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013747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69
- 大小:48.23KB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Word下载.docx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Word下载.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1、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5、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1想知道,爱提问。
1.5愿意合作与交流。
2.1、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2.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重难
点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致了解科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科学探究是怎么一回事,引领学生走上科学探索之路向科学素养的形成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解决策略:
教师组织开展本单元的活动,一要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二要从现在开始抓住每个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经历每一次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单元教学
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
.
课
时
划
1、科学是……1课时
2、做一名小科学家1课时
课时教案
课题
1科学是……
课型
讲授
课时
一课时
教
知识
目标
1、知道科学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能力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2、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情感
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难点:
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
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
探究发现法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板书:
科学)
2、提问:
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是……)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说一说插图的内容,开阔一下视野。
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3)谈话:
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
你有没有过下面的经历?
(看书中图片)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
(4)学生交流。
(5)师生小结: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让学生自己阅读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
(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
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
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学是什么。
(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
(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提问:
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
三、全课总结:
1、提问: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总结:
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板书)
复备
板
书
1科学是……
堂
练
习
1、()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2、()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3、科学就是()的过程。
4、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作
业
反
思
2做一名小科学家
一课时
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师准备:
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
剪刀、彩笔、夹子等;
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实验探索法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谈话:
这节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
你相信吗?
2、演示、激趣:
好玩吗?
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
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
(不成功的发给回形针试试)
4、引导学生思考:
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回形针夹在哪里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
5、分组试验,商量办法。
(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
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
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
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汇报。
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
三、总结拓展。
1、讲述:
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
比如:
……
2、谈话:
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
3、你们准备怎么做?
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四、布置任务:
下节课把作好的玩具带到班上来,交流制作的方法。
2做一名小科学家
1、我知道的科学家有()、()、()……
2、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能力。
利用所学原理自制一个玩具
科学第二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本单元的设计按照"
总—分—总"
的思路,第1课从总体上引导学生建立生物的概念;
第2课和第3课是在第1课基础上了解植物和动物的一些特点;
第4课是总结前面的认识,对生物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加以理解。
从结构上看,第1课与第4课首尾呼应,第2课与第3课并列平行。
本单元以校园里户植物和动物为认识对象,容易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便于探究活动的进行。
本单元涉及到的科学概念以层级形式分布在各课中,生物基本特征的认识是一级概念,只停留在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几个方面,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对刺激有反应等。
二级概念主要是认识具体动物,如蜗牛、蚂蚁、鱼等的特点。
同时,本单元还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培养,主要是观察、交流等基础过程技能的培养。
通过用语言、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等方法,指导学生怎样观察、怎样通过观察获得证据,促进学生基础过程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在活动中感受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其热爱生命的情感。
在第4课中,还渗透了中科院著名科学家张光鉴研究员创建的科学教育理论—相似理论,就是在两个相差甚远的事物间找相同,在两个极其相近的事物间找不同;
通过找不同、找相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思维能力。
1.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收集证据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2.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2.4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2.5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科学知识:
1.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1.2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1.3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1.5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
2.1知道常见动物的名称,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2.2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能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3认识几个大类动物的特征,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归类。
3.3认识昆虫身体的基本结构。
4.1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空间。
4.2知道动物靠吃其他生物获取营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1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3.2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
3.3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大自然。
点及
解决
策略
1、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培养,主要是观察、交流等基础过程技能的培养。
2、通过用语言、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等方法,指导学生怎样观察、怎样通过观察获得证据,促进学生基础过程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3、在活动中感受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其热爱生命的情感。
4、通过找不同、找相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思维能力。
观察、实验、交流
划分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课时
2、校园里的植物2课时
3、校园里的小动物2课时
4、植物•动物•人1课时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观察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
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1、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
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生命物体的特征。
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等。
观察法、探究法
一、看图引入:
从书上的图片中,你看到了哪些有生命的物体?
(板书课题)你想不想亲自去校园中观察呢?
二、活动: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活动前准备
(1)讨论:
在校园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时应该注意什么?
(2)提出要求:
将发现记录在课本的活动记录中。
(可以用文字形式,对不认识的也可把它画下来。
(3)布置任务,分组活动,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3、室外活动: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让学生凭自己已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三、交流、研讨
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寻找到了哪些有生命的物体?
2、小组交流。
3、全体汇报、交流。
(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
4、提问:
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小组讨论。
5、汇报。
6、归纳总结:
会生长、会繁殖后代、会死亡、需要营养、需要呼吸、有反应……
四、拓展深化
看课本13页图讨论:
下面这些物体哪些是有生命的?
哪些是无生命的?
为什么?
五、小结。
1、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需求
2、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会生长、会繁殖后代、会死亡
需要营养、需要呼吸、有反应……
将在校园中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分为两类
2、校园里的植物
观察课
两课时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植物。
2、认识到植物是各不相同的。
3、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构造,有共同的需求。
1、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
2、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
3、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
1、体验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到植物的美,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
2、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不损伤一草一木。
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
各种植物、纸、笔
第一课时
一、一、复习
1、汇报:
把在校园中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分为了哪两类?
2、小结:
生物主要包括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校园里的植物。
(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从整体认识植物
1、教师出示带来的各种植物,让学生汇报
(1)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2)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你还知道哪些植物?
你对这些植物有什么了解?
3、小结:
植物的外形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任务:
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
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
先摸,有什么感觉?
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
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
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
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并画下来。
5、实地观察
第二课时
一、导课
二、汇报交流。
三、提出问题,思考:
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
四、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
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
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还认识哪些植物?
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2、校园里的植物
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
都能长大,都要呼吸……
观察:
找出桃树和向日葵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1、叶子形状不一样。
2、每年种的次数不一样。
3、果实的大小、形状不一样。
4、茎的粗细不一样……
相同之处:
1、都有根、茎、叶。
2、都有花、果实。
3、都有种子。
4、都需要阳光和水……
任意选图中的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完成第64页的活动记录表。
3、校园里的小动物
探究
1、知道动物的多样性。
2、知道动物有相同之处,如都有运动的能力,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都有对食物、水、空间等的需求。
1、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2、能够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
3、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喜欢小动物,与动物有亲近感。
概括小动物的特征。
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
各种标本、动物图片。
蜗牛、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沫)、醋(酒、盐)
蚂蚁
探究发现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校园里的小动物。
二、组织探究活动
1、观察蜗牛。
(1)谈话:
我们先来观察蜗牛(出示蜗牛)。
在观察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生讨论后总结出:
A不要发出大的响动,以免它受到惊吓;
B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以免它受到伤害;
C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会发现更多的特性(怎样出壳、怎样爬行);
D观察时要把观察到的记下来或画下来。
(3)学生观察、记录、展示、交流。
(4)研究蜗牛的食性。
(5)研究蜗牛对刺激物的反应。
2、观察蚂蚁。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蚂蚁。
三、概括小动物的共同特征
我们仔细观察了蜗牛、蚂蚁,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讨论:
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1、看教科书第21页,提问:
你认识这些动物吗?
还认识哪些动物?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交流分类依据。
五、总结
补充讲解英国动物学家珍古德博士的故事。
通过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出,要像科学家一样继续探索生命世界的奥秘。
3、校园里的小动物
都有运动的能力,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
都有对食物、水、空间等的需求
4、植物•动物•人
1、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
2、知道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权利。
1、会比较植物和动物的相似和不同。
2、会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不同。
3、能运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和交流观察的结果。
1、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
2、意识到要为自己及其他生物保持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3、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
概括生物的共同特征。
知找出植物、动物、人的相同于不同。
萝卜、兔子等的实物或挂图。
一、引入:
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都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不同与相同。
1、比较动物与植物有什么异同。
(以兔子和萝卜为例)
(1)讨论、汇报交流
相同点:
(1)都是生物
(2)都会生长。
(3)都需要水、阳光。
(4)都需要营养……
不同点:
兔子能运动、要吃青菜和萝卜、全身长毛、耳朵特别长……萝卜不能运动、生长需要土壤、有根和叶子两部分组成、叶子是绿色的……
(2)师生共同完成集合图的填写
2、这些动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
(同桌自选一组讨论、交流,完成在自备本上)
(1)老虎和松树
(2)金鱼和水草(3)青蛙和荷花
3、人与黑猩猩的比较
(1)人是动物吗?
(2)人与黑猩猩比较,完成表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三年级 科学 上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