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教学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000910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5.32KB
童话教学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童话教学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话教学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
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如果童话话里的幻想的内容没有夸张就会失去光彩;
童话形象如果没有夸张的修饰就会显得暗淡。
童话往往具有讽刺性,但如果没有夸张就会失去锋芒。
童话的话言如果缺少夸张,就会缺乏感受染力。
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自以为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就是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虚伪、愚昧,导演了一幕幕谎诞的剧目。
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意义。
3、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童话这种特定的体裁,又有其独具的特点。
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活、准确、朴素。
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来讲。
童话多用似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
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金鱼、渔夫和贪婪凶残的老太婆构成鲜明的对比,;
一些情节、景物的反复叙述,形成了有节奏的反复。
这们的语言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使情节曲折有趣。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人教课标版教材为例,在整个小学阶段的333篇课文中,童话有44篇,占13.2%。
其中低年级课文120篇,童话36篇,高达30%。
随着年级的升高,童话所占的比例呈递减趋势。
那么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要在低年级教材中安排这么多童话呢?
这当然是考虑到七、八岁的孩子的头脑还处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童话自然是孩子们亲近的朋友。
而低年级教学以识字为主,把相对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生动有趣的童话中,无疑会给识字教学营造一个愉悦的情境,从而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由此可见,童话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载体。
那么,对于已经具有识字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为什么还要学习童话呢?
童话的基本特点是用拟人的手法(如鸟语兽言之类)写成的幻想故事,它奇丽多彩,富有儿童生活气息和情趣,有儿童的口吻,为儿童所喜闻乐见。
童话的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童话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童话,简单地说,就是用儿童的语言,写给儿童的富于幻想的故事。
他的语言通俗有趣,情节曲折,想象奇特,这些正是小学生所喜欢的。
这样,在中高年级选编童话,目的是吸引学生阅读,让孩子们爱上童话阅读。
我们再看中高年级入选的8篇童话中,经典童话就有6篇,分别是《陶罐和铁罐》、《七颗钻石》、《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渔夫的故事》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它们是不同国家的优秀童话作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的课文全部是童话。
这些,必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他们阅读的窗口。
教材中的童话世界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谈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之间的关系正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编者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其他方面,而较少锁定于人人我我、是是非非之间。
尤其是对立僵硬的关系减少了,体现出一种包容、一种多元。
二、
小学生对童话学习的需求。
我曾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内容是
“喜欢(不喜欢)童话”,结果“喜欢童话”的学生占到100%。
看来,没有孩子是不喜欢童话的。
学生对童话的喜欢和认可是惊人地一致。
既然这样,那么,学生喜欢以什么方式学习童话呢?
鉴于以上老师和学生对童话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童话教学应该如何实施呢?
三、
课堂教学中童话该如何教?
1首先,童话教学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趣味性原则:
童话一般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做
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可以说,童话是最贴近孩子的一个神奇的世界。
童话作品中的情趣易于儿童接受,又有助于儿童的成长。
因此,教学中,要凸显童话的趣味性。
以读为主的原则:
童话的语言浅近、生动、简练、质朴,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是能够达到理解的目的的。
在教学中,应当以读为主,切忌教师繁琐的讲解、琐碎的问题破坏了童话的完整性。
同时,童话中简洁、流畅的语句,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是有它的积极作用的。
说的原则:
教学时,教师生动的讲述,会把儿童带进童话的世界里,激起儿童的思想感情,并引起儿童复述的愿望。
从一年级起就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复述时还要注意要求他们依据童话的语言复述,千万不要随便添枝加叶,应不失去童话优美的色彩。
比如在教完《纸船和风筝》和《从现在开始》后就可以让孩子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童话虽然不是诗,但它的意境和语言都像诗一样美,一篇好的童话,具有饱满的情绪和深刻的思想,它色
彩鲜明,音律和谐,充分显示了语言的魅力。
因此,童话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想象。
人文性原则:
童话阅读,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阅读,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学生在阅读童话的时候,会明白道理,学会怎样做人。
如读了《三个小伙伴》,小朋友懂得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合作。
读了《狐狸和乌鸦》,学生知道了喜欢听好话容易上当受骗。
读了《七颗钻石》,他们会感悟到爱心会产生奇迹……所以,多让学生接触童话是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认识,开拓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
多元性原则:
但是童话的教育主题并不是唯一的。
阅读完一篇童话,如果仅仅用“对与错”、“善与恶”、“是与非”来评价其中的人物或者情节的话,那么童话就是去了它的魅力和久远。
以《去年的树》为例,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就这样一篇童话,有人读到了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有人读到了友情,有人读出了执着,有人懂得了信守诺言,有人感悟到追求(经历)的幸福。
作家毕淑敏在谈到童话时说,很喜欢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
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
觉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
大约18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
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就读出了爱情。
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再读这篇童话,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位老奶奶的慈悲心肠和对人鱼公主的精神哺育。
人鱼公主的勇气和聪慧,包括无比善良的玲珑之心,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诸多得益于她的祖母啊。
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
现在,我48岁了。
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
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
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
这个悲壮而凄美地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
有时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因为人生阅历不同,所以作家对同一篇童话有了不同的感悟。
那么,小学生呢,虽然他们人生的路才刚刚起步,但他们已经有了不同的经历、成长环境以及亲友圈子,所以他们会有不同的想法的。
对于这种不同,我们要呵护、尊重。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教童话呢?
仍以《去年的树》为例。
对于步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读通这篇课文并不困难,课文的语言非常质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在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道理,要读懂并不容易。
在教学中以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女孩的三组对话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到鸟儿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
、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6个“应、桩、斧、厂、音、燃”。
课文是识字的载体,一至五年级无一例外,童话自然也在其中。
目标二: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尤其要读好三个场景中,鸟儿和树桩、工厂、小女孩的对话,同时可以指导学生思考鸟儿会怎样地问,从而体会鸟儿的焦急和担心。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
目标三:
能展开想象
想像说话是语言训练的重点。
借助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极有帮助。
指导学生说说“鸟儿和树要分别时他们会想些什么”、“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鸟儿看着变成火苗的树想到什么?
想说什么?
”等等。
二、教学设计
1、借助媒体,激发情感
恰当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成为整堂课的亮点。
所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播放一段鸟儿在枝头愉快歌唱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的愉悦、和谐,与文中描写的第二年鸟儿再回来寻找大树时,大树已不复存在的情景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课文,而且为后面理解词句,练习读文,奠定了情感基础。
2、反复读文,读中感悟
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以读为本,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学生在读书实践中感知、感悟,在想象朗读中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在评读中获得了方法,提高朗读能力。
老师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学习、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初读课文,重点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上。
虽说学生已经进入了第四年的语文学习生活,但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个读文的基本要求在朗读初期还是要作为重点予以关注,这是每个年级都必须做到的。
所以在初读课文时,字字音准和句句通顺仍然是朗读的要求,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都要充分的关注,并不是把注意点仅仅放在几个生字上。
同时结合生字的特点,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本课的生字中前后鼻音、翘舌音都是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因为是四年级了可以在初读时在加强写思维的力度,如:
借助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再读课文时,要求边默读边思考,用直线划出文中鸟儿与树桩、大门和小女孩的三组对话;
细读课文时,抓住这三组对话读好,体会鸟儿和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让孩子学得愉快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期望。
课堂中要努力创设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如挑战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让学生的朗读更富有生气,使学生更热爱语文。
3、创设情境,训练说话
说的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语言表达有序,说明思维有序,语言表达完整说明思维就完整。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老师适时地为学生创设了说的机会,让他们有内容可讲,讲得规范。
如:
课文的结尾部分鸟儿面对已变成灯火,即将消失的大树,依依不舍地对好朋友看了又看,此时鸟儿的心情是复杂的,让学生借助句式想像它当时的心情,既训练了规范说话,又加深了对鸟儿内心的体悟。
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了丰富想象,从而发展了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寻求多元化解读
这篇童话只有五百多字,在如此短小的篇幅内,却承载了极其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作者新美男吉可谓惜字如金,他似乎有意少说或是不说,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意义空白和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
它呼唤着世间最美好的情愫,它让我们相信,世间有些东西将超越时空,走向永恒,比如友谊,比如爱情,比如信赖,比如至死不渝的忠贞……这些,学生会在读中有所悟,说中有所感,想象中有所体会。
这些,是学生内心的真实的情感。
还是那句老话,教无定法。
童话教学在完成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旨在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认识现实世界,培养阅读兴趣。
童话教学
一、要把童话作为真正的日常生活故事来讲读分析(处理好现实与幻想的关系)
幻想是童话的翅膀,这种幻想不仅表现在整个奇异优美的故事里,而且表现在童话人物的语言、行动上。
教学的时候,为了使儿童能从幻想的境界中接受思想教育,就必须让学生感到这是真实的故事,从中领会出童话的基本思想。
例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如果学生认为它是虚构的,是假的,而不去理解安徒生在这篇童话中对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那么,学生就不能受到什么思想教育。
虚构只不过是童话的外在的形式,比如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出现四次幻想,是虚构,但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这一悲惨结局,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的写照,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童话中的主人公往往会是动植物,是无生物,但绝不能因为童话采用拟人化的方法,赋予动植物或无生物以人的语言动作及人的性格感情,就认为童话是虚构的,而忽视了童话所反映的现实生活的深刻内容与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童话当成真实的内容来分析,以便使学生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了解幻想中的事物是不能违背现实生活中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关系的。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孩子们的想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
他们所想象的内容一般是以具体的东西作为依据,如拿扫把当马骑,拿长板凳开火车,看见月儿说像小小的船,还能想象到自己可以在月亮上做游戏……一旦失去了这些具体的东西,他们的想象就丰富不起来了。
所以我们因势利导,利用图片、实物等较直观的教具来引导他们先仔细观察,并教会观察的方法。
如有次序地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重点等。
注意了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儿童的头脑中“存储”的感性材料多了,思维打开了,想象的内容就丰富起来了。
三、采取多种有趣的训练形式。
(1)表演童话
儿童之所以喜爱童话,是因为童话的幻想性和强烈的游戏精神最能满足儿童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需求。
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习惯对童话进行理性的“分析”,使那些生动的鲜明的童话形象被肢解了。
学生随着教师的一步步“分析”而淡化了学习兴趣。
因而童话教学切忌进行过多的理性分析,要根据不同类型童话的特点,充分利用童话的幻想性和游戏精神来展开教学。
一位教师教学《小猴子下山》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先准备好玉米、桃、西瓜等模型教具和小猴子、小白兔的头饰,然后找两个学生分别戴上小猴子和小白兔的头饰扮演小猴子和小白兔。
“小猴子”按照书上的五幅图画的情景,表演扛玉米——扔玉米摘桃——扔桃摘西瓜——扔西瓜追“小白兔”。
“小白兔”在“小猴子”的追赶下迅速跑回作为并摘下头饰。
“小猴子”东张西望,什么也没找到,最后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通过表演,满足了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表演自我的勇气,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充分的体验。
(2)续编童话故事
续编童话故事是培养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根据童话的内容,学生通过想象,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构思新的故事情节,在中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童话的结尾可以用来给学生进行训练。
最常用的以《狼和小羊》、《坐井观天》为多。
在教完《坐井观天》时,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如果青蛙跳上了井口,哪又会怎样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有“青蛙跳出井口来发现农村已经大变样了,到处是新楼房,家家屋前是花园,屋后是果园,它迷路了。
”有“青蛙跳出井口来看到天真是无边无际,它相信了小鸟的话,和小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也有“青蛙跳出井口被人类捉走了,演绎了一场青蛙历险记,最后回到了它的家---稻田里……”孩子们的想象在此得到充分发展,表达能力也在训练中得到加强。
(3)看图编童话故事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动物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抓住这个特点,可以用直接出示图片或用幻灯或用电脑演示出一只小动物,如小白兔。
然后有顺序地出现一些相关的画,如有顺序地出示草地、树林、太阳、蘑菇、小鸟、一条河、一只大灰狼、兔妈妈及一些动物。
每增添一个画面,就让学生进行想象练说,到最后一个画面出现后,一个“小白兔与大灰狼”之间的故事就在孩子们独特的构思中慢慢形成了。
(4)仿写童话故事
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过程。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就接触到不少课本里的童话故事。
这为训练提供了模仿的机会。
以《小壁虎借尾巴》来仿写《小兔子借耳朵》、以《美丽的公鸡》仿写《骄傲的小花猫》……同时,也可以借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书、卡通片来仿写。
情节可以有所改动,但要将事情的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清楚。
一段时间的训练,基础中上的同学都能利用掌握的知识开始自编一些童话了,而且构思往往让人惊讶不已。
(5)自由编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的情节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中,让孩子们的潜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训练的目的。
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所有的东西都有灵气,有生命。
所以,在训练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想象王国自由遨游,怎样想就怎样写,鼻子、嘴巴、耳朵、牙齿、舌头会互相争功;
铅笔、书本会捉迷藏;
柳树会跳舞,小花会唱歌;
小鸟会变魔术;
森林里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当你被孩子们带入童话世界时,你不得不惊叹,他们的世界如此美丽。
以童话的形式打开作文大门,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感情,全部智慧去写
作,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情感。
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尊重个人阅读感受:
《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教学片段:
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说说你是喜欢小白兔呢还是喜欢小灰兔呢?
(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1:
我喜欢小白兔,因为他自己种菜,有吃不完的菜。
生2:
我也喜欢小白兔,他自己种的菜吃不完,还送给老山羊。
生3:
我喜欢小白兔,他不像小灰兔那样懒惰,老向别人要菜吃。
(大多数学生都放下手,表示赞同,有几个还在举手,于是老师又叫了几个学生回答)
生4:
我喜欢小灰兔,老山羊来送白菜,小灰兔就去帮忙,他也是爱劳动的。
生5:
我喜欢小灰兔,小灰兔有礼貌,老山羊送给他白菜,他说:
“谢谢你”。
生6:
我也喜欢小灰兔,小灰兔知道自己错了,就开始自己种菜了,他知错能改,应该表扬。
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有很多有点,那我们应该喜欢谁呢?
生(齐):
我们喜欢小灰兔,也喜欢小白兔。
从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前面三个学生都说喜欢小白兔,理由相当充分,符合编者的意图。
但这位教师又叫了三个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都是喜欢小灰兔的,理由也充分。
最后教师因势利导:
“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有很多有点,那我们应该喜欢谁呢?
”学生齐说:
“我们喜欢小灰兔,也喜欢小白兔。
”教师在教学中尊重了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还启发了学生认识到: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要全面去看待一个人和一件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童话 教学策略