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5678系列芯片组详尽资料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010681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87MB
Intel 5678系列芯片组详尽资料Word格式.docx
《Intel 5678系列芯片组详尽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ntel 5678系列芯片组详尽资料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三芯片时代,南北桥间就是依靠DMI总线作数据交换的,但是X58芯片的北桥与Corei7处理器间用的是QPI(QuickPathInterconnect)总线连接。
DMI总线的带宽仅有2GB/s,QPI最高带宽可达到25.6GB/s,两者显然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因此有些读者可能觉得新的双芯片间数据通信会遭遇瓶颈,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以下面这个架构图来看,在CPU内部,可以分为CPU核心(绿色虚线框)和GPU核心(红色虚线框)两块,在GPU核心这一块,包含有GPU控制器、内存控制器和PCI-E控制器等几部分,相当于原来意义上的北桥,CPU与GPU这两个核心间是通过QPI总线来通信的。
再看蓝色虚线框内的PCH芯片,主要是一些功能性的单元,比原来的南桥功能更丰富,但它与CPU间同样不需要交换太多数据,
因此连接总线采用DMI已足够了。
新的Nehalem平台虽然采用了双芯片结构,但逻辑结构上和以前三芯片是一样的。
※※回到H55/H57/P55/P57/这几款PCH芯片上来,它们间有哪些异同呢?
※※
由于display单元是整合在PCH芯片中的,对于整合有GPU的处理器,需要一条单独的通道与PCH中的display单元连接,因此H55/H57芯片与CPU间会另外有FDI(FlexibleDisplayInterface)接口,将CPU中的图形单元处理好的图形输出到显示设备。
所以,H55/H57则适用于整合有图形单元的处理器,P55/P57应用于没有整合图形单元的处理器。
P55/H55与P57/H57间的区别:
主要是前者不支持Braidwood技术,P57/H57则是支持的。
Braidwood其实是TurboMemory(迅盘)改进版,能够成为系统与存储界面的缓冲,使入门级PC拥有如同SSD般的读写及存储效果。
另外,P57不支持MatrixStorage管理和MEIgnitionFW技术。
H57不支持RapidStorage技术,也就是说不能用多硬盘组Raid。
再看看多卡互连的情况。
这里指外接显卡之间互连(仅P55/P57支持),在Lynnfield和Clarkdale处理器中的PCI-E2.0控制器包含有16条PCI-E通道,可以支持x16或x8+x8模式,另外在PCH芯片还包含有8条PCIE通道(H55只有6条),其中有两条PCIE通道分别被WiFi和GbE占用,可供使用的还有剩余的4-6条通道,也就是还能提供一条x4模式PCI-E2.0接口,结合CPU中的16条PCIE通道,一共有x8+x8、x16+x4、x8+x8+x4这样几种多卡互连的模式。
扩展输入输出方面,P57、P55、H57、Q57支持14个USB2.0接口、6个SATA3Gb/s接口、8条PCI-E2.0x1插槽、4条PCI插槽,最低端的H55删减至12个USB2.0接口、4个SATA3Gb/s、6条PCI-E2.0x1插槽。
类别
X58
P55
H55
H57
研发代号
Tylersburg
IbexPeak
发布日期
2008.11
2009.09
2009.12
南桥类型
AC82X58(IOH)
BD82P55(PCH)
BD82H55(PCH)
BD82H57(PCH)
CPU插座
LGA1366
LGA1156
接口类型
QPI
DMI
接口速度
6.4GT/s
2.5GT/s
2.5
GT/s
PCI-E通道
36PCI-E2.0
8PCI-E2.0
PCI
是
SATA2/3
6/0
USB2.0
14
12
整合绘图显示通道
否
X58是5系列的旗舰芯片组,性能上非常强大,上一代X48的替代品,X58芯片组主板支持IntelLGA1366接口的Nehalem与Westmere处理器Corei7,由于处理器已整合传统北桥中的内存控制器,所以原来的北桥GMCH更名为IOH,不同于P5x系列,由于PCI-E控制器未被整合,所以通过全新设计的一条高速QPI接口来连接处理器中的内存控制器,支援的最高速度为6.4GT/s。
与其搭配的仍为ICH10南桥,IOH仍通过DMI接口来连接南桥。
同时支援ATI的CrossFire和nVIDIA的SLI,支援最大24GB的三通道DDR3800/1066内存。
总结:
其中H55主要适用于低端I3平台;
P55主要适用于i5和低端i7,这两种主板都是1156针脚平台。
而最高端的X58做工用料最好,支持1366的顶级i7处理器。
基本是X58>
P57>
H57>
P55>
H55.
Intel6系列芯片组:
英特尔新一代处理器SandyBridge(沙桥)处理器已经发布,配套的主板芯片的信息也渐趋明朗,在商用平台上会有Q67、Q65和B65,在我们关注的消费级平台上将推出三款新的芯片组,分别是P67、H67和H61。
图为2010年Intel主板芯片组路线图:
分别有入门级、主流级、高端级产品
P67和H67在2011年1月和SandyBridge处理器一同发布,代替P55和H57、H55位置,而在2011年第二季度发布入门级产品H61代替G41。
但是2011年2月Intel宣布:
伴随SandyBridge系列“第二代Core架构处理器”推出的6系列芯片组(代号CougarPoint)发现了设计方面的问题。
涵盖所有6系列产品,包括P67、H67以及其他各款移动、商用型号。
问题存在于SATA接口可能随时间推移出现降级状况,影响硬盘、DVD光驱等SATA设备的性能”。
Intel进一步解释称,此电路设计问题存在于6系列芯片组提供的4个SATA3Gbps(SATA2)接口上,具体是该接口电路PLL时钟树中的一颗晶体管。
值得注意的是,6系列首次加入的两个SATA6Gbps(SATA3)接口不存在此问题。
Intel召回问题主板重新进行了设计,此后B3步进的主板不存在此问题。
下面简单看看P67、H67芯片组的一些特性、区别:
【上图为P67芯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从上面的P67芯片组平台结构图可以看出,PCI-E总线和内存控制器继续被CPU所集成,处理器中的PCI-E通道能支持x16或x8+x8模式,P67芯片组已得到NVIDIASLI的授权,可以组建双路x8模式的SLI和CrossFire。
P67的PCH芯片提供14个USB2.0接口,很可惜依然不支持USB3.0,值得高兴的是,在它提供的6个SATA接口中,有2个是SATA6Gb/s接口,这意味着英特尔在6系主板中开始原生支持新一代的SATA3标准。
P67还支持IntelExtremeTuning”内存优化技术。
【上图为IntelH67主板芯片平台结构图
】
H67芯片组可以使用处理器的集成显示核心,支持HDMI和DisplayPort的输出,为了不至于让DMI总线过于拥挤,英特尔在H67上单独开辟了一条专用通道来传送显示数据,即FDI(FlexibleDisplayInterface),这和H55上的做法是一样的。
H67也提供了2个SATA6Gbps接口,但是不支持USB3.0。
与P67相比,H67不允许CPU提供的PCI-E通道拆分,也就是只能是x16的单插槽模式。
而入门级的H61可以说是P67的精简版本,不支持SATA6Gbps,USB2.0接口删减到10个,H61最多只有两个内存插槽,每个通道一条插槽。
PCH芯片组内提供的PCI-E总线也仅有6条,不支持RAID。
英特尔6系列与5系列主板最大的区别在于:
第一:
对SATA6Gbps(SATA3)的原生支持,P67和H67都有两个原生的SATA3接口。
第二:
6系列芯片组中放弃了对PCI总线的支持,P67、H67主板上的PCI插槽都是通过第三方芯片由PCI-E通道桥接而来的,并且PCI-E总线速度由原来的2.5GT/s提升到了5GT/s,带宽提升了一倍。
第三:
支持DDR3系列内存。
可惜的是仍然不支持USB3.0技术。
附:
SATA:
是一种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热拔的特性,传输速度为150MB/s,比PATA的100MB/s高50%;
SATA2速度为300MB/s;
SATA3速度为600MB/s。
第一版USB1.0是1996年出现,传输速度为1.5MB/s;
第二版USB2.0是2004年出现,传输速度为480MB/s,然而第三版的USB3.0的传输速度为6Gb/s。
各项规格
H61
H67
P67
Z68(6系列最高端)
2011.01
2011.03
PCI-E插槽
1*PCI-E2.0
1*PCI-E2.0x16/x8*2
内存
2*DDR3
4*DDR3
4/0
6/2
6
8
PCI-E带宽
5GT/s
磁盘阵列
不支持
0,1,5,10
USB2.0接口
10
显示输出
支持
磁盘智能响应
Intel7系列芯片组简介:
由于第三代Corei系列(代号:
IvyBridge,简称“IVB”)已在2012年4月29日正式发布,配套的Intel7系列主板预计会提前上市,接下来各主板厂商会陆陆续续有7系列新品发布。
7系主板包含X79、H77、Z75、Z77、Q77、Q75、B75七种型号。
Intel7(代号为PantherPoint)系列芯片组在桌面上只有三款型号:
包括定位高端、搭配Corei7处理器的Z77、Z75和定位主流、搭配Corei5处理器的H77,其中主打的当然是Z77,笔记本移动平台上则有五款型号,包括面向高端游戏本的HM77,适合主流本的HM76、HM75,用于超极本和轻薄本的UM77,以及针对低端入门级廉价本的HM70。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H77定位为主流市场,将逐步取代H67;
Z77/75两款主板则定位高端玩家,取代Z68、P67,估计以后就没有P开头的了,至于已经发布的X79,是发烧友的独享产品。
而主打入门级市场的仍是H61。
新出的7系芯片组与6系芯片组有何区别?
很显然,Z77、Z75、H77三款芯片组都同时支持IVB、SNB两代LGA1155接口处理器,及其整合图形核心,都有RAID技术,均配备4个USB3.0和10USB2.0接口、2个SATA6Gbps和4个SATA3Gbps接口,都能提供8条PCI-E2.0总线通道——芯片组仍然不支持PCI-E3.0。
关于兼容性,7系列主板全部都可以直接向下兼容SandyBridge处理器;
不同之处在于,一则H77不支持处理器超频,二则Z75没有SRT固态硬盘加速技术,三则就是处理器PCI-E总线的分配,分别可拆成三路、双路和单路。
对于7系列芯片组的定位有所不同,简单分类如下:
H77为最低端型号,仅有一条PCI-Ex16插槽,集成音频Codec支持双路HDMI/DP音频不支持超频,但延续了Z68的SRT固态硬盘加速技术。
Z75支持2x8双卡,支持超频,但不支持SRT固态硬盘加速技术。
Z77则完整提供超频功能,SRT硬盘加速,PCI-E通道也可划分为1x16、2x8或1x8+2x4。
Q系列的芯片主是商业芯片组,Q77支持固态硬盘加速。
Q75和B75对SATA6Gbps接口、USB接口进行了削减。
对于发烧玩家级来说,还有一款x79芯片组的主板,拥有7系列的所有功能。
上图为IntelZ77芯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7系列芯片组在内存支持上也有不小的改进,标称频率从1333MHz提高到1600MHz,实际上通过超频最高都可以达到2800MHz(当然也得看主板),同时还增加支持了低压低功耗的DDR3L。
另外还有商务领域里的B75、Q77、Q75。
后两款要稍后才会发布,而且普通消费者根本看不到它们,就不多说了。
B75则因为技嘉和微星等不少厂商的青睐,以及H61后继无人等原因,预计将会在主流和低端市场上频频出现。
B75砍掉了处理器超频、SRT固态硬盘加速、双路显卡等高级技术,因此成本得以大大降低,但是,基本功能还是一应俱全的,包括三屏独立输出、1个SATA6Gbps和5个SATA3Gbps接口、4个USB3.0和8个USB2.0接口、8条PCI-E2.0通道、RAID、千兆以太网等等,特别是又找回了失落的原生PCI总线支持。
(以下为B75)
Intel8系列芯片组
Haswell的发布不可谓不盛大,但一大批处理器型号几乎吸引了所有目光,配套的芯片组却基本被遗忘了,很少有人讨论8系列。
当然了,现在的芯片组严格来说只是以往的南桥,负责系统输入输出功能,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并不多,8系列相比上代的改进也很有限,但是没有芯片组,处理器就成了无源之水。
【8系列芯片组规格对比】
Intel并没有明示8系列的制造工艺,但看起来应该是终于升级到了45nm(4-7系列一直都是65nm)。
封装形式仍是FCBGA,其中桌面版尺寸23×
22毫米(缩小了31%)、厚度1.602毫米、焊球数量708个、焊球间距0.65毫米;
移动版尺寸20×
20毫米(缩小了36%)、厚度1.573毫米、焊球数量695个、焊球间距0.593毫米。
桌面上有五款型号,分别是高性能可超频的Z87、主流的H87、低端的B85、商务平台的Q87/Q85。
B85其实本来也是主要面向企业用户,但就像前辈B75,物美价廉的它被推向了低端桌面市场。
笔记本上有消费级的HM87、HM86和商务型的QM87。
其实Intel还准备了更入门级的H81,取代老旧的H61,但暂时还没有发布,具体何时推出也不知道。
8系列芯片组支持最多六个USB3.0、六个SATA6Gbps(7系列最多四个/两个),这是最为突出的,而且还支持“FlexI/O”弹性输入输出技术,可灵活配置PCI-E/USB/SATA输出,这个后边详细解释。
8系列还全部支持IntelWiDi无线显示技术、NFC近场通信技术、IntelIPT身份保护技术,主动管理技术也升级到AMT9.0(仅限Q87/QM87)。
数字输出管理从芯片组转移到了处理器内部,这边就只剩下了模拟的VGA。
Z87、H87都可以支持六个USB3.0、八个USB2.0、六个SATA6Gbps,而且支持FlexI/O,不同之处在于H87不支持超频,也不支持多路显卡,但多了SBA。
B85砍掉了FlexI/O、RAID、SRT,但是和H87一样支持SBA,接口配置为四个USB3.0、八个USB2.0、四个SATA6Gbps、两个SATA3Gbps。
H81进一步删除了PCI-E3.0、三屏显示、RST、SRT、SBA,每通道最多一条内存,六条PCI-E2.0、两个USB3.0、八个USB2.0、两个SATA6Gbps、两个SATA3Gbps。
桌面8系列芯片组规格表
移动8系列芯片组规格表
消费级8系列芯片组规格表
商务级8系列芯片组规格表
Z87架构图
H87架构图
B85架构图
Q87架构图
Q85架构图
【FlexI/O弹性输入输出技术】
这是8系列的一个新特点。
以往芯片组所支持的SATA/USB接口数量、PCI-E信道数量都是固定的,一款型号该多少就是多少,8系列的新架构则允许主板厂商根据不同需求,灵活地配置同一芯片组支持不同数量的USB3.0、SATA6Gbps、PCI-E2.0,比如在小板上USB可以多一些,大板上则多提供些PCI-E。
8系列芯片组一共有18个端口,其中固定的有四个USB3.0、四个SATA6Gbps、六条PCI-E2.0,剩下两对就可以自定义了:
第一对(端口5/6)可以是USB3.0/PCI-E,第二对(端口13/14)可以是SATA6Gbps/PCI-E。
但是注意:
PCI-E2.0最多只允许八条,所以最多只能有一对配置为PCI-E,不能两对同时;
如果想提供mSATA接口,只能使用端口13/14。
此外,GbE千兆网卡控制器可以挂接在任何PCI-E信道上。
USB2.0接口是不参与上述配置的,但如果USB3.0配置为六个,那么为了平衡起见,USB2.0就会从十个减少到八个,以保持总量仍为十四个。
除了B85、Q85之外,其它型号均支持FlexI/O,这两款型号的端口5/6固定为PCI-E2.0,端口13/14则固定为SATA3Gbps。
桌面版8系列芯片组接口配置
移动版8系列芯片组接口配置
【显示输出配置】
刚才就已说过,Haswell处理器把原本在芯片组里的数字输出显示给拿了过来,只留下VGA,并且删除了LVDS/SDVO。
这可以让系统更好地支持S0ix超低功耗电源状态,大幅度降低待机功耗、提高休眠唤醒速度,并且在数字输出配置方面也更为灵活,尤其是支持WiDi的时候。
7系列芯片组与处理器之间有一个8xFDI显示通道,现在既然数字显示都到了处理器内部,FDI界面也大大简化了,仅需2x用来满足VGA。
未来Intel如果狠心彻底移除VGA(早就列入日程了),FDI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此外,DDI音频引擎也从芯片组跑到了处理器中。
曾经功能齐全的芯片组现在是越来越简单了。
Haswell支持三个数字输出端口,都可以配置成DVI、HDMI、DisplayPort。
HDMI支持立体3D、4K超高清、x.v.Color、DeepColor,DisplayPort则支持DP1.2、HBR2、MST。
对比笔记本处理器而言,里边还会有一个eDPx4,用来直连显示屏。
如果只接一台显示器,笔记本的最高分辨率可达3840×
2160(60Hz/24bpp),台式机则是DisplayPort3840×
2160、HDMI4K(24Hz)/1080p、DVI/VGA1920×
1200。
双显的时候,笔记本外接屏幕可以使用任意接口,包括WiDi。
台式机就有点复杂了:
DisplayPort可以搭配任意类型,DVI/HDMI可以混搭,还均能搭配VGA/WiDi。
双VGA、双WiDi是不行的。
三显呢,笔记本上等于桌面双显额外加一个eDP,桌面上就有太多组合了,自己看吧。
最后提一句,Haswell处理器还从芯片组那里夺来了电压控制器,可以更好地支持超频,同时大大减少主板布线(少了五条电路),但对于主板厂商来说就更悲哀了:
能发挥的空间越发狭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ntel 5678系列芯片组详尽资料 5678 系列 芯片组 详尽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