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012334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42.20KB
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
《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复习1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个一千万是( ).
10个一百万是( )
7.从右边起第四位是( )位;
第( )位是万位;
第( )位是百万位,第( )位是亿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目标检测相关题目。
板书设计:
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数位、计数单位、数级、自然数
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比较数的大小
课后检测:
1.从个位起,第五位是( )位,第九位是( )位.
2.43509600这个数字里,“4”在( )位上,表示( );
“5”在( )位上,表示( );
“9”在( )位,表示( )。
3.9354706000这个数,个级上的数字是( ),万级上的数字是( ),亿级上的数字是( )。
4.1亿里面有( )个千万,有( )个万,有( )个一。
5.与100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 )。
6.875080是一个( )位数,最左边的8在( )位上,表示8个( ),另一个8在( )位上,它们的值相差( )。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1.通过复习能正确地读写大数。
读写数的方法。
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
一、复习知识点。
(一)多位数的读数的方法是什么?
(二)多位数的写数的方法是什么?
二、练习内容。
(一)出示习题。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①最大的数
②最小的数
③一个0都不读的数
④只读出一个0的数⑤要读出2个0的数
⑥约等于3亿的数
⑦约等于10亿的数
4.把两个相同的数用线连起来
二千四百万零七十五 20040705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五十 20400750
二千零四万零七百零五 24057500
二千四百五十万七千五百 24000075
二千四百零五万七千五百 24507500
三、布置作业:
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
一、填空:
1.在5300740这个数字中,( )位与( )位的0不读,因为这两个0在( ),所以读作:
( )。
2.五百二十万零九十写作:
( )
3.40060500读作:
70000800读作:
4.用四个“9”,三个“0”,组成一个七位数。
写出
①三个“0”都不读出来的数是______________
②只读一个“0”的数是_______________
③读出两个“0”的数是_______________
④读出三个“0”的数是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40507080读作:
()
A.四千零五万零七千零八十
B.四千零五十万七千八十
C.四千零五十万七千零八十
2.在下面的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A.504030 B.540030
C.450003 D.最小的六位数
3.用5、0、9、3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数中,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
A.5093 B.9530 C.3059 D.3095
第3课时
1.通过复习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会比较数的大小。
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一)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二)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1.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
2.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3.求近似数。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4.把下面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
93596009≈( )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53644998≈( )
5.比大小。
1650010
○16500100
350020
○
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
670630
多位数的认识
1.比较下面两数的大小.
1250000□125万 30万□300050
9999000□99990000 750001□75万
807000□870000 10200万□102000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9□876≈9万
9□876≈10万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7□6354≈72万
3□2670≈37万
4.把364800四舍五入到万位的近似数是()。
5.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4200000=( )
360000=( )
6.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73508000≈( )
7.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99870546≈( )
第4课时
复习乘法和除法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乘除法笔算的方法。
正确熟练地计算。
一、复习整理:
(一)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
复习乘法和除法
(二)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
二、复习知识点
(一)复习口算。
1.直接说结果。
2700÷
30=
180÷
60=
360÷
40=
240÷
800÷
40=
420÷
60
54÷
3=
60÷
250÷
50=
130×
5=
2×
380=
150×
6=
18×
3=
23×
4=
7×
13=
460×
2=
2.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二)复习估算。
1.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
2.估算。
522÷
70≈
710÷
92≈
543÷
90≈
350÷
68≈
455÷
678÷
80≈
59×
103
≈
720×
12≈
315×
72≈
408×
18
209×
29≈
(三)复习笔算。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1.948÷
38=
2496÷
47=
4325÷
48=
3276÷
84=
2.245×
27
=
530×
48=
509×
50=
802×
37=
三、总结:
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一4——8
复习乘法和除法
口算估算笔算
1.直接写出得数。
5=
2×
380=
540÷
3=
40=
7+3×
6=
90×
9×
0=
77÷
11=
50×
6=
185×
4≈154×
28≈633÷
88≈350÷
68≈
2.用竖式计算。
118÷
16=
393÷
25=460×
25=
308×
52=306×
24=708÷
59=
第5课时
1.通过复习,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一、复习知识点
(一)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积的变化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1.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15×
39=585
792÷
24=33
39=
396÷
12=
390=
1584÷
2.根据75×
40=30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50×
40=75×
200=25×
40=
(二)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
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一士多店平均每天售出饮料350支,这个月(按31天计算)共售出饮料
多少支?
4.3箱苹果共计135元。
照这样计算。
买12箱苹果共需多少元?
5.总复习题第9、10题
二、总结:
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一、选择。
1.125×
40积的末尾有()个零。
A.1B.2C.3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40倍,积也()。
A.不变B.扩大40倍C.缩小40倍
3.与480×
40的积一样的算式是()
A.48×
40B.24×
800C.480×
400
二、解决问题。
1.小华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他2分钟能跑多少米?
2.张大伯把一车蔬菜送到菜市场,去时的速度40千米/时,用了3小时送到,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3.打字员小芳每分钟大约打75个字,她打一篇文稿刚好用了40分钟,这篇文稿大约有多少字?
4.根据“速度×
时间=路程”从广州火车站开往各个城市的列车行程表。
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到达地点
韶关
济南
南京
桂林
速度(千米/时)
120
100
90
时间(时)
3
22
13
路程(千米)
240
2500
5.电视机厂原计划20天生产一批电视机,实际每天生产25台,提前4天完成了任务。
这批电视机有多少台?
第6课时
空间与图形
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
2.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一)本节课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复习空间与图形
(二)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1.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2.问:
二、复习知识点
(一)复习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2.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与什么没关系?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符号用“∠”表示。
3.什么叫平角、周角?
平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1平角=2个直角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二)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
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学生举例说明。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
什么叫等腰梯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三、练习内容:
1.
出示图,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出示图,看看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完成总复习第12题。
四、总结:
完成目标检测相应题目
复习空间与图形
角的度量
平行四边形梯形
1.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有( )个端点。
2.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
(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
3.( )°
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 )°
,大于( )°
而又小于( )°
的角叫做钝角。
4.1平角=( )直角。
1周角=( )直角=( )平角。
5.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如果把线段的两端无
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
6.我们学过的角有( )角、( )角、( )角、( )角、( )角。
7.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
8.在()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9.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0.常见的四边形有()。
1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12.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3.()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第7课时
1.通过复习,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一、复习知识点
(一)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
(二)复习p42页画角的步骤。
(一)用三角板拼角(学生用三角板拼角)
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二)画指定度数的角。
65度、100度、155度。
用量角器画角,互相检查。
(三)认真量一量,并写出它是哪种角。
()°
()°
()角()角()角()角
(四)
出示图,计算角的度数
(五)总复习9
完成目标检测相应题目
角的度量
一、填空。
1.量角时,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 )对齐,角的一边要与量角器的
( )重合,而角的另一边所对量角器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大小。
2.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 ),( )就越大。
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 )。
3.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2时成( )角,3时成()角,6时成()角。
二、作图。
1.量一量,想一想。
(1)请你在这条直线上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3分)
(2)量出下图中四个角的度数,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10分)
∠1=∠3=
∠2=∠4=
(3)求下图中各个角的度数。
已知∠1=45°
∠2=
∠3=
∠4=
(4)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35度的角,再画一个120度的角。
·
A
第8课时
1.通过复习,掌握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正确画出垂线和平行线。
(一)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
(二)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高的方法是什么?
(一)学生画垂线,同桌画垂线,互相检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二)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三)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高、并测量底和高的长度。
底()厘米;
高()厘米
(四)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五)按要求在下面图形中画一条线段:
1.分成两个梯形。
2.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六)总复习第10、1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完成目标检测相关题目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划船从A点到河的对岸,把最短的线路画出来。
大河
2.在点子图上分别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和两条互相平行的线段。
·
3.如图,要从东村挖一条水渠与小河相通,要使水渠最短,应该怎样挖?
请在图上画出来。
第9课时
统计
1.通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一)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
复习统计
(二)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1.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2.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一)统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只是形式不同,当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表示更方便。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二)总复习第13题
回答问题。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练习二十一第13题
1.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还有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