的同时,兼顾了自我能力的考量,虽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承担任何一个岗位都是一种从无到有的新鲜体验,但是岗位的星级设定,从某种程度上量化了岗位,让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每一个岗位。
岗位星级也是学生能级的客观反映,那么与之相适应评价是否也应该分等级呢?
于是将“星级岗位”与“岗位星级”加以整合的想法在我头脑中产生了。
即在一年级这一起始年段,开展“我爱我的小岗位”的一星级至两星级评价活动。
一星级的评价标准是了解自己的岗位,能经常性地开展岗位工作;两星级的评价标准是熟悉自己的岗位,主动地开展岗位工作。
到学期结束,我们对岗位工作达到两星级的学生予以表彰,并冠以“一至五星级岗位小能手”的称号。
这不仅能调动每个星级层面学生开展岗位工作的积极性,而且给那些承担较高星级岗位工作的学生带来了一种激励与荣誉感,使岗位工作能真正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小岗位,大收获
说到班级的温馨,就让人想到班级成员的守纪与团结。
然而,班级人文氛围的温馨,仅仅立足于表面的遵守班纪班规是远远不够的。
要使班级向前进一步发展,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健康地成长,必须让他们肩负起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唤醒他们的小主人意识,对班级有一种融洽的感情归属。
于是,在过去两年中,我积极以小岗位建设为抓手,通过人人为班级出力、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小主人意识的培养,努力形成团结协作、相互欣赏的生生关系,从而把班级创建成温馨集体。
一、小岗位的设置与落实,唤醒小主人意识,凝聚班级合力
小岗位的设置使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成为了可能、落到了实处。
对班级来说,小岗位能保证班级日常生活的有序开展;对学生而言,通过在小岗位上为班级服务、出力,能强化自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不仅锻炼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小主人意识,还有利于学会团结协作。
小岗位就是学生成长的舞台,也是班级凝聚力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
1、寻找小岗位
小岗位的设置遵循“需要”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需要去设立。
设岗的时候,首先引导学生认识:
班级就是我们的家,管理服务靠大家。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班中哪些事情需要大家经常去做。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会说出许多日常琐事:
擦黑板、开关电灯和饮水机、清洁小书库、整理图书、开关电脑台和电脑、午餐后的餐具管理等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板书。
2、“亮化”小岗位
首先“亮化”小岗位的名称。
由老师和学生一起给每个岗位起好听的名字。
于是,绿化小天使、节能小卫士、黑板美容师、眼操小医生等非常吸引学生的岗位名称诞生了。
一个好听的名字能够增加一份情感,学生在岗位上会干得更快乐。
其次是“亮化”岗位职责。
由老师组织同岗的学生一起讨论自己所选岗位的工作职责,比如,绿化小天使的职责是:
给班级植物角里的花草浇水、晒太阳;节能小卫士要负责开灯关灯:
全体小朋友离开教室去出操、上体育等课时一定要关上电灯。
明确了岗位职责,学生完成任务时就有了方向,就更有利于岗位工作的落实。
3、自选小岗位
小岗位的选择遵循“自主性”原则。
尊重学生意愿,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由于一年级学生能力弱,岗位设置好后,先由老师确定每个岗位所需人数,再简单明了地向学生提出岗位工作的要求:
每天做、坚持做、认真做。
随后就让学生思考选择,把自己的学号写到黑板上相应的岗位名称下面。
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由老师根据岗位所需人数进行协调、均衡,以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小岗位的设置是多层次的。
像“打扫教室卫生”这样最基层的岗位,人人都要参与,无所谓选与不选。
于是,每个学生就有了必选岗位和自主选择的一至两个岗位,形成了“一人多岗”的情形。
二、小岗位的轮换与调整,丰富学生体验,促进大家庭的融合
班级管理应该是动态进行的。
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进行小岗位的轮换和岗位设置的调整,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体验,还能更好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融合。
1、学生换岗
学生换岗,也称“小岗位的轮换”,它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丰富学生在不同岗位上的体验;通过轮换,学生能与不同个体进行合作,有利于开放心态,促进班级大家庭的进一步融合。
岗位轮换也遵循学生自主报名、老师合理协调的原则,就轮换周期而言,还要遵循“适时”原则。
(1)不同的岗位轮换周期不同
每天轮换的:
有两个特殊的岗位——举牌员、簿本传递员。
这两个岗位不属于任何部门,也不用检查评价。
这是奖励性质的岗位,天天轮换。
如,举牌员。
哪天谁的进步大,这天放学走路队时就由他来举牌子。
老师要做有心人,做到一个学期里至少人人轮到一次,所以要特别关注后进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机会。
这也是激励学生进步的有效方法。
每周轮换的:
有一周值日生。
每月轮换的:
有走廊安检员、操场巡视员
每学期轮换的:
许多岗位都是一学期轮换一次,如图书管理员。
(2)不同的年段轮换周期也不同
如小班主任(在低年级叫“值日生”),一二年级时适合一周一换,频繁的轮换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且,我通常安排两名学生一起担任,一位胆子较大、能力较强,另一位则是胆子较小、能力较弱的,让他们成为组合,通过一带一的方式,同时促进两人能力的发展。
)而到了中高年级,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基本形成,则可以一天一换。
每天轮换,更利于扩大锻炼的面。
(3)根据班级实际状态适时轮换
大家都保持着那份干劲的时候,不必考虑轮换;如果出现了低潮,那就要考虑通过轮换来给学生一点新鲜的刺激,以再次掀起高潮。
不过,一般的岗位,轮换周期大约是半个学期。
一些综合性强、对能力要求高的岗位不宜频繁轮换,如早读管理员。
太过频繁的轮换,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容易造成班级的不稳定,可能还会影响学习。
而轮换周期太长,又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潜能的发挥。
轮换的方式可以多样。
除了刚才介绍的自主选岗直接轮换外,有的能力要求高的重要的岗位还可以进行上岗竞聘,竞聘后还可以进行一周的试岗,如果不能胜任的就要更换。
每天轮换的岗位既可以按学号轮换,也可以根据当日学生的进步情况进行轮换,由值日小班主任决定人选,这样比“按学号轮”更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但班主任要留个心眼,给后进学生创造机会。
2、岗位调整
小岗位是因需而设的,当然随着学生和班级的共同成长,有些岗位需要及时调整,甚至适时废除,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促进班级温馨氛围的形成。
如,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多数学生识字还不太多,需要有人在课间提示下节是什么课。
这种温馨提示,有利于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也给学生带去了温暖的感觉。
为此而设的“课程提醒员”的小岗位只是暂时的。
由于日日与课表上的字见面,几周后每个学生都能认读课表了,于是就不再需要课程提醒员了,这个岗位就此撤消。
小岗位虽已取消,但是“别忘做好课前准备”的温馨提示依然存在,那是在前期岗位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良好习惯。
又如“黑猫警长”的设立与取消。
02学年,我设立“黑猫警长”一岗,是出于让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解决课间不文明休息问题的需要。
取“黑猫警长”这个名称也是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黑猫警长”的名称在无形中赋予了学生“无上”的权利,几名个性张扬的“黑猫警长”更是“骄气”与“霸气”渐长,形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不平等,不利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
因此,03学年,我断然废除了“黑猫警长”这一岗位。
为了鼓励学生“伸出热情之手”真诚地去帮助自己的伙伴,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评选“爱心小天使”的活动。
以后的课间就由“爱心小天使”带领伙伴一起活动或友好规劝违纪的同学。
虽然“爱心小天使”的名字没有“黑猫警长”响亮,吸引力也没有“黑猫警长”那么大,但是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讲,它更具有积极意义。
三、小岗位的管理与评价,强化自主意识,促成合作发展
通常情况下,小岗位的设置容易,管理评价却较难。
然而真正做好了这两项工作,就能促进学生自觉服务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良好生生关系的形成。
1、小岗位的部门管理
为了方便管理,更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一年级第二学期,我根据岗位性质把小岗位分成了四类,分设四个部门。
如下表:
部门名称
岗位名称
岗位职责
人员安排(学号)
劳动卫生部
黑板美容师
每节课间,把黑板擦干净
32、20、42、25、35、
绿化小天使
每周一和周四中午浇花一次
39
桌椅小卫士
巡视桌椅摆放情况,排齐桌椅
1、23
讲台管理员
每天中午清洁、整理讲台一次
12
开关清洁员
每天擦拭一次,确保无积灰
21
服务管理部
节能小卫士
全体同学离开教室时关闭日光灯
29
午餐管理员
督促同学把餐盒摆放整齐
17、16
电教小老师
早晨、午间、放学时负责开关电脑
24、18
礼仪指导员
检查同学的着装和问候情况,并进行耐心指导
22、38、2
眼操小医生
督促同学认真做眼操,帮助纠正穴位
13、4
安全部
游戏指导员
课间带领同学开展文明游戏
15、26、37
走廊安检员
巡视有无奔跑同学,进行友情提示
7、8、9、19
空气清洁员
根据天气情况,定时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
36
物品摆放管理员
负责教室里小黑板等公物的安全摆放
31
学习部
发报小能手
及时准确地把报刊杂志发到同学手中
14、5
簿本分发员
主动及时地把各类簿本分发到同学桌上
10、41、6、3
图书管理员
负责整理好班级图书,并做好出借、归还纪录,
33、27
晨读管理员
每天早晨带领同学认真早读,并管理好晨读秩序
11、30、28、34、40
在强化岗位责任的基础上,部门的设立,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友好协作关系的形成,部门小集体的责任意识也能得到强化。
2、小岗位的多元评价
(1)跨部门的日常检查
这样的检查是针对学生个体进行的。
四个部门都是由中队委员负责管理和检查。
这样的检查只是作为中队干部的职责,他们同时还是班级普通的一员,所以每人还有一个小岗位,只是不在自己所管的部门之内。
这样,就使得他们在检查别人的同时也能切实接受别人的检查,真正落实了“干部干部,服务第一”的思想。
我给负责四个部门的小干部分别发了一张班级学生名单,让他们日日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重点发现同学小岗位工作的闪光点,同时以友善方式指出不足并作改进指导。
(2)部门工作的每周反馈
这是针对部门小集体的检查与反馈。
四个部门每天完成小岗位工作的总体情况及其内部的相互督促与协作情况,由班长和副班长作好记录,到周五和老师一起作出综合评价与反馈。
对集体的评价,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促成部门成员之间的友好合作。
比如,有的成员作业速度慢,来不及完成小岗位任务,为了部门争先进,其他成员就会主动帮着去完成。
又如,有的成员对待岗位工作马马虎虎,其他成员就会主动提醒他再做一遍。
(3)基于日常检查基础上的每月评优
这又是针对学生个体而言的。
每个月的月底,根据小干部的日常检查记录,通过全班同学的口头评议,评选出当月的“岗位小标兵”。
评价既突出对自己岗位自觉认真完成的要求,又偏向于助人为乐的同学,以此积极促进学生之间友好合作、互帮互助氛围的形成。
这样多重多元的评价,给学生的班级生活创设了更富激励和挑战的氛围,使学生更加积极向上,也使学生的班级生活充满了活力。
在以小岗位为抓手,创设班级新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学生们共同确立了这样的班级口号:
爱心小世界,温馨大家庭(见原来教室的后墙),明确了班集体建设的目标:
团结、快乐、温馨(见形象栏中)。
小岗位的建设,确确实实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舞台,它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之在班集体中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追求的和谐统一;同时,小岗位的建设又促进了良好生生关系和温馨班集体的初步形成。
班级群体与学生个体的成长总是相辅相承的,通过小岗位建设,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结构体系正逐步形成。
进入新学年,我还将通过部门工作的细化和部门负责制的进一步落实,使温馨班集体的创建得到进一步深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进 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