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教程教案第2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002103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1.18KB
美术基础教程教案第2版Word文件下载.docx
《美术基础教程教案第2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基础教程教案第2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是先用软铅笔后用硬铅笔,先用未削尖的笔后用削尖的笔。
因为铅笔上调子,颜色的深浅需要层层叠加,很多遍才能达到所要的深度。
而硬铅笔和削的太尖的笔画几遍之后容易打滑,不好往里画了,容易“腻”。
(2)橡皮
橡皮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既能擦掉笔迹,又不损伤画面。
用来擦掉画坏的部分,用时可以将橡皮从中间割开留一个相对尖的角,用起来更方便。
作画时尽量少用橡皮,以免将纸表面擦毛弄花。
另外橡皮作为工具皴擦画面,可丰富层次感。
(3)纸
绘画所用的纸张品类繁多,不同的纸表面纹理、薄厚不同。
初学者一般采用150克到200克素描纸为宜。
铅笔画用纸一般应以纸质密实,纸面纹理较粗糙的为好。
纸质密实,能多次擦拭修改,不易起毛,不留笔道痕迹。
纹理较粗糙,易显现线条笔触及深浅轻重的色调变化,利于深入刻画形象。
(4)炭笔
炭笔的笔芯较粗,其质地较铅笔软,颜色深重浓黑,附着力强,难于用橡皮擦净,不易修改,且易弄污画面。
由于笔芯较粗,线条粗细不易控制,在基础素描训练的初始阶段不宜采用。
(5)炭精条
炭精条分黑色和棕色两种,一般为方条形,特点是既可进行较细致的刻画,又便于大面积涂抹,不可表现丰富的浓淡层次。
黑色炭精条颜色深黑浓重,棕色炭精条颜色较为柔和。
炭精条与炭笔一样,难于用橡皮擦净,不易修改,容易弄污画面,初学者不易掌握。
(6)木炭条
木炭条一般以柳条烧制而成。
质地松软,颜色浓黑,使用方便,表现力强。
即可表现强烈的黑白对比,又可表现柔和的色调,既适合表现以线为主的结构造型,也适合表现层次丰富的明暗光影。
木炭条是基础训练和素描创作普遍采用的工具,一般选用质地较结实,平直均匀,粗细适中的为宜。
但是木炭条的颜色附着力不强,极易脱落而损污画面,为便于保存,必须喷上定画液。
(7)画板、画架
用于固定画纸,利于作画时线条直;
固定与写生实物的位置,不移位;
好观察画面效果。
第2节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
一、美术的概念
(1)美的艺术的简称
(2)造型艺术,既造型艺术是指占有一定的空间,构成一定美感形象,并通过视觉来欣赏的形象艺术。
它包括绘画,雕朔,建筑等
(3)专指绘画。
二、素描
用单色来画的意识。
素,指单色的意识,描;
指画的意识。
3、几何形体
由平面和曲面所围成,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立体图形。
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等。
4、比例
比例是绘画因素寻找可比参照物进行可比因素的比较,比较的内容为长度、宽度、高度、角度、距离。
比较的程序是先整体,后局部。
(比例有整体比例和局部比例)
5、素描调子
是指涂明暗的意识。
所描绘的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明暗关系。
在有明暗的前提下,形体才能有一定的空间关系,远近关系,虚实关系等。
6、形体结构
在素描训练中形体结构是素描训练的核心。
形,指物体的基本形状,这个形状一般指外部轮廓和外部轮廓内的形体位置安排。
体,一般指在外部形状表现完成以后,对形状体积的表现,体积一般是指形状所占空间的面积,既不同的面形成一定的体积,但要先有形而后考虑体积的问题。
体积是依附在形体的基础之上的空间因素。
结构,在绘画上,结构一词是借用建筑的名词,意识的组合与连接的意识,在绘画上,结构一般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从人物分析的角度来考虑的话,内部结构一般指人物内部的骨骼肌肉连接与组合后所形成的外在结构形式和起伏形式。
外在结构指一个形体是由若干个局部所组成的,而这些局部在形成一个整体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连接形式和组合形式,就是外部结构。
形体结构是素描的训练重点,是素描的核心理论,在素描的训练上如果把结构的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的话,那在素描的基础理论上就可以过关了。
第3节素描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一、轮廓素描造型
素描时候,首先要观察,再次就要开始动手了,动手之前,就要考虑好构图,其次就是打轮廓了。
画轮廓的方法有几种:
从整体到局部,先说从整体到局部,这种作画的方式,是很多的老师给学生做范画的时候画的,大多都是这样。
这种做法,我个人感觉也不太好,属于看是整体,其实不怎样。
因为只要把笔画向画的时候,物体的位置就开始因你的笔受限制了,最后做出来的画,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但是你总是看这不够细腻,特别是刚学习的同学,他们没有整体控制能力,更容易发生这样的问题。
从局部到整体,从局部到整体,是很多高手作画的动作,他们是心中整体,眼放局部,这样的画,画的一漂亮,整体,出了画的时候,纸面上不会留下一些残留的败笔痕迹。
很多素描高手、老手,特别是突破了思维框框的那些艺术家,他们都如此作画。
二、结构素描造型
素描中的形体,主要指物像的外形特征,结构则主要指物像的内部构造和组合关系。
形体与结构是外观与内涵的关系。
结构是形成物像外贸的内在依据,不了解它,就无法准确把握物像的一系列外表特征。
在素描中,结构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是解剖结构或构成结构;
二是形体结构人体和动物的骨骼、肌肉所构成的解剖关系,是解剖结构。
熟悉了解解剖,是人物造型的基础。
其他物体的内部构成框架及其构成关系称构成结构,是物像形体的内在依据。
绘画中对物体的结构关系的把握,主要在于用面体现其基本形体特征,这样便于理解和把握复杂的结构关系,有利于形象体积的塑造。
对结构的这一形体化的概念,我们称为形体结构或几何结构。
立体是面的集合体,这是现代绘画表现立体和空间的基本观点。
因此,素描中对立体形象的把握通常是从分面开始的,分面是对物像形体的概括,是对结构的分析。
面的概括构成了物像的立体框架。
圆或接近圆的形体,也可以用概括的面来塑造。
方的面更能准确地把握圆的整体关系。
所谓造型中宁方勿圆也就是为了概括地、准确地塑造立体形象。
3、光影与明暗造型
光线与明暗是创造画面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绘画表现的一个主要方面。
明暗的产生来自于光线和物体结构变化两方面的因素。
不同的光线角度和不同的结构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的明暗效果。
光线赋予物体明暗,而我们通过画面的明暗来表现空间、体积、结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光感。
现实生活中的光线往往是复杂而多变的,而我们在素描训练中则需要一个稳定的光源,便于观察和深入研究光线与明暗变化的规律,培养明确的光线意识。
常见的光线角度一般有顶光、侧光、逆光、顺光等,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对这几种光线变化有所把握,这样在光线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主动把握住画面的光线与明暗。
明暗变化的规律主要就是“三大面”和“五大调子”。
“三大面”是物体的基本黑白灰关系,物体受光角度的不同直接体现着黑白灰的变化,受光是“白”,背光是“黑”,侧受光是“灰”。
当然,物体结构的微妙变化会直接体现为黑白灰的多种层次。
“五大调子”则是物体从受光面到背光面的基本变化规律。
五大调子包括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
其中明暗交界线是受光和背光的转折线,是明暗变化中最重的部分。
明暗交界线和轮廓线是形体表现上的两条生命线。
暗部要比明暗交界线稍暗一些,在表现中要透气,在暗部里离交界线较远的部分会有一些反光,在表现中要注意适度,不要过亮。
灰部与暗部则要保持一定的对比尺度,不要混淆。
第4节室内静物写生作业点评
作业点评主要从构图、色彩、形式美感等因素进行展开,并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法。
作业布置:
选择个人所喜欢的静物,用素描的方法把它画出来。
第二章素描表现
是把传统美术教学对学生写实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形式、构成、个性、风格的表现和研究。
表现素描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多元素视角体验来面对自我的设计实践,为个人的艺术潜能、设计修养的提高开拓一个较为宽广的艺术平台。
室内陈设与建筑局部表现、建筑风景素描
素描表现的方法和技巧
讲授法;
练习法
室内陈设与建筑局部表现
一、室内陈设表现
室内设计表现图是室内设计整体工程图纸中的一种;
它是通过绘画手段直观而形象地表达设计师的构思意图和设计最终结果的。
绘制室内表现图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一)真实性:
就是表现的效果必须符合设计环境的客观真实。
真实性是效果图的生命线。
表现图与其它图纸相比更具有说明性,而这种说明性就寓于其真实性之中。
(二)科学性:
为了保证效果图的真实性,避免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随意或曲解,必须按照科学的态度对待画面表现上的每一个环节。
都必须遵从透视学和色彩学的基本规律和规范。
科学性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方法。
建筑表现绘画中十分强调的稳定性也属于科学性的范畴。
(三)艺术性:
表现图既是一种科学性较强的工程施工图,也能成为一件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绘画艺术作品。
一幅表现图艺术性的强弱,取决于画者本人的艺术素养与气质。
二、建筑局部表现
视手法代表了一个新的普遍性观点,一个先验观点,即通过理智可以理解并控制空间。
因此,文艺复兴建筑结构素描在表达意图的构思上更为清晰,其对空间的处理,是被期望从设定的方向去理解。
透视能够最大限度的模拟真实的场景,因为其不仅仅能够用来描述建筑结构素描师的观点,还允许他们通过图像去预测现实中人们对建筑结构素描的体验。
室内陈设与建筑局部作业点评
一、室内陈设与建筑局部写生作业点评
(1)画面整体效果
(2)画面的空间构成
(3)画面的形式
(4)画面的美学特征
二、室内陈设与建筑局部写生作品范例
选出学生创作的较好作品,对作品进行展示,同时指出其中的优缺点。
建筑风景素描、钢笔风景速写
取景与构图
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
如何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使之成为一张画的画面,以及怎样进行画面的安排,这就是取景构图。
风景写生教学涵盖着取景构图、色调选定、塑造、修改等众多过程的训练,而取景构图处于最前端,又可以将取景溶入构图的内容,也就是解决:
怎样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这一问题。
二、常见自然景物的表现方法
明暗调子的表现方法
线面结合的表现方法
线描的表现方法
速写的表现方法
三、房屋建筑的表现技法
建筑表现技法同一般绘画不同,风格较为理性,不过很多时候运用一些绘画笔法,会使得画面更为灵动,这需要看具体情况来决定。
一般是建筑物的线条比较清晰,构图严谨;
而作为配景的树木等较为风格化。
所需材料一般是美工笔、水彩颜料、马克笔、油画棒等,水粉不是很常用,因为不是很容易控制,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快速表现建筑画大都是钢笔淡彩,所以需要一支美工笔。
签字笔和针管笔也行,看风格决定。
没有色彩的建筑画,就完全看的是钢笔的技术了。
建筑风景素描的作画步骤
透视图
1、一点透视适合表现建筑的庄重、肃穆的气氛:
纪念建筑,行政建筑,室内(纵深感)
2、两点透视容易表现建筑物的体积感,具有较强的明暗对比关系:
建筑表现图广泛应用。
3、三点透视强烈的透视感:
大型建筑物或强烈的透视感以及高层建筑物。
工具
水彩纸;
羊毫大白云、小白云、小狼毫(笔锋吸水后能够收拢成尖状);
水彩颜料以及调色盘、吸水布。
临摹与研习
1、要点
兼顾素描关系与建筑表现技巧;
建筑表现技巧色彩因素
先从素描明暗塑造这一角度入手,用明暗方法表现出建筑形象的主要方面,然后再通过一定色相的色水渲染,获得一个统一的基本色调;
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和色彩对比的变化来丰富画面色彩效果。
方法:
渲染为主,某些部位采用不规则湿接法或其他技法。
建筑风景素描、钢笔风景速写作业点评
建筑风景素描作业点评
钢笔风景素描作业点评
建筑风景、钢笔风景速写作品范例
请你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画出一幅速写作品。
第三章色彩基础
教学目标:
色彩是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色彩基础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色彩观察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色彩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色彩表现技法与培养色彩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色彩表现技法的同时,提高视觉审美修养和色彩的创造性应用能力,并使这种能力与其所学专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
色彩常识、色彩表现
色彩关系
第一节色彩常识
一、色彩的形成
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
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
二、色彩混合的两种形式
色彩有两个原色系统:
色光的三原色、色素的三原色。
色彩有三种混合方式:
加法混合、减法混合、中性混合。
色彩系统
色彩分类
色彩分为无色彩与有色彩两大范畴。
(1)无色彩指无单色光,即:
黑、白、灰;
(2)有色彩指有单色光,即:
红、橙、黄、绿、蓝、紫;
色彩的三要素
(1)明度:
在无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
在彩色中,任何一种纯度都有着自己的明度物特征。
例如:
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紫色为明度最低的色。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的特征而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
色相与纯度则必须依赖一定的明暗才能显现,色彩一旦发生,明暗关系就会出现。
我们可以把这种抽象出来的明度关系看作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结构的关键。
(2)色相:
是指色彩的相貌。
如果说明度是色彩的骨骼,色相就很像色彩外表的华美肌肤。
色相体现着色彩外向的性格,是色彩的灵魂。
色相环:
在从红到紫的光谱中,等间的选择5个色,即红(R)、黄(Y)、绿(G)、蓝(B)、紫(P)。
相邻的两个色相互混合又得到:
橙(YR)、黄绿(GY)、蓝绿(BG)、蓝紫(PB)、紫红(RP),从而构成一个收尾相交的环,被称为孟赛尔色相环.
(3)纯度:
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浊成度。
混入白色,鲜艳度降低,明度提高;
混入黑色,鲜艳度降低,明度变暗;
混入明度相同的中性灰时,纯度降低,明度没有改变。
不同的色相不但明度不等,纯度也不相等。
纯度最高为红色,黄色纯度也较高,绿色纯度为红色的一半左右。
纯度体现了色彩内向的品格。
同一色相,即使纯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立即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
三、色性
现实生活中的色彩千变万化,把色彩分为冷暖两大对立系统,依据来比较冷暖倾向,就能够寻找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任何一种复杂而微妙的色彩。
色彩的冷暖感觉在视觉上还能产生距离感,称为色彩的透视。
它在风景写生中尤为重要。
同一色彩距离我们远时,对比弱,增强冷色感觉。
距离近时,对比强,增强暖色感觉。
色彩的配合
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人们除了关注建筑的质量以外,对于建筑的美观度也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形态以及光线的搭配还有色彩运用上进行合理的搭配,这样才能满足建筑外观以及质量的双重要求。
通过对色彩搭配以及光线、形态运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建筑设计师提供更加开放性的思维,采用更为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应用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
色彩的变化规律
光色是一种物理现象。
我们知道,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把光分离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光谱,并把阳光分解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现代科学证实,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具有波动性及粒子性。
色彩世界的本质是一种光波运动,缤纷的色彩是光线辐射的结果,而不同物体对吸收和反射光波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如我们看到的绿色树叶,它是吸收了光线中的其他色彩,从而将绿色的光波反射出来。
黄色、红色、蓝色的色彩显现也都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至于白色,则是反射了所有的光线,而黑色则把光线全部吸收了。
我们在进行色彩写生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色彩是如何变化的,受那些因素影响,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准确表现.色彩作品不外孚这么几大类:
写生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后面两种色彩表现形式都是较为主观地表现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和表达,这里我们暂不作讨论,下面我们主要就写生色彩进行研究,写生色彩是按照色光变化的科学原理进行的,首先必需要在光源固定、物体固定、环境固定这三个基本前提下才能进行,否则画面的色彩关系将是杂乱无章的。
色彩的观察方法
树立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是一幅色彩写生作品成败的关键。
正确的观察方法应是整体的观察和比较的观察即整体观察同时比较,我们做画,不是在画单块的色彩而是在画一组色彩相互之间的关系,一块颜色画的好不等于整张好,整个画面色彩组织的好才是真的好。
(1)所谓整体观察主要是对描绘对象整体色调的认识。
黄、红、高、低、冷暖调,初学者可采用小色稿的办法来训练自己把握色调的能力。
(2)所谓比较观察是在整体统帅下的物体个性色彩的观察,它是观察色彩的重要手段之一。
色相的比较:
相同,不同色相的比较。
明度的比较:
明与明、暗与暗、明与暗的比较。
纯度的比较:
纯与灰、纯与纯、灰与灰比较。
冷暖的比较:
冷与暖、冷与冷、暖与暖。
(3)只有经过比较才能形成判断,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找到画面正确的关系。
严格的讲,一切色彩的变化都是比较出来的,没有比较就没有色彩。
尽量把准备画进画面的景物同时收入眼底,避免长时间把目光只盯在局部,如若死盯住某处,只追求片面的绝对的标准却就必然会排除条件色的景色的影响而导致色彩的简单画。
这是绘画最忌纬的一种观察方法。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色彩间的差异与对比,在色彩现象与色彩艺术中最具有普遍性,没有色彩的对比就没有色彩的视觉效应,人的视觉只要能感觉到眼前的物象,就意味着色彩的差异与色彩对比关系的存在。
色彩的对比总是在同一范畴、同一性质或者同一发展阶段内进行的色彩的调和实际上是色彩对比的妙用,处理好对比和调和就能造成和谐的效果。
“对比”不等于“不安定”,“调和”也不等于“和谐”色彩的运用关键就在如何处理好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色彩表现
以“抽象”色块为主的表现方式。
这种表现具有主动、显露、抒发、随机的意味。
与以往被动的、临摹的、写实的方法不同,它富有朝气,充分引发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想像空间,大胆地进行创意性的色彩表现。
书中内容主要有概论(抽象、近现代色彩特征、个性)、色彩感受(色相、三种归纳)、经营位置(主题突出、层次、形的构成)、创作意象(主题与素材、想像的动力、有感而发)及表现手法(肌理、笔触、调色)等。
色彩基础作业点评
构图
2.表现形式
3.整体美感
画出一个色环,并比较不同色系色彩给你的感受。
第四章水粉画
通过对水粉画的基本知识学习,指导学生能够独立运用于水粉画创作中。
水粉画的写生技法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一、水粉画的概念
水粉画就是用水调合粉质颜料来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
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
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
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
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
二、水粉画的起源
水粉画的起源很早,这可以从使用水溶性质颜料作画的中外古代壁画中得到见证.如我国北魏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元朝的永乐宫壁画,传统的工笔重彩画,以及古代民间绘画等都是用水粉色,古罗马地下墓室中壁画也大都使用胶或蛋清与颜料粉调和制成的胶粉画,实际上都是早期的具有水粉艺术特点的绘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大师们留下的壁画原作,也是使用水粉色绘制的,由此可见中外水粉画颜料的产生与使用历史悠久。
水粉画的色彩效果以鲜艳、华丽、柔润、明亮浑厚为特点,画面具有独特的美感,适宜于表现简明概括、鲜明强烈的画面效果,因此多选用其绘制各种装饰风格的绘画。
它的应用范围也较广,可以绘年画、招贴宣传画、图案设计画、建筑设计效果图及用于绘景等。
三、水粉画的特点和使用工具
水粉与水彩有相似之处,都是用水来调和颜料的。
也有不同的地方,水彩的深浅基本上是靠水分的多少来决定的,而水粉则可利用白色来使颜料变浅,也可以调出其它较浅的颜色来提高明度。
水粉画的最主要特点是颜料的含粉性质和不透明性,水粉颜料容易被水溶解,是一种覆盖力较强的、且有粘着性的不透明颜料。
也就是说,水粉颜料色层能够紧密盖住底子和下面的色层,而且水粉颜色干透以后非常结实,表面呈现出无光泽的天鹅绒般的特有美感。
由于水粉颜色含有一定分量的白粉,使色彩干湿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即湿时色彩较暗,干后白粉色浮现在表面,明度比湿时要强,而色彩鲜明度减弱。
这一状况,使水粉画在制作中掌握色彩干湿变化时增加了难度。
画家只有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水粉画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操作都比较简单:
毛笔:
水粉画的用笔随意,笔的种类也较多,比如:
水粉笔、水彩笔、油画笔、国画笔、化妆笔、刮刀和自制笔等,可以针对自己的作画习惯以及对笔的不同喜爱,有选择合理使用。
一般水粉画的笔要求笔锋要求有圆、方、尖集扁以及大小之别,便于表现任何刻画对象。
纸张:
水粉画用纸比较随便,一般较硬较厚的都可用来画水彩画,甚至连报纸、白板纸裱在板上也可以画风景画或广告画。
而松软的纸易打皱,太硬脆的纸容易断裂,油画纸及双胶纸根本不吸水也难挂色,这些纸都不宜画水粉画。
严格讲,画好和保存一张好的水粉画,最好还是选用水粉、水彩、卡片等纸、他们既方便又好用,其画面效果能长期保存。
颜料:
目前市场经常见到的水粉颜料有:
钛白、柠檬黄、淡黄、中黄、深黄、士黄、桔红、朱红、大红、夕阳红、暑红、深红、桃红、玫瑰红、紫罗兰、青莲、群青、深蓝、普蓝、翠绿、草绿、淡绿、熟褐、深褐色、褐色、黑等。
清理工具:
做画时需准备一个合适的洗笔筒,如小塑料桶、大的罐头瓶。
一般口要大一些,便于在紧张作画时快速在水中涮笔。
另外做画时还要准备一个海棉或找一块吸水性较强的布作为清理工具。
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1)当清洗笔时笔头总是戴上很多水,有这个工具就可用笔往上轻轻一抹,可吸取笔尖上多余的水。
(2)当调色过稀或笔头着色过多时,也可在上面控制笔头的水分及颜色的多少,尤其在画面需要干画法时,这种清理工具就显得很重要。
此外做完后,还能用抹布清理调色板,保持作画工具整洁。
水粉画基本技法
因水粉颜料是以水为媒介,以粉为材料的水性原料,调色时加入不同量的水分,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画法大致可分为三种:
干画法(厚涂法)、湿画法(薄涂法)、干湿结合法。
1、干画法和湿画法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用色较厚,反复修改并塑造形体,这有点类似于油画的表现方法。
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进行练习。
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
在作画时要注意,水粉毕竟是粉质原料,颜色太厚,修改遍数太多,底色就容易泛上来,会出现“脏”和“腻”的问题。
干画的用笔一定要一笔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术 基础教程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